青岛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191&run=13

努力加快青岛市的发展步伐
市长秦家浩

1996年,青岛市辖五市(县) 七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02
平方公里。全市耕地面积7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5亩。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10
亿元, 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
成31 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58亿元,分别比上年(以下同)增长9.6%、17.4%、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10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全年自营进出口总
额达到46.2亿美元,增长22.7%。地方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29.4%。城市居民年
人均生活费收入5602元, 增长4.6%; 农民人均纯收入2625元,比上年增加400元,
1996年底全市总人口为690.27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增长0.8%,其中,市
区人口223.86万人,增长1.5%,5市(县)人口466.41万人,增长0.03%。全市人口出
生率1 2.21‰,自然增长率为5.18‰。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339万吨,比上年增长3.0%,再创历史最好
水平, 花生总产量48.7万吨,是历史上又一个丰收年,蔬菜总产量达到340.5万吨,
增长5.7%;林业生产稳步发展,林木覆盖率达到22.8%,增长0.3%;全年完成畜牧
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23.1%,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9%;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
26亿元, 增长9.1%,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1%,水产品总产量69.7万吨,增长
6.1%。 农村经济产业化有新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已建立科技示范乡镇
20个;示范村1000多个,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农村已发展专业
协会、服务组织等各类中介组织4000多处。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
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6.1亿元, 增长17.7%。在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
国有工业完成72.7亿元,集体工业完成69.6亿元,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64.2亿元,
分别增长10.5%、 29.5%、21.5%。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28亿元,重工业增加值78亿
元, 分别增长24.6%和12.2%, 轻重工业比例为62∶38。乡及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
97.4%,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电冰箱、空调器、程控交换机、汽车、电力变压
器等重点产品大幅度增长; 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全年共研制开发新产品812种,
其中,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69种,填补国内空白的71种。
工业企业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1996年,4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已进入实施阶
段,“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点取得一定成效。全市累计建立股份制企业2295户,其
中,股份有限公司77户;累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926户。
对外开放取得新的成绩。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4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7%,
其中, 出口总额完成28.7亿美元,进口总额17.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和3
3.1%。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与国际上的大财团、大公司
的合资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批重大的利用外资项目开始启动;“一园三区三线”建
设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带;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全年新签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4121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11.0%;派出劳务人员4
336人次,增长17.0%。
旅游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产业素质,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
展。 年内,全市共接待海外游客19.11万人次,涉外旅游收入5.45亿元;接待国内游
客900万人次。
城乡建设和管理取得新进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供
水量2.3亿吨, 比上年增长4.5%;城市使用液化气、煤制气的总户数41.93万户,增
加4.28万户;全市发电量84.2亿千瓦时,增长29.2%;全市新增供热面积88万平方米,
累计供热面积416万平方米; 年末城市道路总长1005.8公里,增加76.9公里,下水道
总长度1053.5公里,增加82.8公里;全市园林绿地面积463461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
化面积5.9平方米; 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青岛发电厂二号机组、环胶州湾公路、
前湾港二期工程三号集装箱泊位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已建成投产,港口吞吐总量完成
6056万吨,集装箱运输量达到81万标准箱,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34.4%;流亭机
场扩建改造、大沽河除险工程、团岛和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煤制气二期工程等重点工
程建设项目均达到计划进度要求。火车站至福州路城市快速路建设方案已确定,前期
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突出抓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国家卫生城市”的目
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了新起色,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
展的重要支撑点。
城乡市场繁荣。1996年市场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菜篮子”工程成效显著,市
场繁荣,供应充足;工业消费品货源充足,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多层次、个性化特点
更加明显。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6亿元(不含购住房) ,
比上年增长18.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
零售额完成134.6亿元, 增长14.4%;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8亿元,增长18.3
%;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完成15.4亿元,增长15.1%。全年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
额完成46.7亿元,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7.8亿元,私营、个体、联营及其他经
济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0亿元, 分别增长6.6%、8.1%、31.9%。全市商品交易市场
671处,市场成交额220.4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639处,成交额201.8亿元;生产资
料市场32处,成交额19.7亿元。在消费价格中,涨幅最大的是服务项目,其次是居住、
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
财政金融情况良好。 通过加强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连续4年实现收
支基本平衡,消化了历年的全部赤字。金融形势平稳,全年各项存款余额699.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594.1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加166.7亿元、116.3亿元。青岛地区证券交
易总额达到4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倍。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工作取得进展,组建
了青岛城市合作银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9
6年, 制定了《青岛市“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加大了对精
神文明建设的硬件投入,广播电视中心、综合中专、体育中心体育场、残疾儿童医疗
康复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三优一做”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不断深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严打”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成效显著;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13项;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11所,在
校生2.61万人, 中学508所,在校生38.2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127所,在
校生8.58万人, 小学1773所,在校生60.73万人,教师素质和待遇进一步提高;文化
事业繁荣发展,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广播电视事业迅
速发展,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各8处,有线电视用户已达44.66万户;新闻出版事业
不断发展, 全年共出版各门类图书、 报刊555种, 出版总量分别为3610.41万册和1
8938万份,有22种(套)优秀图书获省级以上奖;档案馆新馆通过竣工验收,即将投入
使用;史志工作成绩显著,年内有《青岛市志·农业志》、《青岛市志·盐业志》等
11部市志分志出版;《青岛年鉴》(1996) 于1996年8月出版;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
青岛海牛足球队经过艰苦努力重返甲A行列, 青岛籍运动员在国内国际比赛中获多项
优异成绩;卫生、民政、民族、宗教、地震、老龄、仲裁、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
成绩。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地位仍不够稳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尚未摆
脱困境,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

业绩·人才·信息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成立于1992年6月。经过4年多的开发建设,
园区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更加明确,园内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
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1996年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总产值65亿元,实现技工贸总
收入61亿元, 实现利税5.8亿元,出口创汇6668万美元,基本实现了高起点、超常规
发展。
工业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青岛高科园充分抓住改革开放和青岛市产业结构调
整带来的机遇,狠抓高新技术项目和工业大项目的引进,并以利用外资、企业易地改
造等多种合作途径,着重培育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新兴产业群体,现初步确立了家电、
计算机通讯、生物化学工程和精密医疗器械四大支柱产业框架;集中了一批象海尔、
日本扶桑化工、美国AT&T、惠普等属新兴产业和拥有高新技术、具有一定经济规模、
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形成了象海尔冰箱、空调器、程控交换机、彩色B超、食品色素、
饮料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尤其是投资1.68亿美元的大宇汽车项目的引进,
将对园区确定第五大支柱产业汽车配件及制造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同时,中韩工业
园、医药城、韩国锦湖食品等大项目的相继开工和建设,将对园区乃至青岛市的产业
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起到推动和辐射作用。
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青岛高科园是青岛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
投资商特别看重的热点区域。为此,高科园在对外开放、引进项目过程中,努力营造
了一个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投资环境,使园区对外开放从过去依赖政策优势
转向主要依靠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优势上来,在建立国际化的投资环境方面发挥了
示范带动作用。 1996年,全年引进外资项目55个,其中过千万美元大项目8个,合同
利用外资2.2亿美元。截止年底,园区三资企业达到53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3.7亿
美元。全年三资企业完成销售(营业)收入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出口交货值
1.4亿元,比去年增长40%,创汇1.2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3%,以高科技、大项目为
主体的开放型经济正在形成。
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青岛高科园建设发展过程,也是园区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和
完善的过程。 在建园4年的时间里,高科园充分发挥我市深化改革的“试验田”的作
用,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深化各项配套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
的探索,为全市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经验和做
法,率先实行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比全市提
前了两年多的时间;结合建立“小机构、大服务”的开发区管理和开发模式,按照市
场经济原则设立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在全市率先实行公务员制度,建立了干部竞争
上岗的选拔任用机制。1996年,重点进行了事业单位的综合配套改革,园区事业单位
由原来的94个减少到62个,整个政府机关运作体系有了较大改进。同时,在建立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方面,园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中介组织的建设,适时
建立起了法律、会计、审计、律师、投资服务以及金融、生产要素、市场商业流通等
服务体系,完善了社会服务职能,较好地培育了园区的微观经济环境。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高科园在建园伊始就确定了建设国际城市新城区的发展目
标,把高新区的开发与新城区的建设相结合,加快了高科园城区的形象进度。1996年,
园区固定资产完成16.16亿元,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公用设施投资3.3亿元,
项目投资1.057亿元。园区高教、科研、旅游、商住、产业等5个功能区综合配套更加
完善。1996年,东韩、山东省的两座变电站已投入使用,整个产业区已被市政府列为
不停电区,不停水区。为完善重点项目的配套,园内供电、供水、通讯、道路交通等
状况有较大改观。 为加快园区城市化进程,市政府1996年要办的11件实事中,有4件
在高科园兴建,其中,市体育中心、综合中专、国际学校正在抓紧兴建,迎宾路绿化
(高科园段)、打通东海路(高科园段)已顺利完成。

(焦相鹏)

[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
准成立的。建区四年来,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产品建设、市场开发等方面取得了
长足发展,度假区已由开发建设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旅游接待为主的新阶段。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1996年,度假区在国内投资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充分利
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国际活动进行招商宣传,相继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设立了常年办事
机构,加强与国外商务机构和驻京使馆的联系,积极引进了一批外资项目。目前,度
假区已引进外资旅游项目170个,合同利用外资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76亿美
元。
一批旅游项目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度假区内已经形成可供使用的旅游度假产品
180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娱乐和休闲项目30多个。在已形成的度假产品中,美食娱乐、
星级宾馆、沙滩健身、海洋动物观赏等项目以及大批的品味高、风格独特的别墅群等
设施已投入使用。现区内高尔夫球场、直升机场、环宇滨海城等投资过千万美元大项
目正在抓紧实施。1996年,一个集惊险、刺激、参与性于一体的海洋游乐项目又在度
假区落成使用。该项目占地91亩,总投资8700万元,拥有国内较先进的过山车、高架
水滑道等32项娱乐设施,填补了我省大型海上游乐项目的空白。度假区旅游项目的陆
续建成使用,给度假区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6年,度假区共接待中
外游客210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32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各项经济指标列全国
各度假区首位。
整体旅游优势明显。为发挥度假区与高科园产业区、崂山风景区的联动效益,度
假区管委围绕民俗体育、海洋娱乐和海洋科技等区域的功能优势,结合’96度假休闲
年,适时推出了融渔村民俗、休闲度假、美食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既满足了游客
不同层次的需求,又增强了度假区的吸引力。尤其是1996年第六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
度假区的举办,从办节规模和效益上均超出往届,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广大游客的喜
爱。节日期间,城内人山人海,城外的沙滩竞技、空中跳伞、游艇、烧烤、自助西餐
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仅啤酒城接待游客逾103万人次,参节啤酒厂商达
到29家,啤酒品牌76种,使整个度假区旅游产品得以充分利用。此外,度假区还推出
了“樱花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使度假区整体旅游优势更为明显,实现了
度假区旅游的规模效应。
旅游市场管理日趋完善。为树立度假区良好的对外形象,管委始终坚持一手抓开
发建设, 一手抓旅游服务质量,促进了度假区旅游市场逐步走上了规范管理轨道。1
996年, 度假区率先在全国批量设立了国内旅游定点饭店和度假产品,并对度假区内
的餐饮、娱乐等重点项目推行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标准管理,提高了度假区内旅游产品
的服务质量。

(焦相鹏)

[崛起的青岛发达商厦]该商厦隶属山东大发达集团,总部设在高密市,前身为高密
市兴华采暖设备厂,创立于1984年。现拥有采暖、空调、制冷、通信电缆、机械仪表、
制药、化工建材、房地产开发、大型商厦八大产业27家企业和一个国家级民营科技工
业开发园区,固定资产总值10亿元,是一个集科、工、商、贸为一体的大型明星企业
集团。
从1984年到1996年发达人走过了13年的艰苦奋斗历程。13年间,“发达”谱了三
部曲,迈出了三大步。
一是,创建兴华采暖设备厂。企业由粗放式生产经营,向规模效益经营型转变,
为把横向联合关系由单一化浅层次,向多元化深层次推进奠定基础。二是,以兴华采
暖设备厂为龙头,走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桥梁,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依托的
路子,不断开拓生产经营新领域,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创造最佳效益,实现自我积
累,滚动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大发达集团抓住机遇,先后联合科技、金融
等部门投资3.5亿元,征地870亩,兴建了高密发达科技园。近几年,发达集团先后被
国家农业部、省乡镇企业局和潍坊市委、高密市政府评为明星企业,被省农行和工商
管理局系统分别评为十佳信用企业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199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5
00家最大乡镇企业、全国民营企业技工贸总收入百强第七位。三是,从1993年至今,
面向大市场,搞大开发,大协作,立足高密进军青岛。投资3亿元,在中山路8号兴建
发达商厦,大厦由两座32层具有欧洲建筑风貌,并集商、住、写字楼为一体的高级塔
式楼组成, 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从大厦动工到开业,前后仅用了八个半月的时
间,在建筑史上是一个奇迹,充分展示了大发达集团的速度、实力、实干精神。
发达商厦是一个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共计7层的集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
合性商厦。经营方针为“诚信、务实、创造、发展”。经营的宗旨是:以满足顾客需
求为天职;以实施科学管理为保障;以获取最佳效益为目的。口号是:团结奉献,共
创“发达”。

青岛市政府专栏组稿人:宋宗涛 刘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