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鲁两院院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173&run=13

曾呈奎 1909年6月18日生。 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31年毕业于
厦门大学植物系,1942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俄亥俄州立
大学荣誉科学博士,世界水产养殖学会荣誉永久会员。60余年来主要从事海藻生物学
研究,发现了几十个新种,二个新属和一个新科,为中国海藻志的编写提供了基本资
料。对经济海藻资料的开发利用和化学加工以及海带、紫菜的生物学研究 (搞清了紫
菜的生活史,解决了紫菜人工栽培的孢子来源;提出了马尾藻、褐藻胶提取方法;创
造了海带夏苗培育法、陶罐施肥法并成功地进行了商品海带栽培南移的研究等) 所取
得的成果,为我国海藻生产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成为世界海藻生产
大国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海藻光合作用和色素吸收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探讨光合生
物的进化研究提供了资料。提出并阐明了我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道路。目前
他还担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 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并具体负责有关海藻生物技术的科
研项目,60余年来先后单独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主编或合作主编专著9部。
主要论著有《海带养殖学》(1962)、《中国经济海藻志》(1962)、《中国常见海藻》
(英文版,1983) 、《海藻栽培学》(1985)、《中国海海洋科学》(英文版,1983年荷
兰出版) 等。《紫菜生活史的研究》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海带人工栽培
生物学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1987年获国
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常见海藻》 (英文版) 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海藻栽培学》198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紫菜属细胞学研究》1990年获中科
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藻类蛋白工厂化生产试验》,1992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外,1992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5年在北京
召开的第十八届太平洋科学大会上被授予“井新喜志” 奖章,1996年8月荣获香港
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等,社会主要兼职:第八届全国人大
代表,山东省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全国侨联顾问,山东省侨联名誉
主席,山东省科协、青岛市科协名誉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藻类学会、中国
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等。

潘承洞 1934年生,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翌年考取著名数学家闵嗣鹤教授的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山东大学任教,历任
助教、讲师、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现任山东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学科
评审组织长;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数学年刊》常务编委。
潘承洞专长于解析数论的研究,尤以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为中外数学家所赞
誉。早在研究生期间他就得到了关于算术数列中最小素数上界的第一个定量估计,引
起数学界的重视。 60年代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1年,他在
《数学学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了著名论文《表大偶数为素数及一个素因子不超
5的数之和》,该论文的发表使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1+1)的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打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沉默局面,其成果为各国数学家广泛引用。翌年,他又证
明了(1+4),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论文《表大偶数为素数及一个不超4个素数的乘
积之和》。使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实现了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突破。70年代起潘承洞继续研究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有密切
关系的均值定理,提出并证明了一条新的均值定理,这个定理不仅在哥德巴赫型问题
中得到应用,且在其它解析数论的著名问题中亦有重要应用。(1+2)的结果出来以后,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猜想”的研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在困难时期,潘承洞
发表论文《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新尝试》(《数学季刊》)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经典
“圆法”的新途径,其中所体现的新的思想和方法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极大关注,认
为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探讨。1981年与胞弟潘承彪合作编著了《哥德巴赫猜想》一书,
这是中国第一本专门论述哥德巴赫猜想的专著,系统地介绍了“猜想”的历史、主要
研究方法、成果及现状,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评价。90年代以来,潘承洞致力于
奇数哥德巴赫问题, 即Goldbach-Vinogradov定理的进一步研究,他关于小区间上素
变数三角和估计的系统工作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近年来
该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新成果和进展。
潘承洞在数学园地里勤耕不辍, 已出版著作6本,发表论文50篇。他的关于哥德
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与王元、陈景润一同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与华
罗庚、王元、陈景润四人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中国数论派的代表,1980年获得全国劳动
模范称号,1984年获得国家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连任第五、六、七、
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蒋民华 1935年8月生, 浙江临海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并留校工作。历任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国
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现为山东大学
教授、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蒋民华长期从事晶体材料的研究工作, 1958年以来曾主持、直接参加和指导了2
0多种高新技术单晶的研究工作。50年代末,他直接参与研制的酒石酸钾钠(KNT)大晶
体曾闻名国内,60年代初他领导研制了磷酸二氢铵(ADP) 大单晶获国家工业新产品二
等奖。70年代,他和同志们通力合作研制的亚稳相生长磷酸二氘钾(DKOP)晶体获山东
省科技成果一等奖。80年代以来,他主持的磷酸钛氧钾(KTP)晶体生长的研究和开发,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专利,并出口日、美等国,被誉为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
“零的突破”。他还直接指导了探索新晶体材料的工作,较好的解决了有机非线性光
学晶体探索中存在的共轭基团非线性效应和紫外吸收边互相制约而产生的困难,找到
了一种新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L精氨酸磷酸盐(LAP) ,1988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
奖。此外,“四硼酸铝钇钕复合功能晶体的研究”(1988),“四方相钽铌酸钾晶体”
(1995),“实现半导体激光倍频输出新晶体”(1996),均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
等奖。他还编写了《晶体物理》等论著,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蒋民华还是凝聚态物理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1978年以来他
先后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
人工晶体是集体性很强的事业。蒋民华作为山东大学晶体研究工作的创业人和学
术带头人,近40年来,他上靠领导下靠集体,不断地把握方向、捕捉机遇带领大家开
拓前进,使山东大学晶体所从只有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发展成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
室,建立了多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点,成为国内外
有影响的人工晶体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三结合基地。
蒋民华还为发展我国人工晶体事业并为中国人工晶体走向世界而努力工作,他积
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促进联合的组织工作。他连续应邀担任第七、八、九、
十、十一届国际晶体生长会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被大会选为国际晶体生长
组织的理事和执委会委员,还被选为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Fellow)被聘为国际刊物
《JournalofMaterialsResearch》 ,“ProgressinCrystalGrowthandCharacterizat
ion” ,“Zeit.furKristallographie”的中国编委,为提高中国人工晶体的国际地
位作出了贡献。
由于在晶体材料方面的贡献, 蒋民华1986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1
98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 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国
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宋振骐 1935年3月10日生, 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
院采煤系,留校从事矿山压力及控制研究,1967年调入山东矿院工作。现任该校矿山
压力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30多年来,长期从事矿山压力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是我国煤炭系统实用矿山压力
理论方面的带头人,在建立和发展“以岩层运动为中心的矿山压力理论” (即“传递
岩梁理论”) 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该理论针对煤矿采场推进,上覆岩层运动及矿山
压力不断变化的特点,从解决煤矿工程实际问题出发,深入地揭示了矿山压力及其显
现的变化与上覆岸层运动间的关系,深入地研究了对采场矿压显现有明显影响的岩层
范围,正确地提出了支架可以在“限定变形”和“给定变形”两种状态下工作的概念,
并建立了相应的“支架-围岩” 关系方程-“位态方程”。与此同时,在对200多个重
大顶板事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和30多个工作面成功的控制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
的顶板安全控制准则。这些研究成果,为完善包括矿山压力及顶板活动的预测预报、
控制设计及效果判断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实用性”即直接用于指导现场安全
生产为该理论体系的特色。以该理论为指导所创造的“井下岩层动态观测研究方法”
和成功研制的顶板动态仪等监测手段,以及顶板预测预报和顶板控制设计等计算机系
统和软件,实现了理论和方法的统一。这一研究成就把我国采场矿山压力研究从定性
推向定量,把煤矿矿山压力和岩层运动控制从主要根据经验统计决策推进到了针对具
体条件定量决策的发展阶段。该理论用于指导现场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宋振骐院士成功地组建了我国煤炭系统高校第一个专门从事“矿山压力和岩层控
制工程”研究和实践的研究所--山东矿院矿山压力研究所。该研究所坚持了为煤矿安
全生产服务的方向,坚持把发展完善工程理论、研制发展手段 (包括工程监测、实验
装备及控制手段等) 和进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坚持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出人才出
成果并重的发展道路。他主持并完成了包括“六五”、“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等
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多项奖励,为煤矿安全生产及科学
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鉴于他的突出贡献,1983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全国煤炭工业
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及山东省拔尖人才等称号,1991年11月被选为中
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年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1993年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
员。
宋振骐院士是“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先后
应邀参加了在美国、德国、保加利亚、瑞典、日本、波兰、意大利等国家召开的国际
学术会议,多次进行讲学活动,并被推荐为国际岩石力学局和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
组成员。

文圣常 1921年11月1日生, 河南光山人,物理海洋学家。中科院院士、博士生
导师、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46年赴美国进修航空工程。曾任
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重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副教授,广西大学、哈尔
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1952年转向海洋研究,曾任山东大学和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系教
授、系主任、副院长、院长(1984~1987),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校物理海洋研究所所
长、名誉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成员及
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奖励评审组成员、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前主席。现任
中国大洋环流实验委员会(WOCE)副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
长、青岛市科协名誉主席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物理海洋学”主编、
《高技术百科辞典》“海洋技术”卷主编、《海洋与湖沼》和《海洋学报》副主编、
《中国科学》编委等。
文圣常教授在物理海洋、特别是在海浪理论与应用方面有重要贡献。早期主要是
将“谱”的概念和能量结合起来,从能量平衡出发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海浪谱理论;
在涌浪研究中,基于涡动与绕射作用,提出涌浪谱论计算方法。60年代中期,着重考
虑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他主持的“海浪预报方法研究组”提出的海浪计算方法,
在中国沿海得到广泛应用,被编入中国有关国家规范中,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有
关规范中依赖于前苏联和美国方法的状况, 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 0
年代从事理论风浪谱研究,其创造性在于:在谱形中引人了另一个参量,即尖度因子,
实际是谱形宽度的量度,该因子可以真实地描述风浪形成的各个阶段,依此连同谱的
零阶矩阵和峰频率,导出理论形成的风浪频谱,既可应用于深海,也可应用于浅水。
此创造性的研究已在海洋水文环境和海浪预报方法中应用。80年代末他主持研究的风
浪频谱理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文圣常教授在其负责的国家攻关课题研究中多次获奖,1.国家“七·五”科技攻
关成果(海浪数值预报方法)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1996年通过联合国国家技术信
息促进系统(TIPS)中国国家分部的评选,选入“发明创造科技之星”。2.“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灾害性海浪数值预报方法)获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奖。文圣常本人荣
获“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3.在
“七·五”至“八·五”的科技攻关成果“海浪数值预报方法”获高教教委1996年科
技进步一等奖。主著《海浪原理》、《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合著)。还在国内外核
心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主要以英文发表。

邓从豪 1920年生,江西临川人,中共党员。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他以
优异成绩完成了化学系的学业,并修完数理系绝大部分课程。
1945年邓从豪从厦大毕业,先后执教于集美高中、南昌一中各一年,1947年被南
昌中正大学化学系聘为助教, 1948年应聘来山东大学化学系,先后任助教、讲师,1
956年晋升为该系最年轻的副教授, 1978年晋升为教授,是国务院首批选拔的博士生
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邓从豪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键函数”,开始了他的理论化学科学研究
生涯。此后的近半个世纪, 邓从豪主要在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两个领
域进行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重大项目和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
项目,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10余次应邀出
国访问讲学,赢得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1957年,邓从豪发表了“一个双原子分子势能函数”的论文,他提出的势函数保
持了Morse函数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更适合于分子光谱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1963~1965年,邓从豪参加了唐敖庆教授主办的“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在唐教授
的启发下,邓从豪经过艰若研究写出了论文“配位势场的理论研究(Ⅰ)一正八面体场
中dn组态的理论分析”,他在该文中提出的三维旋转群到分子点群的耦合系数
沟通了点群和连续群,为配位场理论建立完整的从连续群到点群不可约张量方法铺平
了道路。以该文为基本内容的“配位场理论研究”成果在1966年北京国际理论物理讨
论会上作大会报告, 并被评为十大优秀成果之一, 讨论会高度评价了该项成果,称
“中国科学家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和受激发射等科学技
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配位场理论中,应用群链不可约表示姿态能谱分类,并
用耦合系数进行不可约张量计算,中国科学家比国外早了近十年。经过其它科学家的
进一步拓展,该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殊荣。1978年邓从豪发表了“化学
反应速率的量子理论”,该文用严密严格的量子力学方法导出了与Eyring公式相似的
速率常数,他所提出的“过渡态和产物态相互作用的矩阵元”作为一条新的化学动力
学原理, 并用以成功地证明了Woodward-Hoffmann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电子相关是公
认的量子化学理论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全世界只有很少数的科学家进行研究。邓从
豪从“选择相关函数的条件” 、“修正的Hartee-Fock方程”等不同角度研究电子相
关,经过近2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以超球坐标下的超球谐和广
义拉革尔函数两个完备基作展开, 获得了对多电子原子、分子Schrodinger方程的直
接求解。该法开辟了严格求解多体量子化学体系的新途径,为精确理解与电子相关有
联系的化学物理问题奠定了基础。
邓从豪先后为山大化学系、物理系和光学系和全国研究生班(在吉林大学)主讲过
物理化学、物质结构、量子力学、激光原理、配位场理论、分子反应动力学等20余门
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近三分之一的课程是在全国首次开设的。他先后指导了20多名
硕士生和十几名博士生,其中不少人已晋升为教授,选拔为博士生导师或成为学术带
头人。
邓从豪长期担任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先后任山大化学系、光学系副主任、主任,
山大副校长、校长,并创建了山大理论化学研究室。他清政廉洁、作风民主、事业心
强,强调学风、校风和作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大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受广大
教职工和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邓从豪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山东省人大常委,1978年连选连任
中国化学会第20,21,22届理事,现任分子科学学报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及化
学物理学报编委。曾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参加的集体科
研成果“配位场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2),他所领导和为主的科研成果三
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1988,1990) 和一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

赵法箴 1935年生,海洋水产养殖科学家。山东莱州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
水产系,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农业部海水增养殖病害
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及海洋生物开放研究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海洋法学研究院顾问、中国水产科学研
究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渔
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审和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教授协
会海洋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曾任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水产专业组成员、国家海洋高技术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
青岛市八届人大代表、山东省五届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50年代末期以来,从事对虾养殖和实验生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摸清了对虾的生
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阐明了对虾育苗和养殖的科学论据,在应用技术上取得重大科研
成果并主持及时推广,开创性的推动了中国对虾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60年代初首次完成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并合作完成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
究,为对虾全人工育苗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期主持获得小面积对虾养殖示范成功的
同时,取得中型和大型水面养殖对虾研究成功,开创了中国的对虾养殖业;70年代成
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对虾养殖高产试验和开发饵料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
中期开始了对虾工厂化育苗工艺基础的研究,在控温、充气和水处理及满足饵料等方
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于1979年末向国家提出专题报告,并于80年代初主
持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起草研究项目计划,组织协调
有关人员,经过两年的协作攻关,获得重大突破,从而不仅满足了养殖生产所需苗种,
使我国养虾业由原来主要依靠自然苗的小规模半人工养殖,进入到大规模全人工养殖
时期,而且还为我国对虾放流移植、增殖资源提供了所需大量苗种。由于苗种生产有
了保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虾增养殖业的大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该项成果,于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列第一名),1988年获北京
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80年代还承担完成了“对虾
人工配合饵料研究”课题,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主持完成农业
部“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对虾养殖综合防病技术”研究,于1996年12月通过专
家鉴定,评价该研究成果为国内领先水平。此外,还曾获国家颁发的科技推广奖、全
国对虾养殖科技攻关生产服务一等奖。主要专著和论文有《人工养殖对虾》及《对虾
幼体发育形态》、《对虾人工配合饵料试验》、《对虾精养高产试验》等。1986年被
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首批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证书》。

顾心怿 1937年1月生, 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
石油机械专业,同年进入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俄语专科班学习,于1956年毕
业。现任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工程院
院士。
早在1961年他就因陋就简,利用当时的简陋设备,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华8井”
研制了大直径取芯工具,成功地取出了东营地区第一批大直径油砂岩芯。60年代初期
他参与研制的刮刀钻头, 使单只钻头的进尺纪录由200多米提高到1000米以上。为了
克服游梁式抽油机冲程小、耗电量大等缺点,他经过10年刻苦攻关,研制成功了链条
式抽油机,在全国各油田推广应用两千余台,经济效益显著,1978年获科学大会奖,
1980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从70年代中期开始,他又投入浅海钻井装备的研制,经过
艰若努力, 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艘座底式浅海钻井船“胜利1号”,获国家科技
进步三等奖。他针对渤海海湾海陆过渡带的地下油气资源,因缺少开发装备而无法开
采的困难,提出了研究一种水陆两栖钻井船的设想,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极浅海步
行坐底式钻井船“胜利2号” ,开辟了“步行爬滩”高科技新领域,解决了海陆过渡
带石油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问题, 为亿吨级储量的大油田-埕岛油田的发现做出了贡
献,1991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第二名),1996年获国
家发明二等奖。在1990年第二届国际专利与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上,他研制的链条式
抽油机和步行坐底式钻井船双获金奖。他创造性地运用功能转换的原理,发明了蓄能
石油修井机,节能效果显著,是修井机设计上的重大突破,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专利
金奖,并已获得美国、加拿大专利。1995年以来,他又主持完成了撑篙式运输驳船和
两栖爬滩器两个发明创新项目的方案设计。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石油钻采工艺设
备的空白,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曾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
程院院士。1996年被全国总工会列为“全国重点宣传表彰的坚持与工人和生产实践相
结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袁业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东荣成人,1938年3月生,中共党员。1962年复旦
大学数学力学专业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1 982年获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中国海洋遥感学会理
事长,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海波工作组成员,
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我国最早一批
海洋科学博士生导师。
袁业立博士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海洋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工作30年来,在
海洋工程环境数值模拟技术、海洋遥感应用技术和海洋科学基础论研究诸方面取得了
卓著的业绩,多有建树,并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
海洋工程环境数值模拟是海洋工程前期研究的一种高新技术,其关键在于发展一
套先进的风、浪、流、漂油和污染物的数值模式支持体系。80年代初开始,袁业立博
士做为国际委员会海浪模拟工作组唯一的中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并独立设计研制了具
有相互作用源函数和特征嵌入数值格式等技术关键。在海洋工程油污染计算方面,突
破了漂油计算的经验比拟模式技术框架,首创了考虑油-水-气间的动量相互作用物质
相互交换的全动力油数模式。自1986年以来运用发展的模式的优势和丰富的海洋学知
识,在中国的国际海洋工程和海洋石油工程招标中承揽了全部18项工程项目,打破了
洋人“中国不具备开展海洋石油工程环境数值研究能力”的错误论断,其工作成就被
国外海洋石油界誉为国际一流水平的工作,创造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其中创外汇收
入100余万美元。 所创造的联合模式与联合概率统计方法解决了边际油田设计参数的
计算。高水平的成果曾多次获国家海洋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二次。
袁业立博士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海洋遥感信息的动力解译研究,首次导出陆架切变
波和陆架涡旋等中尺度现象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在国内首创具有中尺度分辨力的
海洋环流数值模式以及对应的海洋遥感资料四维同化技术,建立了基于高度计卫星资
料可应用性的卫星轨道参数和传感器采样参数的选择基础,开拓性地提出多元海洋遥
感资料同化的概念, 已成为多项国家遥感研究项目的设计基础,并在利用Gosat高度
计资料计算大地基准面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开创性地提出在动力学水平上把海面微
尺度特征与海洋微波遥感机理的研究结合起来,是国际上最早提出并开展破碎波统计
学研究和骑行波动力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其主持下完成多项国家重点基金项目。
袁业立博士是我国第一个地球流体力学研究室的创始人,卓有成效地采用数学物
理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大中小尺度动力,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属首创:海浪的生成
发展机制,特别是成长过程中的非线性水波研究,在国际上属首创;早于著名波浪学
家Longuct-Higgins1年在骑行波研究中得出波前骑行波的条状不稳定性概念;首创海
洋破碎波模型统计方法、解析破碎耗散源函数和波流相互作用源函数、封闭的浅海热
生环流理论模式,国内最早开展陆架切变波和陆架涡旋等中尺度海洋现象的解析研究
和具有中尺度分辨力海洋环流数值模式的研制。
袁业立博士在海洋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海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海洋遥感应用技
术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 发表论文60余篇均为高级刊物,其中有7篇发表
在《中国科学》上。向工程部门单位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报告30多份。
袁业立博士现任国家海洋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重视并勤于培养年轻高层次人
才,共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13名,有多名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晋升为研究员。
由于业绩突出被评为山东省、国家海洋局劳动模范,国家教委与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
献的留学回国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秦蕴珊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6月1日生,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
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现
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海洋与湖沼》学报主编,1994年荣获韩国仁和大学名
誉博士学位。40余年来,秦蕴珊教授主要从事海洋地质与海洋沉积学的研究工作,对
中国陆架沉积作用和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物质组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
研究,不但从宏观上阐明了沉积物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且划分出两种不同时代和不同
成因的内陆架和外陆架沉积模式,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受到高度评价。在对几千公里
的浅地层剖面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陆架经历了“泛大陆架阶段”、“青年
期陆架”、“壮年期陆架”和“现代陆架”等四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式,他对特殊的
地貌单元-冲绳海槽的浊流沉积与火山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为冲绳海槽的沉积作
用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他率先对渤海、黄海的悬浮体沉积和黄河入海的物质通量
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黄河物质在渤、黄海的扩散范围与强度,论证了南黄海中、东部
软泥沉积的物质来源,受到韩国等海洋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早在60年代他就在南黄
海发现了海底黄土的存在,80年代他和所领导的科研群体一起,应用风成理论探索了
陆架某些残留沉积的成因。90年代他决策了对大洋风积物的研究,开拓了我国海洋沉
积学又一新的研究领域。随着我国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他又开展了海底灾害地质学
和海洋工程地质的研究。通过对古河道、埋藏沙丘等海底不稳定性因素的研究,为海
上石油平台和管线线路的选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代表性
论文有《中国陆棚海的地形及沉积类型的初步研究》和《末期冰期以来中国陆架的环
境演化和沉积作用》 等,出版了《渤海地质》、《黄海地质》和《东海地质》3部专
著。先后获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六项,其中《辽东湾石油开发区海洋环境综
合调查与研究》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东海地质》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
技进步一等奖。 秦蕴珊教授先后培养出博士9名。曾到英、美、日、韩、意大利、加
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荷兰、俄罗斯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并与美、韩、意大利
进行合作研究,成为中国海洋沉积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他正致力于西太
平洋边缘海沉积和古环境演化的研究。

管华诗 1939年生,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品
加工专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海洋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管华诗教授是海洋药物学家、海洋食品工程与海洋药物专业博士生导师。他长期
致力于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海洋药物与食品工程的教学、研究和开发工作。
70年代初,管华诗教授参与建立了我国的海藻化工业,完成了“海带提碘新工艺
规模生产”的工作。以他为主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下达的“褐藻酸、甘露醇工业再利
用”的课题,先后研制成功了“农业乳化剂”、“石油破乳剂”、“食用乳化增稠剂”、
“褐藻酸钠代血浆”等多项有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开拓了我国褐藻
酸、甘露醇利用的新途径。其中,“农业乳化剂”、“食用乳化增稠剂”在全国首届
科学大会上分别获得科学大会奖。
进入80年代,他把研究重点放在海洋生物制药新领域,积极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
关键技术,并在条件艰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组建了高校系统第一家“海洋药物研
究室”。他以现代医药理论和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研制发明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我国第一个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海洋药物--藻
酸双酯钠(Pss),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Pss”自投产以来,由于其独特
的疗效,已创产值近20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他受到山东
省、青岛市重奖,并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国家教委先进科技工
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还获第
十五届国际博览会新发明金牌、山东省科教兴鲁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印尼
雅加达93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展览金奖、92美国加州世界成就奖;被列入世界名人
传。
90年代,为了抢占国际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沿,他领导调整了原学科结构,创办了
一个跨水产、生物、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海洋药物化学本科专业,成立了
海洋药物工程研究院,建立起了我国唯一的海洋药物化学本科、硕士、博士高层次人
才培养和研究体系。“八五”其间,他和同事们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有关海洋药物领
域的科研项目近40项,有近20项已通过成果鉴定,促进了我国海洋制药业的形成与发
展,开辟了我国海洋生物制药的新领域。其中甘糖酯、海力特、降糖宁等海洋现代药
物是继海洋药物“Pss” 之后最新的具有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新药甘糖酯已在
美国等国家申请了专利。他注重海洋药物的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转化过程,在国家
科委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华海制药厂,实现了海洋药物研究与经济一体化的
新机制。并以学校为技术依托,综合集成了学校海洋药物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
学科领域和人才优势,组建了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速了对海洋药物级
生物工程制品等科研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开发的进程。为我国海洋制药业的形成
和我国医药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入围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年轻教授、学者]1996年,全省组织参加了国家人
事部等7部委组织的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选评选活动。我省推荐的人选中,共
有23名年轻教授、 学者顺利通过了全国的严格评选,入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
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表明全省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获得重要进展。
近几年来,全省加大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力度,强化了培养造就跨世纪人
才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了全省“跨世纪人才工程”规划,连续多年在科研项目安排、
科研经费分配、培训进修、职称评聘等方面,注重向优秀年轻人才实施倾斜。省委、
省政府还设立省政府津贴、特殊岗位津贴,通过提高高级专家的住房和医疗标准、改
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年轻人才成长。这次经评选进入全国
“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的各类专家学者,是全省近几年来
一大批涉足国际学术、技术前沿的科技新秀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