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测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144&run=13

防震减灾工作
省地震局局长林趾祥

1996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以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为目的,以提高整体防震减灾能
力为重点,狠抓短临监测预报和地震应急工作。
1、 树立震情观念,全力以赴抓短临监测预报工作。重新修订了省地震局地震应
急预案,健全了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充实了地震应急指挥部、短临预报决策小组。于
2月26日、28日分别召开了短临决策小组和环渤海6市地地震局局长、地震办公室主任
震情会议。 3月19日在潍坊召开了有关省、市、国家地震局直属单位参加的第一次环
渤海震情联防会议,对加强短临监测工作作了部署。集中力量对华北近年来主要地震
事件进行研究攻关,在中短期预报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防震减灾工作力量和地震监
测能力得到加强, 地震监测达85台、159项。沿渤海地区基本建成了电磁波观测网、
水温观测网和油气水动态观测网。对重点监视区流动地磁、流动重力和跨断层水准进
行了加密观测。增强了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应急能力。
2、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开始理顺。省政府印发了[1996]147号文件 (《关于市地
地震机构改革与防震减灾机构设置的意见的通知》) ,明确各市地地震局(办)为当地
政府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能机构,同时是政府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其中设有专业地震监测台站的市地,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由原地震局(办)与专业台站合
并组建,实行一套机构、两种职能和以市地管理为主、监测业务受省地震局领导的体
制。
3、 山东省防震减灾工作任务明确,稳定发展。《山东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九
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的主要精神被省人大列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防震减灾事业工作思路、重点及主
要措施纳入了《山东省一九九六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些在我省都是第一
次,为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 防震减灾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省政府和国家地震局共同投资的山东省防震减
灾中心楼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并被评为济南市“双十佳”工程和省级优质样板工程。
该中心是全国第一个省级防震减灾中心。省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
过专家论证,部分课题开始启动。潍坊、临沂、枣庄等市建立了区域地震通讯网。
5、 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地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部分市地的中小学校
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常规教育。临沂、潍坊等市地组织力量编印科普读物合计约20万
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地震局对纪念“7.28”唐山大地震宣传活动作了具体部
署。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防震减灾职能部门、新闻单位密切配合,以“唐山大
地震的启示”、“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等7个专题为主要内容开展宣传。
6、 深入开展“观测资料质量效益年”活动,地震观测资料质量稳步提高。参加
全国评比的15项观测资料, 优秀率达96%,其中5项进入前三名,聊城水化观测荣获
六连冠,泰安钻孔潮汐应变观测荣获五连冠。
7、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人事部和国家地震局授予潍坊市地震局全国地震系
统先进集体, 唐洪庄等5人被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梁乃贞同志代表山东19万
离休老干部出席了1996年度全国离休老干部工作座谈会。山东省地震局被评为1996年
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先进单位,预报中心被评为先进集体,烟台地震台肖同兴同志被
评为先进个人。

[山东及其邻近海域地震活动概述] 据山东省地震台网测定,1996年1~12月,山东
内陆及其邻近海域 (大体范围是北纬34度至38.5度,东经115度至124度) 共发生ML
2.0级地震106次,其中2.0至2.9级地震85次,3.0至3.9级地震18次,4.0至4.9级地震
3次,含有感地震8次。最大为1996年11月13日北黄海4.3级地震。
山东地区地震活动主要特点是:(1) 应变能释放低,地震年频次高。1996年共发
生ML2.0级以上地震106次,比前两年地震频次和历年均值 (1994年97次,1995年73
次,历年均值为98次) 稍偏高而地震应变能释放1996年为1.27*106J1/2,比前两
年及多年均值偏低。(2)本年度3-4月和6-9月山东及沿海地区小震成丛活动,且合2次
小震群,即6月17日长岛西北海域3.5级震群和9月25日威海北部海域2.3级震群,显示
“海高陆低” 、“东高西低”的特点,3级以上及有感地震基本上都发生在渤海、黄
海及胶东地区,并且形成东营--渤海-北黄海3级地震北东东向条带,而往年常常发生
2级左右小震的肥城-东平-汶上一带,本年度2级地震却很少。

(郭爱香)

业绩·人才·信息
[潍坊市地震局、地震监测中心台]山东省最早建立的地震工作机构,也是全省唯一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实行合署的地市机构。现有职工33人,高职8人,中职12人。
下辖5个专业地震台站。 拥有测震、地形变、地应力、地电、地下水、水氡、电滋波
等手段。经过台站调整优化和发展企业台、地方台,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测报网
点稳定发展,达到700多个,乡镇普遍建立了“三网”(宏观网、信息网、宣传网) ,
形成了以专业台站为骨干、企业台和群众测报点相结合、拥有多种观测手段和方法、
覆盖全市的地震监测网。各种观测资料在国家地震局和省地震局的评比中均为优秀。
合署以来发挥了较好的政府职能作用。1990年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防震减灾工作领
导小组。 县、市、区和500人以上的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1996年,县、市、区
地震机构由副科级升为正科级,更名为地震局,由政府直接领导。市政府先后印发了
《潍坊市防震减灾工作预案》、《潍坊市工程地震管理暂行规定》,推动了防震减灾
各项事业的发展。 1996年5月,被人事部和国家地震局命名为“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
体”。

(省地震局办公室)

[山东省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 1996年共有29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高工
14人,初、中级技术人员11人。
中心全体人员围绕1996年度全国会商会圈定的地震重点危险区,开展了地震短临
跟踪预报和大震应急工作。1996年春节前开始,全体人员放弃工休和节、假日休息,
全力以赴投入短临跟踪和大震应急工作。按照临震要求,加强震情值班和速报工作,
实行落实地震前兆异常责任制。及时反复调查、核实数十起地震异常。配合监测、防
御工作,增设了油气水动态观测网、深井水温网、电磁波观测网,增加地震短临异常
信息的收集量。配合国家地震局专家组积极了解台站情况,向有关市地政府领导通报
震情,指导市地地震部门落实大震应急预案和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
1996年中心负责的日常分析预报。地震编目和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三项工作,
在参加国家地震局评比中全部被评为优秀,较1995年名次提前。中心被国家地震局授
予“1996年度地震监测预报及现场工作优秀集体”的光荣称号。

(省地震局办公室)
省地震局专栏组稿人: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