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1&rec=122&run=13

稳步发展的山东供销合作事业
省供销社主任李戈

1996年,全省供销系统关系基本理顺,综合改革已经起步,经营管理正在上路,
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较大的进展,购销总额实现995.4亿元,
增长4.3%; 上缴国家税费6.09亿元,增加201万元;盈亏相低实现利润1.1亿元,综
合效益与1995年基本持平,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
(一) 发展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全省依托供销社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
060个, 入社农户40多万户, 吸收社员股金8000多万元, 涉及种植、养殖、加工、
“四荒”开发、消费等多个领域。
(二)发挥联合优势,开展工业品联购分销。全省已有48家大中型商场成为联购分
销的龙头企业、609家基层网点为网员单位,联购分销的商品达235个品种,联购分销
额已达12亿元。 如日照工业品公司开展联购分销以来,1996年销售达6.5亿元,比19
95年增加3.4亿元,有4种商品销量居全国第一,12种商品销量居全省第一,显示了联
购分销的巨大潜力。
(三)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基层社建设。1996年末,全省基层社亏损个数比1995年
减少40个, 亏损减少221万元,销售增长8.89%,经营状况好于县以上企业,全省基
层社出现了复苏回升的喜人局面。
(四)规范发展社员股金,强化安全统筹管理。先后两次召开股金管理会议,研究
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办法。1996年,社员总数达160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2%;
社员股金总额增加到24.4亿元,增长73%。系统安全统筹工作,已在15个市地、90多
个县、 1800多个企业中实行,已收缴统筹金5400多万元,承保财产达100亿元,除去
补偿、安全无事故返还等之外,全系统安全统筹总准备金达3000多万元。
(五)开展农资县基联营,全面推行保质监销。我省已有80%以上的县实行了农资
县基联营。 同时, 全面实行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保质监销制度,开展了
“供销社农资商店无假货”活动,实行承诺服务。一年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没有
发现坑农害农事件,维护了供销合作社的主渠道信誉。1996年全系统化肥供应首次超
过千万吨,达到1109万吨,同比增长19.6%,农资供应量占社会总量的85%以上,满
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价格稳中有降,流通秩序明显好转。
(六)适应棉花工作新形势,大力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1996年,我省棉花生
产大幅度滑坡,棉花供应政策也作了重大调整,生产经营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在严峻
的形势面前,省社审时度势,顾全大局,放眼长远,精心运作。一方面,各棉区供销
社按照省社提出的“吹热风、鼓实劲、当参谋、搞服务”的要求,积极开展棉花生产
服务。积极争取收购资金,加大措施调销回笼,强化服务,严格标准,收购质量基本
到位。 截止年底已收购棉花335.2万担。另一方面,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大力调整经营结构,优化资产存量。1996年,全省棉花行业新上项目1000多个,新增
产值10多亿元,基本上厂厂有项目。
(七)建设龙头项目,拓宽服务领域。一是培育了一批具有加工和销售职能的龙头
企业,兴办了大批具有带动和辐射功能的龙头骨干项目。二是狠抓了以批发市场建设
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系统已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53个,年交易额达25.5
亿元。 其中交易额过亿元的有8个,淄川区社的果品批发市场和日照工业品批发市场
年交易额均达3亿元以上。 三是积极参与农业开发这一富民兴社工程。目前我省供销
合作社在省内开发“四荒” 面积已达36373亩,全省已有10余个县社在新疆开发荒地
30926亩, 项目19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赶新疆开发人员近2000人。莘县供销合作
社在和硕县租用1600亩土地, 建立了524个蔬菜大棚,成为新疆最大的蔬菜基地,多
次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1996年10月份,组织14个县社赴新疆考察,预计年内在新疆
可以开发到10万亩左右。四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系统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
全年出口创汇比上年增长11%。
(八) 坚持科技领先,加快发展社办工业。1996年,全省社办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
19亿元。 实现利税4.6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利润7884万元,社办工业已成为
我省供销社系统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 深化企业改革,强化管理措施。一是完善经营责任制。针对全省基层社3.5
万个经营网点中大约有1/2实行抽本经营的实际, 提出了四条解决原则,企业内部可
以实行“四定一奖”或“六定一奖”联利联销计酬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经营责任形式。
二是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1996年底,全系统所有者权益92.8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增长13.4%;固定资产原值140.2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加18亿元,增长14.7%。三是加强省直企业的改革和管理。直属企业的改革,按照
抓大带小、以强帮弱、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规模优势的原则,调整经营结构,
启动内部活力,加强班子建设,在农资、棉麻两大行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省社直属
企业综合效益与上年持平。四是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管理效益年”活动。确立了以财
务管理为重点、资金为核心、费用管理为关键的指导思想,加大扭亏增盈力度,全系
统亏损面只有19%,社办工业企业亏损面不到10%,费用水平下降了0.74个百分点。
五是加强行业管理,系统合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