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83&run=13

实施“两个转变”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全省建材工业由大变强战略目标
省经委副主任、建材局长 赵传明
“八五”时期,全省建材工业圆满完成了“八五”计划,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
节约能源、企业管理、出口创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好于全省
工业的平均水平。同时,提出了实现建材大省向建材强省跨越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全
省建材工业的长远发展方向、目标和途径。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生产快速增长,奠定了建材大省的地位。“八五”期间,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
年均增长23%以上。其中县以上年均增长21.4%。1995年县以上完成总产值87亿元,
为1990年的2.6倍,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增加值率为28.4%;实现利税4.8亿元,
为1990年的1.4倍;发展总量和速度均居全国第一位。主要产品产量1995年完成;水
泥5100万吨,比1990年增长2.6倍,其中,推广散装水泥980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
平板玻璃890.6万重箱,为1990年的2.2倍,居全国第4位;建筑陶瓷1.5亿平方米,为
1990年10.2倍,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二,居全国第二位;石材1800万平方米,为199
0年的5.2倍,居全国第一位;石膏、石墨、滑石等均有较大增长,居全国领先水平;
产品产量和配套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尤其是优质水泥、浮法玻璃和新型建材增幅较大
。乡镇建材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逐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1993年,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分别为9.73%、7.3%、8.27%,
分别高出全省工业平均水平8.22、6.02、6.88个百分点,1994年、1995年全行业利税
总额虽有所下降,但上述指标仍好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建材工业发展优势逐步增强。水泥工业,生产规
模逐步扩大,不少企业由“七五”期间的十几万吨扩大到现在的四五十万吨,百万吨
左右的企业达10余家,回转窑水泥逾500万吨,为1990年的4倍;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425号水泥比例由1990年的70%上升到1995年90%,525号水泥产量由1990年的280万
吨上升到1995年的850万吨。还产出了道路、油井、快硬、膨胀、大坝、抗硫酸盐等
10多种特种水泥。玻璃工业,结束了没有浮法玻璃的历史,全省共有4家年产250万重
箱的生产企业投产或即将投产。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新上百余条现代化程度高、工艺
先进的生产线,装备、档次、质量、规模都有很大提高,形成全省建材工业又一个优
势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石材工业,通过
引进一批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改变了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产品质
量档次低的局面,形成了8个超百万平方米的石材县。全省大、中型建材企业由“七
五”期间2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163家,固定资产原值、利税分别占全省县以上建材工
业的70%和80%,在全省建材工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骨干作用增强。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有突破性进展。94%的企业改革了工资分
配制度,96%的企业改革了劳动用工制度,部分职工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通过劳动
、人事、分配3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
低的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21家县以上企业列入省、市(地)县现代企业制度试点。4
7家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大多数企业逐步实现了新旧机制的转换,由生产型转到
生产经营型和生产经营开发型。同时,促进了市场发育,形成了10余个较大的建材市
场。
--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八五”期间,电子计算机
由单机应用向联网发展,应用范围由水泥行业逐步推广到玻璃、陶瓷等行业,淄博电
子应用试点城,已经国家正式验收,立窑水泥电子计算机应用走在全国建材行业的前
列。综合节能14项新技术普遍应用,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县以上企业万元产值能耗6
.45吨,比全国建材综合能耗低2.8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建材工业装备10%达
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25%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以墙体材料改革为重点的新型
建材品种增加,规模扩大,应用更为广泛。技改投资累计完成22.62亿元,技改项目
完成(市地计划以上)92个,新增产值34.84亿元,创利税7.68亿元,出口创汇6210万
美元。完成省控以上科技攻关及开发项目179项,开发新产品104项,创利税1.6亿元
。技术进步对建材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
--对外开放取得可喜成果,建材工业外向度明显提高。利用外资项目502家(其中
合资企业447家,独资企业42家,合作企业13家),县以上建材企业合同外资额13.6亿
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7亿美元。“三资”企业数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是“七五”
期间的10倍和20倍。出口创汇近11亿美元,比“七五”增长4倍,出口产品由过去的
10多种扩大到20余种,由原料性产品向初加工、深加工转变。水泥出口总量约占全国
出口总量的50%,平均每年出口200多万吨,年创汇达7000多万美元。1995年出口44
7.6万吨,创汇超亿元,成为全省少数创汇超亿元的单项产品之一。接待外商150余批
次,比“七五”增加了一倍。对外开放交往地域不断扩大,由以东南亚为主,逐步扩
展到欧美、非等地区和国家,交往的对象由过去的小公司转向大商社、大财团。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4人被评为全国劳
动模范,7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1人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24人
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200余人被评为全省建材行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50多个
企业和班组受到表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制约因素比较多,资金、电、煤等生产要素紧缺;产
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还存在;科技
兴建材的思想树立得还不够牢固,重引进硬件,轻引进软件,消化吸收不够;对市场
经济的适应能力还不够强。这些问题,需要在“九五”期间和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
解决。
“九五”及2010年全省建材工业远景发展总目标为: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
同时代水平,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确立建材强省的地位。在这一总目标下,从现在起
拟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九五”期间,主要是打基础。集中力量调整存量,优化增
量,提高技术,培育市场,建立基础稳固,运转协调,充满生机和发展后劲的产业结
构体系,玻璃、陶瓷、石材等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全行业工业生产保持15~18%的
发展速度,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20%。第二步:2000~2010年,继续以提高经济
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提高集约化生产程度,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
高产品质量和配套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向前推进,力争从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工业生产保持13~15%的发展速度,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以上。

省建材局专栏组稿人:李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