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社会是个大问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354&run=13

亓青

企业办社会,是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它是影响企业走
向市场的一大障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活大中型企业,应把它作为一个
十分重大的问题切实解决好。
一、企业办社会是企业日渐不堪承受的重负
所谓企业办社会,是指企业搞了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组织机构和
设施,承担了职工生活、福利、保障等社会职能。从我省看,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是内容多、摊子大。1992年,在全省1648个大中型企业中,90%以上的建有食
堂、浴室、医务室、职工住房、托儿所、车队和娱乐设施,20%的有中小学。某特大
型企业建有职工宿舍135万平方米, 幼儿园、托儿所17个,液化汽站27个,零售商店
54个,医院5个,中学7处,小学10处,电视台1座,通勤车253辆。
二是资产占用多,资金投入量大。大中型企业全部固定资产中办社会的固定资产
占20%左右,小型企业占13%左右。企业每年都要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维系办社会,
有的甚至负债办社会。
三是投入人力多,耗散企业管理者的精力。企业办社会的人员一般占职工总数的
10%左右,有的高达20%以上。企业负责人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考虑解决职工的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问题。
四是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全省国有企业1992年的医疗费、离退休费、福利事
业补贴费、福利设施费,比1985年分别增长4倍、2.5倍、3.8倍、2.7倍。
造成企业办社会的原因很多,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根本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社会的许多职能直接压给了企业,企业要为职工及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被
当作企业应有的职能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甚至被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另外,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差,客观上造成了企业“运输难”,职工“上下班
难”、“看病难”,子女“入托难”、“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企业不得不办社会。
二、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本着政府管宏
观调控、社会管服务、企业管生产经营的原则,完善政府、社会、企业的职责分工、
重构社会、经济运行秩序,提高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和战略措施。
首先,这是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发展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优化经济结构,提
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生产上自
我配套,生活上自我服务,使企业走上了封闭发展的路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对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发展模式加以改造。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则是其
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将从整体上提高现有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减少浪费,对于推动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十分积极的
意义。
其次,这是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甩掉包袱,轻装走上市场的客观要
求。企业办社会早已成为妨碍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
由于办社会负担沉重、产品成本高,同乡镇企业、外资企业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在竞
争中往往力不从心。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走上市场,在竞争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
甩掉“办社会”的包袱。
第三,这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增强企业内部竞争力,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需要。
企业办社会作为一项附带性的福利工作,摊子越来越大,花钱不少,效果却不理想,
投入越多,生产经营越困难,可以说是恶性循环。从企业分配机制上讲,办社会的投
入平均使用在每位职工身上,基本上是大锅饭,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只有把服务受
益与职工个人的贡献直接挂起钩来,建立一种透明度较高的分配再分配机制,才能更
好地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第四,这是在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趋势。国外企业是只管
生产经营不办社会的。如果我们不改变企业自办社会的局面,今后在更广的领域、更
高层次上与国外客商合资合作就会遇到麻烦。
三、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要依据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
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对企业办社会的部分实行产业化改造,使其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
来,把企业负担的社会职能还原给社会,充实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服务资
源的高效率配置。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配套联动,二是统筹规划、分
类指导、分步实施。三是有利于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正常运转。
根据以上思路和原则,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提高认识,增强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自觉性。企业办社会问题,迟早是要
解决的。早解决比晚解决好。迟了,企业将更加被动,解决难度会更大。改革开放以
来,方兴未艾的乡镇企业多数不办社会,三资企业基本上不办社会,原来办社会的一
些企业通过内部改革,机制已经在转换,有了一定的经验。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客观
上是有条件的,是可能的。各级领导者要把握时机,把这件事办好。
2、深化企业改革,将企业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第一步,
在企业内部实行初步分离,即企业将产前产后和职工生活服务设施及人员独立出来,
组成独立核算的服务性经济组织,主要服务对象为本企业及其职工,也可对外有偿服
务。企业在人员安排、物资供应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并提供流动资金。通过分离,
企业领导也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且为企业富余人员创造新的从业机会。
第二步,企业与服务性经济组织基本分离,在这一阶段,服务性经济组织的服务对象
从以本企业为主转向为本企业与社会并重。企业给服务组织较为完整的经营自主权,
一般不干预其经营活动,并从人、财、物力方面继续给予扶持。服务性经济组织继续
在企业实行承包,在包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要包上缴给企业的盈利。企业与服务组织
之间实行货币结算。第三步,实现企业与服务性经济组织的完全分离。首先是服务性
经济组织的人员与企业脱钩,组成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企业是实体的资产
所有者,实体完全自主经营,企业与实体之间是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随着实
体实力的增强,实体可通过股份制改造,把原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投资作为股份,同时
吸收社会资金,形成资产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从而完成实体与原企业的彻底分离过
程,有关的服务职能将在新的体制下以新的机制由社会承担起来。
3、 加速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在企业实行分离的过程中,政府要加速社
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一要对社会服务、社会保障行业的存量加强管理,
促其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鼓励它们扩大服务领域,尽可能地向企业
延伸服务触角,以弥补企业分离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空位。二要不失时机地把企业分离
出来的社会服务,充实到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去。企业办社会的固定资产和人员,如果
都能通过分离又重组的过程,纳入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那将是一支十分可观的宏
大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可望上一个大的台阶。
4、新建企业不要办社会,经济技术开发区要规划建设好社会化服务体系。
5、 为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为了促进解
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应对过去的政策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出
台的出台。同时,加快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制度的改革,加快住房、食品及
其它补贴办法的改革。对看准了的行之有效的问题,要尽早地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
规范,造就一个崭新的法制环境。

(作者单位: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