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335&run=13

阳谷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阳谷县县长 王传斌
阳谷县辖9个镇,12个乡,860个行政村,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全县耕地总面积
6.7 4万公顷, 人均耕地0.1公顷。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
18.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增长9.17%;第二产业增加值7.22亿元,
增长30.38%;第三产业增加值4.77亿元,增长17.1%。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3.4亿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20.8亿元,增长12.51%,工业总产值32.6亿元,增长44.24%。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7亿元, 增长40.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亿元,增长
20.44%。全县外贸出口收购总值完成1.84亿元,增长86.87%。财政收入完成6600万
元,增长117.3%。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2780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 260元,比上年增加356元。1995年底,全县总人口为74.0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00
人,其中农业人口67.51万人,非农业人口6.53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4.9‰,自然增
长率-0.3‰。
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县粮食总产达到47.5万吨,较上年增长12.2%。多种
经济继续得到全面、快速发展,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5.8%。全县乡
镇企业产值完成22亿元,较上年增长46.5%。
城市工业稳步上升。由于坚持抓了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集团的组建,
县属企业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县属纯工业完成产值6.33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创利税777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2%、26%和35.3%。
全县财政收入(按老口径)完成9020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年末各项
存款余额12.6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亿元,较年初增加1.8亿元。各项
贷款余额达11.8亿元,比年初增加1.5亿元。
商业流通发展势头良好。 199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亿元,增长16.6%,城
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亿元, 增长22.7%。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到1995年底,全县
已成立“三资” 企业21家,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达1001.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0万
美元。外贸商品供货值完成1.84亿元,占计划的153%,比上年增长87.2%。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年内圆满完成了齐(河)南(乐)公路改造和张秋至阿
城、大布至杨庄的公路建设;C4本地网改造工程峻工并投入使用;火车站建设,景阳
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地方专用线铁路征地工作业已完成。电力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
通电, 全县供电总量达1.6亿千瓦时。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景阳岗旅游
风景区开发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
县城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进一步得
到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4.1亿元, 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3亿元,集体单位完成投资1.3亿元,个体、
联合体完成投资0.5亿元, 分别较上年增长16.9%、21.7%和10%。在国有单位投资
中, 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亿元,技改投资完成1.2亿元,房地产投资完成0.1亿元,分
别较上年增长16.3%、14.4%和56%。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工作成绩显著,全县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步伐明显
加快,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达44%。1995年阳谷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
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普九”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办学条件均得到较大改善;
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增至13.3万人。 1995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0.3‰,基本实
现了“三为主”。农村扫盲、初级卫生保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
信访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地方史志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继新编《阳谷县志》出
版、发行任务圆满完成之后,又在聊城地区各县市中率先开展了《阳谷年鉴》的编纂
工作。文体、卫生、广播电视、民政、兵役等各项事业均得到较快发展。

附:中共阳谷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安世银
副书记 王传斌 郭银德
汪文跃 李银起
县长 王传斌
副县长 郭代荣 邵玉臣 王友武
杨吉德 张同村 吴凤巢
张庆华 阎存祥(科技)

业绩·人才·信息
[石佛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石佛镇位于阳谷县北部,距县城15公里。京九铁路、聊
(城)商(丘)公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3.57万人,耕
地总面积56243亩。 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1.01亿元,乡镇企业实现利税1000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1252元。
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目前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以王楼、陈集为中心的蔬菜生产,以
刘庄村为中心的肉食鸡养殖,以后洪村、沙集村为中心的生猪饲养,以陈集、鲁庄为
中心的葡萄生产,以沙土集、冯营村为重点的花生种植,魏海、后洪林果栽培、东孙
村植桑养蚕,青杨李村水产开发等九大科技开发基地,从而带动了全镇农业科技水平
的提高。1995年石佛被聊城地委、行署命名为“科技示范镇”。
联农企业取得新成果。镇党委、政府从本镇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
业, “龙头”企业石佛振华脱水厂已形成了固定资产753万元,年产脱水蔬菜1600吨
的规模, 产品发展至6大类14个品种,畅销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1995年完成产值2500万元, 利税294万元。全镇乡村四级企业共307家,年创利税100
0万元。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几年来先后投资170万元办教育,全镇办学条件明显改
善。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得到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得到强
化。1995年石佛镇被地区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党委书记董兴凯被评为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先进个人。文化、卫生、民政等各项事业也得到新的发展。

[大布乡实施“龙头” 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大布乡位于阳谷县西部,乡驻地距县城5
公里。东临京九铁路,西靠蒙(阴)馆(陶)公路。总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2.96万,
有耕地4.8万亩。 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2.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0元,其总体经
济实力名列阳谷县各乡镇前茅,跨入聊城地区30强行列。1995年,乡党委、政府继续
在全乡范围内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在不断扩大乡办玉米淀粉厂生产规模和玉米深
加工能力的同时,集中精力抓了以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禽养殖业和乡村四级企业的发展,
促进了全乡经济的进一步腾飞。1995年底,全乡生猪存栏量达6.5万头,年出栏肥猪6
万头,人均年增收300元。养猪业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有年出栏量500头以上
的养猪场12个,百头以上的养猪专业大户350个。
乡玉米淀粉厂投资600万元, 新上年产3万吨淀粉生产线一条,形成了年产4万吨
优质玉米淀粉的生产能力。总投资3500万元的“结晶果糖”、“谷氨酰”两条生产
线也在建设中。在该厂的带动下,全乡粮食深加工业、饲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运
输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至1995年底,乡村四级企业增至611处,从业人员达6000人。
年工业总产值2.1亿元, 实现利税3030万元,其中乡办工业完成产值2.03亿元,利税
2000万元。

[寿张镇小城镇建设卓有成效]寿张镇位于阳谷县南部,与河南省台前县紧邻。京九
铁路纵贯全镇,聊(城)商(丘)、蒙(阴)馆(陶)公路在镇政府驻地交汇,陆路交通十分
便利。 1995年底辖28个行政村,总面积30.9平方公里。总人口30982人,其中非农业
人口3663人, 城区人口12506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非农业产值1.1亿
元,年财政总收入2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镇驻地布匹批发市场闻名远近,
辐射全国17个省、市,上市布匹有数百个花色品种,年成交额1亿多元。
寿张镇是省政府确定的“百新工程”试点镇之一。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明确了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城镇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总体思想,不断加大城镇建设
的力度。一是认真抓了总体规划的制定、完善和调整,并坚持认真抓了落实和实施。
二是集中精力、 财力进行了街道改道和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0多万元。三是狠抓了
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使镇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几年间先后开辟、改造西大街等城区
街道5条, 总长20多华里,对路面进行了高标准硬化;铺设地下管道3200米,较好地
解决了城区排水问题。先后筹资开通了1000门程控电话,完成了全镇村村通程控电话、
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无线调频广播工程;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建了县第二人
民医院门诊、病房楼、县第二中学教学楼、办公楼等,改善了本地医疗、教学条件。
目前寿张镇所在地建成区总面积已达3.5平方公里,有主干街道14条,总长1.08万米,
总面积21.6万平方米。全镇房屋建筑面积达107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31万平方米,
生产建筑11万平方米,住宅面积63万平方米。城镇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达19.8平方米。
1995年,寿张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新型乡镇”。

[七级镇经济步入协调发展的快车道]七级镇位于阳谷县东北部,镇政府驻地西南至
县城26公里。 全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887亩,有72个自然村,49个行政
村,总人口4.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07人。
乡镇企业继续得到发展。 1995年底全镇四级企业达310处,从业人员2350人,年
完成产值5320万元, 实现利税165万元。镇重点项目宏源公司千吨组合库正在紧张施
工中,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对当地林果业、蔬菜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明清时期,七级镇为大运河重要客货码头,为鲁西重要的
货物集散地。为重现昔日繁荣,镇党委、政府按照建设景阳岗商城的总体构想,认真
抓了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 取得明显进展。1995年计改造、拓宽街道2条,总长4000
多米。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相互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客户进镇经商办厂,促进了镇驻
地经济的发展。目前七级镇驻地已初步形成了设施配套、功能较全的现代小城镇格局。
池区开发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七级镇引黄入卫工程沉沙池占地多达10483亩,
滚动使用后,形成罕见的人造荒漠。为发展池区经济,改善当地农民生产及生活条件,
镇党委、政府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支援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池区进行综合
开发, 取得初步效果。现部分土地已还耕,并建成一批林网及渔塘。总投资600 0万
元的池区高地万亩果园项目已列入七级镇经济振兴十大工程之一,并已逐步投入实施。

[范海乡多种经营生产再上新台阶]范海乡在阳谷县东部,乡驻地至阳谷县城17公里。
齐(河)南(乐)公路横贯全境,陆路交通便利。全乡共51个行政村,总面积62.1平方公
里,总人口3.5万人。有耕地6.7万亩。1995年,全乡以蔬菜种植业、家庭养殖业为重
点的多种经营生产继续得到大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全乡经济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多种经
营主导型转化。多种经营总收入达7300万元,居全县各乡镇首位。
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1995年以来,乡党委、政府下大气力抓
了规模种植、科学规划和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在种植面积、品种布局上实现了
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明显的增收效果。
畜牧业生产取得新的进展。养鸡业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龙头”行业,以杨尧管
区、 孙楼管区为重点的肉食鸡、蛋鸡养殖基地初具规模。1995年底全乡养鸡总量达2
50万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鸡专业村达38个,专业户达4220户,全乡养鸡业总收入突
破1500万元,跨入全省畜牧强乡行列。
乡村企业出现了良好的开端。为实现全乡经济由多种经营主导型向多村企业主导
型的转化,乡党委、政府在对老企业进行嫁接、改造的同时,集中精力、集中资金,
重点扶持了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和骨干项目。乡办有机合成厂从吉化公司
引进人才及工艺技术,开发生产氯磺化系列防腐、防水漆,市场潜力极大。所产氯磺
化聚乙烯煤焦油屋面防水材料为国内首创,是当前最经济、最理想的柔性屋面防水材
料,试用后深得有关专家和用户好评。

[山东阳谷电缆集团公司再创佳绩]山东阳谷电缆集团公司系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山
东省电线电缆骨干生产企业。 厂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199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1.2
亿元,职工1600多人,主要生产设备380台(套) 。主要产品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
市话通讯电缆、橡套(阻燃)电缆、矿用(屏蔽)电缆、高压交联电缆、凿岩钎具、建筑
陶瓷等。年综合生产能力6亿元。1995年完成产值3.0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
利税439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4.1%、208%和42%,被列为山东省利税百强企业、
省机械工业行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双五十强企业。董事长李银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
范。
新产品开发工作成绩斐然。全厂干部职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质量、增品种、
调结构、 上规模,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活力。至199
5年底, 先后研制开发了矿用阻燃电缆、2400对市话通讯电缆、高压交联电缆、矿用
屏蔽电缆、 凿岩钎具、聚脂漆包线等新产品,其中市话通讯电缆达到美国REA标准,
顺利通过邮电部鉴定,并获国防通讯进网许可证,全国邮电通讯入网证。重型凿岩钎
具被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列为替代进口首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集团优势逐步形成。 1995年9月,经聊城地区行署批准,以山东阳谷电缆厂为核
心组建山东阳谷电缆集团。 目前集团紧密层企业共6处,即山东阳谷电缆厂、山东东
方电缆有限公司、山东华光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山东凿岩钎具厂、山东阳谷造纸厂、
山东景阳岗酒厂。各企业在集团统一领导、协调下运营,形成了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自主经营、优势互补的新格局,拓宽了生产经营领域,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阳谷广大造纸总厂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山东阳谷广大造纸总厂系国家中型(二)企
业,下辖两个分厂,厂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1995年底有职工780人。主要生产设备
有多缸1760、 长网双缸1760纸机生产线各1条,1575圆网纸机生产线1套,1092纸机4
套, 固定资产总值3200万元;企业自有流动资金800万元。产品有凸版纸、有光纸、
单胶纸、 双胶纸、书写纸、胶印书刊纸、打字纸、复印纸等8大系列30多个品种。19
95年计生产机制纸1.3万吨,实现产值6500万元,利税800万元。
技改工作成效显著。几年来,企业坚持以高投入、大产出促使生产经营上规模、
产品质量上档次,不断对生产设备进行高标准技术改造。新上马的多缸1760纸机生产
线已投入正常生产,投资2000余万元的2400纸机生产线技改项目也已完成考察论证,
进入实施阶段。上述技改工程全部完成并正常运转后,企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经
济效益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该厂抓住京九铁
路即将开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实力优势和市场优势,本着互惠互利、
共求发展的原则,对县内部分老、小、亏、穷企业实行了兼并和租赁经营,实现了国
有资产的优势聚集,膨胀了企业规模、深化了企业改革。目前该厂已发展成为下辖南、
北两个分厂的跨行业经营企业集团,在全县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阳谷县专栏撰稿人:张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