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304&run=13

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再创辉煌
莒南县县长 王友忠
莒南县辖12个镇13个乡,935个行政村,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7.1
万公顷,人均耕地0.073公顷。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45亿元,第三产业
增加值完成7.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22.4%、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6.94亿元,增长9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5亿元,增长22%;外贸出口
收购总值2.8亿元, 增长47.4%; 完成财政收入1.17亿元, 增长13.8%,财政支出
1.23亿元, 增长11.5%;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3833元,比上年增加526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1620元, 比上年增加422元。 1995年底全县总人口为96.91万,其中农业人口
90.22万,非农业人口6.69万,人口出生率8.61‰,自然增长率为3.11‰。
农业全面丰收,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95年全县粮食总产45.47万吨,油料总产
13.39万吨, 果品总产12.1万吨,肉类总产7.68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内部
结构日趋优化,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继续保
持全国油料、肉类、果品生产百强县的领先地位,并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大县、干果高
产优质示范基地县、花生生产出口基地县、日本粮援项目县和全省苹果、桑蚕、茶叶
生产重点县,夺得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第一名,本年还被列为省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研究试点县。在’95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莒南县茶叶获得“两金三银”的好成
绩,占全省金银牌总数的一半。1995年临沂市共评出26个苹果特优样品,其中莒南县
有12个, 而且包揽了前九名。调查显示,全县已有294个村庄的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平,占全县村庄总数的31.44%。
工业技改投入加大,运行质量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1995年全县工业完成技
改投入2.34亿元,通过破产、租赁、兼并等手段,盘活死滞资产2300万元,消化多年
积累的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3000多万元。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留利水平普遍提高。
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9.05亿元, 比上年增长40%;全县工业实现利税
1.41亿元, 比上年增长82.7%。有4处企业年利税超过千万元;有12个乡镇的工业产
值过亿元,52个村庄的工业产值超千万元,乡镇企业日益成为乡级财政的支柱和农民
增收的重要渠道。
以流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县内市场繁荣,供需两旺。全年城乡集
贸市场成交额5.7亿元, 比上年增长63.6%;完成工商各税8903万元,实现了财政收
支平衡。银信各项存款余额14.33亿元,比年初增长30.15%,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各融
资投资机构的投融资规模显著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
外经外贸开创新局面。全年新批三资企业6家,新建保税工厂3处,合同利用外资
156.81万美元,使全县的三资企业总数达到39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646.8万美元。
全年完成外贸出口商品供货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47.4%;出口创汇715万美元,是
上年的2.98倍。对外交往联络的范围和渠道进一步拓宽。县外贸公司在全市同级企业
中首家获得进出口自营权,为全县的外经外贸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完成了岚(山头)济(宁)公路莒南段49公里的拓宽、
硬化建设任务,投资1991万元完成了陡(山)十(字路)、日(照)十(字路)、青(峰峪)横
(沟) 路的拓宽硬化和3条县乡公路的路基改造任务;投资4272万元完成了县城环城路
的路面硬化和绿化体育场及公园、烈士陵园等续建工程的建设,投资近百万元建成老
干部活动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全县乡镇村规划建设迈上了新台阶。1995年我
县建成全市第一个邮电通讯本地网,有15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县用电负荷达
到3.4万千瓦,新建变电站3处,在全市率先实现户户通电。
文教、卫生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995年我县成为临沂市首批教育“两基”
达标县、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达标县,县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争创全国科技先进
县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社会文化日趋繁荣,计划生育率、晚婚及晚育率分别达到99.3
%、99.2%、99.5%。

附:中共莒南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王德仁
副书记 王友忠 杨荣三 魏茂全
县长 王友忠
副县长 杨文明 李桂秀(女) 王顶岐
王行华 李学谦 马跃顺

业绩·人才·信息
[筵宾乡村企业驶入快车道] 筵宾乡北距县城11公里,辖40个行政村,共4.7万人,
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5.7万亩。莒(县) 新(江苏新浦)公路纵贯南北,地理位置优
越,但直到1993年底,该乡仍然是“农业大乡,企业小乡,财政穷乡”。1994年新一
届党委、政府解放思想,自我加压,真抓实干,奋勇拼搏,使筵宾乡村企业呈现出前
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乡政府沿莒新公路两侧规划建成1200亩的工贸区。工贸区内地面整平,路面硬化,
实现通电、通水、通话,并融通2400多万元开发基金。制定了《关于加快工贸区建设
的若干规定》等4个优惠政策文件。现区内制鞋业就业人员4800人,年产值1.6亿元,
建成国内第一大拆车场, 年拆车7万辆,从业人员3400人。东集西村皮毛市场从业人
员2400多人, 年购销羊皮100多万张。该村创办的我省第一家山羊把毛厂,产品销往
10多个国家或地区。区内已建成企业354家,其中乡办企业9家。1994年,乡政府经调
查考核后启用当地青年致富能手文玉波,双方合资1000万元创建“福利制鬃厂”,由
其风险抵押承包, 并从山东财经学院引聘3名技术人员。1995年该厂实现产值6000万
元, 利税420万元,成为乡办骨干企业。乡铸造厂多年不能正常生产,乡里决定与天
津市天马铅制品总厂合资1500万元,嫁接改造铸造厂为铝材压延厂,98天即建成投产,
产品供不应求, 年产值1亿元,利税超千万元,此厂还带动纸箱、胶木、大型铝制品
等项目迅猛崛起。 1995年,筵宾乡村企业产值3.2亿元,利税3628万元,分别比1993
年增长486.5%、536.9%,两年翻了两番多。1994、1995年连续两年获莒南县“乡镇
企业一等奖”。

[文疃镇开拓科教兴镇之路]文疃镇辖44个行政村,人口4.1万,耕地4.6万亩。该镇
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兴镇之路。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98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1715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和22%,成为山东省科普工作先进镇、山
东省双文明建设明星镇。
文疃镇是沂蒙山区著名的苹果之乡,一贯重视应用科学技术,目前,已形成科普
工作三大体系两种机制。一是行政管理体系,镇配科技副镇长和专职科技助理,工作
区设科技网长,村有科技副主任。二是科技推广体系,镇建科技服务中心,村有科技
队,农民每10户为一组设一科技示范户,使农业科技顺利地走进千家万户。镇建综合
繁育场,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饲养技术、配方饲料及全程防疫,村里提供养殖小区,
很快果园养猪、小区养鸡便形成产业优势。1995年畜牧业总收入4000多万元,人均收
入1000元。三是科技培训体系,镇设成人教育中心校,村有农民夜校,与中科院果树
所、山农大等十几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近几年,全镇果园面
积扩展到了4.2万亩。 很多新承包户缺乏果树管理技术,镇区村利用各种途径普及推
广果树优质丰产新技术, 使全镇果品产量由500万公斤增加到2000万公斤。四是科技
投入机制。 镇年度科普经费不低于财政预算支出的1%,各村队、企业分别设立科普
基金。1993至1995年全镇累计科技投入2000多万元。五是科技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层
层签订《科技工作目标责任书》,科技工作在年度评先树优时有一票否决权,以此引
起全镇人民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

[洙边镇以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洙边镇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辖4
5个行政村,人口4.6万,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8.4万亩。近年,镇党委、政府组
织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闯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洙边之路。
一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该镇进行了山水林
田路渠综合配套治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4.2万亩果园和1万亩茶园普遍推
广微滴灌溉。二是种养结合、相互促进。该镇地广粮多,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粮食
就地转化增值,培养出大批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如规模养鸡、果园茶园养猪、栏圈
养牛羊、庭院养兔、塘坝养鱼都已形成气候。他们以粮食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
喂鱼,塘泥肥田。大量有机肥的使用,改良了土壤,提高了产量,还改善了苹果、板
栗、茶叶等农作物的品质。1995年,该镇“玉芽”茶获’95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红
富士苹果打入韩国、新加坡市场,为沂蒙山区苹果出口的首次纪录。该镇被列为国家
优质板栗生产基地和省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三是农科工贸一体化发展。1991年推广了
大棚茶、果实营养袋、叶面液肥等新技术。投资100万元建起年产中高档茶1万吨的鲁
南茶厂,解决了农民制茶售茶的后顾之忧。培育建成鲁南仔猪批发市场,日上市仔猪
上千头, 覆盖苏、鲁、豫、皖等省区。1995年,该镇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
收入1658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35.9%和28%。1993至1995年3次被评为县农村经济工
作先进单位。

[省劳动模范--孙运培]孙运培,41岁,中共党员,经济师。1970年参加工作,现任
莒南运动鞋厂厂长、党委书记。
1984年,孙运培经民主选举担任厂长。他锐意改革,开拓经营,使濒临倒闭、连
年亏损的小厂,迅速发展成为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超千万的中型企业。1987年国内制
鞋业产大于销,孙运培果断决策,把生产重点由普通皮鞋转向中高档运动鞋,他亲自
编写了4万多字的《运动鞋入门》 手册,指导本厂的生产营销。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和
高新产品开发,荧光EVA、EVA二次成型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共开发中高档运动
鞋、休闲鞋、雪地鞋等系列上千个品种,产品优质品率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其中
“十佳”运动鞋获部优称号,“李宁”运动鞋被指定为巴塞罗那及亚特兰大奥运会中
体代表团领奖专用鞋,“路克士”运动鞋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特许产品。该厂先后与
台、韩及奥地利等客商兴办5家合资企业、两家独资企业,引进利用外资200余万美元,
全厂年生产能力由60万双扩大到250万双。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孙运培在全厂综
合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他提出的《运用价值工程原理降低生产成本》、《ABC分
类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两项成果获市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奖。
1995年, 莒南县运动鞋厂完成工业产值1.21亿元,利税1083万元,创外汇350万
美元;孙运培受到县政府重奖并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

[省优秀乡镇企业家--杜德友]杜德友,42岁,中共党员,政工师,1970年参加工作,
现任莒南县地毯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他1991年担任莒南县地毯总厂厂长。当时地毯厂年产地毯仅6000平方英尺,10处
加工点, 从业人员500余人,年产值30万元,因经营不善,累计亏损近百万元。他认
真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理论, 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大企业改革力度,短短的5年内,将濒临倒闭的小厂
迅速发展成为年生产地毯50万平方英尺, 玩具4万打,绒绣30万平方英尺的综合性企
业集团。
几年来,他带领全体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科学决策,围绕市场搞开发,
加速企业的发展。过去,莒南县的地毯加工分散,零乱,他为形成规模经营,走联合、
集约、统一经营的发展之路,于1993年组建了以地毯总厂为核心企业,全县70多处半
成品加工厂为成员企业的全县乡镇企业第一个企业集团。为把握市场,扩大规模,增
加出口创汇,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陆续上马了绒绣和长毛绒玩具等项目,加工点扩
大到周围3县市及安徽省的北部地区, 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他带领销售人员北上南下, 东进西行,广泛联系客户,先后与国外6家地毯商及国内
10多家外贸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产品远销美、日、西欧、香港等20多个国家
和地区。 经多次洽谈,在真诚、友好、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于1993年4月与香港喜
卓贸易有限公司达成了合资联营协议,引进外资20万美元,由地毯总厂组建了宏达地
毯有限公司。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质量取胜,靠技术发展”,使出
口产品正品率达到了100%, 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灵活的经营
方式,走出了一条自行销售,内联外引的新路子。
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递增,达到了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500多万元,实现利税560万元,出口创汇400多万美元,下发农民加工费700多万元。
企业连续3年被评为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 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司授予
“全国10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中国工艺美术百强企业”第29名。1993至1995年,
他连续3年被县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12月被省政府授予优秀乡镇企业家称
号。

莒南县政府专栏组稿人:孙承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