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302&run=13

两个文明建设成绩突出
沂南县县长 王立运
沂南县辖12镇16乡,978个行政村,总面积1774.08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7.04
万公顷, 农民人均耕地0.09公顷。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2.9亿元,比上年增长
2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4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4亿元,第三产
业增加值完成3.02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5.4%、 39.0%、 13.4%;工农业总产值
66.5亿元, 比上年增长40.74%,其中工业总产值56亿元,增长49.3%,农业总产值
10.5亿元, 增长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7亿元,增长35.9%;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5.86亿元,增长33.1%;出口商品交货值2.17亿元,增长31.4%;完成本
级财政收入7450万元,增长45.85%;全县总财力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6元,
比上年增加467元。 1995年底,全县总人口为88.32万,其中农业人口82.08万,非农
业人口6.24万,计划生育率99.6%,自然增长率为0.96‰。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9亿元,比
1994年增长29.2%, 比1990年增长1.7倍,年递增24.9%;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进
一步改善,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90年的58:35:7调整为1995年的34:49:
17;地方财政收入连续9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0.5亿元,比1994年增长7.7%,比19
90年增长61.1%, 年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口径比1990年增长2.9倍;粮
食总产达到4.29亿公斤,比1990年增长30.3%;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粮经
作物比例由1990年的1.5:1调整为1995年的1:1;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乡
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和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支柱。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形成了以机械、电子、轻工、建材、食品为主体的支柱行业。
发展了一批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群体。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6亿元,比1994年增长
49.3%, 比1990年增长7.3倍,年递增52.8%;其中乡镇办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6.4亿
元, 实现利税2.1亿元, 分别比1994年增长63.6%和24.7%,比1990年增长4.5倍和
4.6倍。1995年有4处企业利税超过千万元,其中1处企业利税过7000万元,1处企业利
税过2800万元。 “八五”期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入累计7.4亿元,发展后劲有了较
大增强。
内外贸易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6亿元,比1994年增长33.1%,
比1990年增长1.6倍,年递增21.1%;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各类市场发展到105处,
其中专业批发市场28处, 有利地促进了生产、 活跃了流通。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八五”期间合同利用外资额3185.37万美元,1995年完成出口商品交货值2.17亿元,
比1994年增长31.4%,比1990年增长6.6倍,年递增50%。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公路建设成绩突出,全年铺设油路78.2公里。5年来,
铺设油路257.5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到402.9公里,公路等级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通
讯实现了电话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开通了移动通讯和无线传呼,邮电业务量增
长了12.1倍; 实现了全县农村户户通电,1995年用电量达到2亿千瓦时;农田水利基
本建设得到加强, “八五”期间恢复扩大农田灌溉面积22.45万亩,治理开发山区面
积20万亩;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及乡镇驻地容貌有了新的改观。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八五”期间共取得科技成果194项,其中32项达到国
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990年的25%提高到44%,1995年
度通过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验收;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文化、体育、卫生、广
播电视等各项事业有了较快发展;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走上依法管理
的轨道,全县就业局势稳定,社会保险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
《邓小平文选》,在全县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
义教育,广泛开展了学习孔繁森、韩素云、王廷江、胡玉苹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
开展。

附:中共沂南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黄宜全
副书记 王立运 魏延端 李宝智
县长 王立运
副县长 颜廷瑞* 沈孝生 朱金明
徐景新 王俊庆 胡乃迎

业绩·人才·信息
[山东战工会旧址成为青少年的德育基地]山东战工会旧址在沂南县青驼镇,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0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 (山东省人民政府前身)
在此成立,是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1990年为纪念战工会成立50周年,省政府拨款,
建成山东战工会纪念馆,立大理石纪念碑一座,徐向前、谷牧、杨得志题写了碑文。
馆内设文物展厅16间,陈列着照片、会议文件、用过的桌椅板凳等珍贵文物。纪念馆
建成后,谷牧、霍士廉、张全景、赵志浩、高克亭、陆懋曾、马仲才、宋法棠等领导
和数万群众,先后来此参观。共青团临沂地委、临沂师专、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范
附小和沂南一、三、五中,县二、三实验小学,青驼镇中、小学、高里中学等数十个
单位,把战工会旧址作为青少年的德育基地,定期到这里开展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
光辉业绩,请老党员上党课、团课,讲战斗故事,举行入党、入团宣誓,进行爱国主
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沂南县政法部门的干警,华日集团、声乐集团、青驼橡胶厂等企
业的新工人,上岗前也到这里进行政治思想培训。1995年,纪念馆接待参观学习的青
少年1.2万人。

[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一期工程完成]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位于界湖镇西北寨村。1
954年发掘, 石墓中共有画像42块,72幅。内容为宴饮、百戏、出行、讲学、攻战及
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宅院建筑、奇禽异兽等。1977年列为第一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北寨汉墓刻工精美的画像石,系齐鲁文化的代表作,被有关单位制成模型,陈列
于北京历史博物馆。石上生动传神的画像,被专家复制后,编入大、中学课本。北寨
汉墓词条被收入《辞海》、《中国名胜辞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4年夏,经国家、省文物局批准,县文物部门组织专家对北寨汉墓一号墓进行
了系统的整理, 对2号墓进行了挖掘,并着手筹建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该馆由省文
物科技保护中心设计,占地6.8亩,预算总投资250万元,由墓室保护房、画像石廊、
文物展厅等部分组成。1995年9月,第一期工程竣工,完成投资120万元,建成了造型
独特、 古香古色的一号墓保护房,并对2号墓进行了整修,围墙、大门及部分管理设
施已投入使用。汉墓博物馆边建设,边接待游客,至1995年底,共接待来客2000多人。
北寨汉墓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开始走上正规。

(县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