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279&run=13

抢抓机遇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
东港区区长 孙海亭
东港区辖4个街道、 9个镇、 5个乡、919个行政村,人口91.9万,其中农业人口
76.1万,非农业人口15.8万。全区陆域总面积163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0.96公里。
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6.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6%
和2 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
值4.4亿元,分别增长11.8%、22%和32%;全区地方财政收入5847万元,增长56%;
城市居民生活费收入4014元,比上年增加63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4.41‰。
一、产业化农业取得长足发展。1995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41.8万吨,首次突破
40万吨大关,比上年增长7.6%。农村经济总收入57.亿万元,农业总产值26.6亿元,
同比增长42.9%和23.8%, 农民人均纯收入1690元,比上年增加332元。一是坚持把
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产业化农业的关键来抓。1995年,全区已建成“农”字号龙头
企业14处,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家。二是适应产业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优化农业内部
结构,推进了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粮田面积,推广良种、良法,在不断提高
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基础上,加快了果品、蔬菜、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1995年,全
区新发展优质经济园林2.9万亩, 经济园林投产面积达17.8万亩,总收入3.35亿元,
比上年增长16.7%和69.2%。着力推进畜牧业由传统分散的家庭养殖向集约化、规模
化发展的转变, 保护了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年总产值5.8亿元,增长16%。
1995年落实蔬菜面积5000亩,收获鲜菜15万吨,增长10.5%。三是强化社会服务体系
的建设。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4处,落实种子专业村36个,重点推广了水稻软盘育秧等
39项农业新技术。
二、工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9.4亿元,增长30%,其
中乡镇工业37.4亿元,区属工业2亿元,分别增长32%和8.8%;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
销售收入8亿元。实现利税4800万元,分别增长15.7%和3.2%。一是加大投入,优化
资金投资结构, 膨胀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规模。全区全年完成投入1.5亿元,保证
了内燃机配件等20个重点企业、项目的顺利完成。二是深入开展企业管理效益年活动,
促进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扭亏增盈和减亏的目标,全区乡及乡以上企
业亏损面控制在了2%,低于我市平均水平;全区工业资金利税率、工业产品产销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0.25、0.1、0.1个百分点。三是以推进科技进步,优化企业
产品结构。与30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区
乡镇企业局与清华大学联合兴办的环之陶瓷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三、 “海上东港”建设步伐加快。1995年全区投入4500万元,新发展扇贝养殖5
000亩, 建成鲍鱼养殖厂7处,收获虾、鱼、蟹500吨;以水库网箱养鱼、稻田、小池
塘精养为主要形式,通过抓点带面,促进了淡水渔业的发展。全区稻田养鱼50亩,小
池塘精养2000亩。积极搞好渔船设备更新和更新换代,重点发展大功率渔船,拓宽了
外海渔场,使全区海洋捕捞能力和捕捞效益达到了全省先进水平。着力发展水产品加
工企业,提高水产品加工档次和加工水平,全年实现加工产值6.5亿元,新增了4艘直
航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鲜活水产品运输船,促进了外向型水产品的发展。
四、商贸流通和个体私营经济日趋活跃。投资8600万元,完成日照太阳城市场一
期工程建设,于1995年10月1日正式启动运营。城乡市场一体化推进,投入2288万元,
新建、 改建8处市场,基本完成了乡镇首集的改造任务。商、粮、供、物四大流通部
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国内大流通,1995年市外经营额达40%以上,对外贸
易额达350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按照“放管结合、数质并举”的方针,通过强化扶
持引导,能人带动,发展专业村、专业乡,培植个体私营经济园区等措施,使个体私
营经济逐步向规模化、 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区个体户已发展到2.6万户,私
营企业280家,从业人员7.2万人,分别增长52%、262%、164%。
五、外向型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吸引
了5家外商组团来我区考察、 洽谈项目。1995年,全区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1个,合
同利用外资870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396.7万美元。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0万美
元,同比增长5倍,完成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增长40.5%。外商投资企业全年完成产
值1.9亿元, 利税760万元,分别增长70%、26%。新签劳务输出合同2个、外派劳务
56人次,在外劳务80人,实现营业额24.5万美元。在柬埔寨举办企业的工作已进入出
国考察阶段。
六、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完成了048、016两条省道东
港段,青(墩) 赵(家)、城(关)下(湖)、三(庄)黄(墩)三条县、乡路共计102.2公里的
拓宽硬化任务;并对市区南、北环路等5条道路共计55公里进行拓宽硬化、路基整修。
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完成投资1.2亿元,对乡(镇) 村路、供排水、通讯、
居住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配套改造。全区的小城镇建设在省政府组织的全省村镇建设
先进区(县、市) 检查考核中名列第七位。三是工业园、农贸城建设初具规模。199 5
年进园、 城项目29个,已建成投产12个。四是投入资金1544万元,投工723万个,开
工各类水利及配套、加固工程810项,为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七、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科技工作,狠抓了区、乡、村、户四级科技队伍、
网络建设,已建成乡镇农民技术推广服务站113处,科技网络队伍812个,科技示范户
1万多户, 与省内外3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引进推广了20余项技术
先进、配套成熟的科技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教育顺利通过
了省政府“两基” 验收。第二实验中学、新营小学、第二职业中专等3所新校动工兴
建。计划生育,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计划生育指标。卫生事业,突出搞好初级卫
生保健工作,并顺利通过了省级评审验收。建成了省内第一个多路微波广播电视系统。
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省级运动会获得好成绩。

附:中共东港区委、区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张玉佩
副书记 孙海亭 陈为信 王子春
解世增 刘贤军(挂职)
区长 孙海亭
副区长 解世增 张崇安 李永斗
吴 军 周绪诚 邓兰之(挂职)

业绩·人才·信息
[鲁东南地区最大的商贸城建成] 1995年10月1日,富有当代建筑艺术特色的商贸城
“日照太阳城市场”在东港区落成并投入试营业。
该市场融购物、金融、娱乐、居住于一体,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7.73万平方米,
设计总投资1.12亿元。
一期工程自1994年5月份动工, 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投资8600多万元,1995
年7月竣工交付。 它的建成,不仅为日照市建设了一处发展第三产业的龙头市场,而
且为港城人民增添了一处购物娱乐城,闯出了一条旧城改造的新路子。
该市场原为繁华城区的一处拥挤脏乱的小百货批发市场,市、区政府将市场改造
工作确定为市长工程,按照股份制办市场和“建设促招商,招商促建设”的指导思想,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市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为市场建设大开绿灯,使太阳
城市场如期完工。
该市场东邻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日照港10公里, 南靠日照火车站西站2公里,西
距204国道100米,水、陆交通十分便捷。优越的位置、有力地招商宣传和一系列务实
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广大省内外的客户来市场投资经营。至1995年底,该市场已售、
租店房800余套(间),出租摊位800多个,约占一期工程可售租面积的80%。已进入业
户1700多户, 其中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等省及省内地客户近200家。太阳城市
场实现了边建设、边招商、边配套向全面招商、全面营业的过渡,初步形成了服装、
小商品、日用百货、粮油食品、文化娱乐用品等几大经营类区和以百货批发、服装零
售为主,其他商品经营为辅的经营格局,日客流量逾万人,日成交额平均超100万元。
太阳城市场正逐步成为鲁东南地区的龙头市场和商贸中心,必将对促进鲁东南经济的
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夏勇 李斌)

[“海上东港” 建设实现“四个突破”]东港区是全省沿海重点渔业区县之一。199
5年,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2万吨,水产业产值2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和
66.5%。全区渔业生产实现了生产规模、科技水平、养殖结构和外向型水产业“四个
突破”,主要经济指标跨入了全省前列。
--生产规模的突破。积极引导渔民筹集资金1.8亿元,更新改造大功率渔船804只,
全区拖网渔船已达到1248只。捕捞船只、渔船年审功率均跃居全省第二位。发展扇贝、
海带、贻贝等养殖1.5万亩,“海上牧场”初具规模。同时,建起7家鲍鱼养殖场(厂),
成为日照市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
--科技水平的突破。在建立和完善区、乡、村、户(船组)四级科研推广体系的同
时,重点进行了养殖方式、鱼虾病防治、网具改革、加工工艺技术的推广及新品种育
苗养殖的科研、试验与开发等科研课题。海水驯化罗非鱼、鲍鱼育苗和太平洋牡蛎育
苗三个科研攻关项目通过了市、区科委鉴定。进一步提高了渔区的渔业技术产业化水
平,使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5%以上。
--养殖结构的突破。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实现了多品种、立体化综合养殖。
目前,已发展海参、鲍鱼、太平洋牡蛎、扇贝等5大类20多个养殖品种。同时,20 00
亩池塘精养开始起步,淡水网箱养殖业实现零的突破。
--外向型水产业的突破。已发展水产品冷藏加工厂55座,其中中外水产合资企业
8座, 使水产品的加工档次和加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外向型水产业的快速发展。
年内全区加工各种水产品10万吨,加工产值6.8亿元,新增了4艘直航日本、韩国、香
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鲜活水产品运输船。全区出口水产品2494吨,直接或间接出口交货
值达8000万元,创汇717.78万美元。

(许家申)

[省劳动模范--裴振州]裴振洲,1937年生,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裴家村人。高中
文化,中共党员。1965年至今,一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间,特别是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先后投资3000万元,组
建了一支拥有120条大、 中、小船只的捕捞队,建起了2座宽15米、长300米的渔船码
头,2座冷藏能力1250吨、日制冰能力70吨的冷藏厂及造船厂、网具厂、养殖育苗厂、
海藻厂、加油站、纸箱厂、建筑公司等12个村办企业,使全村渔业生产形成了产、供、
销一体化的格局。1995年,全村完成捕捞量9931吨,创产值5135余万元,全村实现产
值1亿元,人均纯收入2219元。
他以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不谋私利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信任,也
赢得了外商的信赖。 1993年,美籍华人尹作玉先生与其共同投资900万元兴建了中美
合资皇宫水产有限公司,1994年完成出口集装箱16个,创汇51.85万美元。1995年春,
该村与韩国合资成立了海藻加工厂, 1995年共加工海藻1000余吨,创汇150万元。为
加强本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尹先生合资兴建了思母小学,促进了全村教育事业的
发展。
1983年以来,他连续13年被授予市、区、镇(街道)模范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称
号,为5届(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 市人大代表,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劳
动模范。

(夏勇)
东港区政府专栏组稿人:费立志 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