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272&run=13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威海市市长 孙守璞
“八五”期间,威海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八五”期间的
各项计划指标。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356.2亿元, 比1990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
万元, 是1990年的2.5倍,年均增长28.1%,两项指标分别比1980年翻了3.5番和3.4
番。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城市50强,投资硬环境进入40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
一产业稳步发展,199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95.5亿元,年均增长15.9%;农业总产值
达到15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粮食总产达到125.6万吨,花生总产26.9万吨,
果品总产达到75.26万吨; 水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水产品产量达到
174.49万吨, 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12万公顷; 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
1990年的57.2%提高到76%。第二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995年,全市完成工
业增加值142.69亿元, 比上年增长24.8%,年均增长37.4%;完成工业总产值705.8
亿元, 比上年增长24.53%,年均增长40%;“八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
项目3600项,完成技改投资85.8亿元,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培植了一批重点骨干企
业和名牌拳头产品, 全市工业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00个和68
个,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加快,1
99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5亿元,比1990年增长3倍,年均增长31.7%;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 90
年的41∶39∶20调整到27∶46∶27,重大比例关系趋向协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
新的提高。 1995年,全市镇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5.8亿元,比1990年增长4倍,年均增
长38.4%;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8.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6
亿元,是1990年的3.85倍,年均增长30.9%,连续8年实现了收支平衡。
--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成绩显著,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八五”
期间,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其中重点基础设施投入41.6亿元。威海机
场、桃威铁路、威海港新区及烟威高等级公路等已投入使用,完成了威海电厂一期工
程,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高起点发展了邮电通讯事业,米威调水等工程正在
加紧建设或完善之中。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完成9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
8.2%, 污水处理率达到40%,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市绿化覆盖率
达到36.7%,城市气化率、热化率、道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3.8%、42%和99.2%,城
市的配套水平有较大提高,保持了国家卫生城的荣誉,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成
为山东省第二个无县、乡建制的城市群。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加大了改革力度。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明显增强,完成改制任务的企业
占总数的45%, 组建企业集团157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45家。在稳定完
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加快了农村经济产业
化步伐,发展了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稳妥地推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农
村企业化管理和强企强村带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落实了财税、金融、外汇、计划、
投资、外贸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推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制度改革,完
成了县、乡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个体私营等
多种经济成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的突
破。加快了两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 的建设,开通
了至韩国、日本等地的海上运输航线,对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拓宽,外商投资
企业和外贸出口生产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大经贸”格局初步形成。1995年,全市出
口创汇8.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75.9%,其中外贸自营出口2.3亿美元,连续4年实现
翻番。据威海海关统计,1995年威海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4%,其中出口总额33.3亿美元。“八五”期间,全市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014项,
外商投资企业1760多家, 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810家,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
上的大项目58项,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2%。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全面实施
“科教兴威”战略,“八五”期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七五”有了较大提高,
累计实施星火、火炬等计划815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31项。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
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两基”目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
育有了新的发展。全市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的
比例达到68.2%,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总入学率达到15%。计划生育完成省下达的人
口控制指标,5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文化、体育、卫生、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侨务、民族、宗教、气象、地震、档
案、史志、民政、老龄等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重视和加强了政治思想领域的
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学”活动,涌现出了段志军、王海鹰等一批英雄模范人
物。巩固了军政、军民团结,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5年,全市城
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612元和2524元, 比1990年增加3
026元和1528元;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18.4亿元,人均4884元,比1990年增长2.6
倍。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1平方米和22.9平方米,主要消费指标基
本达到国家小康标准,有三分之二的村进入了小康,开始向富裕型迈进。

附:中共威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臧海强
副书记 吴隆江 孙守璞 崔曰臣
连承敏
市长 孙守璞
副市长 由学志 张 璞 张若飞
李宝训 高金兰

威海市政府办公室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