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中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253&run=13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市中区区长 韩军
市中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8个行政村,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全区耕地面
积0.046万公顷, 人均耕地0.0014公顷。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比上年增
长2 6.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2亿元,分别
比上年增长24.1%、 3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亿元,增长21.8%;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 增长19.4%;外贸出口收购总值6.5亿元,增长62.6%;完
成财政收入0.57亿元,增长21.9%,上缴支出0.25亿元,增长23.7%;城镇居民生活
费收入4000元,比上年增加9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6元,比上年增加338元。1995
年底全区总人口为32.99万, 比上年末增加1.22万人, 增长3.8%,其中非农业人口
30.28万,农业人口2.67万,人口出生率10.53‰,自然增长率为6.65‰。
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工交系统将工作重点放在企业集团的组建方面,制订了
企业集团发展规划。先后组建了山东亚龙泵业、山东樱花五金制品、山东冷霸制冷设
备、山东济宁鲁鑫油脂、山东济宁梦园等5家省级集团公司和一家市级集团公司,6家
工业企业集团公司拥有股金3.6亿元。 同时,以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项目为着
力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努力扩大销售,
实现了速度效益的同步增长。 1995年,全区重点调度的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1亿
元,增长51.9%,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的47.1%;实现利润2810万元,增长26.2%,
占全区工业利润的48%。重点调度的产品,有19种产品的产量增长在25%以上。重点
项目完成投资2620万元, 有5个项目完工投产。财贸系统以市场网点建设为突破口,
上规模、上档次、拓功能,五大市场、五大网点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建、改建商业
网点、专业市场25处。继续放宽政策,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95年上缴税金
1039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8%。农村经济坚持走城市化发展路子,以强镇、强村、
强企业建设为总抓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1995年有3个镇、11个村(居) 被济宁市统
计局评定为经济强镇(村) ;在全省开展的“十、百、千”活动中,全区获得了4个市
级、4个省级明星村庄称号,市中区已率先跨入省小康县区行列。
对外开放对内联合进一步扩大。 1995年,新办“三资”企业8家,实际利用外资
313万美元。“三资”企业累计已达70家,实际利用外资850万元美元,其中正式开工
投产的37家,完成销售收入3.2亿元,实现利税1470万元,自营出口完成610万美元。
全面实施挂靠型战略。 1995年,全区挂靠型企业已发展到158家,占全区村以上工业
企业总数的47.4%,挂靠领域进一步拓宽,初步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的挂靠格局,
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更加繁荣。1995年,共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26项,
其中列入市以上科技开发项目14项。市中区被国家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
进区”。深入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
教学体制正在形成,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有新的提高。文化阵地建设进
一步加强。着力抓好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建设,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化文化市场管理。
1995年,全区通过了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区验收。卫生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
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通过了省级验收。计
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方针,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城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
理。1995年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全市的先进位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军警民共
建取得显著成绩。1995年,市中区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区”称号。

附:中共济宁市市中区委、区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于栋修
副书记 韩 军 祝爱华 张 煜
区长 韩军
副区长 沈玉梅 陈汝义 卢兴禹
刘 波 李德昌 孙培峰

业绩·人才·信息
[心系千家的居委会主任--焦云英]焦云英,女,中共党员,1945年生,济宁市任城
区人。 1969年参加工作,1988年任济宁市市中区粉莲街居委会主任后,她把一个856
户人家、3000多人的“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处处洋溢着祥和、文明、欢乐的气
氛; 她使社区服务发展到拥有6大服务系列、30多种服务项目的综合性、系列化的服
务网络; 居办经济由1988年的空白一跃发展到资金600多万元,向国家上缴利税30余
万元的市中区居办经济的排头兵。
“宁要40, 不要1万”--这是她刚当居委会主任时说过的一句话。她曾经当过街
道企业厂长,干过个体,被人称为“女强人”,她如果继续干个体,月收入可达万元;
而当居委会主任,月工资只有40多元。她毅然选定了后者。居委会刚成立时,没有办
公室,居民戏称其“提包居委会主任”。她腾出了自己的两间住房作为办公室。同时,
带头拿出自己的4000元,新上了居民急需的早点、理发等服务项目。在小区建设中,
为争取服务的完善和配套,她一边跑城建开发部门,一边积极帮助城建开发部门做居
民的搬迁工作。 她把城建部门给予她个人的工作补贴费计1.7万元上缴,用于发展服
务业。 她带领的居办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1994年,投资120余万元,建成了一座集
托幼、医疗、老年公寓等多功能的1500多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既改善了办公条件,
又拓宽了服务领域。
对小区内的优抚对象、孤、老、残、幼和困难户,她更是挂在心上,为照顾小区
内16户烈军属,居委会实行了包户制度,她一人就包了5户。为照顾孤寡老人岳张氏,
她每月拿出10元钱,用于补贴老人的生活,每日3次为老人做饭、买菜,整整3年,直
至老人去世。在粉莲街小区,无论谁家夫妻不合、邻里磨擦,都会出现她的身影。她
还重点帮教劳改释放人员,让其感到组织的温暖,重新做人。
8年来, 她连年受到市中区委、区政府的表彰,1994年荣获“全国优秀社区服务
志愿者”称号,并进京受到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情
暖千万家”文艺晚会,特意为她献上了一曲《好人焦云英》。

(任广琴)
济宁市市中区政府专栏组稿人:郝明泉 任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