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241&run=13

开拓进取稳步发展
潍坊区区长 韩俊生
潍城区辖6镇、4个街道办事处,235个行政村,46个居委会,总面积289.5平方公
里。全区耕地面积1.57万公顷,人均耕地0.09公顷。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7.1亿
元,比上年(下同) 增长1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完成8.1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1亿元,分别增长7.5%、20.9%、22.2%;工
农业总产值45.3亿元,增长30.2%,其中工业总产值42.8亿元,增长31.1%,农业总
产值2.5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2亿元,增长7.4%;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 增长28.9%;外贸出口收购总值2.89亿元,增长88.6%;财
政总收入完成1.1亿元, 增长3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38万元,增长51.7%,上
缴支出415万元, 增长5%;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4358元,比上年增加505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2360元, 比上年增加575元。1995年底全区总人口为33.8万人,比上年增加
1.03万人, 增长0.3%,其中农业人口18.41万人,非农业人口15.39万人,人口出生
率12.35‰,自然增长率为6.99‰。
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同步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区镇及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销售收入17.9亿元,比上年提高44.5%;实现利税9307万元,其中利润5794万元,分
别比上年提高23.8和5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97.1%。全区完成技术改造项目
86项,完成投资1.7亿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6%和24%。区直8大重点企业、16种重点
产品和20个工业重点村、20家重点乡镇企业的规模优势和骨干带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
挥。 巨力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山东机械行业排头兵企业,位列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
业(按综合能力排列)第344位。潍坊轴承厂的销售收入跃居全省同行业第一位。服装、
食品、塑料、五金等支柱行业得到较快发展。
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花卉等优势产业,农业
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1995年粮食总产达到1.3亿公斤,
平均单产862公斤; 蔬菜总产6952万公斤,出口无公害蔬菜141.3万公斤;果品总产1
061万公斤, 其中甜油桃总产100万公斤;肉、蛋、奶总产216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
0.6%。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39.04亿元,增长30.4%。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商贸业日趋繁荣活跃。全区各类市场达到38处,市场成交额
8.7亿元, 比上年增长23.8%;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7%。全年
完成三产投资1.23亿元,建设面积3.92万平方米。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000户,从
业人员1.6万人,私营企业450家,其中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42家。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外向型经济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年新批利用外资
项目15个,合同外资额460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49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
汇222万美元,增长160%。全区出口产品达到54种。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区城、乡基本建设投资1.9亿
元, 其中城区竣工项目34个、面积16.8万平方米。年内全区实有住宅使用面积达到2
96.2万平方米, 人均实有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2.88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0
%。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995年,全区运用高新技术6项,开发新产品12
个, 有39个科技项目列入了国家、省、市、区四级科技计划;4个项目获省、市科技
进步奖;申报专利项目24项,实施率达50%。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
及率均达99%以上,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职工和
农民教育培训率得以巩固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严格实行人口目标责任制,计划生
育率、晚育率、独生子女领证率、节育率分别达到99.95%、99.97%、83%和90.4%。
卫生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城乡卫
生面貌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附:中共潍城区委、区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杨卫东
副书记 韩俊生 王秀河 李云高
张元茂
区长 韩俊生
副区长 李云高 陈笃祥 王维盛
聂振萍 王善春 王玉春

业绩·人才·信息
[潍城区校改成绩斐然]潍城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拓宽校改
筹资渠道,自1986年到1995年,共筹措校改资金6575万元,新建、改建、扩建教学楼
61栋, 完成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 使潍城区一跃成为全国首批实现教育“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的(县、市)区。从1986年以来,
在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先后开通了五条用于校改的筹资渠道:一是按
城镇就业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征收教育经费;二是对地方建设项目(包括工业、商业、
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办公用房等) 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征收教育配
套费;三是将地方城镇户口配套费的50%用于校改;四是收城市维护费的10%用于教
育;五是在城乡开展投资助学和专项集资活动。从而保证了校改工程的顺利进展。

[加强“两化”管理稳定农村基层]潍城区委、区政府针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村各
种矛盾纠纷增多的实际,把实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作为稳定农村、稳定基层的治本
措施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全区农村集体上访人数比上年下降60.6%,未发
生重大“民转刑”案件,农民违法犯罪率比上年下降18%,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主要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村民代表议事制度。 各村每10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建立村民代表议事
会,定期讨论审议村政重大事项;每半年一次评议村“两委”干部,对群众意见较多
的干部,限期改正,连续两次评议不合格的,进行调整。
二是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对全区农村财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清理偿还了集体、
农户间的双向欠款, 解决了部分村庄帐款管理混乱问题。对9个有经济问题的基层班
子进行了整顿。在此基础上,普遍建立了村会计镇(街办)聘和财务“双代管”制度。
即村会计一律由镇(街办)经管站统一聘用和考核,村一级无权任免;实行村帐镇管和
村有镇管,每月一次审计,先审计后记帐。凡属不合理开支一律卡住,另行处理,然
后将帐目在各村政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堵塞了各种漏洞,建立了良好
的管理秩序。
三是健全村规民约。各镇、村依据现行常用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村级
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规定》和《村规民约》,对土地管理、经济承包、计划生育、集
资提留、社会治安等村级管理工作作出具体细致的规定,编印发放入户,发动干部、
群众共同遵守,实现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
四是深入开展家庭细胞工程建设活动。以法律教育为重点,将刑法、民法、婚姻
法、治安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摘编印发到户,开展全民法律教育活动。建立村
民“两迹”档案,凡先进事迹和违法犯罪劣迹一律记录入档,作为政历情况考察的依
据,促使村民自觉遵纪守法。

[人武部十年无责任退兵]潍城区人武部自1986年移交地方建制10年来,在区委、区
政府和潍坊军分区的领导下,经各级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各基层武装部的共同努力,
圆满完成了每年一度的新兵征集任务。连续10年保持无责任退兵,受到了市、军分区
和接兵部队的好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征兵工作的领导。层层成立征兵领导小组,党、政、
军主要负责人担任正副组长,及时研究解决征兵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执行政策
规定,严格标准,杜绝人情兵、关系兵;以保证兵员质量为核心,强化措施,责任到
人,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强化措施,严把“三关”。10年来,区人武部始终把兵员质量当作征兵工作
的核心,严格把好政审关、体检关和定兵关。公安、卫生部门把责任心强,业务技术
精的同志选配到政审、体检班子,有75%以上的是参加3年以上搞政审、体检的老手。
政审工作:坚持搞好上下走访,内联外调,严把“三证”,即身份证 (户口本、卡、
毕业证、工作证(待业证)和谁政审,谁签字、谁负责的做法。体检工作:坚持“四老”
评议,两委推荐,基层武装部审定。参检青年统一编号到正规化封闭式的体检站进行
体检,实行单科淘汰,好中选优。定兵工作:坚持人武部、政审、体检、接兵部队领
导集体定兵,择优定兵的原则,杜绝了单方说了算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兵员的质量,
受到了接兵部队的高度赞扬。10年中收到接兵部队赠送的锦旗达50余面。

[潍城区列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区] 1995年9月,全省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座谈会在潍
城召开。会中参观了潍城区社区服务现场,确定潍城区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区,受到
省民政厅领导的高度赞扬。
潍城区社区服务活动呈现出“两化”的特点。一是服务对象社会化,由原来的民
政工作对象,扩充到居民群众;二是服务内容系列化,形成老年人、残疾人、为优抚
对象、便民利民、社会治安、婚丧、青少年、托幼、家庭、社会综合咨询服务等十大
服务系列。 其中重点有:1、老年人服务。成立老年人活动室49个,老年人法律咨询
站45个, 老年婚姻介绍所11个,老年人包户服务小组185个,各街道办事处还组建了
老年气功队、 体育队、舞蹈队、书画社等,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2、残疾人服务。
创办福利企业48处, 安置86名残疾人就业,聋儿语训学校1处,语训聋儿61名,培训
聋儿家长27期370多人。3、为优抚对象服务。建起区、街、居“三位一体”拥军优属
网络, 实行“一条龙”服务,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4、婚丧服务。建立了婚姻服务
中心,建立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各街办、居委会成立红白事服务队。增福堂街
居委会1975年成立的殡葬服务队,为死者做寿衣、洗浴、整容、穿衣等,义务提供丧
葬服务500多次,前民政部长崔乃夫曾称赞他们为党和政府增了光添了彩。5、便民利
民服务。本着群众需要什么就办什么的原则,先后办起早点、托幼、维修、理发、家
庭服务、车辆寄存、娱乐、医疗保健、缝纫和代邮等十大类1350个便民利民网点,使
群众最需要的衣、食、住、行、医等服务,基本可以不出居区得到提供,方便了群众。

[全国百家最大机械企业--山东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巨力集团公司是国家机械
工业部、 山东省定点生产农用运输车的骨干企业。其核心层企业潍坊巨力机械总厂1
990年组建, 1993年改造为股份制企业,1994年组建为巨力集团公司,1995年上半年
规范为山东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跨入全国机械行业百家最大企业第65位;
国家500家最优企业第344位。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销售收入列山东省机械行业第
一位。 1994年销售收入8.2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1995年销售收入13.2亿元,实
现利税5500万元。
公司是全国农用运输车行业品种最全、能力最大、生产工艺装备最好的农用运输
车生产基地。 现有职工1900人,工程技术人员250多名,占地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1.2亿元。主导产品有农用三轮车、农用四轮车。三轮车有8马力、10马力、12马力三
大系列40多个品种。三轮车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台,并在河北遵化市、山东济宁市、
山西太原市设立分厂3个。四轮车进行小批量生产。公司在全国各地设600多个销售服
务网点, 拥有销售服务人员640多人,配备40多部三包服务车,是一支强大的服务大
军和现代化的销售服务网络。 公司有300多家协作配套厂,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
进的科研手段和经济实力,具备了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九五” 期间公司计划到2000年生产农用三轮车60万辆,农用四轮车5万辆,三
轮两轮摩托10万辆, 年产值50亿元,年利税3亿元,把公司建设成一个农用车、摩托
车大型生产基地。

[腾飞中的潍坊轴承厂]潍坊轴承厂是山东省机械厅轴承行业定点生产厂,中二型企
业, 1950年建厂,现有职工203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5人,固定资产3600万元,
设总厂和东、西厂三个生产厂区,下设12个分厂、车间,占地5.75万平方米。主要生
产中、小型深沟球轴承、推力轴承及相应变型产品,部分生产低噪音、低振动、高精
度专用轴承和非标准轴承等30余个品种,产品主要为机床、汽车、三轮车、拖拉机、
家电等主机生产厂家配套,销往国内外市场。1995年完成轴承产量1018万套,工业总
产值7702万元, 工业增加值1878万元,销售收入7361万元,实现利税731万元,分别
比上年增长96.6%、54%、97.4%、83.1%和112%,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该厂坚持从严治厂,强化企业管理,围绕
市场需求,以增强效益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以内涵促外延,实行了目标成本管理,
推行了“厂内银行”、二级核算,建立了增产、促销、促进技术进步等多种激励机制,
使整个“八五”期间的产量、产值、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都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
增。 为扩大生产,更新设备,先后投资1560万元,增添新设备。仅1995年就投资953
万元,新增设备127台(套),使全厂具有9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设备714台(套),
生产的全部产品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6205、6206轴承1989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并获
国家商检局《出口机电产品质量许可证书》,被国家经贸委批准为自营进出口企业;
先后被列为潍坊市百强企业,山东省轴承行业“小巨人”,荣获省级“综合治理”、
“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市“先进企业”、“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劳动模范王宝云] 王宝云,女,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1944年6月生,中
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高级会计师,1980年任潍坊五金制镜厂副厂长,1983年出任
潍坊双菱锁厂厂长,1990年10月任潍坊双菱锁厂和潍坊造锁总厂合并组建的潍坊造锁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她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扭转了公司组建初期
的被动局面, 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企业规模不断壮大,1995年实现产值660
0万元, 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526万元,分别是1990年的2.4、2.6、2.4倍,企业
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经营、科研于一体的大型造锁集团。她深入市场,调查研究,
审时度势,开发适销对路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向技术进步要效益。本着“高起点、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原则,研制出包括国家级优秀新产品在内的具有国际先进
水平的16种新产品,组织了十余次大型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少投入多产出多创收超
常规发展。她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决策,亲自带领营销人员推销产品,扩大市场占有
率,使产品保持了旺盛的竞争能力,覆盖全国市场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坚持
苦练企业内功,发挥会计专业特长,突出抓好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现场
管理, 运用“倒算成本”管理法降低产品成本,每年节省开支150多万元。她促进生
产要素合理配置,兴办了中外合资锁具石材有限公司和第三产业。她关心职工生活,
抓好后勤保障,使职工人均收入由1990年的2300元增长到1995年的6800元,人均住房
面积由4.5平方米增加到12.6平方米。
她先后荣获省“三八”红旗手,省二轻系统劳动模范,省“八五”巾帼建功杯能
手,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省“巾帼岗位明星”,潍坊市模范党员、优秀党委书
记、优秀企业家,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省级文明单位于家村]于家村位于潍城区胜利大街西段,隶属潍城区西关街道办事
处。全村340户,1300人,1994年经济总收入1.26亿元,集体积累900万元。1989年被
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自1987年始一直是区镇的先进单位。
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主要有:潍坊西郊钣金厂,潍坊西郊
容器厂, 潍坊市胜利电线厂,潍坊市旋耕机厂。钣金厂主要生产泰山-12、15、18马
力拖位机整套钣金配件。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产品与山东潍坊拖拉机厂泰
山-12拖拉机配套, 荣获国家银质奖。容器厂生产拖拉机前轴总成于1990年12月获省
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10月获部优产品称号,电线厂生产R系列、B系列电线电缆已有
20年历史, 产品1987年取得国家认证生产许可。1989年LVX2×16-0.15胶质线获省优
产品称号。 H65黄铜丝年产能力达1500吨,在市场经济中有较强的竞争力。潍坊旋耕
机厂1989年生产的EGXL-120型农用旋耕机获得国家专利,填补国家空白,并在1990年
的全国农机博览会上荣获三等奖,产品生产工艺可靠,畅销国内市场。
村注重综合治理,村民都住上新房,村内规划整洁合理,户户通水、通电、通煤
气,统一安装了有线电视,建起了设施配套齐全的幼儿园、托儿所、灯光球场、旱冰
场、游泳池等教育和文体活动场所。村民统一办理了家庭财产保险,老年人实行退休
制,村民享受公费补助医疗。村设保卫科,配有专职卫生保洁人员,1995年被评为潍
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潍城区政府专栏撰稿人:高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