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239&run=13

潍坊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潍坊市市长 王大海
潍坊市辖4区、6市、2县、164镇、72乡、18个街道办事处,9570个行政村。总面
积1 5859平方公里, 全市耕地面积706692公顷,人均耕地0.086公顷 (合1.29亩) 。
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5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9.2%、18.4%、16.2%;工农业总产值1234.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71.4亿元,农
业总产值263.06亿元,增长1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1.5亿元,增长1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4亿元,增长27.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07亿元,增
长3 4.5%; 完成中央“两税”收入13.66亿元,增长11.3%;财政支出20.77亿元,
增长26.2%; 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4358元,比上年增加5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
元, 比上年增加536元。1995年底全市总人口为820.8万,比上年末增加3.9万人,增
长4.74‰, 其中农业人口700.76万,非农业人口120.04万,人口出生率11.39‰,自
然增长率为5.43‰。
农业,围绕增加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培育农业
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全
市粮食总产达534.97万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总产559.92万吨;水果总产72.52
万吨;棉花总产3.58万吨;油料总产14.04万吨。造林25.72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19.5%。肉类总产115.08万吨,增长27.99%;水产品产量25.45万吨,增长27.2%。
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060亿元, 比上年增长24.9%。有3个县、市被列入第三届全国
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4个县、市跨入全国粮食百名大县,3个县、市跨入全国猪
牛羊肉百名大县。
工业,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各项改革,
广泛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已初步形
成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农用运输车、服装及装饰布、电子通讯及信息处理、化学
纤维、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食品饮料、造纸包装等十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
体系。 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发展到2245家,职工60多万人。主要产品108大
类、5000多个品种,有500多种销往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全市乡及乡以
上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增加值161.44亿元, 实现利税46.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6
%和25.4%。
第三产业,按照“以商兴城、以城带乡、城乡结合、共同发展、构筑半岛商贸城”
的战略思想,在继续发挥国有联合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重点抓了市场体系建设、
新兴项目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199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5.4亿元,
比上年增长27.4%。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7.8%提高到30.8%。全市各
类市场发展到1176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有26处。被誉为“江北第一家”的寿光
蔬菜批发市场,年流通量达12亿公斤,跻身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行列。个体私营经
济发展较快。到1995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27.1万户和545 1家,
从业人员66.6万人。
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开放型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成功地举办了第12届潍坊
国际风筝会和’ 95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1995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92个,合
同外资额8.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到1995年底,
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330个, 合同利用外资34.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
8亿美元。 1995年全市出口创汇额6.8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创汇2.43亿美元,增长1
80.6%。新批海外企业21家,累计达到57家。已与美国普韦布洛市、德国福来星地区、
日本国日向市、韩国安养市结为友好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建设。 199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5亿元,
比上年增长18.7%。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全市城市建设共完成投资3.4亿元,其中市
区1.5亿元, 新增日供水能力13万吨,新增煤气用户7500户,城区气化率达到85%以
上。 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通车里程达6721.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4
2.4公里,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重点建设进展顺利。市区十里堡和西苑立交桥竣工通
车;潍坊机场完成民航二级扩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无锡、佛山、杭州等多
条航线;青临铁路大部分拉通;潍坊客运总站建成并投入运营;潍坊港扩建及过驳运
输通过论证评审;羊口港实现二类口岸对外开放,并首航韩国。邮电通讯能力显著增
强。市话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22.69万门,较上年增长40%。开通了20万线寻呼系统,
完成了长途交换机、移动交换机和部分移动基站扩容工程,建成了潍坊C3本地网,实
现了全市村村通电话和电话号码升7位。
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科技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95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
研成果237项,其中有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7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评为“全
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和全省“科教兴鲁”先进市称号。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累计发
展高新技术企业64家,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24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审批新建和续建项
目60项,总投资25.2亿元。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995年,全市有13.4%的中、小学达
到了县级以上规范化学校标准, 有11个县、市区普及9年义务教育,普及人口覆盖率
达90%。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5年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及各类展赛中共发表文艺作
品1000多件。《潍坊市志》正式出版。临朐县被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县”,青州市被
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爱国卫生运动又上新水平,潍坊市以山东参创单位第一名
的优异成绩创建为全国卫生城市。体育工作成绩丰硕。市体育馆扩建工程完工投入使
用。全省农运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省以上各项比赛夺得金牌69枚。大力加强
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
环境。

附:中共潍坊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齐乃贵
副书记 王大海 刘海岫 王玉芬
市长 王大海
副市长 王玉芬 王伯祥 房忠昌
徐 鉴 赵凤池 王在辉
王秀娟(女) 王光明
仇日华*陈宏发(挂职)

业绩·人才·信息
[潍坊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成绩显著]近几年,潍坊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1995年12月《人民日报》以社论和述评的形式向全国
进行了介绍和推广,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子。
潍坊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始于1993年初,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诸城市贸工
农一体化、寿光市依靠市场牵动发展农村经济和寒亭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经验和
做法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工作思路。即:确立主导产业,实
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并根据潍坊的农业资源优势和农村产业
结构的特点,选择确立了粮食、棉花、油料、烟草、蚕茧、果品、水产品、蔬菜、生
猪、肉鸡、牛、羊、兔、食用菌、工艺品、花卉等16个主导产业和产品。实施农业产
业化战略三年来,全市农村改革的发展由单项突破步入整体推进阶段,实现了农业和
农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1992年到199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060亿元,
年均递增58.8%; 粮食总产连续三年过百亿,1995年达到535万吨;农业增加值年均
递增16.1%,达到1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70元,比1994年增加536元。农业
副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1995年全市乡镇工业增加值达到225.9亿元,
实现利税114亿元。
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了四项关键措施。(1)集中力量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
到1995年末,全市已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60多台(套),
包装、装潢技术100多项,建成大宗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外商投资企业130多家,农副产
品加工骨干出口创汇企业207处, 通过改造扩建, 全市还建成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
4490多家,这些企业通过技术服务和经济合作的形式与70%左右的农户建立了紧密和
松散的联系, 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2) 加快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商品基地。到
1995年底,全市已建成80多个专业乡镇、3000多个专业村、65万个专业户,以此为主
体,在南部山区建设了40万亩果品基地、北部沿海建起了20万亩水产品基地、中部平
原建起了600万亩粮食基地、150万亩蔬菜基地和80万亩优质棉基地,这些基地年实现
农业产值和产出农产品总量分别占全市80%以上。(3)坚持系列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全市紧紧围绕16个主导产业的科技进步,突出抓了两项关键性措施。一是与北京大学
联合兴办了国内首家生物技术开发区, 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 总投资36亿元, 到
2010年建成。 到1995年底,已有8个项目进区,有6个项目开工建设,投入资金4亿多
元。二是从日本引进了酵素菌技术,并在蔬菜、花卉、畜牧等几个主导产业进行了试
验示范。 到1995年末,全市酵素菌技术推广应用乡镇已达203处,行政村3367个,建
堆肥池1.85万个, 制作扩大菌1143.7吨,生产合格堆肥35.9万方,粒状肥1.2万吨,
推广应用面积23万亩。其中产品已批量进入日本和东欧市场。1995年利用酵素生产出
口的无公害蔬菜达1.4万吨,创汇650万美元。(4) 坚持多种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形
成了五种各具特色、模式多样的产业化格局。即市场联接式、龙头带动式、农科教结
合式、专业协会带动式、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式。

(杨德运)

[潍坊市立体化大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八五”期间,特别是1993年以来,潍坊市围
绕“实施海、陆、空并举战略,发展立体化大交通”的战略任务,加快了“公路主骨
架,海、陆、空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通信主网络”的建设,全市立体化大交通框
架基本形成。
(一) 公路建设。突出抓了城乡连接线和等级、网络及城区进出口建设。1、先后
拓宽改造了12条干线路段,新建改建大、中桥梁60座;2、建成济青高速公路146公里;
3、拓宽改造了城区进出口48处;4、新建改建环城路39.3公里;5、建成5座商品路桥
收费站; 6、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到“八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
到12976公里, 其中干线公路1634公里,县、乡公路4233.6公里,乡村公路7108.4公
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2.4公里 (含乡村路为81.8公里) ,综合好路率97.1%。
(二)地方铁路建设。在巩固益羊、宅羊地方铁路运营的基础上,以股份制形式兴建的
青(州)临(朐)地方铁路基本建成,全市21个货运站的41条铁路专用线已有28条开展共
用。(三)港口建设。改造完善了羊口、北港、下营三处小港,潍坊港二期扩建工程的
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引堤工程即将动工。(四)航空建设。建成了潍坊民用机场,
通过了综合验收,纳入了国家统一规划;联航业务不断扩大,已开辟了潍坊至北京、
佛山、无锡、杭州四条航线。
成立潍坊市政府口岸办公室,羊口港实现了二类口岸对外开放;先后开辟了日本、
韩国等6条国际近洋航线, 开辟公、铁、水集装箱线路7条,国际联运业务已延伸到9
个国家和地区;兴办合资企业11家,成立了两家境外企业。
调整运力结构,实现了运输能力、运量的新突破。到“八五”末,全市营运性机
动车辆已发展到5.9万台,比“七五”末增长47%。运输船舶已达52艘7.5万个吨位,
分别比“七五”末增长20.3%和3.65倍。“八五”期间,全市交通专业运输客、货运
量年均增长5.2%和2.6%; 完成港口吞吐量480万吨,比“七五”末增长38%;航空
运输完成客运量4.6万人,比“七五”末增长2.8倍。
在大交通的运行机制上,先后成立了口岸办、地方铁路局、航空管理局等大交通
管理职能机构和交协、公路学会等行业社、团组织,组建了监理公司、交通医疗中心、
通信站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海陆运输集团公司、国际货运公司、交通信息公司
等企业单位,建成了集装箱专用线货场、中转站、客运中心、公用型客运站等一批服
务性设施, 汽车站实行了向社会开放,建成了9处有形化客货运市场,加快了海员培
训中心、信息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建成了潍坊汽车配件商城和全省最大的小商
品批发市场--潍坊小商品城,扩大了交通服务功能,市直交通企事业单位由“七五”
末的7个发展到31个,立体化交通的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以通信增容为重点,带动城乡通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邮电通信新突破。电话交
换容量已达37.5万门,是“七五”期间的10.5倍,实现了长途传输数字化,乡镇电话
自动化,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7部,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潍坊市自来水总公司]潍坊市自来水总公司始建于195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
已发展成为拥有世界先进供水设备,配套服务完善的中型(一)企业。目前,公司拥有
各类供水设备675台(套) ,专用变电站4座,输配电线路110公里,固定资产总值2.36
亿元,供水范围44平方公里,用水人口42万人,现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已达15万立方
米。
近几年来,公司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安全供水,提高效益”
这个中心,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向管理要效益,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1993年
4月峡山水库给水工程的建成投产, 形成了地下水、地表水、引黄水互为依托、互为
备用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为改革开放,改善潍坊市投资环境,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提
供了良好环境。为适应城市长远发展,近期,公司正积极筹备峡山水库二期工程,预
计总投资约1.3亿元, 建成后,市区供水量每月可增加20万立方米,总供水量可达每
日35万立方米。
公司先后被授予设备管理先进单位、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精神文明窗口单位、明
星企业、文明单位等十几项省级荣誉称号。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是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的一所以
工科为主、兼办实用性文科及财经类专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她的前身为潍
坊职业大学,始建于1983年。学校还包括潍坊广播电视大学和市财税职工中专。校址
在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街252号。
学校占地250亩, 校舍建筑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校教、职工440人,其中具有
中、 高级职称者218人。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社会科
学5个系和一个基础部, 开设了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等13个专科专业。各类全日制在
校生2300余人。
学校先后建成33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2个教学实习厂,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总值
800多万元, 在校外与潍坊华光电子信息集团、潍坊柴油机厂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
办学关系,建起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15万册,长期订阅近千种中、外
文期刊;设有高发实业总公司、计算机研究所、信息中心、创通公司等科研开发部门。
学校面向潍坊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办出专科特色和地方特色,不断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两个专业经国家教
委考察评估,被确定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养提高、引进改
造”的措施,选择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积极引进高层次人
才,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素质较好、适应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教师队伍。教、职工已取
得应用技术成果4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40多部,发表论文500多篇。有2名教师享受
国家政府津贴。
学校在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开设了专科函授和夜
大学,并举办大专专业证书班、各类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班。在校内积极发展了广播电
视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外加强了与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办学,基本上形
成了多规格、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
学校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
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使各项管理纳入了规范化、现代化轨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山
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公寓、
伙食管理先进单位等。

党委书记 董法进
副书记 房永安
校长 程清钧
副校长 孟献春 房启三

[山东省劳动模范杨广英]杨广英,男,1947年生,大专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中
共党员。现任山东潍坊恒信纸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中外合资潍坊凯信纸
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外合资潍坊广达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造纸协会
玻璃纸分会理事长。他思想解放,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开拓,在担任领导工作
的20年中, 先后使4个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1990年10月,他担任了潍坊玻璃纸厂
厂长兼党委书记。在企业原来三年经营性亏损4163万元的情况下,他克服了重重困难,
创造了五年迈出五大步的奇迹。 1991年实现免税不亏, 1992~1995年分别实现利税
708.6万元、 1093万元、1100万元、1531万元;五年创造经济效益4508万元,平均每
年递增383万元。1995年8月28日,以潍坊玻璃纸厂和潍坊造纸厂为核心层企业组建了
潍坊恒信纸业集团,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亿元,完成总产量5.8万吨,实现销
售收入3.9亿元, 实现利税2725万元,其中利润1219万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比1994年
提高43.4%、34.4%、55%、71.8%和497%。
1992年以来,杨广英带领全体职工努力拼搏,使潍坊玻璃纸厂固定资产由原来的
12895万元增加到25592万元, 增长了98.5%;在任5年,使职工的年人均收入增长到
7083元, 是原来的2.5倍。 潍坊玻璃纸厂也先后跻身于“潍坊市工业利税50强” 、
“全国造纸行业利税50强”行列。1995年恒信纸业集团列全省生产经营规模第一位,
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列全国玻璃纸行业第一位,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杨
广英本人也先后荣获潍坊市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省富民兴
鲁劳动奖章、 省一轻系统劳动模范,全国轻工业先进工作者、中国500位企业改革者
之一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潍坊日报
等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单位多次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

[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王新华]王新华,1946年生,山东平度人,1970年毕业于哈尔
滨工业大学,现任潍坊华光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在
他的领导下,华光集团由一个不足300名职工、年产值不过250万元、产品单一的小厂,
逐步发展成为以开发、生产、经营计算机应用系统和通信设备为主,在全国计算机和
电子生产企业中名列前茅的高科技大型企业集团,国家二级企业,山东省行业排头兵
单位。1993年华光集团在省内率先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拥有3800名职工,其中各类专
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45%。改革十多年来,企业以年40%以上的幅度递增,经济
效益增长了100多倍。目前,企业资产总值已高达4.5亿元,1995年被中国高技术企业
发展评价中心评定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第十名。华光集团曾获省“技术改造先进
企业”、“山东省经济效益排头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优秀政工企业和省“明星
企业”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曾连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和“潍坊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新华善于将中国企业实际与国际上先进科学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开拓
创新,把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企业振兴发展的根本和基石,在工作
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他倾心
于企业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致力于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使华光集团于1994年被确认
为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省级工业企业现代管理样板企业。

[山东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季星亮]季星亮,山东潍坊市潍城区符山镇人,1940年生。
1985年,他变买了一部旧汽车,带上几个同事办起了符山镇汽修厂。十年来,他艰苦
创业,不断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改造厂房,更新设备,先后建起了上万平方米的现代
化车间;引进了意大利、德国、法国生产的汽修专用设备。他上北京、下广州,抓信
息,跑项目,先后将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日本日产、德国奔驰、韩国大宇等十个
牌类的特约服务中心和服务定点落在了潍坊鑫达公司。他广泛引进人才,委以重任,
聚积了雄厚的技术力量。 到1995年底,鑫达公司已有职工35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68人, 占地152亩, 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占地1.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2660万元, 流动资产1597万元,完成年产值4300万元,创利税565万元。把一个几万
元资产、十几个人的小厂变成为集各类国产、进口轿车维修、销售、右方向改置及配
件销售、反光号牌生产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
现在集团公司已建成鑫达进口汽车大修厂、蓝盾反光标牌厂、鑫达进口汽车销售
中心、 鑫达进口汽车配件销售中心、鑫星山庄、液化汽站和亚鑫新型建材公司等7个
企业。
1990年,鑫达进口汽车大修厂被山东省交通厅核定为一类大修企业,连续两年获
“广州标致汽车全国优秀服务网点第一名,配件销售第一名”。1994年被交通部命名
为全国用户信得过汽车维修业户、 1995年被省农行评为“AAA特级信用企业”。季星
亮也先后被评为潍坊市优秀企业家、潍城区劳动模范、建区功臣、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等荣誉称号。

潍坊市政府专栏撰稿人:李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