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208&run=13

“八五”实现翻番“九五”再展宏图
周村区区长 崔洪刚
周村区辖8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215个行政村,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全区耕地面
积13千公顷,人均耕地0.073公顷。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3.99亿元(现价,下同
),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22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18.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13.4%、19.6%;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12.23亿元,减少9.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增长13.25%;完
成地方财政收入7359万元(新口径),增长16.75%;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4039元,比
上年增加99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4元,比上年增加384元。1995年底全区总人
口为29.9万多人,比上年末增加3315人,增长12‰,其中农业人口17.89万人,非农
业人口12.05万人,人口出生率12‰,自然增长率为6.5‰。
农业迈出新的步伐,基础地位得到加强。1995年农业总产值达6.86亿元,比上年
增长22.04%;粮食单产736公斤,比上年增加22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由于粮田面
积减少,总产11.46万吨,比上年减少0.18万吨。区域化规模经营扩大。全区土地规
模经营面积10万亩;已建成畜牧小区9处,发展养殖专业村32个,畜牧业总产值2.34
亿元;发展蔬菜专业村33个,瓜菜总产量21万吨;完善林网3.3万亩,建设高标准林
网带80公里,新建果园2400亩,果品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得到加
强,全区完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14项,引进推广新品种36个。水利建设技术水平提高
,推广“三灌”(喷灌、滴灌、微灌)面积6770亩;萌东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改
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0亩。区农机大楼和农技综合服务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全区新增
大型农机具62台,农机总动力18.4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2%。11个农业现代化
示范村取得显著成效。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全区开工技改项目229项,完成投资额
1.5亿元,22个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14个。周村有机化工厂、淄博轧钢厂、淄博丝织
五厂、淄博社会福利泡花碱厂、淄博兴鲁化工集团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主要产品产
量实现了翻番。粘胶长丝、牛仔服装、苯酐、石英谐振器等新产品开发,使产品结构
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纺织、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电子元器件、专用机械、家具
六大支柱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完成了工业销售收入90.48亿元,比上年增长44
.30%;实现利润总额5.46亿元,增长51.4%。获省市批准的企业集团达18家,建成
工业小区13个。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出口创汇保持领先。全年共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9亿元,
其中出口创汇4016万美元,增长58.8%,出口总值连续7年居全市第一位。全区出口
企业发展到71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出口三资企业达20家,比上年增4家,出口产
品达92种,比上年增14种。全年共批准外资项目25个,投资总额8340.8万美元,合同
利用外资额4553.5万美元。已投产的三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7亿元,其中创汇4016
万美元,实现利税4479万元。周村驻香港、俄罗斯两个办事处为企业联系产品出口,
贸易额达20万美元;驻莫斯科办事处已站稳了脚根,接待了省、市赴俄罗斯考察团。
劳务输出有了突破,外派劳务23人。
第三产业更加繁荣,市场建设另辟新径。区政府组织工业企业投资兴建的中国北
方丝绸城一期工程建成开业,周村家具商城初具规模;由外商独资开发的国泰商业城
投入运营。原有市场滚动开发,不断扩大,完成了1万平方米的纺织大世界第五期工
程,新增经营业户300家,纺织大世界总经营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20亿元
。商业设施建设又上新水平,金山商厦、纺织大厦精品超级市场、金桥商厦等现代商
业设施先后投入运营。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发展,新增个体工商业户1000家,私营企业
196家。全区个体私营业户达1.4万家,从业人员逾3万,纳税1600万元,比上年增加
117万元。国合商业共完成商品销售总额6.1亿元,实现利税8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
长35.9%和8%。
城乡建设重点突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总投资5510万元的新建路东延工程、3
08与309国道连接线三期工程、机场路东西延伸工程竣工通车。完成了长行街拓宽改
造;开发住宅9.5万平方米。完成了营子水源地的扩源工程,南阎水源地开发实现并
网供水,日增供水6000立方米。投资1500万元的热电厂4号炉建设竣工,供热面积达
50万平方米。通过了国家级电气化区(县)验收。开通了641局程控电话,新增装机容
量5000门。完成了天香公园一期工程。明星村建设形成特色,17个明星村成为经济规
模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样板和龙头。全区村镇建设面积达39万平方米,新
增沥青道路65公里。
科技教育成绩显著,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选
择100家企业、引进100项高新技术、建立100家高校院所中试厂的“百厂工程”全面
完成。全年申报实施科技计划124项,比上年增加一倍。淄博恒星总公司利用火炬计
划项目,引进外资300万美元,已经全部到位。周村区已进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区
)行列,排名第57位。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056人,创历史最
好水平。淄博电大周村分校教学楼和教育大厦竣工投入使用。有线电视实现了与全省
的光缆联网。计划生育实现了人口责任目标,“二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社会安定
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附:中共周村区委、区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吕凤强
副书记 崔洪刚 王子林 王谋昌
李传章 陈保亚(挂职)
区长 崔洪刚
副区长 王谋昌 王懋谭 王立中
王怀业 李军生 李 静
王翔宇(科技) 刘桂范(科技)
杨继鑫(科技)

业绩·人才·信息
[周村区通过国家级电气化县(区)验收]周村区供电局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
,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全区目标的实现。一是发起声势浩大的农村电气化宣传活动,除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外,于1995年9月11日,组织100余名职工上街宣传,
设宣传咨询站12个,出动宣传车12部,散发宣传材料2万余份。二是开展“送光明,
献爱心”活动。区供电局长张省民率一班人到贫困村考查,发现南阎镇四沟村9年未
维修线路,经现场研究,组织11个乡镇的100余名电工去支援,整修低压线路5100米
,为94户村民重新安装接户线,更换刀闸70多个,共计投入1.5万余元。三是加强管
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责任、压力、操作、监督
”四到位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各类人员
安全责任制,区供电局连续10年未发生农电死亡和设备考核事故,创淄博市电业系统
安全生产最高纪录。四是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在电力主网架建设中,周村区的投资比
重、建设速度,在全市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努力,全区各项指标已达到部颁和省农村电气化县(区)标准。乡镇村户通电
率100%,排灌用电保证率100%,乡村居民生活用电保证率95%以上;人年均用电量
1105千瓦时,农业人口年均用电量720.3千瓦时,农业人口生活用电量116.7千瓦时,
电压合格率96.32%;35KV~110KV输电线路完好率、变电设备完好率、38/220V低压
配电装置完好率均达100%。
省、市验收团的专家及领导现场检查后,于11月11日宣布验收合格,周村区成为
达到部颁和省农村电气化县(区)标准的区。

(王振声)

[“三路一桥”竣工通车]1995年12月20日,周村区隆重举行“三路一桥”(308与3
09国道连接线、新建路东延、机场路东西延伸、连接线与胶济铁路立交桥)通车典礼
,副省长张瑞凤、市委书记杜祥荣等出席。
308与309国道周村连接线,是周村公路建设史上最大工程,又是济青高速公路配
套工程,全长11.6公里,宽60米,控制红线90米,分三期工程。一期工程北起308国
道周村上路口,南至省道王潍路,长6.8公里,1992年底动工,1993年12月竣工;二
期工程北与一期工程相接,向南穿过胶济铁路至309国道,长3.4公里,1994年3月动
工,12月竣工;三期工程北与二期工程连接,南至庆淄路,长1.39公里。
连接线下穿胶济铁路立交桥,位于胶济线K290+514处,长72米,宽32(8+16+8)米
,为三体箱式孔桥,是胶济线上最大的下穿公铁立交桥。1994年6月,连接线三期工
程及立交桥工程动工,12月8日同时竣工。连接线和立交桥总投资8000多万元。动员
全社会参与,先后动用土石24万立方米,水泥8000吨,钢材1100吨,迁移通讯线路1
.2万米。
新建路东延工程,西起丝绸路,东至耀南路,长2150米,控制红线60米,总投资
3210万元,1994年7月动工,翌年6月竣工。
机场路东西延伸工程,东部从第二毛巾厂延至连接线,西部从浊河桥至庆淄路,
共延伸长1870米,控制红线40米,总投资1150万元,1995年2月动工,12月竣工。
“三路一桥”的竣工通车,对拉大周村城市框架,开发东部新区,增强城市功能
,扩大对外开放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三路一桥”通车典礼大会上,省、市领导向在公路建设中奋力拼搏,作出突
出贡献的周村区交通局等单位颁发了锦旗和奖金。周村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卢守
汤,在全区公路建设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
员,1994年被授予创业兴周标兵和建功立业优秀人大代表称号,1996年3月被授予周
村区创业兴周标兵。区交通局1995年被树为全区学习的9面红旗之一。

(王振声)

[周村区三管齐下整顿后进村成效显著]中共周村区委高度重视后进村的转化工作,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全区后进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不清、办事不公
、干群关系紧张;领导班子不健全,观念落后,畏难发愁,事业心差;经济基础薄弱
。为此,区委加大对后进村的整顿措施,采取因村制宜、分类整顿的方法,治乱、带
弱、帮穷三管齐下,收到明显成效。一是治乱。区委下派工作组和党建工作队驻村治
理整顿。针对列入全市的13个后进村和区委排查出的25个班子不健全村,抽调了100
名机关干部组成13个驻村工作组和25个党建工作队下村整顿,重点是调整村领导班子
。经过整顿的村出现了新气象,如彭阳乡的陈家村、南营镇的仇套村等一跃成为富裕
村。二是带弱。区委实行了以经济强村(企业)兼容弱村成立联合党组织,政治上实行
统一领导,促进其土地、人才、资金、管理等要素的紧密结合,达到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之目的。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区共成立联村党委1个,村企、村村联合
党总支(支部)7个。如东塘村联合临近的南谢、石庙两个后进村成立了联合党委,东
塘村帮助另外两村投资100多万元建了毛纺厂、养猪场,使两村由弱变强。三是帮穷
。区委常委分别与12个后进村建立了联系点,定期到村调查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同
时确定了12个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包村区直部门、24个协助包村区直部门,从中选调
12名副局级干部、24名后备干部,组成12个工作组驻村工作,一定两年,区委书记与
包村部门主要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不脱贫不脱钩,进一步加大了后进村转化的力
度。1995年全区提前完成了对后进村的整顿任务。

(李永凯)

[共青团周村区委连续3年创省级红旗单位]1993年以来,共青团周村区委坚持“抓
中心、争地位、抓业务、争一流”的工作方针,组织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开展
青春立功活动,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人才工程、建业工程,工作成效显著。一
是组织建设有新突破。股份合作制企业团的工作取得了“进章入会”的成熟经验,探
索了“共青团股份”的建立;调整了农村团组织的设置,农村团组织走出了以厂带村
的新路,农村团支部书记进“两委”(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率达95%以上;在
新兴产业和私营、合资企业中建立了团组织。二是组织开展了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
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并使这一活动达到规范化;开展了农村青年科技星火竞赛;建立
健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开辟并健全了青年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队伍培训基地,为
农村培训了一大批实用型科技致富能手,受到社会好评。三是少先队工作建立和完善
了辅导员队伍及教育阵地,开展了“走向2010,争做希望之星”活动,组织了城乡少
先队“手拉手”活动。四是社会职能进一步加强。联合社会各界开展了评选十大杰出
青年、优秀青年企业家活动;牵头负责全区的道德风尚建设,发动并组织青少年志愿
者实施爱心工程,开展了“7100”结亲服务活动(即与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
模范、老专家、孤寡老人、残疾人结亲并开展服务活动);开设了青春热线电话,积
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对象,向党政部门推荐青年后备干部。因成绩显著
,团区委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红旗团委、“青春立功”先进单位、少先队工作红旗单
位。

(张兴河)

[周村区安置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有新招]1995年是周村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最多的一
年,共接收国家分配生、地方委培生和“五大”毕业生1064人,毕业生供过于求和专
业、学历供非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人事部门积极
探索新的办法做好毕业生的安置工作,至11月底,圆满完成了1995年大中专毕业生的
就业安置任务。其主要做法:一是大力做好调查摸底和宣传工作。先后印发《大中专
毕业生需求表》和《需求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数千份,走访境内600多家企、事业
单位,摸清了全区需求毕业生的数量和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通过《致应届大中专毕
业生的一封信》、“答记者问”等多种形式宣传有关政策及人才需求情况。二是举办
展览。首先征集大中专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专利成果、毕业设计、优秀论文等在鲁中人
才技术市场展出,并备有微机与算盘供有关毕业生现场演示;其次,组织全区103家
企事业单位制做了88块反映本单位基本情况的展版和千余份画册展出,使供需双方加
深了解。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选拔了50名优秀者到党政机
关任职。四是不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区人事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本着“多走一里路
、多流一滴汗、多争取一个单位、多安置一个毕业生”的宗旨,不仅在区属单位安置
,而且积极向驻地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推荐。周村区安置大中专毕业生的做法,在
全国、全省人事工作会议上,分别受到人事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表扬。

(孙云淼)

[幼儿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周村区教委坚持“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
教育”四教统筹,全面贯彻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
育质量全面提高,全区应办园单位办园率及5~6岁幼儿入园率达100%,3~6岁幼儿
入园率达90%以上,自1991年以来连续5年被市评为学前教育先进区”。1995年5月被
省表彰为“学前教育先进集体”。区教委抓幼儿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是:一、加强领
导和管理。先后制定下发了《加强托幼工作的意见》,《加强幼儿园管理、创造良好
育人环境的意见》,《周村区幼儿园评估方案》等文件,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将
学前教育纳入对乡镇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局面。二、狠抓幼
教队伍建设。除每年举办幼师短训班外,还积极鼓励幼师进修,1995年幼师学历达标
率为92.6%,比1991年提高59.3%;实行幼师工资的统筹发放,使幼师待遇有保障,
提高了幼师的工作积极性。三、加强幼教教研,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了教育质量
,1992年区实验幼儿园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为学前教育实验基地。四、改善办园条件。
首先抓好幼儿园龙头工程建设,1992年投资2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的区实验幼儿园,
园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被命名为省级实验幼儿园;其次改善各乡镇村办园条件,把
乡镇建设中心幼儿园、一类园作为一项重点来抓,鼓励经济强乡镇、经济强村建设高
标准幼儿园。1991年以来,全区共新建扩建幼儿园所42处,创省级实验园1处,省级
示范园1处,市级一类园47处,市级幼儿教育示范乡镇2处,市级中心园5处。

(张德珍 甘爱华)

[优秀企业家王正刚]王正刚,男,1937年9月生,淄博市张店区人。中共党员,大
专学历。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现任淄博市周村区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
王正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1976年外贸公司建立初期,他带领职工
从收购家兔入手,艰苦创业。他坚持“外贸兼营内贸,两条腿走路”和“一业为主,
多种经营”的方针,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进入90年代,他提出“工贸一体,走实业化
、集团化、国际化”路子,先后兴办了宾馆、商场、中外合资淄博金都大酒店和淄博
金利家俱装饰有限公司。1995年总公司又与香港丰里实业有限公司合资280万美元,
兴办了中外合资“淄博金里电子有限公司”。产品95%出口。现年产1000万只的石英
晶体电子元器件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在企业管理上,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行了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在用人上
,坚持能者上,庸者下,选优树标,奖罚严明;在经营上,以市场为导向,在企业内
部实行经营承包,不断调整经营结构;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中,他提出“团结、务实
、奉献”的口号,身先士卒,带头实干。他对职工体贴入微,对职工住房、小孩入托
、大龄青年婚事等,亲自过问,认真解决,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他先后出席全国、全
省基层外贸体改经验交流会和全省股份制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在他的领导下,企业实力不断壮大。1995年,企业拥有职工280人,各类房屋建
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占地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年出口经营额1.45亿
元。总公司下设6个进出口业务部,3个中外合资企业,有纺织品公司、商场、宾馆各
1个。成为集外贸进出口、内贸经营、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大型(二)综合公
司。出口创汇和经济效益连续9年列全市同行业之首。
1985~1995年,公司先后获全省外贸先进单位,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被市委、
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王正刚先后获全省外贸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积极
分子,淄博市优秀企业家和外贸先进个人,全市廉洁勤政好干部,周村区创业兴周标
兵等。

(王敬霞 王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