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0&rec=104&run=13

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截止199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已
发展到1.39万处,从业人员2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2.8%;1995年全市乡镇
企业完成总产值15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8.5亿元,分别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
和工业总产值的52.8%和60.4%;实现利税13.6亿元,其中实际上缴税金6641万元,
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5.1%,全市工业增加值中的37.8%来自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中,工业企业5523处,其中乡办231处,村办1196处,村以下办4096处
,分别完成产值31.7亿元、42.6亿元和44.2亿元,乡村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5.3%,速
度效益同步提高,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1995年,包括结转项目在内,全市乡镇企业共实施379个在建项目,其中投资千
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6个。本着“集中投向,突出技改,培植优势,规模发展”的原
则,优先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广、投资回报
快的优势项目予以倾斜,重点项目建设明显快于往年。年内共有222个项目竣工投产
,完成投资5.76亿元,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资金如期到位率达到70%以上。山
东九羊集团公司半年内自筹资金2800万元建起一座128立方米炼铁高炉,被誉为全市
乡镇企业的“高速高效工程”。
按照“稳定一产,突出二产,加快三产”的发展方针,全市乡镇企业把实施“工
业立市”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例
调整到1.3∶86.1∶12.6;在工业行业内部,冶金、机电、建材、轻纺4大传统行业产
值比重达到58.4%,加上电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3大新兴行业,比重占到了64.9
%,主导了乡镇工业发展的方向。
通过实施高新技术嫁接改造、科研攻关和组建企业集团、建立工业小区,乡镇企
业开始向“三为主”方向转变(企业产品结构以提高科技含量创名牌为主;企业组织
结构以组建集团,实行规模经营为主;区域布局以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实现相对
集中连片发展为主)。目前,全市乡镇企业共建立厂办科研机构32处,年内全市有4种
乡镇工业产品获省级名牌称号,开发新产品121种,科技进步对产值的贡献率达到43
.8%;3家企业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大型乡镇企业集团。有14家企业集团产值过
亿元,全市近24%的乡镇工业产值由企业集团创造。结合全市城镇建设,建成8个初
具规模的工业小区,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职工培训网络,实施管理
示范工程,全市乡镇企业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1995年底,全市已有区
级以上企业家109人,其中市级企业家48人,省级企业家7人。各类技术人员近万人,
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6.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实施“管理示范工程
”,1995年全市有9家乡镇企业被评为“省级基础管理合格”和“现场管理合格”企
业,有5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乡镇企业系统环保先进单位,“大兴华”、“九龙”企
业集团被评为“省级管理示范企业”。
1995年,全市出口创汇企业达79处,比1994年增加15处,从业人员1.7万人,比
1994年增加3600人,完成出口交货值4.34亿元,比1994年增长14.8%;年内新批“三
资”企业2处,累计兴办“三资”企业50处,合同利用外资10607.6万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3744.4万美元,分别是“八五”前累计额的15倍、14倍和16倍,有4家乡镇企业
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华莱纺织有限公司、腾达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
先进企业”,其中华莱纺织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出口创汇大户”,乡镇企业自营进
出口业务进一步活跃。

(莱芜市乡镇企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