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rec=83&run=13

【“六五”期间山东省国家重点建设概况】“六五”期间,山东省是国家重
点建设项目较多的省份之一, 1981-1985年,先后建成投产的国家重点项目和单
项工程19项:胜利油田原油开采,兖州矿区的兴隆庄矿、鲍店矿、兴隆庄洗煤厂,
十里泉电厂的3号、4号、5号发电机组,新菏铁路(山东段),胶济复线(济南至兰
村),兖石铁路,济(宁)菏(泽)铁路,济南铁路枢纽,石臼港,青岛港8号码头,
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济南长途电话大楼,石家庄至济南微波干线,烟台合成革厂,
齐鲁石化公司80万吨/年加氢工程。新增加了一大批生产能力:原油开采925万吨
/年, 原煤开采600万吨/年,洗煤300万吨/年,发电装机容量80万千瓦,铁路铺
轨里程693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9 00万吨/年,公路特大桥一座,合成革300万平
方米/年。这批项目的建成,对改变山东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振兴山东经济,
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六五”期间,山东省抓重点建设的基本经验有3条:一是加强领导。省委、
省政府把重点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一位副书记和一位副省长分管。成立
了由省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重点建设的督促检查,协调指导工作。重点项目所在地、
市、县,都有领导人亲自抓,并成立了支援重点工程办公室。各重点工程项目都
建立了指挥部,对工程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指挥,保证建设计划
的实施。二是实行“五优先”:①征地拆迁优先;②施工力量安排优先;③地方
材料供应优先;④交通运输、水电保障优先;⑤生活物资供应优先。三是动员群
众, 积极支援。在兖石铁路的建设中,沿线的452个村庄,几乎村村出民工,砸
石子,运沙石、修桥涵。在石臼港的建设中,日照县动员全县人民大力支援,在
建港用料高峰期, 每天有600多辆拖拉机运送砂石。烟台合成革厂的建设中,烟
台地区行署抽调了4县1市的5000多名民工和1 000多辆汽车、 拖拉机、手推车,
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场地平整任务。
【1986年山东11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1986年全国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重
点工程1 90项,其中在山东建设的11项(含新菏线) 。年初计划投资20.64亿元,
全年累计完成23.88亿元,为年计划的115.7%,占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
43.4%。要求年内建成投产的4个单项工程:胜利油田计划新增原油能力430万吨,
实际新增原油能力6 00万吨,超计划170万吨;邹县电厂2号机组于1986年10月24
日并网发电, 建设工期比国家计划提前8个月。菏兖线改造和胶济复线沙岭庄至
四方区间铺轨也按计划完成。石横电厂、兖州矿区、枣滕矿区、烟台港西港池、
齐鲁乙烯一期工程、 青岛港二期油码头和潍坊纯碱厂等7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
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
【8项国家重点工程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 1986年在山东省的11项国家重点
工程有8项实行了投资包干责任制:胜利油田、兖州矿区、枣滕矿区、邹县电厂、
烟台港、青岛港、齐鲁乙烯、潍坊纯碱厂。
这些项目实行投资包干的主要做法是:建设项目的主管部,对项目实行5保:
保建设资金、保设备材料、保外部配套条件、保生产定员配备、保工业项目投料
试车所需的原料燃料。建设单位对项目主管部实行五包:包投资、包工期、包质
量、包主要材料用量、包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在“5保5包”的基础上,建设单位
又与施工单位实行包干。包干的形式主要有单项工程预算包干、施工图预算加系
数包干、平方米造价包干等。有些工程还通过招标投标,与施工单位按中标的标
价签订包干合同。
【潍坊纯碱厂开工建设】 1986年4月21日,潍坊纯碱厂正式开工建设。化工
部、山东省政府在建设现场召开了开工典礼大会。化工部王珉副部长、山东省马
世忠副省长到会讲了话,并为工程奠基培土。
潍坊纯碱厂,位于潍坊市寿光县东北部羊口盐场内。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原
盐、石灰石、水资源丰富。场区地处海滨平原,场地平整的工程量很小。全部工
程部省包建投资为5.73亿元。设计能力为年产纯碱60万吨。其中:轻质碱40万吨;
重质碱20万吨。 新建柳泉石灰石矿,年产矿石200万吨。碱厂的生产工艺,选用
索尔维法制碱。 生产用水以海水为主, 可节省淡水,减少盐耗。全部工程将于
1989年4月建成。
工程开工后,进展较顺利。到1986年底,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790万元,为
年初国家下达计划的113.8%。 其中: 碱厂工程完成8060万元, 为年初计划的
117.3%;柳泉石灰石矿完成1730万元,为年初计划的100%。各项工程的建设进
度,都达到了控制目标。
【石臼港建设】石臼港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部石臼镇,面临黄海,是“六五”
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第一期工程总投资7.1亿元,新建有两个10万吨级
深水泊位的大型现代化煤炭专用码头。 1982年2月正式开工,1985年12月建成投
产,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主体码头是外海开敞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沉箱墩台式
结构。整个工程包括护岸、引堤、栈桥、码头和港口车站系统、卸车系统、皮带
运输系统、 装船系统。共挖泥380万立方,抛石100万立方,回填土石方110万立
方,安装大型机械近万吨。全部工艺流程由中央控制室自动控制,配有工业电视、
电子计量显示以及微波通讯、污水处理、洒水防尘等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技术
先进。
在煤炭专用码头建成之后,按照石臼港总体规划,经交通部同意,港口建设
指挥部又利用建煤码头节余的2000万元资金, 于1985年12月开工建设了1个万吨
级杂货泊位, 年吞吐能力20万吨。1986年11月8日建成交付使用。接着,交通部
又批准建设2个万吨级以上木材泊位, 于1986年11月21日开工,计划1989年底建
成,每年可接卸木材90万立方米。杂货码头的竣工投产和木材码头的开工建设,
标志着石臼港开始由单一的专业化码头向综合性港口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