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rec=151&run=13

【体育工作概况】 建国以来,山东体育事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6年,
主要是建立体育组织和机构,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简称劳卫制) ,开展广播操、工间操和群众性体育竞赛等;1957年-1965年是贯彻普
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深入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建设优秀运动队,培养高水平运动
员,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1966-1976年,由于十年动乱,体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损失惨重; 1977-1986年,特别是198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体育工
作的领导,全省体育事业出现了新的局面。198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连续四年每年
召开一次全省体育工作座谈会,提出“一年初开局面,四年卓有成效,十年全面振兴”
的目标。1984年座谈会珍成了《全省体育工作座谈会纪要》,对开创山东体育工作新
局面作了战略性研究和部署,改革了体育管理体制和竞赛制度,确定了省、市(地)组
建优秀运动队的办法,把四年一届全省运动会改为两年一届,设立“泰山杯”、“山
东体育振兴杯”、“丰收杯”等比赛,制定了表彰、奖励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工作
者的各项措施。1984年9月24日-2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山东省体育战线表彰大会,
对建国35年来为发展中国和山东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366名运动员、 教练员、体
育工作者和49个体育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向1830名老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颁
发了“振兴山东体育纪念章”。1985年召开的全省体育工作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加
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迅速提高田径、游泳运动技术水平的方案》、《关
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布局》 和《关于教练员、裁判员培训计划》4个文件。1986年
全省体育工作座谈会着重突出了拓宽社会办体育的路子,加速培养高水平的体育后备
人才,为十年全面振兴山东体育积蓄后劲。三十多年来,山东体育事业的发展具体表
现在四个方面。
一、体育队伍日益壮大。1953年11月省政府设立了全省主管体育的职能部门--山
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各市、地、县也相继建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
和监督本地体育工作。1952年10月成立了全省性的群众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山东省分会。1986年全省建立了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武
术、举重、射击、射箭、航空、航海、棋类、船艇、信鸽、钓鱼等17个项目的全省性
单项运动协会,建立了“火车头”(铁路系统) 、“银鹰”(银行系统)、“高校”(高
等院校)和农民体协等产业行业体育协会,以及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等。在市、地、
县建立了一批地方体育分会和单项运动协会。在机关、厂矿企业单位建立了一大批基
层体育协会。1984年成立了全省性体育科学工作者、体育新闻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
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山东省分会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山东省分会。

50年代初,山东省仅有省体委十几名专职体育工作者,到1986年全省体育系统的
干部、 职工已发展到6000多人。1956年建立省优秀运动队时,仅有4个运动项目和几
十名优秀运动员, 1986年已发展到38个运动项目和800多名优秀运动员,并拥有专职
教练员1300余名,其中高级教练员6名,一级教练员204名,拥有等级裁判员6000多名,
其中国际裁判员3名, 国家级裁判员60名,一级裁判员1000多名。全省形成了一支富
有战斗力的体育队伍。
二、群众体育广泛普及。建国以来,在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指导下,
诉代体育、传统体育、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民族体育、老年人体育、幼
儿体育、伤残人体育和医疗保健体育在全省普遍开展,体育运动项目已由建国初期的
十几项发展到40多项。体育竞赛日益活跃,仅1986年全省就举办了乡镇级以上运动会
6933次, 参赛运动员163万多人次。全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0%
以上,人民体质不断增强。青岛市、烟台市、掖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
青岛市被国家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莱西、掖县、昌乐、平度、临清、淄
川、招远、滕县、济南市郊区等9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三、运动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建国以来,山东运动员有30人次打破、超过22项次
世界纪录或世界最好成绩,有7人次平5项次世界纪录,在洲际以上重大国际比赛中获
得74个冠军。1985年第二届全国工人运动会,山东代表团夺得21枚金牌,居全国首位;
全国首届农民田径运动会, 山东队获5枚金牌,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列全国第一名;
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 山东代表团获18枚金牌,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列全国第6位。
1986年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和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山东代表团分别获得25
枚和13枚金牌,团体总分和金牌数,分别居全国第2名和第3名。
四、 体育场地设施有很大发展。建国初期,全省仅有1座健身房,2处体育场,3
个游泳池,4处运动场等较大的体育设施。到1986年全省有青岛、威海2处省体育训练
基地, 18个体育场,12个体育馆,2个游泳馆和39个游泳池,1个田径馆,134个田径
运动场, 144个各种项目的训练房,110个带看台的灯光球场,以及3个航空运动飞机
场,17个射击场和其他体育场地设施数万个。

【全省体育工作座谈会】1986年4月29日-30日,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了全省体育
工作座谈会。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副省长马长贵出席会议,各市、地及省直有
关部门分管体育工作的负责人等共160多人参加了会议。 省长李昌安在会上做了重要
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体委主任会议精神,检查总结了前两年全省体育工作情况;
并讨论下发了《坚持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体育社会化》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业余训练
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
《坚持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体育社会化》强调的主要问题是:
一、各新闻单位扩大体育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
二、改革体制,加强组织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以至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都要
建立健全体育组织,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
三、落实体育经费,兴建体育设施。各级政府要把增加体育经费和基本建设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教育部门每年要拿出1%以上的教育经费,工矿企业拿出
15-20%的工会会费, 农村拿出公益金的一部分,用于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积极组织
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的体育活动和比赛。
四、动员社会力量,搞好体育科研。
《关于进一步加强业余训练工作的意见》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一、提高认识,端正业余训练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输送
为主,选好苗子,打好基础。贯彻科学系统训练,积极提高”,和“国内练兵,一致
对外”的原则,为我国参加亚运会、奥运会培养人才,分担任务,为国争光。
二、合理布局、健全业余训练体制。每个县(市、区)办好一所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把传统项目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切实搞好业余训练的年令衔接。确定田径、举重、武
术、射击、射箭、游泳、赛艇、皮划艇、摔跤、柔道、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为
我省的重点项目。
三、科学选才,不断提高训练质量。组织科研人员和优秀运动队教练员深入基层
帮助和指导选才;建立选才测试中心;实行科学选才;加强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提高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业余辅导员制度;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改革创新,完善业余训练的奖励政策。对输送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特殊
奖励;业余体校按照德、智、体的表现和训练成绩实行奖学金。为有利于选才和打基
础,建立运动员训练、比赛卡片登记制度。
五、加强领导,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各级体委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后备人才的培
养上,列入日程,实行专人分管,业余训练经费要逐年增加。

【体育运动成绩选萃】1986年山东省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奋勇拼搏,创造了一批好
成绩。 有2人4次打破2项世界纪录,2人2次超过1项世界最好成绩,4人3次平3项世界
纪录, 4人4次打破4项亚洲纪录,18人28次打破18项全国纪录。在各类国际比赛中获
21枚金牌, 6枚银牌,8枚铜牌;在全国最高水平的比赛中获31枚金牌、27枚银牌、2
0枚铜牌,王秀婷、李炳军、孙秀荣、朱华、辛敏、邱国华等6名运动员被国家体委授
予“国际级运动健将” 称号,有23名运动员被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有2名
武术运动员被授予“武英级运动员”称号。
竞走运动员李素杰在9月的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上, 以21′34″37的成绩,打破
21′36″2的女子5公里竞走世界纪录。
李素杰和关平在10月的青岛全国秋季竞走比赛中, 分别以44′42″2的成绩打破
了45′39″5的女子1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关平还以21′26″5的成绩打破了21′34″
37的女子5公里竞走世界纪录。
关平、 李素杰在3月的全国春季竞走比赛中,分别以45′32″1和45′32″7的成
绩超过女子10公里竞走世界最好成绩。
马湘君在4月的全国射箭冠军赛中,以338环和1325环的成绩平女子60米单轮和单
轮全能2项世界纪录。
王德文、宋景娜、刘永艳在11月的全国射击分项赛中,以1786环的成绩平女子小
口径标准步枪60发卧射团体世界纪录。
在第十届亚洲运动会上, 王秀婷获女子10000米长跑金牌,并以32′47″77的成
绩打破32′48″1的亚洲纪录; 关平以48′40″的成绩获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马湘
君以628环的成绩获女子射箭70米双轮的金牌, 并打破亚洲纪录;祝玉琴获女子标准
手枪慢加射击团体赛金牌;宋涛获男子篮球金牌;傅鲁明获男子体操团体金牌。山东
运动员在第十届亚运会上, 共获得6枚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有3个打破3项亚洲
纪录。
张玉萍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女子个人全能、长拳、刀术、棍术、其他拳术、
软器械等6枚金牌。
刘伟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和混合双打2项冠军。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1986年全省体育设施建设有很大发展,共建成体育场、体育馆、
田径运动场和灯光球场等各种体育设施357个, 是1983年的21倍。其中有容纳2000名
观众的,可进行游泳、跳水训练比赛的现代化山东省体育中心游泳馆,省威海体育训
练基地田径馆,青岛第一体育场和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两个塑胶跑道田径场,这些都
填补了山东省体育场地设施的空白。目前省内已有14个县、市、区达到国家体委评选
体育先进县应具有的体育设施:两场(400米跑道田径场、带看台灯光球场)、一池(游
泳池)、一房(训练房)的标准。
【省体育中心】山东省体育中心是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又是进
行体育训练的基地和举行多种体育比赛的中心。位于济南市南郊,西起邮电新村,东
至玉函路, 北起经十路,南至马鞍山路,总面积近500亩。体育中心分为体育馆区、
体育场区和运动员接待区三大部分。体育馆区设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和旱冰
场;体育区设大型体育场地及其附属场地;运动员接待区设运动员接待大楼及部分室
内活动场地。全部建成后,可举行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承办全国运动会和大型国际体
育比赛。 1984年9月省委决定,以省体育基金会的名义主办振兴山东体育有奖集资活
动,为建设体育中心筹集资金。全省各部门、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共集资6751万
元,其中3000万元用于建设省体育中心,其他用于各地体育设施的建设。
省体育中心游泳馆1986年11月26日落成, 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容纳观众200
0人。馆长105米,宽55米,高22.5米。内设标准游泳池、跳水池各一个,可进行大型
的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和潜水等项目的国际比赛和训练。跳水池装有压缩空
气起波装置,以保证运动员的安全。游泳池和跳水池两侧池壁均设有水下观察窗和灯
孔,供水下观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摄影、录像、拍摄电影、电视片及科研工作使用。
馆内设有先进水平的空调、照明、音响等设施,比赛大厅内设有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
认可的“欧米珈”计时计分装置和大型电子显示屏幕。
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占地5.7万平方米,容纳观众5万人。场内铺设塑胶跑道,设有
自动化欧米珈计时计分、测距装置和大型电视屏幕。体育场的四角建有灯塔,可以保
证夜间进行田径、足球等大型国际比赛及训练等。体育场于1986年3月22日破土兴建,
计划于1987年10月竣工。
省体育中心山东体育馆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 容纳观众8600多人,于1979年1
2月建成。 该馆是综合性多功能的建筑,既可以进行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
毛球、体操、武术、举重、柔道、摔跤、棋类等多种项目的体育比赛,又可以进行各
种文艺演出。馆内设有灯控机房、空调机房和声控机房。灯光可满足拍摄彩色电影、
电视,录相和摄影,电声设施可满足各种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的需要。比赛大厅东西
两侧各设有大型队名、比分显示牌和计时钟。1979年以来,一些重要的国际、国内比
赛曾在该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