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rec=101&run=13

【供销合作社发展概况】建国后,全省供销合作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0
年组建了山东省供销合作总社。到1952年底,社员发展到1211万人,基层社2635
处,经营网点17564个,从业人员95074人,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农村消费、生产
(含渔业)、医药、信用在内的合作经济体系。此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营商业同供销合作社在经营分工上作了三次调整。第一次是产品收购分工;第
二次是城乡分工;第三次是商品销售分工。供销社的机构也作了一些调整,手工
业、渔业、医药等合作社分别移交或独立出去;适当合并扩大了基层社的规模。
从1950年到1957年,全省供销社商品纯购进平均每年递增50%以上;商品纯销售
额平均每年递增70%以上。
1958年,供销社县以上机构全部交给国营商业,基层社连同社员股金下放给
人民公社,成为公社的供销部。这一变动造成供销社经营管理混乱。使农村经济
受到很大影响。1961年又重新恢复了供销合作社。在调整时期,按经济区调整了
批发机构, 以大集镇为中心调整了基层社,增设了2.3万个村代购代销店。供销
社的经营状况迅速好转,到1965年底,全省供销社商品纯购进额实现11.28亿元,
商品纯销售额21.32亿元, 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10年动乱时期,对农村合作
经济的摧残十分严重。 196 9年供销社一度实行“贫下中农管理”。1970年供销
社再次与国营商业合并,执行国营商业的一套管理办法,中断了对社员的股金分
红,官商作风日趋严重,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已不复存在。到1975年供
销社再度恢复时,社员股金已从“文革”前占自有资金的14.3%下降到4.2%。
1983年以来,供销社在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经营机构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
列的改革,恢复了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的性质。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范围
和服务领域。 1985年全省供销社国内商品纯购进为71.5亿元,比1949年增长360
倍;国内商品纯销售92.4亿元,比1949年增长383倍。

(季新华)
【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指
示精神,山东省供销社体制改革自1982年起在两个县进行试点,1983年全面铺开,
恢复了供销社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一、资金、组织、人员结构发生了新变化。1986年末,全省农民社员已占总
农户的90%以上,股金集资总额达3.5亿元(其中社员股金2.1亿元),比改革前的
1981年增长9倍,占基层供销社自有资金的比重,由1981年的2.4%提高到22.5%,
县和基层供销社全部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制,完善了民主管理。用工实行合同制,
已有合同制职工8.3万人。招聘各类专业人员1.6万人。通过投资带劳、联办企业
等多种形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20万人。对社员股金实行保息分红制度。1986
年社员得分红、股息1 595万元。供销社的民办因素进一步增强。
二、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1986年全省供销社为建设商品生
产基地,向农民提供发展生产资金7100万元,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2.1万人,发行
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料129万份,为乡镇企业采购原料5.5亿元,推销产品
7.5亿元。 服务方式,已从过去对某一产品、某一环节的单项服务,发展到以产
品作龙头,为生产者在信息、技术、物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产前、产
中、产后诸方面提供“一条龙”式的系列化服务。
三、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全省发展农商、工商、商商等各种经济联合企业
3000多个, 加上单一品种的经营联合,联营经营额达6亿元以上。经营方式已由
单一的购销向多种形式发展。农副产品开始试行代理制,为农民代销和为工厂代
购额在4亿元以上;建立批发市场560个,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工业品联购分销、
农副产品分购联销有较大发展,占总经营额的15%以上,供销社直接从工厂进货
约占工业品进货的3 3%。
四、发展农村商业网点。1986年末,全省基层供销社调整为2031处,经营网
点3.52万处,农村代购代销店4.02万处。在县城、重点集镇新建、扩建综合性商
场800多处, 还发展了一批与农民联办的联营商店,新增网点1755处。仓库面积
736万平方米, 货场1323万平方米;冷风库81座、容积13.8万吨,冷库72座、容
积1.4万吨;各类货运汽车、船只7598辆。这些设施,除自用外,均向社会开放,
为农民和乡镇企业代运代储。
五、加工业迅速发展。全省供销社系统各类加工单位近3000处,除原有的棉
花加工和糕点、酿造加工之外,又发展了果品、肉食、蔬菜、水产品、服装、木
器、五金、机械、建材、工艺品、草编制品等33个门类、2700多个品种。1986年
加工产值33.7亿元,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济南市洛口酿造厂生产“洛口一级醋”
曾获国家银质奖;潍坊市寒亭棉油厂被国家经委授予“六五期间技术进步单项奖”;
单县棉麻公司王树全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轧花机除尘器,获全国发明革
新能手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六、 发展了商业教育。1986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办有职工大学1处,在校学
生25 0人;中等专业和技工学校11处,在校学生2949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8处,
在校学生1555人;函授、电视专业班在校学生5320人;还有职工学校、干部学校
112处。供销学校还向社会开放,为其他部门及乡镇企业和农民培训人才。

(朱本伟)
【增设购销网点, 扶持乡镇村企业】1986年新增收购网点177处,综合服务
站122处。 据统计,全省共有农副产品收购网点4138处,平均每25.8个自然村就
有一个收购点,兼营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收购的农村代购代销店4万多个。
1986年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47.3亿元,居全国首位。废旧
物资回收1.9亿元,低于上海、辽宁、广东、江苏、北京、河北6省市;供应出口
皮棉16.2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39%,居第一位。
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扶持乡镇村企业,供销系统的流通设施对社会开放,
198 6年为农民运输农副土特产品32.8万吨, 为农民代储商品36.3万吨,通过新
增网点和新办生产、加工、运输等项目,安排农村劳力2.38万人。同时代乡村企
业购进原材料5.5亿元, 其中包括:木材、钢材、玻璃、煤炭、机件等,推销产
品7.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主要农副产品购销统计表

┌───┬──┬──┬───┬──┐
│品名 │单位│收购│销售 │供应│
│ │ │ │ │出口│
├───┼──┼──┼───┼──┤
│皮棉 │万吨│82.1│85.2 │16.2│
├───┼──┼──┼───┼──┤
│蜂蜜 │吨 │6472│2701 │2669│
├───┼──┼──┼───┼──┤
│苇席 │万领│216 │178 │ │
├───┼──┼──┼───┼──┤
│草袋子│万条│1334│1338 │ │
├───┼──┼──┼───┼──┤
│苹果 │万吨│38.5│36.4 │0.2 │
├───┼──┼──┼───┼──┤
│红枣 │吨 │6831│7528 │ │
├───┼──┼──┼───┼──┤
│花椒 │吨 │3665│3962 │121 │
├───┼──┼──┼───┼──┤
│粮食 │万吨│77.5│77.5 │ │
├───┼──┼──┼───┼──┤
│食用 │万吨│11.2│11.2 │ │
│植物油│ │ │ │ │
├───┼──┼──┼───┼──┤
│生猪 │万头│39 │39 │ │
├───┼──┼──┼───┼──┤
│家禽 │万只│121 │121 │ │
├───┼──┼──┼───┼──┤
│兔毛 │吨 │1078│130 │780 │
├───┼──┼──┼───┼──┤
│水貂皮│万张│19.7│19.7 │ │
├───┼──┼──┼───┼──┤
│水产品│吨 │7983│14447 │ │
└───┴──┴──┴───┴──┘

(朱耀远)
【对农村日用工业品的供应】1986年山东省供销社商品零售额64.6亿元,比
1985年增长5.8%,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0.2%,低于江苏省,居第二位。
日用工业品供应,其特点是:
一、生活必需品保持了常年正常供应。1986年全年供应食盐40.7万吨,碱粉
1.2万吨,火柴51万件,肥皂129万箱,洗衣粉2.1万吨,煤油6万吨。除煤油在个
别不供电地区偏紧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基本满足需求。
二、 副食品供应量增长。 1986年供应卷烟62.5万箱,同1985年相比,增长
13.6%; 茶叶7708吨,增长6.2%;糖和糖果12万吨;增长6.2%;各种罐头3.2
万吨, 增长13.5%;糕点8.7万吨、酒17.3万吨,其中啤酒、果酒、中高档糕点
增长20%以上。
三、 衣着商品消费要求提高。1986年全年供应各种面料2.5亿米,比1985年
减少3200万米;各种服装1045万件,同1985年持平;各种鞋、帽,针织内衣、毛
线比198 5年略减,而中高档织物、毛及混纺服装、皮鞋、纯毛毛线的销量增加。
四、耐用消费品供不应求。1986年供应电视机31万台、收录机15.6万台、电
风扇35.5万架、家用洗衣机6.9万架、自行车111万辆、缝纫机42.5万架、家具98
万件、手表78.5万只、钟46.5万只,除钟表比1985年供应量减少外,某它分别增
长10-150%,但在品种、规格、牌号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五、建材供应量激增。全年民用建材购进额逾1亿元,比1985年增长22.9%,
其中供应木材21.6万立方米、水泥4.7万吨、玻璃11.4万标箱。
六、扩大批发,方便农民。为充分发挥农村个体和其它集体商业的作用,各
级供销社普遍开展了日用工业品批发业务,全年供货额13.3亿元,比1985年增加
2.6亿元。

(朱耀远)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1986年,山东省供销社供应农业生产资料23.4亿元,
比1985年增长5.1%;占全国供销社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总额的9%,低于江苏省,
居第二位。
1986年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特点:一是主要品种货源偏紧,市场供不应求。
①在统配化肥比1985年减少86.3万吨的情况下, 供应各种化肥544万吨,比1985
年增加43万吨,计划外采购化肥达319万吨。②农药全年供应5.1万吨,年末库存
8.9万吨。 可供总量有余,但部分高效、低残留农药货源不足。③农药器械及中
小农具货源较充裕,需求平稳,但部分品种不足。全年供应农药器械86万架,中
小农具2113万件。④农用薄膜全年供应2.6万吨,比1985年增长7.3%,因聚乙烯
原料短缺,货源不足,市场价格上涨。二是计划内优质平价化肥、柴油实行与粮
棉油合同定购挂钩, 有的采取凭证凭票供应到户的办法。1986年兑现化肥155万
吨、柴油46万吨。三是改进供应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新增生产资料供应点,组
织送货下乡,又加强了生产资料使用技术宣传,同时增加了农机具维修网点,开
展中小农具加工生产联营。

(朱耀远)
【山东棉机配件首销美国】山东省供销社所属的山东棉麻机械厂,是生产棉
花机械及配件的骨干企业,年产轧花机、剥绒机、皮辊机、清杂机、弹花机、铣
锯机1300余台,各种配件40余万件。该厂于1985年与美国大陆轧花公司建立了长
期技术合作关系。 从1986年起,接受对方图纸设计要求,为其加工生产5种棉机
配件,当年完成1025件订货合同,全部达到质量标准。这是我国棉机配件首次销
往美国。

(刘力群)
【荣成县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荣成县供销社在发展农村商品生
产中,同农民联合组织了渔业联合社,果品、花生、水貂生产协会,个体商业者
协会等32个民间合作经济组织。这个县的龙须岛供销社同个体渔民联合办起渔业
联合社后,供应渔需物资、参与生产、组织加工、推销产品,提供系列化服务。
他们修建了渔民专用码头,安装了水塔、油罐,建起了冷库、海产品加工厂,不
到半年就加工销售海产品4 00吨, 入社渔民人均收入达1.5万元。为了更好地提
供综合服务,他们还兴建了加工企业(54处) 、汽车大修厂(2处)、渔船修造厂(1
处),家用电器维修部(24处)等多处经营服务设施。

(刘力群)
【齐河县第二棉厂引进成套轧花设备】齐河县供销社第二棉厂为了采用世界
先进技术改造轧花工业,加工国际标准棉花供应出口,从美国引进了双鹰成套轧
花设备。 在中美两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努力下,于1986年9月22日正式验
收, 并一次试车成功。试产结果表明,棉花加工产量比原来提高4倍,质量和规
格均符合国际棉花市场标准,增强了出口创汇的竞争能力。

(刘力群)
【文登县供销社建起商品兔生产基地】 文登县有115个村庄建起商品兔生产
基地,县联社和基层供销社建了兔种繁育厂和配种站,为养兔专业户提供良种、
物资、技术、防疫、销售等系列化服务。1986年全县饲养长毛兔87万只,肉食兔
10万只。全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000万元。

(刘力群)
【菏泽黄岗供销社对部分门店实行租赁经营】菏泽市黄岗供销社按照所有权
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原则,对所属14个零售、饮食、服务门店实行租赁经营,各
自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各店总经营品种比原来增加400多种, 营业时间延长,服务质量提高,行政管理
人员由过去21名精简到9名, 企业的销售额、税金、利润、职工收入同步增长,
而所需费用下降,很快实现了扭亏增盈。

(刘力群)
【梁山县梁山镇建成水泊商场】昔日梁山好汉聚义之地,如今由梁山镇供销
社联合农民集资兴建起综合性“水泊商场” 。这个商场营业面积达1万平方米,
除经营9500多种日用百货以外,还经营饮食、旅社、照相、洗衣、信托、维修、
游艺、出租汽车等,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商场,顾客从购物到吃、喝、玩、
乐、住各种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这在山东农村还是第一家。

(刘力群)
【冠县烟庄供销社为农民安装自来水】冠县烟庄供销社地处鲁西北棉花集中
产区,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当地不少村庄水井干涸,农民吃水成了一
大难题。 供销社在改革中扩大服务领域, 抽出10余名职工组成自来水安装队,
1986年为27个自然村7000多户农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农民吃水问题,改善了
饮水卫生条件。为减轻农民负担,还自办配套零件加工厂,自己加工出水钢管、
套制管丝,降低了成本费用,并实行免费保修,深受农民欢迎。

(刘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