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8&rec=88&run=13

据考证,皮影戏起源于宋代,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皮影的制作先是将皮革用桐油油漆数遍,使之硬化坚挺,绘上
图案,用刀镂刻成剧情需要的各种人物、家禽、野兽、树木、花草、兵器、房屋等道具,用线牵引,安装上供人指挥动作的机
关。演出多在晚间,上映时用布把舞台围起来,拉上银幕,观众在幕前,幕后点上面对银幕的明灯,演出人员在舞台后边银幕
下方操作,按剧目情节,利用灯光,先后把道具的影子投放到银幕上,故谓之“皮影戏”。皮影戏的演技十分复杂,不但要在
银幕上表演人物、飞禽、走兽的各种动作,还要模拟它们不同的声音,做到动作和声音的协调,天衣无缝。再加上鼓、锣、镲、
笛、琴、弦等乐器的配合,烘托气氛,引人入胜。
皮影演出的节目,多以连本戏为主,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故事相连,声形并茂,颇具吸引力。
因此,解放前后皮影戏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不仅在农村深受欢迎,在城市也很有市场。后来,由于电影的普及,皮影才逐渐退
出了历史舞台,演出团体也几近消失。目前已成为需要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
东明县陆圈镇马主簿村原有皮影演出团体。该村皮影始于清咸丰年间,由该村彭氏先人彭瑞林从河南杞县引入,上映群众
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大平调。起初主要剧目有《铡美案》、《铡郭槐》、《二进宫》等,活跃在周围广大农村。由于当时皮影演
出市场火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解放前后,剧团由原来的八九人,发展到三十多人,其中还有女性七人。使用的道具上千
件,能演二十多个剧目。活动范围东到菏泽、曹县,南到太康、杞县,西到新乡,北到大名,遍及城乡,每逢演出,人山人海。
而且还培养了不少演技高超的艺术人才。如该团牛广兴,练就了一身绝活,表演皮影口能配唱,手能拉弦,脚能打梆击鼓,多
种动作同时进行,成为皮影界出类拔萃的演艺高手。1957年马主簿皮影剧团参加河南省首届曲艺木偶皮影汇演,获得了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