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8&rec=77&run=13

古籍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文学、艺术、医药等浩如烟海。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历朝历代各种版
本的书籍枚不胜举,它翔实地记录了广大劳动人民推动历史,改造自然,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伟大社会实践,是人类智慧的
结晶,为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最近,国家把中华民国元年以前出版的各类书籍定为古籍,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制定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我县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水患频仍,加之近百年的战争和社会动乱等各种因素,古籍失散严重,存世较少。经过这次古
籍 普查,现存古籍多为对 “五经”、“四书”诠解的书籍,也有一些文学、艺术、医药等方面的古书,但多数破损严重,残
缺不全。现仅选取30余套保存较好的古书供读者鉴赏。
“五经”是代表儒家思想的五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春秋》。西汉以前,所谓“经”只是
书籍之意。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代表儒家思想的书都称为“经”,尊为经典,于是便产生了《五经》之说。“四
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代把“五经”、“四书”作为科举取仕的重要内容,至明、清两代尤
甚,使之成为士人走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因此,儒家学者围绕“五经”“四书”编纂了许多书籍,作为学习、研究“五经”、
“四书”的辅导材料。这部清代出版的《五经类编》就是其中的一种。此书设计大方,校勘精准,属三级古籍,具有很高的学
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易经》是古代巫觋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了《易经》。《易经》是集体创作,成书于殷周时
代。《易经》分上下两经,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坤两卦各有七个爻,共计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再
列卦辞,每爻先列爻题,次列爻辞,卦辞和爻辞共四百五十条。后人传说,卦辞是周文王作,爻辞是周公所作。清乾隆年间出
版的《易经》和《易经体注深诠》,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约在公元
前六世纪编订成书。《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全面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它是一轴巨幅画卷,涵概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诗经》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它奠定了我国诗歌的形式和体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因此,它与《书》、
《礼》、《易》、《春秋》并称“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进仕必须学习的内容。自成书以来,此书有上千种版本,历朝
历代的学者对此均有研究的成果问世,形成各具特色的版本和备注。现存世的古本十分稀少,根据《古籍定级标准》,该版本
属三级古籍。
《书经》先秦时称《书》,汉时称《尚书》,后又称《书经》,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
书》、《周书》四部分。第一、二部分记载尧、舜、禹等人的传说;第三部分是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第四部分多
记周公的言论。这部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五经”之一,受历代统治阶级所推崇,它是旧社会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所以自
汉代以来,历朝历代都有新的版本出来,这部《慎诒堂书经》是清康熙年间校订出版的。
《书经备旨》是学习《书经》的辅导材料,该书对《书经》的语句进行注释和解释,有各种各样的版本。但是由于水灾和战
乱等多种原因,这类书籍存世甚少,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根据国家颁布的《古籍定级标准》,定为三级古籍,
已申报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春秋》是孔子编著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事件作了简要
的大纲式的叙述。以礼义为大宗,维护周礼,反对违礼行为、贬质邪说暴行为其主要的思想倾向,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被
列为“五经”之一,成为旧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材料。因此,成书以后,特别是从汉代以来,有很多版本,同时也出现了很多
对《春秋》进行注释的书籍,例如:羊高著的《公羊传》,左丘明著的《左传》,谷梁赤著的《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
的书。
这部书是清代胡必豪、胡绍令对春秋体注三传所作的注解,保存完好,刻印清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属三
级古籍。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该书记载公元
前722年——前468年的大事,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左传》的作者不只是对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
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且
此书在文学艺术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这部《左传句解》为清代版本,
是学习《左传》的初级辅导资料,供封建社会私塾教师使用。
此书是解释“四书”的工具书,也是清代私塾学生准备科举考试的参考书。它综合《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分重贤、帝王、辅佐、诸侯等四十类六百余条,以十三经典为主,博采国语、国策、史记、前后汉书、唐宋诸儒著述、
家语、楚辞、管、晏、庄、列、荀诸子及山海经、白虎道、越绝书、博物志等类不可枚举。故统各类典串珠。这部书是现代人
研究汉学、理学、经学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研究中国儒家文化十三经及诸子百家相关资料的汇编。读此书有博览群书,鸟瞰中
华来龙去脉之感,实为文史哲研究者的袖珍型百科全书。这部书版式大方,字体舒朗,刻印整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
价值。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弟子编纂。各章、节独立成篇,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记
录了孔子及弟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说的经典。为便后人能读懂《论语》,
并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历代都出过许多训诂、注释的书,自汉至清关于《论语》的书大约三千余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宋
代朱熹集注的,它成为明清科举应试者的必读书。
这部光绪年间出版的上、下《论语》备旨,刻印精美,版式大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该书反映了孔子以后儒家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
理论,是《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上、下《孟子备旨》和《孟子备旨补注》保存完好,校订精湛,版式标准,属三级古
籍。
《四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组成。在
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它是文人、学者谋求官职和政治地位的钦定教科书和人们思想行动的指南。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
济、政治、文化、军事、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秩序等方方面面,此书的版本繁多,各种辅导、注释材料更是多种多样,
各具特色,但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存世的并不多见,这部《四书补注》虽有些残缺。但仍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恩荣次第》又名《登科录》、《登科记》、《题名录》。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初到清末,持续了一千三百年的时间,成
为中国古代历史中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通过科举,历代朝廷选拔了无数治国平天下的精英人才。该类书籍是了解历代登科
者的出身籍贯和家庭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弥足珍贵。唐代有“登科记”,宋以后各登科录亦称“题名录”,明以后的登科录其
版式结构及体例皆有固定的格式,通常包括五部分:“玉音”、“恩荣次第”、“进士家状”、“制策”和“进士对策”。其
格式严整。这部明万历五年的《恩荣次第》刻印端正大方,校刊严谨,周边存卷稀少,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学术和文化价值,
属二级古籍。
《钢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简明中国通史读本,初刻于康熙五十年(1711)。以后的二百余年中,刊刻了二十
余次,并译成外文,传播海外。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不尚玄奥,不敷铅华,处经事纬,力求平实,是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
有“一编在手,诸史于胸”之誉。
这部《钢鉴易知录》是光绪十四年仿聚珍铅活字本,第一册至十四册为《钢鉴易知录》,记述了西汉至元的历史,第十五、
十六册题名为《明鉴易知录》,记叙的是明史。该书保存完整,刊印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属于三
级古籍。
《幼学琼林》又名《幼学故事琼林》,明代程登吉撰,原名《幼学须知》,到清代乾隆年间由邹圣脉增补后改名为《幼学琼
林》,简称《幼学》。古代儿童十岁称为幼学之年(后初入学的也称作幼学),所以它是一种儿童启蒙读物。它的内容十分广泛、
丰富,包罗了天文地理、君臣父子、婚姻家庭、衣食住行、制作技艺等知识,可以称得上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在语言形式上,
此书全用对偶句写成,颇便诵读。因此,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颇多。近几年又有新版问世,可见其影
响深远。
此书编成后,很受欢迎,续作不断,增补如缕,清代人邹圣脉,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
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
《小学》为宋朝大理学家朱熹和其弟子合编而成。全书共六卷,分内外两篇,内篇有四个纲目,前三个是立教、明伦、敬身。
第四个是鉴古。外篇分两部分,一是嘉言,二是善行。鉴古、嘉言和善行又各有立教、明伦、敬身三纲目。鉴古按三个纲目记
载夏商时代圣人贤者的行迹;嘉言和善行则是按三个纲目记载汉以后贤者的嘉言善行。编者认为,三个纲目中,最主要的是明
伦。立教的目的是为了明伦,敬身也是为了明伦。什么是明伦?明伦便是明人之伦: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
序、朋友之信。人之伦理不明,则尊卑上下、轻重厚薄之序混乱而不可理,所以教者必须以明伦之教,学者必须以明伦为学。
可见它宣传的是孔孟之道。《小学集注》和《小学体注》都是对《小学》注释的辅导书籍。这三部书社会上已很难见到。
《龙文鞭影》原名《蒙善故事》,明代万历年间肖良有撰。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何谓龙文鞭影?
“龙文”是指古代良马,因见到鞭影就会疾驰,无须鞭打,其含义即是说,读这本书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的内容
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
书中广泛收集故事。总计两千多个,其中,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
轶闻趣事,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文字简明扼要,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逐联押韵,按韵编排,内容
生动有趣,读之琅琅上口,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到了清朝末年,经李恩绶、李晖吉、徐瓒两次改编,此书更加完美。
《康熙字典》是清朝政府召集许多学者集体编纂,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的,它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
(1716),因此名《康熙字典》。此字典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在《中华大字典》出版以前的相当长的时期里,是
收字最多的字典。把每个字的读音和意义都列举进去,对阅读文言文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这套《康熙字典》是光绪乙酉年(1885)冬,由海同文书局石印出版的线装九本,字迹清楚,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学术
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北宋淳化三年(992),宋太宗赵光义命翰书侍书王著等编成《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名人书
法墨迹,包括帝王、大臣和著名书法家一千零三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淳化阁帖》
编成后,太宗命当时著名石匠刻于石板之上,拓印数千本,分赠大臣欣赏临摹。全国各地辗转传刻,遂传遍天下。因原帖至今
有一千多年,时间久远,加之改朝换代,多经战乱,不但石刻遗失,就是原拓帖也属稀世珍宝。这套《宋拓淳化阁帖》为清代
线装版本,帖内字迹清楚,册数齐全未损,实为书法爱好者欣赏之佳品。
此书系一部专门论述阳宅的重要典藉,它和《阳宅三要》《阳宅爱众篇》、《八宅明镜》、《阳宅大成》、《阳宅十书》
等均属于专论阳宅的名篇名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阳宅大全》主要是从“秘诀”、“相形”、“宅法”、“分房”四个方面论述阳宅的著作。它虽然是专论阳宅的,但和其
他专论阳宅的著述侧重点不同,此书是有志于研究堪舆学的人必读之书。中国古代堪舆学是包括园林学、建筑学、美学、地理
地貌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学科,虽然其中不乏故弄玄虚的迷信色彩,但其理论内核和实际操作的内容还是比较科学的,因此,它
具有学术价值和文物历史价值。
《清史通俗演义》,作者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萧山临蒲镇人。自幼聪颖好学,儿时就阅读《资
治通鉴》等史书,时人称“神童”。光绪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统元年(1901)中省优贡生。1910年朝考以优入选,翌年
春赴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月余托病回乡。辛亥革命后,应好友之邀,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
等小学论说文范》、《清史概论》、《中华新论说文范》等书。从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间,他写成《历朝通俗演义》,记叙
了从公元前221前到公元1920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该书在史料上遵循“以历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
纬,不尚虚诬”的原则。《清史通俗演义》是其中一部,专记叙清朝的人和事。
《御纂性理精义》共十二卷。此书为康熙帝亲加厘订,并由其作序,武英殿监造。它是朱熹《周子太极图》的变体书,书中
集前人研究之精华,弃繁杂之糟粕,共分为太极图说西铭、皇极经世、家礼等十二卷。这部《御纂性理精义》是康熙五十六年
(1717)武英殿刻本,保存完好,刻印清晰,刊刻校勘水平较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属二级古籍。
《礼记》是“五经”之一,是解释周礼的书。《礼记体注大全》成书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礼记》大多是删节本,学者、大
臣们认为,只学删节的是不全面的,所以重修了《礼记》,命名为《礼记体注大全》。该书由苕溪范紫登先生原定,钟山徐文
初参订,古棠徐敬轩补辑。版式大方,校刻严谨,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历史文献资料价值。
《诗韵含英》、《增韵诗学含英》此书是关于诗歌韵律的著作,全书分上平声,下平声,去声,入声共18卷4册,作者刘文
蔚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他选编的有《唐诗合选》、《唐诗合选详解》等,可见他对诗歌特别是唐诗有很深的研究,很高的造诣。
《诗韵含英》后流传到日本,谷乔曾作过增补,形成《增韵诗学含英》流传后世。
《傅氏女科全集》的作者是傅山。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别名颇多。如公它、公之它、石道人、酒道人、朱
衣道人、侨黄老人、松侨老人等。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医
学家、书画家,而且精于鉴赏,开清代金石学之源。他通晓经史诸子,是一位总结批判旧文化,竭力倡导创新精神的启蒙先驱。
傅山三十八岁时明朝灭亡,此后,他终身以“侨民”自居。顺治十七年,他隐居于太原城内的松庄,自称“松侨”,专心治学、
书画、行医,并和著名抗清人士顾炎武、屈大钧等人交往。在医学上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医学家。他医德高尚,
热诚为平民治病,对当时的阔官或劣吏则婉言谢绝。《傅氏女科全集》、《青囊秘诀》是他的代表作,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
史上有相当高的位置。该书为私人珍藏。
《医宗必读》是明代中医学大家李中梓集30余年的深厚学养和丰富经验,精心撰写的一部不朽名著。全书共分十卷,卷一为
医论图说,卷二为诊法专篇,卷三、卷四为药物专篇,卷五为伤寒专篇,卷六至卷十为内科杂症专篇。历来均称其书内容全面,
精审扼要,切合实用,深入浅出。故从成书之日起,大受欢迎,广为流传,直到今天仍盛行不衰。该书珍藏于民间。
《景岳全书》是一部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的中医学著作。作者张介宾(1563-1640)号景岳,字令卿,明代杰出医学家。祖藉
四川绵竹,后迁浙江会稽。他出生于兼研医学的官僚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经史百家,十四岁拜当世名医金英为师,尽得
真传。壮年投笔从戎,后辞职回乡,专攻医学,很快成为名医,求诊者络绎不绝。他对《内经》、《素向》、《灵枢》、进行
了三十余年的研究,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医学理论。晚年结合个人丰富的临症经验和独到的深湛理论,撰成《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为中国医药学宝库增添了二百万字的文献,影响深远。该书为私人珍藏。
《绣像翻症》,此书亦名《新刊翻症图考》、《七十二翻症》。《中国医藉通考》,卷三有《翻症图考》一书。古书将霍乱
危急阶段出现抽搐风症状称为翻症。《绣像翻症》一书附图描绘七十四种不同形态的翻症,包括白眼翻、乌鸦翻、蚂蚁翻……。
作者不详。东明县小井乡车乌岗村杨守仁用过的该书属咸丰元年(1851)的版本。现为私人珍藏。
《校正雷公药性解》,此书是阐述中药药性的著作,作者无考。内容记叙近百种常用的中草药的功用、主治和用药须知,是
学习中医入门的书藉。现为私人珍藏。
《奇门遁甲》是一部中国古老的书藉。它往往被认为是一本占卜用的书,有的说,它是我国古人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
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的说,它是修真的功法。精通这部书的学者认为《奇门遁甲》
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密中的第一大秘密,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又为
夺天地造化之学,也是论天、地、人和地球运动规律的科学巨著。它的结构独特,其理论应用天干、地支、八卦、九宫、九神、
九星、八门等元素,来判断掌握胜负关键的趋势,利用时间空间,分主客主导时机,善用自然的力量,增强自己的能量、气势、
人缘,永远将自己立于高屋建瓴的方位,洞烛其奸,运筹帷幄。它包含有天文、地理、数学、农学、民俗、经济、军事等各方
面的知识,古代用于国事、兵法方面。据传作者是诸葛亮。该书现为私人所珍藏。
《孔家大白帖》是记载孔府办理丧事的各种帖式。现珍藏于民间。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集大成者庄周的代表作。全书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以内篇文学
价值最高。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他以超强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他从道家的立场来看待万物,认识到了
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限。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来看待万物。因而,《庄
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过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诙诞诡谲,奇幻异象,变化万千,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但他属哲
理散文,和其他诸子说理文一样,属于议论文。只是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诙诡的论辩风格,是我国古
代文学史、哲学史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