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敬老风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98&run=13

老人年老力衰,自己不能干活,有的还喜欢管个闲事,找个小碴,即俗话说的成了“老小孩”。往往招得年轻人烦。家中
儿子媳妇要为生活而奔忙,上要管老,下要管小,负担也不轻。特别是媳妇不是自己生养的,没有血缘关系,能不给甩脸子就
不错了,哪还能有过高的期望值!如果得了病,须人侍候,就更麻烦。“久病床前无孝子”,想什么都遂自己的意,难!
但当地处于齐鲁之邦,受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加之民风淳朴,所以虽有些忤逆不孝之人,并非主流。一个孝字
还是根深蒂固地左右着人的思想活动,很多孝敬老人的都受到人们的称赞。孝,金文写法,象一个小孩用头顶着老人的手,意
思是搀扶照顾老人走路。这字简直就是一幅尊老爱幼的图画。尊老爱幼是社会的公德,也是一个人的美德。现把当地的敬老风
俗简述如下:
1、以老人为先:懂礼貌的人一般都知道要以老人为先,比如在车上要给老人让座,出门时进门时先让老人。平常吃饭时先
给老人舀碗。有点时鲜果品,要让老人先尝,衣服、被褥先给老人做……这些生活琐事看起来不起眼,却体现了尊老爱老的民
风。
2、拜年:每年大年初一,村里的男女老少成帮成群,相约一起去给年老德高的长辈去拜年,问问安好,叙叙家常,增进一
下感情,使老人倍感温暖。
3、祝寿:本地民间正式祝寿从六十六岁开始。俗话说:“六十六,吃块肉”。届时闺女必须给虚岁六十六岁的父(或母)
送肉庆祝。一些亲朋好友也来拜寿。儿子要摆酒席招待拜寿者。有的还觅了“响器”班子奏乐,燃放鞭炮,来增加喜庆气氛。
老人愿吃点什么,就吃什么,但不管吃什么菜,喝什么酒,都要吃一碗面条,叫长寿面。吃过饭(有的在饭前),来的客人要
按辈分远近等轮流给老人拜寿。老人衣帽整齐地地坐在太师椅上,接受大家的叩拜。
六十六以后,一般每年都要给老人过生日,不能断头。但只是自己的至亲给老人做点好吃的或做件衣裳、买点纪念品之类。
到七十三岁时,有的儿子女儿要给老人买条活鲤鱼吃。据说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圣人尚且只活到这个年龄,
那这年龄就是个“坎”,要帮助老人跳过去,买鲤鱼即借鲤鱼跳龙门的典故,祝愿老人顺顺当当地跳过“坎”去。
民间以八十岁为高寿,称朝仗之年、耄耋之年,和以后的九十、百岁都有较大的祝寿活动。但是做寿是在逢整十之前的九,
如九十九、八十九等,这叫贺九不贺十,取贺九寿久之意。现在祝寿一般是一家人带着老人到饭店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皆大
欢喜。但不管宴会菜肴如何丰盛,一碗长寿面仍是不可缺的。有的较大的祝寿活动,其仪式为:
先设置寿棚,贴喜联。横批:福乐长寿。对联:年老喜看花千树,人寿笑敬酒一杯。
中间设供桌,供有寿桃、寿糕、点心、鲜花。
仪式开始,主持人致词:尊贵的×(姓)老先生,(×(姓)老太君)今天八十大寿,各位亲戚、各位朋友、各位友好、
各位来宾共同前来祝贺,现在祝寿开始。
请×(姓)老先生,(×(姓)老太君)寿棚高坐。
家属、儿女就位,鸣炮奏乐。
拜寿开始:
儿子儿媳先贺,行九叩拜礼。
女儿女婿行九叩拜礼。
侄子、侄媳行九叩拜礼。
儿辈换帖朋友行九叩拜礼。一般朋友行六叩拜礼。
孙、孙媳、曾孙、玄孙行三叩拜礼。
街坊友邻、亲友、嘉宾行六叩拜礼。
祝寿结束。请老寿星离位入席,祝寿宴开始。老寿星单设一桌,由至亲作陪。各亲朋好友就座赴宴。饮宴期间各方代表要
向老寿星敬酒,以示再贺。
有的户主祝寿后,或安排地方有名的剧团唱戏三天,或放映电影三天,以渲染喜庆气氛。
4、延寿:农历一年中有时有闰月,民间流传闰几月不吉利的迷信说法。每逢闰月,妇女经常要给娘送物品延寿。有时送大
红腰带,有时送大红棉袄,有时给买双鞋袜。名堂是“留娘带”、“留娘袄”、“留娘鞋”。不大懂事的媳妇只给娘家娘送,
懂事的媳妇一式两份,娘家的娘和婆婆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