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6&run=13

民俗,简而言之,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人们的各种活动之中,节日礼仪,耕耘收获,摇橹
拉纤,硪歌民谣等无处不有它的存在。“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自古以来,有见地的人都注
意了民俗的存在。今天,民俗对我们了解民间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习惯,研究社会和文化状况有着重要作用,对弘扬健康的文
化传统,增进精神文明建设也大有裨益。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很多民俗现象已渐去渐远,慢慢消失,成了过
时不能补救的东西。因此,把它记录保存下来,实在是必要的。
东明地处中原,东临齐鲁,西靠黄河,过去是个偏僻小县。这里的民俗也没什么高深过人之处,它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里
巴人”、“草根文化”。但是,它就像黄河岸边的一株小草,从古至今,车轧羊啃,水淹沙埋,依然能顽强地生长,并绽放出
芬芳的小花。这小花虽不似牡丹富丽,也不象腊梅清雅,却有着自然的野性的美,粗犷的质朴的美。在我国绚丽多彩的百花园
中,缺少了它,不也是一种遗憾么?
东明,这个古老的多灾多难的小县,多少名不见经传的黄河儿女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血管中流淌着黄河母亲的血液,
他们的一生是相伴黄河的一生。婴儿时,屁股下天天铺垫的是温热的黄沙土;成年后,箩头中是河滩的青草,沙洲中的鸟蛋;
长大了,穿上土黄色的“紫花布”裤褂,坚硬的板尖沙鞋,或劳作于田间,或在黄河中执篙拉纤……一生结束了,又回归于遍
地的黄沙之中。一代又一代,他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憧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历史,创造着文明。所以,东明
民俗虽看起来平常,其文化底蕴却是深厚的,内容是丰富的。它那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不可小觑的,它应该得
到足够的关注。
在整理工作中,我们感到民俗内容浩如烟海,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同在。即使现在仍流行着的民俗,
也是良莠不齐,玉石杂陈。但民俗不是小说,不能虚构,本卷力求实事求是地对它进行健康、真实、严谨、明白的反映,使人
们对它多些了解。至于对它进行辩证的分析,深刻的研究,进而摒弃陋习,传承文明,使我们的民俗更健康、更富有魅力,使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本卷的意愿,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本卷所涉及的民俗,从时间上看主要存在于清末至解放初期,从地域上看主要是东明境内及周边地区。但俗话说“三里不
同风,五里不同俗”,即使同属一县,各乡、村的习俗也不完全相同,要想绘出一幅完美的东明民俗图也不是容易的事。我们
只能尽力把搜集到的材料如实地展示出来,还有不少民俗现象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
为了叙述得清晰条理,本卷分别记录了东明传统节日、婚丧礼仪、衣食住行、竞技娱乐等十二个方面的民风民俗。为了突
出地方色彩和语言特点,保持其中的原汁原味,行文中采用了一些方言,意思大都能看得明白,少量距普通话太远的方言词语,
有的加了注音,有的在括号内予以解释,个别的字用别字代替。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东明民俗》的材料来源于两处:首先,它的基础是李树艺先生所编《东明民俗》。李老先生一生生活在东明,亲自参
加各项生产活动,曾在多种民间礼俗活动中充当“执客”,对东明的各种习俗特别是婚丧礼仪习俗了然于胸,因此才写出了东
明的民俗百态。在东明的民俗整理工作中,李老先生功不可没。其次,在原《东明民俗》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删削、订正
并调查增添了大量材料,形成了现在的《东明民俗》。《东明民俗》是村、乡、县全体调查、编纂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
各方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
因水平、时间等等所限,卷中难免有缺漏错讹和不足之处,欢迎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编 者
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