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 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53&run=13

如果以上三点都能通过,就可以互换“红帖”,叫“红帖相照”。这红帖是当时婚姻的凭证。男女双方各持有了对方的帖,
就成为合法夫妻,就象现在到民政部门领了结婚证一样。
男方给女方的帖叫“恳帖”,女方回男方的帖叫“允帖”,必须男先“恳”女后允,简称“男恳”“女允”。
帖的外皮是一个专门制成的大红纸袋,上印有龙凤图案,所以叫“龙凤帖”,里面有六褶大红帖。(附帖式)
男帖封皮正面有一个大“恳”字,女帖封皮正面有一大“允”字。
男女帖的格式,主要分别在称呼上。男“恳”为男方向女方恳求之意,女“允”为女方允其所求。男恳帖的“恳”字也有
写作“肯”的,有“登门问肯”之意,即问女方肯不肯答应的意思。帖笺第一面纸条上的字叫“台头”。如是恳帖,是男方家
长对女方家长的称呼,挂上女方的姓氏写“先生大人”。允帖是女方家长对男方家长的称呼,挂男方姓氏写“亲家先生大人”,
或直接写“先生大人”。帖中的四句话,男含恳求,女含应允之意。四句话后是发帖人即主婚人的落款。其称呼按双方主婚人
的辈份再加上谦辞即可。至于其他全属套式。双方帖上所写“冰人”“伐柯人”都是指媒人。“冰人”来自《诗经·邶风·匏
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伐柯来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修
帖代表着双方的诚意和文明,所以双方都很严肃认真对待,如有称呼或关键词语写错了,不但要贻笑大方,而且有散媒可能。
“换帖”又叫“下聘礼”或“送彩礼”。讲究的人家要搬皇历、择吉日,一般人赶在上半月的一个双日即可。事前要备好
彩礼,俗称“换帖礼”,数量是四大样,多是胭脂、水粉、衣料、首饰等,每件都要成双。当然穷人富人所送彩礼在质量上悬
殊很大,但件数却不能少。除“彩礼”外,还有四个红纸包,分别包着四样表吉祥之物:一包木炭,表示两人往后的日子过得
炭火一样红红火火;一包“酵子”(酵母)表示以后两人的日子象蒸馒头和发面那样过得喧活、大发;一包同根两棵大葱,表示
夫妻并蒂、家业兴旺,做事清白;一包是一条红线串着九枚青铜钱,表示夫妻如九九连环,多子多福。
这些物品连同红帖用一个大红包袱包住,送到女家。女家若同意婚事,就把红帖彩礼留下,再回赠四小件(每样一件),穷
人家回袜子、手巾、鞋、帽,富家要回衣料。如果女婿是读书人,要加赠“文房四宝”,叫做“回奉”。四件表吉祥的物品中
留下“火炭”“酵子”和“大葱”,表示“如愿以偿”;把那串九连环的青铜钱再添一枚凑成双数,表示“来时九连环,回去
成双对。”再按恳帖上的辈份称呼,付回“允帖”,让换帖人带回,女方不留来人吃饭。
换帖人多由媒人担任。换帖一妥,皆大欢喜,就要给媒人庆功。当地习俗,换帖之日,男方家里要大摆宴席,请来本家长
辈和与媒人相识、相厚的人作陪,务必使媒人痛饮一场。换帖请媒人是因大功初步告成,所以叫“小请”,也叫“小啃”;完
婚后才算大功告成,要“大请”,也叫“大啃”。当媒人的没有明拿酬金的风俗,即使专业媒人也是暗中奉送。一般媒人一方
面是做好事,成人之美,一方面也就是贪图点吃喝欢乐。所以在媒人席上,就没有很多礼节,主要是让媒人吃好喝好。如不把
媒人灌个酩酊大醉,就算不会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