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5&run=13

东明县位居中原,黄河岸边。自古以来,东明与黄河相依相伴,东明的变迁与黄河密切相关。今天,我们俯视东明这片土
地,回望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发现黄河是最好的见证。我们编写《黄河的记忆》这部丛书,记叙东明的历史演变和文化风貌,
描述曾在东明生活过的人物、发生的事件以及生产、生活状况,目的是传承东明历史文化,激励后人把东明的事情做得更好。
《引言》作为全书的概述,取经略纬,发明显暗,以便帮助读者了解全书梗概,理解相关内容。
东明是黄河入鲁第一县。东与牡丹区、曹县接壤,南、西、北分别与河南省的兰考、长垣、濮阳为邻。全县面积1370平方
公里,设7镇6乡和一个省级开发区,辖418个行政村(社区),928个自然村,现居住汉、回等16个民族,75.5万人,
耕地面积120万亩。
东明县全境系黄河冲积平原,海拔54.5~66.5米。黄河沿县境西部北流折而东去,于县内蜿蜒66公里,河床高出背河地面
3米左右,故有“悬河”之称。这里地下水位1.8~3.8米,注入“南四湖”的东鱼河、洙赵新河皆发源于此。境内有越堤引黄闸
三处,灌溉引水流量为95立方米/秒,农田黄灌面积82.6万亩,并为菏泽市南五县灌溉送水。县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四季
分明,雨量适中,具有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显著特点,适宜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西瓜等作物生长。
东明历史悠久。十多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书经·禹贡》记载,东
明之域西邻黄河,南越济水,北跨濮水,位于兖州、豫州的结合处。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卫、郑、魏、宋。秦统一中国后,为
三川郡阳武县之户牖乡。秦二十九年(前218)春,始皇帝东巡至此,忽霾雾四塞,不能进,因命其地为东昏。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始置东昏县(治所在今兰考县北爪营村西),属兖州陈留郡,新莽(公元9年)改为东明县(见《菏泽地名》),
东汉复为东昏县。三国时,魏文帝黄初四年(223),“省天下郡县”,废东昏县为东昏镇,其地入外黄、济阳二县.宋乾德元年
(963),复东昏镇为东明县,属开封府,为畿内邑。建炎三年(1129),没于金,属南京路。金兴定二年(1218),县治所徙
黄河北冤句故地(今东明集),属河南路曹州。元初属大名府,不久,改属开州。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因黄河泛滥,县
治废,东明之域分属开州、长垣。弘治三年(1490)九月县治重建,隶大名,县治所位于大单集(今城关镇)。民国初期属直
隶大名府,解放后,1949年8月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11月先后属河南省郑州、开封专区,1963年4月属山东省菏泽专区(市)。
黄河是仁慈的。它滋润了东明大地,哺育了东明儿女。曾给东明带来福祉与繁荣.《书经·禹贡》描述了帝禹治水后,包括
东明在内的兖州一带的繁荣景象:“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河道疏通,水患大大减少,“降丘宅土”,百姓从土山上迁移下
来,住在了平地上,“厥土黑贲,厥草惟繇,厥木惟条”,这里土壤肥沃,草木茂盛,“厥贡漆丝,厥篚织文”,人们把贡漆、
贡丝和装入竹篮的精美的丝织品载于船上,“浮于济·漯,达于河”,渡过济水、漯水、黄河,贡入帝都。据史料记载,春秋战
国时期,东明之域,百里之内,已有武父、煮枣、襄邱、葵邱、济阳、户牖、漆园城诸多城邑。至今,东明还有晋文公行乐之
文台遗址,齐桓公西游建齐王阁之齐王集村(一说是葬齐王田儋处得名),五霸会盟之五霸岗村。孔子曾率弟子讲学于卫和南
鄙封(仪),其弟子闵子骞、公西华皆生活在该县西华村,后人曾修二贤祠,规模恢弘,为东明之胜景(已没于河)。由此可
见,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是经济繁荣,物阜民丰,各国诸侯竞相争占的富庶之地。
黄河又是狂暴无羁的。它的决溢泛滥,恣意横流,也给东明造成数不尽的灾难。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决于阳武县光
禄村,经延津直下东明、曹县,至徐州入泗、淮。滔滔洪水像无羁的猛兽,“崩我土地,决我城郭,溺我人畜,倾圯我墙屋,
淹我禾稼,为患不可胜言”(见《仪封县志》)。从元至元二十年(1283)到明洪武二年(1369)的86年间,东明境内黄河决
溢竟达10多次。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决白茅堤,东明平地水深两丈余,泛滥七年而不治。明洪武元年(1368),黄河决响
子口,淹死牲畜、损坏房屋不可胜数,全县人口大减,县治所也被迫迁移至云台集(今西堡城)。第二年,黄河又一次泛滥,
百姓四散,县治遂废,(见《东明县志》)。黄患之后,又连遭旱灾、蝗灾、战祸,东明全境陷入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路放元宝无人拾”的凄惨景况。
鉴于当时包括东明在内的中原一带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从明洪武三年(1370)至永乐十五年(1417)的近五十年间,明
廷向中原大规模移民屯田。其中,向东明的移民多集中在永乐年间,其形式分为遣返、军屯、商屯、民屯四种。遣返,就是将
逃往山西等地躲避战乱、水灾的难民遣返原籍,令其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所谓军屯(又称卫所屯田),即派军队垦荒种田;
商屯,即鼓励商人垦荒种地;规模最大的是民屯。按明廷徙民条律,在人口稠密的州府,将“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之户,
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见《洪洞县志》资料丛书)的比例,其余按指定方位,在官兵的监护下
迁移。民屯的田地属无主荒地,根据屯户的丁力,分给田亩,“给钱钞,备农具,三年内不征赋税”。据有关资料和本次调查
显示,东明现有的900多个自然村中,属这一时期移民建村的达537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58%。这些村的建村始祖主要来自四
个方向:一是来自山西的平阳、潞安、汾州等府的洪洞、壶关、平遥等县,计468个村庄,分布全县。二是来自山东的青州、登
州、东昌等府的益都、寿光、掖县、即墨、蓬莱、日照等县,计21个村庄,分布在县中部和东南部。三是来自彰德、怀庆二卫,
计34个村庄。其中彰德卫(安阳)8个营,集中在县中部东西一线;怀庆卫(沁阳)18个营,分布在县东部至中南部一带,随军
督二卫者亦在东明屯田建了村。这些军户多是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人。当地官府“悉以膏腴之田给军,故东明膏腴之地强半
属屯卫。”(见《东明县志》)。清顺治十六年(1659),这些军户村改为民户,归东明县管理。四是其它年代从山西、河北、
辽宁等地的移民。大批的屯田移民和返乡难民,使东明荒无人烟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弘治五年(1492),东明黄册丁户已达
4473户,32013人(见《大名府志》)。加上弘治七年(1494)后的300多年间,黄河河道基本稳定在兰考至徐州一线,东明黄
患相对减少,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文化出现了鲜有的繁荣与发展。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兰阳县铜瓦厢,又一次把东明人民推进苦难的深渊。决口后,大溜直冲东明,在东明境内恣
意横流二十年而不治,经过了三次大的游荡,最后改道在现行河道。直到光绪元年(1875),山东巡抚丁宝祯、直隶总督李鸿
章联衘奏请修筑了黄河大堤,黄河主流得到控制,但黄水所经之处,沙丘连环,盐碱遍地,土地高洼不平。从此,东明的农业
一蹶不振。加之官府腐败,社会动荡,战祸不断,人民生活又陷入极度困难之中。据史料记载,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到民
国二十二年(1933),东明村庄减少了153个,户数减少6799户,丁口减少77553人。
黄河的根治与东明的繁荣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东明人民发愤图强,筑黄堤,修
河坝,育林封沙,除涝改碱,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引黄淤改,终于使黄河安澜,地貌改观,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特别是改革
开放三十年来,东明人民率先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仅用三年时间,甩掉了“三靠”(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
帽子,一跃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07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46.9万吨,农业总产值3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与此同时,二、三产业迅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加,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如今之东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乡建
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安康的新东明正在快速崛起。当前,东明人民正以昂扬
的姿态,百倍的信心,在工业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奋力拼搏,以多彩之笔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就是这样,与古老黄河相伴相生、相争相长的东明人民,走过了漫长曲折的路程。在苦苦的历史求索中,东明人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创造出了丰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创造出了灿烂的富有特色的东明文化。这些文化是东明人几千年奋斗的
记录与总结;是东明人“五味”生活的感悟与升华;是东明曲折历史的凝聚与延续,来之不易,十分宝贵。概括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中原特色的村庄文化
中原村庄文化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农耕文化的伴生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在完成作物栽培实验阶段之后,开始了
由采猎食物向生产食物的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先民们告别洞穴故居,来到了土壤肥沃的中原大地,沿黄河聚族而居,渔
猎农耕。住居东明境内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不断地认识、实践、改进、提高,逐步形成了适应自然,利于生存、
具有鲜明特色的房屋和村落。一是择高而居。古之东明,虽然土地肥沃,但沟壑纵横,土丘遍布,常遭水患。为防洪、防涝、
防潮湿,先民们多选择在丘陵上、高台上、土堌堆上建村聚居,逐渐形成了择高而居的传统习俗。至今,黄河滩区的村庄皆高
出地面四五米;背河村庄也显示出街道、胡同高出地面和院落、房基依次增高的特征。二是傍水而建。傍水建村对人们生活有
诸多方便。不论是古代先民,还是后来的移民,不少在靠近河边、渡口、池塘、有水井的高阜之地建村。三是和谐自然。村庄
的街道、胡同采用棋盘式构架,取直避斜,东西南北四通八达。庭院规矩方正,“负阴抱阳、藏风聚气”;正房座北朝南,背
风向阳,采光充足。四是独具风格。与江南和周边地区相比,东明村庄的建筑风格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一,庭院宽敞封闭,高
墙、深宅、大院,有别于江南农村的少院墙、开放式,也有别于山陕地区的浅宅、狭窄、紧凑型。其二,房屋不论是正房、配
房,多为一层,而江南多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圈牲畜。“南巢北穴“的演变痕迹明显。房顶起脊,人字型结构,前后有坡。
有别于山陕地区的“立人”式,一面坡,也有别于黄河以北地区无脊无坡的平顶房。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既体现着当地群众
的审美观念,更遵循着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顺天法地”的古老法则。
齐全的村庄功能是东明村庄文化的又一特色。东明地处战略要地,历代官府十分关注,村庄的功能也显得比较健全。一是
是村能组织的管理功能。村级组织始于周朝,当时村称里,设有里正。战国为“什伍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什伍内,如
有人犯罪,必须告官,否则处以腰斩。之后,分别实行“乡、亭、里制”、“邻保制”、“保甲制”、“里甲制”等等,虽名
称各异,但相互监督、维持治安、征收赋税的功能大体一致。新中国成立后,村级组织成为村庄的领导和服务层次,功能更加
全面具体,在村级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学校、寺庙、宗祠、教堂的教化功能,起着族权、神权和儒家思想的传播与统
治作用。如今,以上设施虽存,唯学校发挥着培育人才、提高村民素质的重要作用,其余皆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寄托之所。三是
村寨的防御功能。历史上,东明的村寨很多,清宣统年间达一百多个,民国时大村几乎村村有寨,并配有武器。在旧社会,这
些村寨发挥着战时御敌,平时防匪,河决挡洪水的重要作用。四是集市商贸的交换功能。据《东明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
农村集市已达230多个,如今更是遍布城乡,贸易更加活跃。
东明村庄有着灿烂的村庄文化,《东明村庄》记叙了许多鲜为人知、丰富多彩的村庄内容。
二、依附黄河特性的农耕文化
“善徙、善决、善淤”是黄河的三大特性(见《山东省黄河志》)。这三大特性,集中表现在黄河下游地区。东明地处黄河
下游要冲,历史上经受河道迁徙、堤防溃决、浊流淤垫的次数不可胜计,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面对黄河水患,以农耕生活为
主的东明人民,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关注摸索着黄河的变化规律,运用其规律特性,巧妙地、有效地组织农耕活动,
年复一年,形成了依附于黄河特性的农耕文化。其文化内涵分为被动顺应和主动利用两个阶段。
新中国建立前,为被动顺应阶段。以清咸丰五年(1855)后的近百年为例,由于黄河的决溢泛滥,东明的百万亩耕地变成
四分之一的壤土地,四分之一的河滩地,四分之二的沙荒、盐碱、涝洼地。生产生活条件都很恶劣.农民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
能顺应自然,适地而种,维持生计。耕种壤土地的村户,沿用着平原地区传统的耕作方法,而那些只有沙荒、盐碱、涝洼地和
河滩地的村户,必须寻觅新的生产门路,因而产生了变了味的耕种内容和耕作方法。沙化地基本不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而
是栽杞柳,植白蜡条,种花生,用杞柳条、白蜡条防风固沙,采削条子搞条编,再卖条货买粮吃;花生收获后,或直接换粮食,
或加工成花生油后换粮食。那些成方连片的涝洼地,“春旱白茫茫,夏涝水汪汪,种地不打粮,野生芦苇遍地长”。农民只好
以芦苇作原料,编成各式各样的苇制品,然后卖掉换些粮食。近二十万亩的盐碱地中,盐碱度较轻的还可种些耐盐碱的黍稷、
黑豆、棉花等作物,重盐碱地寸草不生,人们只好靠刮盐土,淋盐水、做小盐,卖钱养家糊口。黄河滩区的农业生产更需顺着
黄河的性子来。滩地虽然肥沃,但秋季往往涨水漫滩,秋作物有种难收。因此,冬小麦是大宗作物,秋季则种些高杆耐淹的作
物或生长期短的小杂粮.涨水漫滩的年份往往退水较晚,土地无法耕翻,种麦的方法也就有些原始古怪了,一是撒裂缝或撒“水
泡”下种,二是拉利耧播种。收麦也有别于他处,他们少用镰刀,多用钐刀钐麦,戗铲戗麦,或用手拔麦。这些收种方式《东
明民俗》中有详细记述。
新中国成立后,为主动利用阶段。第一,利用河水善淤的特性,引黄灌淤,改良土壤。1957年高村冷寨建成黄河虹吸水利
工程,1958年又建成黄寨引黄闸。通过引黄灌溉,人们发现,黄河水落淤能够有效地治碱、压沙和填充涝洼,因而东明人有了
利用黄河水落淤大面积改良土壤、改变地貌的强烈愿望。1970年5月8日,原国家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得知这一消息后,专程到东
明实地考察,当晚在菏泽听取东明县的意见和要求,决定作为水电部的放淤改土试验项目,建设阎潭闸,开展大面积引黄灌淤改
土。(见《东明县水利志》、张华轩同志回忆录《历史的足音》)。接着又建成谢寨闸、高村闸,“三闸”并用,在全县铺开
了大规模地引黄放淤改土工程,至1995年全县淤改面积达51.06万亩,平均淤土厚度半米左右,有的深达一米多,彻底改变了东
明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结构,为农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发展引黄灌溉。黄河水与井水相比,具有水质肥,水温
高,成本低,速度快,不板结等优点,利用“三闸”引黄灌农田面积达80多万亩,黄河已成东明农业的命脉。第三,调整种植
结构。淤区和黄灌区土质肥沃,不但能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而且由于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高,长出的西
瓜个大、味正、糖度高,加上农民有种西瓜的传统技术,每年西瓜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亩产6000多斤,远销七八个省、市、
自治区,成为全国出名的“西瓜之乡”。同时,生产条件的改善,也带动了耕作制度的变革,作物由原来的“一年二收”变成了
“一年三收”、“一年四收”,亩均效益大幅提高。由于水利条件优越,水稻种植面积已猛增到20多万亩。东明水稻产量高,
品质好,可与“东北大米”相媲美。
三、深受儒道思想影响的民俗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在黄河文化中,最先叩响文明之门的是宗教。地处黄河
之滨鲁豫之交的东明,深受黄河文化的熏陶和儒道思想的影响,乡风民俗中渗透着儒、道两家思想的内涵,因而形成了具有地
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早在仰韶文化晚期,黄河岸边的先民们就有了“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所法之祖,生前是人,其中的杰出者被敬为神。
神与人是不能直接沟通的,必须经过既有人性、又有神性的“巫”来完成沟通任务。于是,“巫”便成了宗教的组织者与执行
者。这种“巫”的双重性,后被作为君王的统治者所承袭,因此,君王被称为“帝”或“天子”,成了宗教的操纵者,宗教也
成为历代封建帝王维护国家统治的精神工具。儒、道也不例外。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春秋时为一家之言。其核心是仁,以仁为道德修养的目标,提倡施仁政,行仁道,仁者爱人,
以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教导人们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和谐社会,永享太平的学问。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确立了它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教化民众、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和手段,儒家经典成了
儒生的必修课程,尊孔读经参加科考成为平民百姓的晋身之道。东明距孔府不足二百公里,儒家思想影响至深,重视儒学教育
便成官府的优良传统。明弘治四年(1491)东明知县宫显到任,当年五月便创立了庙学。知县宫显、邓钺相承建设了规模宏大
的文庙。万历年间,知县区大伦、常澄、李遇知和乡宦穆文熙共送学田37顷74亩4分(见《东明县志》),让县学收取租金,作
教学之资。为鼓励儒生求学上进,到县学习者发给伙食费;灯油费;参加乡试、会试者补助路费;考中者知县登门致贺,悬挂
匾额,大力彰扬。一时间,东明读书之风大兴,民间私塾纷起,成名者成批涌现,在朝为官者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仅弘
治十八年到明末的135年间,东明学子考取进士者23名,其中万历间13名,“一榜双进士”者四科,中举者70余人。儒学教育的
兴起,使儒家思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未有,其影响程度无法估量。由于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在全县社会、家庭、
生产、生活、文化、经营、伦理道德、婚丧礼仪、衣食住行等民风民俗中,无不渗透着儒家思想的内涵。
东明是道家思想的发祥地之一,道家及道教对东明民风民俗的影响同样是非常深的。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一生生活、工作、
著书立说在东明。东明人把庄周视为家乡的神人。在东明,庄周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庄子的后裔众多,代有贤人,庄子墓、
庄子观、南华山、漆园城、逍遥园等遗址犹存。唐天宝元年(742),玄宗李隆基封《庄子》为《南华真经》,改离狐县(原东
明)为南华县,封庄周为“南华真人”。唐《括地志》对庄子工作过的漆园城有这样的记载“漆园故城(即今东明县之裕州屯),
在曹州冤句县北十七里,庄周为漆园吏,即此。”江西新城进士杨日升对道家思想领悟颇深,自诩为庄周化身。传说,他在会
试时受庄子点化而得中进士,清康熙七年(1668)到东明知县事。到任后,他用庄子的思想教化民众,效果颇佳.《东明县志》
中有这样的记载:(杨日升)为政以德化民,不搞刑罚,不滥施威风。著《乡约解》,亲自到场讲解,即使监狱里的囚犯或正
在审讯未判之人也让其聆听,使之革心洗面。这种理政安民的方法在当地效果甚好。为进一步弘扬道家思想,他得知东明是庄
周故里后,亲自到古漆园城修复庄子观,重修“逍遥园”,并在庄子故里庄寨村重修庄子墓,重建庄子观,每年都组织大型祭
祀活动。庄子之思想在东明官民中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劳动人民虽不懂庄子思想的精髓内涵,但受庄子热爱自然,高扬个性,
珍惜生命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东明人崇尚自然,豁达大度,无拘无束,慷慨无私,粗犷豪放的性格与之不无关系。在民间,
道家所推崇的自然神(如土神、谷神)、动物神(如龙、龙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遍布城乡,随处可见。道教的丹术、
巫术有的至今仍在沿用。民间的“老君堂”、“聚仙阁”、“三清观”、“三官庙”、“玉皇庙”、“龙王庙”、“大王庙”
等道教场所香火盛旺。在年节祭祀、祈神求雨、预言占卜、殡葬礼仪、巫术治病等民俗活动中,道家色彩甚浓,有些至今盛行
不衰。外来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东明的影响也不算小,其思想内容有些已成为民风民俗的一部分。儒、道、佛对东明民俗的影响
《东明民俗》中已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四、八方荟萃、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草根文化,处在基层的民众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主体。民间文化作为民众情感传播的载体,有着浓郁的
情感色彩。黄河岸边的东明人,有自古生长在此地的先民,有六百年前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批移民,他们带着各自的传统文化在
这里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形成了八方荟萃,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特征。
东明民间文化种类繁多,璀璨夺目。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仅戏曲就达15个剧种,150多个民间戏剧团体。其中有大平
调(本地大油梆)、豫剧(河南梆子)、枣梆(山西上党梆子)、山东梆子、河北梆子、二夹弦、大弦戏、四平调等。曲艺有
河南坠子、山东琴书、罗罗曲、道情、花鼓、铁板书。还有皮影戏、木偶戏、杂技、马术等。民间武术团体达120多个,其中有
梅花拳、大红拳、佛汉拳、掌拳、长拳、小红拳、炮拳、百步神拳、西洋掌等。东明被国家有关单位授予“中国戏曲之乡”、
“中国武术之乡”称号。至于民间音乐、舞蹈、雕塑、纸扎、印染、书画、工艺美术等,更是群星灿烂,枚不胜举。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是东明民间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近年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民间艺术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发挥着鼓舞士气、教化民众的重要作用。土生土长的剧种大平调最具代表性。这一
古老剧种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剧目多由《列国志》、《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改编而成,表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戏多,武
打戏多。其唱腔,女声优美华丽、抒情细腻,男声质朴刚劲,挺拔大气。引、对、诗、白使用东明方言,“讴腔”更具独特风
格。武场戏另加大梆子(长50公分,中有共鸣腔,重5斤,击打时发出沉重之声)、四大扇、尖子号,演奏时,声音雄浑,气势
磅礴,并采用真枪真刀对打和“彩戏彩具”手段,形成了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粗中见细,刚中有柔,夸张不失真实,豪放更
求帅美的艺术风格,很受群众欢迎。革命战争年代,东明大平调为宣传革命、教育群众、鼓舞士气立下汗马功劳。解放后,毛
泽东、周恩来、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观看东明大平调剧团的演出。大平调是东明戏曲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被列入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何尝不是如此。其渊源在东明虽无文字可考,但从秦汉以来的东明著名英雄人物中亦可知其悠久的历史。西汉大将陈
平、隋末大将徐懋功、单雄信、王伯当,唐末冲天大将军黄巢,北宋梁山泊女豪杰孙二娘,清初山东义军领袖李化鲸、清末捻
军首领李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东明县长梁子庠等等,无一不是气壮山河、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武术进入科考之后,
明清时东明籍武进士15人(其中武状元一人),清代东明籍武举人64名。东明集镇西郝庄村的郝德淼、郝玉堂父子双双得中武
进士,传为美谈。军旅中英武盖世者更不乏其人,他们在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土安全中立下累累战功。东明武林侠士崇尚忠
义,热爱国家,在抵御外患中表现不凡。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大举南犯京畿,东明、长垣首当其冲,长垣陷落,知县被
杀,东明县城孤悬河外,陷入重围。知县宋晟率东明武侠、官兵据守力战达一年之久。宋钦宗对宋晟迁升褒奖,直到建元三年
(1129)东明城才没于金人之手。无独有偶,金贞佑末年(1217),王毅知东明县事。元兵围困县城,情况紧急,王毅率东明
军民据守数月,虽因势单力薄,外援杳然,城被攻破,但王毅被元兵所执后,宁死不屈,凛然就义,满城百姓为之号啕,隆重
祭奠。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匪盗蜂起,为了护村保家,境内各村几乎都设有拳场,组织青壮年习拳练武,在防匪防盗、保护
村民生命财产、维护地方治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武林中不少热血青年参军参战,打击日本侵略者。著名的王
高寨保卫战中,100多名梅花拳男女民兵持大刀长矛奋勇厮杀,毙伤日伪军45人,谱写了一曲保家卫国的英雄壮歌。关于多姿多
彩的东明民间文化艺术,在《东明文艺》中多有详细记载。
如上所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明人民创造了优秀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十分珍贵,作用巨大。在党中央提出繁荣社
会主义文化事业,打造文化产业,增强软实力的今天,东明县委、县政府决定编纂这部文化丛书,无疑是正确之举,意义深远。
在收集、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广大群众的关注程度非常之高。他们积极提供资料,主动探讨问题,热切表
达愿望,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责任心和对文化产品的渴求。可见,此举适天时,顺民心,合民意,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同时我
们也感到,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社会形态在快速变化,有些过去常见的生产、生活画面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些优秀的传统产
品、传统工艺也已销声匿迹,一些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们的记忆中淡漠远去,发生在农村的一些重大事件已很少有人能说得清
楚,搜集、整理起来已经非常困难。如果再晚几年做这项工作,其难度会更大,损失无法弥补,所以抢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工
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们还感到,我县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就这次获得的资料看,优美的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可开发为旅游产业;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开发出来足可成为产业,走出国门;完整系统的物质、文
化资源,整理出来可展示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此教育后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等
等。总之,可供开发的领域广阔,前景光明,大有文章可做。
丛书共分五卷,即《东明村庄》、《东明民俗》、《东明风物》、《东明文艺》,各卷从不同侧面记叙了东明的历史文化。
丛书面世后,期望能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东明,更深刻地认识东明,更有力地促进东明发展,使黄河岸边的这颗东方明珠更加
璀璨夺目,光彩照人。

编 者
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