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饮食习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35&run=13

庄稼饭:庄稼人吃的饭叫庄稼饭,也叫农家饭。“农家饭,不打欠。”意思就是非常及时,尤其是“顶班”做活的农民,
到饭时就要吃饭。虽然没有钟表,看太阳也把时间卡得很死,放下锄头就端碗。不象城里无事的人,夜贪玩,早贪睡,象人们
说的“官家的饭,朝南看。”早饭能吃到晌午。
“农忙三冒烟”,“农闲两冒烟”,也是农民吃饭的规矩。过去做饭要烧柴,烧柴就要冒烟,做几顿饭就冒几次烟。农闲时
是两顿饭,省米省柴又省时间,谁不照此标准,就是“不会过日子”。
早饭吃甜(淡),米饭糊涂;午饭吃咸,面条、疙瘩;晚饭叫“喝汤”,即喝点米汤或清水。现在看这是很好的减肥之法,
可过去是因为穷。富裕之家,能隔些天吃顿“高头饭”(小米干饭加点菜浇头),包顿菜饺,夏天喝顿凉面条,就算改善了生
活。夏吃干,有馍有饭;冬吃稀,有饭没馍,叫“光端不拿”。这样是为了节约粮食,想要吃饱肚子,就得在面中加糠、加菜,
如红薯叶、萝卜缨、南瓜、葫芦,豆角及各种野菜,做菜馍或蒸菜。加点小盐、醋,就算有了调料。香油,是很多人家吃不起
的。农民常风趣地说:“头上脑油不断,锅里油星不见。吃油?吃脑油!”
串饭场子:本地流行一种“串饭场子”,或叫“赶饭场”的吃饭风俗。每个村都有几个比较固定的吃饭场所,这种场所不
是谁规定的,而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聚集的地方。夏天的树凉下,冬天的避风向阳处,几家的中心点,哪个消息灵通人士的大门
口,都能成为饭场。农村吃饭时间都是比较一致的,一到饭时,右手抓双筷子拿上两个盛着辣椒糊或豆酱、咸菜的窝头,左手
端着个大碗,就下(去)了饭场子。如谁家有了新鲜菜肴,就端上一碟,放在地上要大家品尝。有的蹲着,有的依树站着,有
的干脆脱掉一只鞋往屁股下一放,当成板凳坐在上面。大家边吃边说边笑,家长里短,轶事奇闻,国家大事,村中琐事,林林
总总,无话不谈。串一次饭场,就象听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村里村外,大的小的,真的假的,很多消息都是从饭场获得的。如
果有个刚从外地回来的人,大家更迫不及待地早到饭场去听取他从外边带来的新鲜事。饭场的谈话内容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
佐料。如果有人突然两天没去饭场,大家会关心地打听他是否生病或外出了,是否需要帮忙。家境实在困难的,就不好意思去
饭场吃饭,怕丢人,一到有了点好吃的,马上就到饭场显摆显摆,觉得脸上也有了光彩,饭菜也格外有滋有味了。
原来串饭场的主要是男人,解放后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妇女也加入了串饭场的行列,饭场就更热闹了。但是,现在
这种风俗正在慢慢消失,一来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饭菜多样了,去饭场不好带,家里桌子凳子齐全,一家人在一块吃比较
舒服;二来现在信息渠道多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各村甚至各家都有,就少有人去饭场听新闻了;三者人们的观念变了,
不再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而是注意起卫生来,感觉在饭场吃饭有风沙也不太卫生。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吧?反正
现在串饭场的少了。
饭难做:“媳妇下厨房,堂上先问娘。”当媳妇的做每顿饭,都要请示婆婆:做什么饭,盛多少面,下多少米,问清楚了
才能去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婆婆当家,自然要“把锅头”,因为她肩负着全家人的生活重担。
过去说吃粮难,其实有了粮,做饭也不容易。先得碾米(图6、7)、磨面(图8)。“缸里没面打婆娘,瓮里没水骂汉子。”
米面少了,做饭的妇女就得安排碾米磨面。过去用石碾石磨,套上牲口还好些,虽然“拉磨驴”拉大半天还碾不下一袋谷,一
晌还磨不下来一斗粮食的面,却省了人力。若用人推磨,两三个人才能推动一盘磨,累得汗流浃背还磨不出一斗面来。越是农
忙季节,吃饭越要紧,有时夜间还得掌灯推磨,推得头晕眼花还得推。推碾更累人,两三个人推不动,有的村子根本没有碾,
就用碓捣。很多人嫌石碓(图9)烂米,要用“地碓”,在地上捣出个尺把深的小圆坑,倒进升把谷,多使用锄杖坐在地上一下一
下地捣,一大晌也捣不出三四升米来。
用水也是问题。现在自来水一通,水哗哗流淌。过去全村共用一口井,穷富都一样。如果有人做了危害全村人的事,大家
不让他吃井里的水,就是最大的惩罚。要打一口井很不容易,所以村里的水井都是多年的古井。逢夏旱,“吃水比吃油还难。”
天气越旱,井水就越少,各家就得抽出一个人来守在井边排队,一点一点往外刮水,用木筲担回家(图10)
过节:古代流传下来许多传统节日,都具有典型的民俗特征。是节日,就要按习俗办。中秋节吃月饼,祭灶节买芝麻糖,
端午节包粽子、炸糖糕,冬至包扁食(饺子)……不同的节日吃不同的食物,若不按规矩行事,首先怕神鬼怪罪,其次怕孩子
们不愿意,再者,也不能太苛苦了一家人。所以,过节也是一次改善生活的机会,这种风俗至今仍在民间盛行。
待客和做客:事先知道要来客人,主人便作好充分准备,除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整齐穿戴外,更重要的是准备饭菜。待
客饭菜富家好说,穷家难办。东明人爱面子,再穷也得让客人吃好。家里没有白面没有菜,到邻居家借点白面和鸡蛋,也得让
客人吃顿面条,尝尝醋轰鸡蛋菜。自己家里的大人小孩是不能吃的。
做客的也要衣帽整齐,梳洗打扮一番。贫寒之家多破衣烂衫,探亲访友时可借衣服穿。去做客带点礼品,一般是以食品为
主,到油锅上买上一、二串油条,或几个烧饼、二斤点心等。
参加宴请叫坐席,所准备的酒水、饭菜统称为“席”面。有的地方每席六人为一桌,有的地方七人或八人一桌。待客规模
的大小按桌数,有几桌,就说待了几桌客。
宴会开始前所有客人都要入席,东明对坐席的座次很有讲究。一种坐法是迎门摆放一个方桌,正对门的一方为上首,设一
位首席由主宾坐,也有设两位的就以左为首席,两边为陪客,对着上首的一边为下首,一般不坐人或坐一辈份最低的陪客,俗
称“打横”,专司本席的敬烟、倒酒、倒水、跑腿等杂务事。一种坐法是根据上菜的方向确定的,主陪正对上菜的方向,副陪
与之相对。主陪的右手位为首席,左手位为次席,副手的右手为三席,左手位为四席。宾客圆席后,主陪示意副陪上席(即上
菜)。先酒后饭,先凉菜、炒菜、蒸菜,最后上汤菜,上馍上饭。喝酒由主陪倡议先带头喝干,以示要各位开怀畅饮。叨菜则
由主宾带头,并劝大家“都叨!都叨”(方言同音字,请用筷子夹菜吃的意思)。酒过三巡,主陪从主宾开始,依次同每位来客
同干(喝)两盅,叫陪酒,意为欢迎各位光临,并为准备不周表示歉意。主宾为表示感谢盛情接待和对在坐各位的敬意可如法
炮制。此后,或仨或俩互致敬意,或行酒令等,变着法儿使宾客多喝几盅。总之,宴会的气氛要融洽、热闹,使客人既心情舒
畅,又酒足饭饱。
过去,待客的一般标准是“四个盘儿,一壶酒”,吃白面馍。只要有鸡蛋就算上等菜。再加上豆腐、粉皮和新鲜蔬菜就已
经很不错了。白面馍多不现成,吃烙饼是常有的事。待客的标准再高一点就分“粗”“细”了。粗桌也叫“肉菜席”,即一桌
上要上一个压桌盘(下酒菜),一壶酒(半斤),十个或十二个大碗(菜)。大肉(猪肉)做成的红烧肉、油炸的酥肉叫“碗头”
或“蒸碗”,至少六至八个,其余是素菜碗,粗桌以用肉的多少分席面孬好。细桌是多加肉,精细制作,再配上大件(大盘大
碗),小件(小盘小碗)和汤菜,如有海味的叫“海菜席”。按菜的件数计算,其名称有“五五八席”、“通六六席”、“八
八席”、和二十四菜的“全席”。
过节待客,红、白事待客等,其方法都有些特殊,已分别在有关部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