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的服装和打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30&run=13

现在男女平等,男子可以留长发、穿花衣,女子也可留短发,穿男装,大家都司空见惯,不以为怪。可是在封建社会中,
男女着装分得清清楚楚。女着男装为“乔装”,男着女装为耻辱。
女子爱美心理较强,喜欢华丽,所以衣装在式样上、颜色上、做工上都比较复杂。过去大致有襦、衫、袍、半臂、披风、
扇肩、裙、带、裤、裤腿、披帛、宦鞋和绣鞋等。
襦和衫:“襦”为棉上衣即袄,“衫”为单衣称“布衫”,都是下不及膝的短衣。这种衣裳宽襟长袖,爱用“外托肩”和
镶边、沿角,有的前后还绣上团花叫绣花袄。“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就是这种袄。
袍:长及膝下,有棉夹之分。棉袍大襟称“旗袍”或“大袄”,夹袍称“褂子”、“夹袄”。
半臂:短袖或无袖上衣,如今日之 “背心”和“坎肩”,便于劳动,侍女多着此服。
披风和扇肩:是相配的一套服装。扇肩在上,披风在下,皆无襟无袖,是一片片锦绣花采用一簇簇锦线相连,五彩相配,
上加珍珠、羊眼,下坠彩丝长穗。披风披在肩头,下拖腰底,扇肩扇住前胸、后背和双肩,两两相对,明铛耀眼。
裙:系于腰间,围住下身,扫地罩足。有百褶裙、八幅裙,红的称“石榴裙”,绿的称“绿罗裙”,侍女围短裙。
带:称“飘带”,系于裙上,配成一套。红裙绿带,五彩相映。带上条条绣花,带下根根坠穗,穗里藏铃,和上身披风、
扇肩连为一体,走起路来随风起舞,好似风摆杨柳,带飘穗摇,铃声叮铛,站起亭亭玉立,坐下银屏玉树,光彩照人。
裤和裤腿:“红绸裤子大甩裆”是过去女式裤子的式样,不论单棉,一律大腰大裆,又短又胖。所以妇女常用带子把裤腿
扎起来。“裤腿”是上面搭住裤子腿,下面蒙住脚面的另一块绣花布,扎在带子里面,把脚衬得又小又瘦,增加美观。
披帛:是少夫人或俏女郎搭在肩上,绕在胸前,拖到膝下的丝绸带子,多是白色,以增美观。
绣鞋和宦鞋:过去有个儿歌说:“小二小,割茅草,割了茅草喂骡子,娶个大脚老婆子。”谁要娶个大脚老婆子就是件很
丢人的事情。妇女长得丑俊倒在其次,但只要有一双大脚,就没有人要。每逢给孩子说媳妇时先问大脚小脚,若说脚大,十有
八九不成媒。媳妇娶到家,大家闹新房时,首先是看新娘的脚的大小,有的还故意量一量,如果脚大一点,会遭人嘲讽为“三
尺金莲”,有的一辈子成为笑柄。人说:“买地要买二合土(半淤半沙的好地),买牛要买抓地虎(短腿、腰粗长有力),娶
妻要娶小脚大屁股(小脚好看,大屁股宜生男)。据说裹脚这种陋习的始作俑者为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有一能歌善舞的侍女
叫窅娘。窅娘为讨后主喜欢,就把脚缠得很小,能在金盘上跳舞,叫步步莲花。因此倍受后主宠爱。别的宫女也纷纷效仿,流
传开来形成缠足即裹脚的风俗。这陋俗害苦了千千万万妇女。女孩子长到五六岁就要开始裹脚,不让脚长了。裹脚就是用两条
新白布带子,把脚紧紧地缠起来,把其他四个脚趾都缠扒在脚掌的下面,只露出一个大拇指来,形成两只尖足,故而常称妇女
为“一个脚指头的人”。脚是尖的,当然要穿尖鞋。尖鞋有两种,一种是睡觉时穿的,叫“宦鞋”。这种鞋软帮软底,多用大
红、大绿色的双层布做成。为了不让裹脚的带子松开,防止小脚再长大,就用宦鞋来保护。宦鞋做得又紧又小,再用襻脚带子
(宦鞋上的带子)襻紧,白天穿在鞋里面,晚上睡觉时把外鞋脱掉,带着宦鞋睡觉。另一种鞋是穿在宦鞋外面的,尖头木后根
高底,鞋帮上绣上花,就叫绣鞋。小脚穿上绣鞋叫三寸“金莲”,用“金莲”走路,前面不敢连地,多翘起脚尖用脚后跟一扭
一扭地行走,叫“莲步”.用莲步走路,身子一摇三摆,衬着头上的珠宝,身上的裙带,脚上的红缨颤颤巍巍。这种畸形的“婀
娜多姿”,被当时人认为是最美的。
以上所说,多是富家贵妇小姐的装束。劳动妇女衣着一般非常简洁朴实。老年妇女一般穿偏襟毛蓝布衫,至多再在托肩上
和下襟镶边。所以有的男人说到自己妻子时说:“俺那个毛蓝布衫”。中年妇女多穿浅蓝、月白色衣服。青年妇女比较讲究,
但衣服也从未那么贵重,更谈不到珍珠玉佩。只是穿的颜色鲜艳,做工讲究些罢了。象上述描写的裙装只在结婚时租赁一套穿
上一次。但是裹脚穿尖鞋却是每个妇女的统一装束。
裤子,老和少、冬和夏,样式无大差别,只是春夏秋冬均用扎腿带子扎着裤腿。
民国期间,妇女服装仍沿袭清末式样,但越来越趋于简化。农村妇女都穿大襟褂子、大腰裤子,只是青年人穿月白、印花或
条纹的,比较可身,中老年穿毛蓝的,比较肥大,仍扎腿带。冬天,青年女子穿花棉裤、大襟紧身花棉袄,一年四季头上都扎
一方花手巾,名叫“扎巾”,脚上单鞋棉鞋都绣花,一身花的姑娘媳妇一个个如花蝴蝶飞舞,给沉闷的社会带来些许亮色。老
年妇女冬天戴有两个浅帮的小绒帽,前面有帽花,后边是缩边。中年妇女戴同样的小帽,只不过帽花在两个浅帮上。妇女的“纂”
或糖牛儿(发式)露在外边。这种帽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仍有老年妇女在戴。如果嫌冷,就在帽外再顶一个黑手帕。虽然民国
时已提倡“天足”,本地农村妇女仍然缠足,穿尖足鞋。
新中国成立后,除老年妇女脚已定型仍穿尖足鞋、扎腿带外,再无人去受缠足之苦了。农村装束逐渐向城市靠拢,白居易
有诗曰:“时世装,时世装,出自城中传四方”。农村妇女也扯去了裹脚布,穿上了“洋袜”,鞋也成了圆口或尖口圆头布鞋,
但仍绣花。这种绣花之风一直延续着。现在青年女子多穿各式皮鞋、机制布鞋、凉鞋等,反而是老年妇女穿绣花鞋的多了。不
过现在自做鞋子的极少了,大都是买鞋穿。
头面装饰也有讲究: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女子不但生理上有自然的变化,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
越注意自身的打扮。衣服和绣鞋固然不能有所疏忽,在头、面的装饰方面更是特别注意。
发型装饰:女子的头发叫“青丝”。一头青丝如墨染,谁若长出一头乌黑发亮的“青丝”自然就美三分,再加上精妙的修
饰,就更加靓丽。
头发的修饰分前、后两部分,额头和两鬓为前部叫“迎面”,不分姑娘和媳妇可任意修饰。如额头上面剪成齐眉短发,叫
“前刘海儿”;从中间分开,两鬓对称叫“双凤展翅”;偏向一边叫“丹凤朝阳”。此外,还有“盘龙戏”、“比目鱼”、“龙
戏珠”、“燕点水”等许多名堂。梳理成这样或那样的发型,当时的“绣房”里哪有熨烫工具和发胶?除用簪环外,主要是用
自己泡制的榆木“刨花水”(有粘性),把头发固定起来。
分在后面的头发叫“脑后”.其梳理方式闺女和媳妇有严格的区别:闺女一律扎辫子,媳妇一律盘纂,这是两者明显的标志,
一点不能混淆。
辫子:是姑娘们的一趣,她们在辫子的梳理上,也非常讲究,如把理在后面的头发用“红头绳儿”偎根扎起来,叫“老把”,
下面再辫辫子;也有不扎“老把”,把辫子松松地辫起来的,叫“松散?儿”;到末梢再用绿头绳儿扎住叫“辫梢儿”。这两种
辫型,常做为评论美女的话题。对前者说:“大红老把一长”或“大红老把绿辫梢儿”;对后者:“大头发辫子松散?儿,搭到
腚垂儿上。”过去,一般男的总要回头看看女子的大辫子或小纂儿。在封建礼教约束之下,女的可不允许再回头看看男的。如
《西厢记》中,就因为莺莺回过头去看了张生一眼,引出了张生和莺莺的一段恩爱缠绵的恋情。
还有看见别人太高兴时爱说:“看把你喜得小辫子都撅起来了!”此话是说大闺女们一想到喜事,就爱偷偷地对着镜子玩弄
她的大辫儿.如戏曲《洛阳桥》里的耶律含嫣,一听说花轿临门,便高兴地甩起了大辫儿来。现在,青春少女留大辫子的极少了。
纂:也叫“发髻”、“发鬏”,是当了媳妇后必须梳理的一种发型。现在,这种发型也少见了,因而是闺女、是媳妇很难
辨认。
盘纂也是根据各人不同的爱好,盘成形式各样的发髻。有高吊、低垂、簪别、散盘、扁、圆等等。不论怎样盘法,外面都
要用丝网罩住,不使头发散乱,以示整洁。
由闺女变为媳妇,就要由辫儿变纂,这叫上头。大闺女一“上了头”,一辈子也不能再散开了。中年妇女依旧盘纂,但有
些只用簪子别住,不再罩丝网。直到娶上了儿媳妇,当上了婆子,年龄老了,头发也少了,就在脑后挽个小疙瘩,叫“糖牛儿”,
成为老太婆的打扮,只挽个“糖牛儿”不太好看,多用纸被子和皱纱布(专门用的布料)打成个假纂叫“包头”,罩在“糖牛
儿”上。即便头发不白、不脱落还较年轻的婆子,也要戴上“包头”装成老太婆。如果和媳妇一样盘纂的话,就要被人笑话,
说是个“老来俏”。
插戴:妇女头上戴的“首饰”叫“插戴”。“花姑姑”、“花媳妇”,甚至“花老婆儿”,一生都爱花。身上穿花,脚下
踩花,头上更喜欢插花。有鲜花时随手拈来插在头上,年节没鲜花时便戴假花,假花是用彩纸或绸缎,模仿鲜花真草和各种鸟、
蝶、虫、鱼制成。还有以金、银、珠、玉、翡翠等材料制成的“钗”。青少年女子戴雕花品叫“彩钗”,中老年妇女戴不雕花
品叫“素钗”;平民戴竹、木质品叫“荆钗”。有“压鬓钗”、 “偎鬓钗”、 “满头钗”等;还有“玉簪”,又名“玉搔头”
或“步步摇”,是在钗的顶端以金丝银须制成的花枝,花枝下面垂挂珠玉流苏,插于鬓上,行走时随步摇动,以增加妇女的美
姿与尊贵。头饰品牌,多不胜举,各有所爱。
再看面部化妆:妇女爱美,很注重化妆,化妆的重点集中于面部。面部讲究起来,非常复杂,如脸盘的胖、瘦、长、圆,
脸皮的粗、细、黑、白、赤、黄;耳、目、口、鼻的大、小、正、歪;眉睫的稀、稠、曲、直等等这些自然条件各不相同。脸
盘的各个部位通过化妆都可以加以美化。不过美化的方式、方法,颜色的深浅程度和要求又各不相同。还要借助于化妆品的互
相搭配及合理的运用,才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古时的化妆品大致有扑粉、官粉(有黄、白之分)、胭脂和黛(青黑色),还有发油和描画使用的笔等。
各部位的颜色按习惯的要求是:额头和鼻梁适纯白;两额(眉梢处)和鼻凹黄白;两腮红白;在顶端要深红些,四周较浅;
嘴唇上要鲜红;下嘴唇之下要纯白,上唇之上要黄白,牙齿要洁白,牙根深蓝(用粉烧);两耳及脖颈适淡白微黄;眉和睫浓
黑;眉眼之间和下眼皮用黛或淡青;两眉中心一点鲜红等等。当然用这样色彩的描画,不像戏台上唱戏的那样突出明显而已。
妇女早晨起来三件事,先裹脚,后梳头,再洗脸。把脸洗净了再涂脂抹粉:涂罢扑粉涂官粉,涂罢官粉点胭脂,点罢胭脂
再涂粉,然后再上点润面油,叫做“打脸底”。经过这样几遍,把脸皮涂抹得白里透红,红里透白,光彩润泽,细腻柔嫩。打
完“脸底” 后,再按各部位要求的颜色另外加工调色。经过加工调色的面容一般为:杏眼、柳眉、桃花面、樱桃小口一点红。
或形容为:齿白、唇红、鼻悬丹、桃腮、明眸、八字眉。
到清代又有“淡龈洁齿根微蓝”的说法。“根微蓝”即是“蓝牙根”。这种“蓝牙根”在当地妇女中一直流行到解放初。
蓝牙根是用粉烧制而成,粉属热性有毒之物,先把官粉炼成颗粒,于晚上睡觉时先仰卧床上,由另一人用镊子夹起粉粒,放于
每颗牙的牙根部,紧闭双唇用热手巾敷面使粉加热熔化。入梦前要把口中的粉液吐出来。如此,少则三四次,多则七八次,是
很有危险的。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求时尚,和现代人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过去的媳妇,因忍受不了虐待,有的就以粉代
毒药,喝粉身亡。所以在含粉烧牙时,谨防唾液下咽,更不能入睡。
过去化妆品远不及现在品种多 ,主要有胭脂、粉和雪花膏.而著名的南京“官粉”和苏州“胭脂”,价格非常昂贵。一般人
家尚且使用不起,贫困之家的女子更是布衣素面,不施粉黛。不仅化妆品少,就是一些洗涤去污的用品,如洋胰子(肥皂)之
类,也不便宜,所以人们多是就地取材。有一种多年蔓生草本植物,叫做“栝楼”。果圆个大如拳,皮厚黄,肉如黄浆,取肉
掺些纯豆面,做成如核桃大的“栝楼蛋儿”,晒干收藏,在洗手脸时和香皂一样搓用,除污性能很好,经济方便。还有一种皂
角树结的皂角,可以泡成皂角水或直接用皂角粉洗衣服等,都不用花钱去买。但是条件稍好点的人家有了闺女,爹娘却不能少
了她们的脂、粉,或给钱让她们自己去买,叫“脂粉钱”,或者父母直接给购买。若是有人求大闺女帮忙做点针线活,可不能
白用,做完了都要给“脂粉钱”;大闺女走趟姥娘家、姑家或姨家等,临走时都要赏些“脂粉钱”。这是当地习惯。
绞脸和摘眉:按生理条件,人的脸上都有一层汗毛。当闺女不出嫁时,不管怎样搓洗,这层汗毛都不能除掉,叫“毛脸大
闺女”,非到出嫁才能进行“绞脸和摘眉”,叫做“净脸小媳妇”。闺女和媳妇又有“毛”、“净”之分。
初次“绞脸”又叫“开荒脸”。用一条线双起来拧上劲,如果自己会绞,就把线的一头拴在自己的右脚上,另一头拉在左
手里,再用右手撑开线鼻儿,坐在床上对着镜子,使线绳贴住脸,手脚一起动起来,一紧一松,一松一紧地使线绳松劲、上劲
……利用线的劲儿把脸上的汗毛夹掉。若自己不会绞,请别人绞脸就更方便了。
当闺女的只准“描眉”不准“摘眉”。闺女的眉叫做“娥眉”,“毛眉”和“扫帚眉”,当了媳妇才可以摘眉,摘后的眉
叫“新眉”、“净眉”和“明眉”。摘眉是用一把小镊子,对着镜子把自己眉四周的散眉拔掉,留出主眉,摘出自己所喜爱的
各种眉型。
通过绞脸和摘眉,脸皮儿更加白净细嫩,叫“明眉净面”。非常动人。当时有“绞绞脸,摘摘眉,喜得女婿就地围”的说
法。
另外,还有指上的“戒指”,腕上的“手镯”,脖子上的“项链”等,讲究还非常多。不过,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是可有
可无的。唯有“耳坠”也叫“耳环”,是穷富都要戴的。因为有“千打扮,万打扮,不戴耳坠不好看”的说法,只不过耳坠的
质量和价格是不同的。
有人说,妇女之所以爱打扮,是有一定原因的。古有“一分人才,一分福,十分人才住瓦屋”之说。真正品貌端正、人才
出众的女子,碰巧了还能选进皇宫,当上娘娘呢!
实际上,爱美是女子的天性,无论古今,无论贫富,都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杨白劳穷不穷?他还要给女儿买二尺红头
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