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25&run=13

兄弟的范围比较复杂。可叫兄弟的人太多,一般说是家庭内部的成员,但也有不少是称兄道弟的关系,如表兄弟、仁兄弟、
师兄弟等,甚至还有萍水相逢称兄弟的。各类兄弟亲疏不同,感情不同,交往方式也不同,现分类说明:
胞兄弟(姐妹) 也叫亲兄弟(姐妹),俗称“一奶同胞”即同父同母所生。兄称“哥哥”,哥称弟叫“兄弟”,对别人
说“俺兄弟”,给别人介绍时说:“俺是亲调(本地方言,即弟兄的合音,本地此类合音现象很多)儿们”。现在也是称“俺
调儿俩”,您“调儿仨”。在一母同胞中,若给别人介绍“俺弟兄”几个,就只指兄弟不包括姐妹;俺姊妹几个就是兄弟姐妹
都算上了。兄弟们娶了媳妇,媳妇之间称“妯娌”,弟媳对兄妇叫嫂(大嫂二嫂排着叫),嫂子对弟媳按娘家的姓氏和排行叫
“×几姐”。如弟媳姓李,在娘家排行老大,就叫“李大姐”。不但嫂子这样叫,公公、婆婆、大伯子等也都这样叫。如果在
一家或邻居中娶了娘家姓氏相同、排行又一样的媳妇,实在不好区别,就再在“×几姐”前再加上其他特征。如“大王大姐”、
“小王大姐”、“老大家李二姐”、“老二家李二姐”或以黑、白、高、低等分别称呼,非常麻烦,哪有现在叫名字来得痛快!
但过去妇女一到了婆家,总以某氏称呼,谁也不肯把名字透露出去。如果名字被婆家知道了,有人提名道姓地叫她,就羞得不
得了。有的竟一辈子也不知道她在娘家叫啥名。如要登记名字,就给登记“××氏”,前者是婆家姓,后者是娘家姓。如婆家
姓张,娘家姓李,就叫“张李氏”。有时一个村就有十几个重复的“××氏”。至今,一些老太太仍是这样登记名字。这也是
当时妇女地位低下的又一表现。
如一个大家庭中有兄弟几人,长子夫妇虽不当什么家,却处处要作带头人,带头执行家规,要任劳任怨,吃苦吃亏。尤其
是大儿媳妇,如做不好妯娌们的典范,除受婆婆的训斥还遭邻人的非议。所以有“能寻王八打鼓,不当大儿媳妇”、“宁愿家
姑老,不愿给人当大嫂”之说。
同父异母或异父同母兄弟也叫“同胞兄弟”,不过在兄弟感情上或外人舆论中,叫“差一事”的胞兄弟。如果相处不好,
就更“差事”了。
兄弟、姐妹常比作“手足”。手足之情,就是说不能互相伤害,在家庭内要互相帮助,对外关系上要劲往一处使。古话说:
“打虎还是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现在农村还有不少人总认为“人多势众”好,所以躲计划生育,抢生、偷生,多要孩
子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但亲兄弟为赡养父母或争财产之事闹起来比和外人争斗还厉害。“好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不是没有
道理。
堂兄弟(姐妹) 也叫“叔伯兄弟(姐妹)”。就是亲伯父、叔父家的孩子,同一爷爷、老奶奶,比胞兄弟远一步。互相
称呼和胞兄弟(姐妹)相同。
重堂兄弟(姐妹)也叫“二辈堂兄弟(姐妹)”,比堂兄弟(姐妹)又远一步,同一个老爷爷、老奶奶。在习惯上到三辈
四辈直至五辈以内的兄弟,都称之为“重堂兄弟(姐妹)”。古来对“胞”、“堂”、“重堂”的称呼是用来区分骨肉远近的
标志,由“胞”至“重堂”骨肉关系一步步疏远,感情也一步步疏远,即人们说的“一没有四指近”。
家庭之外的兄弟:即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兄弟
1、仁兄弟
也称“换帖兄弟”、“磕头兄弟”、“把兄弟”、“结义兄弟”和“异性兄弟”等,通称朋友。
真正“换帖”、“磕头”的仁兄弟要志同道合,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结义兄弟常以刘、关、张桃园结义为楷模,“不
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欲知其人,先观其友。有事业上磨炼出来的朋友叫“志同道合”;有生死与共的朋友
叫“患难之交”;有打出来的朋友叫“不打不成交”;有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叫“狐朋狗友”。诸如学友、酒友、棋友、牌
友、狱友、盗友、玩友等等名目繁多的朋友,有好的,也有坏的。桃园结义千古有名,俞伯牙、钟子期号称知音;孙膑庞涓是
朋友,庞涓却置孙膑于挖膝剁足之苦,落千古骂名。管宁、华歆也是朋友,却割席分坐,华歆落得“子非吾友也”。蒋介石和
冯玉祥也是磕头换帖的朋友,却愈离愈远。现就以他们义结金兰的帖式为例,谈谈“换帖”。(附帖式)
所谓换帖,就是交换金玉谱(亦称金兰簿,简称兰谱)。有的兰谱还要写上三代下三代的名字。帖上有“碎尸万段,在所
不计”、“海枯石烂,生死不渝”等等誓言。两人交换兰谱的做法是十分严肃的,还要烧香、叩头,所以又称“磕头兄弟”。
以后还有“过礼”、“传篮子”、“问疾”、“吊丧”、“穿重孝”、“哭爹娘”等等一系列的俗套要做,能做到始终如一的
才算“真朋友”。“朋友千千万,知音有几人?”朝三暮四者,道不同不相为谋者,中途撕帖砸香炉的比比皆是,所以有“损
友近而远,益友两相亲”、“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俗言予以告诫。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
视之。”
现在结拜、叩头结为兄弟的还大有人在。但谁知他们是什么样的朋友呢?
2、世兄弟
父辈是仁兄弟,下辈孩子就称“世兄弟”或“二辈仁兄弟”。这样的兄弟情义,跟前辈有密切关系。人常说:“前辈情深,
后辈扎根。前辈情淡,后辈不算。”
学生和教师的儿子也称“世兄弟”。他们如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就只有情分而没有交往了。
3、师兄弟
即同师学艺的兄弟,多指各行业的学徒之间的关系。同师同堂学文化的称“同学”、“同窗”、“学友”,若无特别结拜,
却不称兄道弟。在各个行业投师学艺者,不但称兄道弟,还要论资排辈,非常严格而且各有行规。如:武林行,投师学徒先要
拜师,“拜师如投胎”,被师傅收为徒弟后就称为门徒。众门徒之间称师兄师弟。徒弟再收了徒弟,老师傅就是“师爷”,老
师的师兄弟就是“师叔”或“师伯”。这样代代相传。武林行以练武为主,师徒或师兄弟之间常常动手动脚,互相切磋。虽然
整日拳脚相加,拼打格斗,但“武林精神”常存,在门派中以义气为重,师兄弟之间讲“生死与共”、“荣辱共担”。一旦反
目,就要拼个你死我活。现时现报要比文人来得快得多,文人讲的是“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这叫“文柔”、“武刚”。再
如手艺行,俗称“耍手艺的”。如木匠、铁匠、裁缝、泥瓦匠、窑匠、石匠等。他们的手艺谁高谁低,直接关系着本身、本家
庭的利益。所以谁有高招、绝招,决不外传。甚至“传媳不传女”,因女儿出嫁后就可能传给女婿、外孙,绝招就公开了,对
自己造成很大威胁。
各行业的师傅除了家传,也收徒弟。但收徒弟的目的,有的不是为了传授手艺,而是为了让徒弟为他出力、挣钱。一般手
艺人到了老年,手腿和眼力都不够灵便时才收徒弟。徒弟也要行“拜师礼”,还要订立“三年满,四年圆”的合同。所谓“三
年满”就是三年包教会手艺,“四年圆”就是手艺学成后再给老师白尽义务一年(共四年)。在这四年的徒弟生涯里,任从老
师支使甚至打骂。开始先学做家务活,如刷锅洗碗、担水扫地,晚上还要给老师抻床展被提便壶,趁空再说学手艺。在传授方
法上,也不像学校文化老师教育学生那样“恨铁不成钢”,而是生怕徒弟把本领提前学到手早日“出飞”,不为自己出力报效,
还怕徒弟偷走了诀窍,超越了自己抢走了饭碗。所以凡当师傅的都要留一两手“绝招”,作为钳制徒弟的“法宝”。在关键技
术上不但不教,而且连看也不让看。所谓的“祖传秘方”就是这样保留下来的。不是自己子孙的休想把真本事学走。本地夯歌
中有一则老虎跟狸猫学艺的故事,说老虎学会本领后要吃狸猫,狸猫窜到树上,保全了性命说:“上树的武艺我若教给你,师
傅的性命哪里逃”。反映的就是这种师徒关系,师徒尚且如此,师兄弟之间更是谁都怕谁学会的多了。一旦到了“满”、“圆”
出师之后,就各自分道扬镳,不但不互相交往,反倒“同行是冤家”,甚至是仇人了。说“手艺人短”就在于此。但是反过来
想想,在那弱肉强食的年代,为了能在本行站住脚跟,能多挣几个钱维持生活,他们师兄弟之间、师徒之间这种敌对情绪也是
可以理解的。当然,不保守、不藏私,真心传艺的师傅也并非没有,只不过是凤毛麟角,比较罕见罢了。
4、虚拟兄弟
过去,兄弟这一称呼,运用相当普遍,就好象革命队伍中互称同志一样,使人感到亲切。人们说,出门“多叫大哥少跑路”、
“见面叫声哥,遇事两帮着”、“兄弟一般高,你好我不孬”。平常说的“赖相好”、“见面熟”“热粘皮儿”等都是以兄弟
相称。第一次见面,一拉上兄弟情份,就好象近乎了许多,说话办事,交往起码要取个公道。
称兄道弟,好象还有一定的凝聚力。例如唐代的“绿林结义”、宋代的“梁山好汉”、清代的“太平天国”及民国以后的
“青红帮”都称兄弟、讲义气。朝廷大臣之间也互称“年兄”、“年弟”;官对兵也称“弟兄们”.团伙儿称“哥儿们”、“老
大”等。这叫“兄弟情义厚,力朝一处凑”。“兄弟情义长,互相来帮忙。”
这种兄弟关系完全是虚拟的,是一种社交手段,也是一种礼貌,和真正有感情、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完全是两码事,兄弟兄
弟叫得热,走开后还是谁也不认识谁。
这种虚拟关系并不只表现在兄弟上。人在外碰上老人往往叫大娘、大爷、爷爷、奶奶等,以示礼貌,也是这种虚拟称呼的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