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沿岸的作物种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240&run=13

当地处于黄河岸边,耕地有的在堤外,有的在堤内滩区。地势不同,土质不同,种植的作物品种也不同。堤根盐碱地多,
多种些耐盐碱的作物如棉花、黍子、稷子等,滩区洪水常至,多种些高杆的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田菁等。不过大堤内外普
遍要种高粱和小麦。所以就以这两种作物为例叙述一下农作物的种植习俗。
高粱:俗称秫秫,属春地里种的大秋作物。它耐旱涝,产量高,接口早,防夏荒。高粱清明种,立秋收,生长期120天左右,
比其他秋季作物成熟早。穷人经常是把未完全成熟的高粱籽粒刮下来充饥。在滩区,秋季往往黄水漫滩,高粱还能在水中露着
头生长。成熟了,人们趟着水、划着小船到地里把高粱穗扦下来,这就是一年的主粮。
高粱全身都是宝。除供人食用外,还是造酒的好原料。新鲜的高粱叶可喂牲口,也可垫在箆子上蒸馍,代替笼布,蒸出的
馍一股清香味。叶子干了,可以编纺花的坐垫、休息的坐墩,带“裤”的老叶还可编成簑衣。过去,这种“秫秫叶”编的簑衣
是农民的重要雨具。下雨天披在身上,下地看青(看守庄稼)时,再戴个草帽,地里一蹲,象个大蘑菇,一般的雨天都无妨。
这种簑衣还可以当席子铺,睡上去防潮隔湿很舒服。
高粱秸又叫秫秸,可当柴烧,可盖房子,可织箔,还可破篾子,织席子、茓子、锅帽子、草囤子等。
有一种穗子松散的高粱叫“茭草”,一般被种在地头、沟旁、路旁,成熟后截下最上面的一节(即直接连着穗子的一节)
叫莛子,可以纳成“拍子”盖锅、缸、盆,还可盛放东西。农村用的馍筐、提篮、蒸馍箅子也是用它做的。用木锨刮下籽粒喂
牲口,剩下的空穗用线穿成或绑成炊帚、条帚 (图49) 可刷锅、扫地。只要你一进农民的家庭,到处都可见到和高粱有关的用
品。高粱的确和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粱的田间管理主要是锄地(图50)。锄地是为了松土、除草、保墒。“到了夏至节,锄地不能歇。”人们说:“锄头下有
水也有火。”干旱时锄地能减少地下水分蒸发,地太湿时锄地能增加地表水分蒸发量。
锄高粱地也有讲究,俗话说:“头遍高粱,二遍花,小孩最怕锄芝麻。”就是说头遍的高粱难锄,其技术性最高。高粱一
般锄三遍。“头遍剔苗,二遍刨窑。”“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壅土又培根。”即是说头一遍要浅锄,除小草、间苗、松土同
时进行,“高粱怕稠,谷子怕稀。”锄高粱一定不能留苗太稠,否则长高了要倒伏。第二遍就要深刨,把小苗的细小侧根刨断,
只留一主根,苗周围刨成窑坑,使其东倒西歪,站立不稳。这样一方面促使小苗主根往深处扎,也使旱天下点雨水存在小苗根
处。所以人说:“想吃高粱面,扒出根来看。”锄第三遍时小苗已较粗壮,锄地时要把刨的坑窑平上,再往根部壅土培土,促
使侧根生长发育。
高粱长高了,叶子密了,影响通风透光,还得爽叶子,就是分次把高粱叶从下往上去掉,最后只剩下上边的二、三片叶子。
爽叶子的人钻进高粱地里,实在是又闷又热。人们说:“哪里最凉快?高粱地边,厨房门外。”中伏天刚从闷热的高粱地里或
厨房里出来,怎能不觉得分外凉快呢?
立秋三天遍地红。高粱一熟,男女老少都忙了起来.“高粱红,豆叶黄,忙得小孩找不着娘。”男人们用镢头砍倒高粱(俗
称杀秫秫),整齐地排放在地里,后面妇女们用扦刀把高粱穗截下来叫“扦秫秫穗”。
扦刀是一个长方形刀片,刀背嵌在一个圆形木棍上开的小沟里。有木棍拿在手中便于用力。扦下的高粱穗在田间用秫秸拧
成的“要子”捆成 “个子”运送回家,放在房檐下、树木上、场院内、路边处晾晒,晒干后脱粒打场。人们说:“干打谷子湿
打黍,雾中小雨打秫秫。”因为高粱要在较潮湿时容易脱壳,籽粒又不被轧烂,所以高粱多在潮湿天气打轧。秫秸在晒干后用
榔头打掉根部的泥土拉回家中攒起来备用。
小麦:是当地的主要越冬作物。多在秋分时播种,分早、中、晚茬。高粱茬、谷子茬、瓜茬为早茬。豆茬为中茬,红薯茬
为晚茬。“庄稼老汉活一百,年年不忘种早麦” 。非滩区的农户总是按照“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的习惯播种。
黄河滩区种麦要根据汛情来确定,不上水漫滩的年份同滩外一样播种,如若上水漫滩了,就采取比较特殊的方法播种,是拉“利
耧”利麦(图37:利耧)。“利耧”下有三个利耧铧,象三把锋利的刀片,把湿泥土地“利”开口子,使种子漏在口子里。利
耧是用人力来拉的。二是撒播法,也叫“撒裂缝”。黄河漫滩退水后,有的地表面形成纵横交错的裂纹,人们便把麦种均匀撒
在裂缝里,一人再用大扫帚把落在地表面的种子扫进裂缝中,有时水下去得晚,地里还是稀泥糊,无法进人播种,人们便把种
子撒在稀泥中,俗称“撒澎泥儿”。
在过去,小麦播种后基本不予管理,收不收就看天意了。俗话说“麦收八十三场雨。”只要八月、十月和第二年的三月各
下一场透雨,小麦就能丰收。所谓的丰收,亩产也就是百十斤。
“麦见麦八个月”。小麦成熟后,当地收麦的方式有四种:
一是薅麦。有些人为了要稍长些的麦秸织苫子、编篓子,要点麦杆稍长的,就用手薅麦,把麦秸规规矩矩地晒干捆好,备
用。
二是割麦。同外地割麦方法一样,不再赘述。
三是戗麦。也叫铲麦,这是东明一带特殊的收麦方法。戗麦用戗铲。戗铲的铲头有两种,一种刃面是斜的,刃的一头是尖
的,刃面磨得锋利,人称“斜铲”。一种铲头刃面呈弧形,象一只飞翔的鸟翅膀,俗称“老鸹翎”铲头。戗铲的铲裤安上一条
两米多长的木杆叫“铲杆”。铲麦人一手握住铲杆往前推,一手握住铲杆掌握方向,双臂同时用力,铲头对准麦垅一推一推地
向前进,麦棵纷纷铲下来。铲过后,用竹筢子把麦棵搂干净,用木杈挑成 “麦铺”,再装车运到打麦场里。
四是钐麦,也叫绰麦。这“绰”是方言,是否为“剒”的口误,不得而知。滩区撒播的麦子不好割,不好戗,就用“钐”
(或叫绰子)来收。钐的形状象个簸箕,上沿弧形处用条子编成边,象簸箕舌头的下口处有一条长三尺左右宽三寸左右的薄木
板,叫“舌头”,舌头的边上钉一个二尺多长的长方形的刀片,这刀片叫“钐刀”。钐上安一木把,用一长绳,一头拴在钐刀
前方,一头绾成一绳套斜套在钐麦人的肩上,象过去小学生斜挎书包一样。钐麦时人两腿分开,双手紧握木把,把钐刀架平,
顺地平面用力一抡,腰间的绳子正好一拉,麦子就从地面上被割下来倒在簸箕状的“绰子”里,钐麦人把绰子顺势往身后一倒。
再有一人拉着一个叫“网得搂”的工具正好把钐麦人倒出来的麦子接住,接满了再倒成堆。“网得搂”是用竹篾子做成的大圈,
圈上安个手柄。大圈上用绳结成网兜,网兜底是竖放的两根两头向上微弯的木棍。两根棍平行固定在竹圈上。拉“网得搂”的
人站在钐麦人的后面,和钐麦人背对背,拉着“网得搂”随着钐麦一步一步地退着走,以使钐下的麦棵能准确地倒在“网得搂”
里。所以有个歇后语说:“新媳妇拉网得搂,好看的在后头。”也有的把“网得搂”的手柄连上绳子,拴在钐麦人的腰间,拖
在身后,随钐麦,随倒往自己身后的“网得搂”中。
田里收割好的麦子主要靠太平车运回打麦场。太平车两头各固定一个大排杈,使车的容量大增。装麦时,踏车人在车上边
接麦边指挥装车,麦车便越装越高。装满的麦车用群绳(一根很长的绳)和煞车绠把车捆好煞紧。赶车人便扬鞭使号催促牲口,
稳稳地驶向打麦场。
麦子打场脱粒时,要把晒干的麦(棵)子均匀地摊在场内,再套上牲口拉着石磙(图51)、挂着“牢石”碾轧,以后经过翻
场、挑麦秸、聚“麦稳”、扬场等工序,把麦粒和麦秸、麦糠分离,麦粒聚成堆后,就等待“起场”了。
起场就是人们用斗把麦粒一斗一斗地装进布袋里。打麦场里在起第一场麦子时要烧香、放鞭炮,敬场神,感谢场神恩赐,
以期能起足够多的麦粒,也期望来年打更多粮食。
开斗装粮时,要先从粮堆的东南角开始,说这样起场才大吉大利。从扬场到动斗装粮,严禁小孩子在场中乱跑乱闹,更不
得说不吉利的话来,也不准坐在石磙上,怕得罪了场神。
粮食收回家后,放在固定的贮粮工具内。当地家庭普遍使用的贮粮工具是粮囤和茓子。粮囤也叫囤底儿,是用柽柳条或白
蜡条编成的大筐,圆柱形,内壁用泥或石灰涂抹平整,以防粮食泄漏。茓子是高粱篾子或苇篾子编成的又长又狭的席子,用它
一圈圈围在囤底儿上,以增加贮量。(图52)
除了高粱、小麦之外,农民还根据土质情况和家庭的需要,播种很多其他作物。夏粮作物还有用来早接口的大麦,与麦子
套种间作的有豌豆、扁豆,秋粮作物有谷子、黍子、稷子、玉米、绿豆、豇豆、小豆、黑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
芝麻、西瓜等。在当地种植面积大,技术含量高,有悠久种植历史的当数棉花和西瓜。现介绍一下棉花、西瓜的种植习俗。
棉花。在解放前,农民种粮为吃饭,种棉为穿衣。又因当地土质适宜棉花生长,所以种植很普遍。解放后,由于政府的提
倡,种植面积越来越大,1989年全县达38万亩。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棉花用途很广,除人们穿衣取暖外,还是工业原
料,棉籽可打油食用。在没有煤油灯之前,人们还要燃棉油照明,俗称棉油灯。棉花柴是烧火做饭的好燃料。
“枣芽发,种棉花,谷雨前后把种下。”播种棉花的方法,过去是刨坑点播,现在是营养钵育苗后移栽。棉花苗出土后需
要锄多遍。每下一次雨就要锄一次地。俗话说“头遍浅,二遍挖,三遍四遍如绣花。”“棉花锄七遍,桃子结成串。”现在对
棉花的管理更精细了。要打药治虫、整枝打杈、锄地保墒,还要一遍遍地摘花,从春种到秋后拔棉柴历时180来天,的确投工量
大,比种其它庄稼忙得多,所以人们才说:“人多不种瓜,人少不种花。”种棉花人手少了忙不过来。
旧时,一些地方还有一习俗叫“拾花”。自家摘自家的棉花叫“摘花”,但“过了寒露节,有花不能摘。”天寒不开的棉
桃要留给穷苦人家来“拾花”。过了寒露,大约在农历十月一左右,冷风一刮,拾花的男女老少就开始串连,天不明就聚在一
起,提着口袋在棉田边等拽棉桃。人越聚越多,不知谁先行动了起来,大家就一轰而上,奔向棉田,把棉花桃一扫而光,再奔
向另一块棉田。这样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见棉田就进,见花桃就拽,所过之后,一个棉桃也难剩下,所以有的地方也叫“轰
花”。
“拾花”人的理由是:我们穷人也要过冬,不让拾几把孬花,给孩子套个棉袄棉裤的,冬天岂不冻死?其实拾花的队伍中
也不全是穷人,也有富裕的掺杂其中看热闹、凑热闹的。种棉花的农户知道这一风俗,深秋初冬一般不摘未开的棉桃,留给“轰
花”的。不然轰花人会骂他小气爱财,不怜贫恤老,更怕受到诅咒。即使看见大家进自己的棉田,也不能坏了规矩去阻止。习
俗一直延续至解放初期,以后慢慢消失了。现在自己的棉花还摘不完,谁还去拾那点劣质花呢?
再说说东明西瓜。省里一位领导评价东明西瓜说:“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东明的西瓜皮。”的确,凡是吃过东明大西
瓜的人都难忘它那沁人肺腑的清凉甘甜滋味。
东明种西瓜始于宋、金时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关于西瓜的种植,东明还有不少优美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黄
河岸边住着一户人家,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他们勤劳善良,靠种瓜为生。年年老两口象照顾儿女一样悉心管理着满地的西瓜,
那瓜个个长得葱绿滚圆,又大又甜。有一年黄河发大水,老两口被洪水围困在瓜棚中,又冷又饿,生命垂危。这时突然顺流漂
来一个大西瓜,老两口赶紧捞出来掰开充饥。刚吃一口,便觉甘甜清爽,浑身有力,脚下生风,身子飘然而起,脱离了洪水的
围困,随即成了衣食无忧、不再受水旱之灾的神仙。可见东明人民种西瓜虽是为了谋生,也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瓜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优化品种,巧施粪肥,精于管理,总结出一整套的种瓜技术。施底肥
时他们不施化肥,而是施豆饼肥和富磷钾的粪肥。小苗刚出土就开始“盘瓜”,即按照技术要求多次逐棵松土盘土。苗大一点,
又要压秧,压秧的土蛋大小都有讲究,如第一个重,第二个轻等等。接着还要整枝打杈。整枝更有一套独特技术,如一马三箭
(三蔓式)、二马分鬃(二蔓式)、一条龙(单蔓式)、三杈九顶或多股马杈(多蔓式)等等,结果时又讲究三蔓整枝,第三雌花留瓜
等等。由于管理技术非常成熟,种出的西瓜产量高、质量好。大屯乡东夏营村戴会典种植的西瓜单瓜多有80-90斤重,1958年有
一个达106斤,曾送北京农业展览馆,他种的西瓜毛主席也品尝过。
东明西瓜品种很多,有优选复壮的地方优良品种如黄瓤柳条青,它坚韧耐贮运,沙瓤爽口汁多味甜;还有三白西瓜,质细
松脆、纤维少,瓜汁多、个子大;有三异瓜,红沙瓤,黑瓜籽,味纯正,瓜籽大,还可加工美味瓜籽。近年来,又引进很多外
地优良品种,如龙花、新澄、开发一号、京欣一号等等,使东明西瓜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如今,全县每年种植面积达
三十万亩以上,成为闻名全国的“西瓜之乡”,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大中城市。 (图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