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鹌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202&run=13

《东明县志》上说:鹌鹑“形如鸡雏,性好搏斗,人多驯养之以为游戏”。玩鹌鹑,是本地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至少已有
600多年历史。
玩鹌鹑先要从田野“逮”(捕捉)回来。逮鹌鹑的方法是先在棉花地、黑豆地等鹌鹑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呈簸箕形的丝
质天网,再由几个人吵着、叫着、喊着号子往网里撵,直到发现有鹌鹑进网,才一起动手,收网捕捉。同时,在网的外围常常
挂上“老喳”,人一吹特制的牛角鹌鹑哨儿,发出象是雌鹌鹑鸣叫的声音,诱使“老喳”鸣叫,吸引“白堂”、“小雏”、“茬
子”等不同序龄的鹌鹑纷纷窜来。所谓“老喳”是“熬”出来的。就是在每年的麦收时节把叨斗过的公鹌鹑用笼子装起来,挂
在室内或院子里进行笼养,到了白露、秋分时节,白天要避风,晚上要上灯,不让鹌鹑合眼睡觉。如果鹌鹑要合眼,就用各种
方法骚扰它,这就是“熬喳”。熬过后的公鹌鹑就是“老喳”了。老喳不断地鸣叫,成了招引鹌鹑进网的“诱子”。过去谁能
熬出一只老喳,想逮鹌鹑就容易了。当逮住白堂、小雏、茬子以后,需要进行筛选。一般以体形大、骨架硬的为上等。有“长
如扁担圆如鳖,柔如棉硬如铁”的歌谣。从毛色上分,以草白色为上等,粉红、青色、黄色为中、下等。从毛的质地上分,以
干毛、脆毛为上等,油毛、滑毛为中下等,从胡色上看,白胡、红胡、杂色为上等品。一些上等鹌鹑,还有很形象的名字,如
白胡、红裙毛、胸部有白毛的叫“老虎带银铃”,两翅有大白翎毛的叫“带剑”,脑后有白毛的叫“脑后玉”,脊背上有白毛
的叫“背剑”,羽尾上有白毛的叫“老虎尾”,紫纯毛带绿眼的叫“紫毛绿”。还有黑芦花毛、红眼等也是上等鹌鹑。
筛选之后,准备用来叨斗的鹌鹑要一天天拿在手里把玩,每天总计不能少于3—4小时,这叫“把鹌鹑”。经过把玩和精心
训养,鹌鹑更有力了,胆也大了,才能下场叨斗。
鹌鹑斗场,多是平摆一个大罗圈,圈内铺一块布,撒上些许小米或谷子。双方放进自己的鹌鹑,鹌鹑为争食而发怒,发出
咕咕的叫声,并抖起羽毛,双方展开凶猛的叨斗。多者能叨一二百嘴,少者两三嘴,败者拖尾溜圈,落荒而逃,胜者昂首示威,
甚至戗毛追逐,撵着狠叨不止。围观的人们连连为胜者叫好,胜者的主人也倍觉脸上有光,兴奋异常。败者的主人往往觉得丢
了面子而悻悻收场,把自己的鹌鹑弃之而去,也有的把斗败的鹌鹑洗翎后再驯再斗。当年连战连胜,叨斗多场无敌手的鹌鹑,
到第二年就成了“老龙鹌”,倍受呵护和高看,可继续叨斗。(图36)
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因各方面原因,玩鹌鹑之风偃旗息鼓,销声匿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
年又出现了玩鹌鹑热,喂养鹌鹑的多半是城乡的老年闲散人员。他们逮鹌鹑多半是在天未明时或黄昏后用手电筒来回照耀,或
吹鹌鹑哨儿引出鹌鹑,一般不再“挂喳”张网了。捉住后,有的把在手里边抚摩,边啦呱,悠闲自得,有的装进精制的鹌鹑布
袋内,掖在腰里,随时把玩。不到兴致勃发或象老小孩一样相互赌气时,也不再摆圈设场撒马叨斗了。
解放前农民逮鹌鹑有的是自己玩,但主要的还是把它卖个小钱,养家糊口,一只较好的鹌鹑能换到八升麦子,也很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