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193&run=13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私塾也是鼎盛时期。自清末光绪皇帝下令废除科举推行学校教育以后,断绝了一些读书人的仕途
之念,教育应该重新转轨定向了,因为再死读“四书五经”、学八股文就没用了。但是农村的教育、转轨就很不容易。一来买
不到新的课本,二来找不到会教“洋学”的老师,再则旧习难改,认为不读“四书五经”就不知礼仪。所以在闭塞的农村中,
私塾还有它的市场。人们觉得,管它什么学制,什么教材的,能认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谁教和怎么教不一样么?所以,
一直到解放时,当地农村还有私塾残存。
但是国家政策已定,不改也得改。前清秀才和老儒生脑后那甩呀甩的长辫子不是也留不住了么?村里私塾中还读着“人之
初,性本善”的孩子,忽听得吹笛响喇叭的又敲又擂,见有人骑着高头大马,身上披红,手拿“报单”,说是在县学堂里“高
等”毕了业,进了“洋秀才”(其实就是高等小学)回家报喜的,小孩子们好不羡慕!因为是稀罕事,才这么兴师动众的。后
来又有人在曹州府(菏泽)中学毕了业,也不见如此热闹隆重了。再往后,农村也有了“洋学校”(新式学校)、“洋先生”
(老师)、“洋课本”,把学生分开班,编成了一、二、三、四年级,叫“初级小学”。一个班级统一上学,统一讲课,下了
课可到校园玩玩,取消了拜圣人和出恭签制度和打罚学规。
课本分《国语》和《算术》,再不学“四书五经”,念“子曰诗云”了。这些小学的制度和课目有些近似于现在的小学了。
这所谓的“洋”学堂、“洋”学校中的“洋”字不是指外国的东西,而是指新鲜的不同于以往的事物。农村习惯把外来的甚至
是新的统称为“洋”。说是“洋”,仍是半土半洋,因为学校条件简陋,学生仍是在小黑屋子上课,有的用土坯垒成桌凳,孩
子们象泥猴一样,再者不设音乐、体育、美术课,也没有其他课外活动,老是《国语》、《算术》一个劲地上,到不了四年就
把四年级的课程全学完了,就算初级小学毕业了。若还想上学,就要考上县城或大镇的“高级小学”。当时觉得“高小”就是
高级“洋学堂”了。“上洋学”、“当洋官”、“挎洋炮”……老百姓供孩子上学又有了新的目标。因为当时“洋”字流行,
沾上“洋”字就新鲜,干上“洋”事就阔气,攀上“洋”亲就吃香。村里有了城里来的“洋学生”,穿着“洋服”(制服)、
留着“洋头”(平头或分头),使大家感到分外新鲜。尤其是见了留剪发头、穿对襟褂、两只大脚板的女“洋学生”,就好象
见了天外飞来的外星人一样,男女老少一齐围观,既稀奇又羡慕。他们和家乡清一色的“光葫芦”头的小伙子,留头裹脚的大
闺女们站在一起,怎不显得精神焕发,“洋气”十足呢!这洋气(即新鲜)象一股晨风吹进了古老闭塞的村庄,人们从思想上、
从教育方式上开始逐渐接受一些外界的新鲜事物了。但只是“开始”而已,真正的教育体制的改变,在当地,是在解放以后。
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现在的东明,所有的男女适龄儿
童都有了上学的机会,而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再也没有那
“之乎者也”的怪调,“黑屋子、土台子,坐着一群泥孩子”的现象也成了历史的陈迹。(图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