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和方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190&run=13

私塾里的教材就是“四书五经”,多少朝代以来,从没改变过。一套教材,爱惜好了可供祖孙几代人使用。
启蒙教学:初入学的“蒙童”,先从蒙童课本学起。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再读《上论(语)》、
《下论(语)》、《上孟(子)》、《下孟(子)》。《三字经》句子短,又顺口,便于教,便于学,便于记。老师先教头两
句:“人之初,性本善”。要手把手地点着字句教,一遍又一遍,直至熟练,再教下两句。每天温故而知新,稳步前进,逐步
增加,使学生既学会读,又认准字,然后再教学生写字等,这样掰着嘴教,点着字认,拿住手写,所以人说启蒙教师是掰蛤蟆
嘴的。
私塾的教学是没有学制的,它是以学生的资质来确定上学年限的长短。不象现在课程统一,进度一致,集体上课。私塾中
学的都是启蒙教材,四书五经,采取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能多学就多学,不能多学就少学,
在教学进度上一人一个样,不能统一,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的去教。“启蒙”教学是教会念书、识字,不给讲解。方法是老师念
一段,学生学一段,念会了再往下教。逐字逐句逐段地教会学生念书,叫“号书”。“号”的会念了,再“号”下一段。这样
有的学生学得慢,有的学生学得快,一起上学的学生,有的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的还停留在《三
字经》上,这就拉开了很长的距离。
老师给学生号书,不分上午下午或早晨,只要学生把老师号给的书念得会背诵了,就能拿到老师跟前,把书递给老师,然
后背过脸去,把这段书非常熟练地背诵下来,老师再指些字让学生认。书也背会了,字也认准了,才能再号。依次类推,要通
背全文,老师提出上句,学生接背下句、下文;老师点出字来会认、会写,会生字搬家,只有这样才能结束一本书的学习,转
向下一本书。学生每天除了写仿就是读书、背书,整天哇里哇拉,“山猫野兽多古怪,破喉咙哑嗓万千腔”。所以周围群众都
称书屋是“蛤蟆坑”。
启蒙阶段要学习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和《弟子规》等蒙童课本,还有《论语》、
《中庸》、《大学》、《孟子》等四书,才算完成了启蒙任务,进入开讲阶段。
开讲教学:开讲教学的教材,仍是“四书五经”,不过教学方法不一样了,是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以讲解为主。开讲教
学要把学生分成班级,听讲《论语》和《孟子》的各分一个班,逐字逐句地讲,讲完一本说一本。在讲解中,也要提问,也要
测试。对个别听不懂的学生允许回问或个别加工,但没有对蒙童的要求那么严格,除了把书本里的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以外,
还要教给学生作文章、写诗词歌赋和对对子等,培养在科举应试中的写作技能。
讲完了“四书”再讲“五经”,对“四书”,一般的秀才还能讲下来,至于“五经”就难了。尤其是《易经》,不要说秀
才,即使举人也难完全讲得通。常言说:“学会诗经会说话,学会易经会算卦”。对《易经》中的玄妙,中国人和外国人至今
都还在探讨。所以五经的教学就提出了“切磋、琢磨”的教学方法。即是老师、学生互相研究、探讨,不全靠老师讲。
为了“科举”应试,还要学做“八股文”。因为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一律使用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文章体裁,这种体
裁模式规定得非常死板,不管写什么内容,一定要用八股的模式套出来。不准用其它模式。八股文的具体模式是:1、破题,
2、承题,3、起讲,4、入手,5、起股,6、中股,7、后股,8、末股。学生学习时,也要分股进行。先从破题学起,
再学承题。练习过一段时间后,再上起讲和入手。到此叫“半篇”。根据学生写作水平,再逐步加学后四部分,总称“满篇”。
学会了做“满篇”,才算会做文了。这是就文章结构而言,至于文章内容,则必须依据孔孟之道,不能有丝毫悖逆。常言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作好八股文,走上仕途之路,就得下苦功夫,不
断提高写作水平,甚至用尽毕生精力。其实,就是有了很高的写作水平,也未必能用“八股文”这块敲门砖,敲开仕途之门。
社会黑暗,不是学会八股文就能实现愿望的。蒲松龄的写作水平高不高?他为我们留下了《聊斋志异》等不朽篇章,却“屡试
不第”,没能通过科举获得个一官半职。
当时的教育,也有“入仕”和“下野”的两手准备。也讲学以致用。他们除了教学“四书、五经”,学做“八股文”外,
还要教学些杂七杂八的技能,如礼节、帖式、尺牍、查好儿、写帖、文约等,以备应酬社会和丰富自己的有关知识。凡是经过
“开讲”的学生,在科举时代就可以以“儒童”、“童生”的身份参加府县级一年一次的“童试”了。考进的即为“秀才”或
“监生”,通称“庠生”。考不进的仍为“儒童”。今年考不进,明年还可以再考,明年考不进还有后年,一年一年考下去,
终生考不进的是大多数,“暑往寒来春复秋,悠悠白了少年头”。他们慢慢就变成了老儒,但再考时还得算童生,参加童试。
因古有梁灏八十中状元的传说,所以一些老儒,还盼着有个“大器晚成”的机会,白发驼背,杂于幼童之中去参加童试,实在
可悲!
虽有“恨铁不成钢”的老师,也有“四六不成材”的学生,同样走进学门,有的飞黄腾达,有的一事无成。这就是人说的
“十指伸出有长短,树木林廊有高低”了。但是飞黄腾达的不一定都有真才实学,一世穷儒也未必都是“胸无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