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族中及主要亲戚中长辈的称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19&run=13

按照当地的习惯对家族中长辈的称谓是:
对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分别称老(太)老爷爷、老爷爷、爷爷。对高祖母、曾祖母、祖母分别称老(太)老奶奶、老奶
奶、奶奶。自称分别为玄孙(女)、曾孙(女)、孙(女)。
对父母称双亲、二老、老人家。对父亲当面称爸、爹;对外人称家父、老爷子,俗称俺爹、俺爸。对母亲当面称妈、娘,
对外称家母、老太太或俗称俺娘俺妈,自称儿、孩儿。
对父的兄弟书面称伯父、叔父,当面称大爷、二大爷、叔叔(大叔、二叔)等;对伯父之妻书面称伯母,当面叫大娘;对
叔之妻书面称婶母,当面叫婶、婶子。自称皆为侄(女),这是家族中的至亲,关系仅次于父子,在过去是“一个锅里抹勺子”
的一家人,不分彼此。
对亲戚中主要长辈的称谓是:
姑父母
对父亲的姐妹称姑母,当面称姑姑,对姑母的丈夫称姑父,自称侄(女)。对姑母的孩子称表兄(弟)、表姐(妹)。姑
表亲是家庭里最亲密的亲戚,属正亲。俗话说“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姑姑对侄儿情同骨肉,有“宁舍怀中(亲
生)子,不舍娘家儿”之说。但姑父就远了一层,民间有“三不亲”的说法,“三不亲”就指的“姑父、姨父、舅的媳妇(妗
子)”。
岳父母
对妻子的父亲称“岳父”、“老泰山”、“老丈人”,当面叫“大爷”,有的也称“爹”、“爸”,对外人也称“小孩他
姥爷”。对妻子的母亲称岳母、丈母娘,当面叫大娘,有的也称“娘”、“妈”。对外人也称“小孩他姥娘”。自称“小婿”,
岳父母称女婿为“门婿”、“客”、“贵人”、“相公”,“他姐夫”、“他妹夫”。丈母娘疼闺女、爱女婿,普天下都是一
样的。人说“一个女婿半拉儿”,岳父母和女婿的关系有“半拉儿”的情分,非一般亲戚可比。另外对妻子的哥嫂称大舅子、
大妗子,丈哥丈嫂,对妻子的弟及弟媳称内弟、小舅子、小妗子,对妻子的姐妹称大姨子、小姨子,对妻子的兄弟姐妹当面称
哥弟、姐妹。
舅父母
对母亲的兄弟,书面称舅父,当面叫舅舅,对舅的妻子书面称舅妈、舅母,当面叫妗、妗子。自称外甥。舅父是母亲的亲
兄弟,母亲是舅家出来的姑娘,父亲是他们家的“客”,孩子是他们家的外甥,到了姥娘舅家,吃喝穿戴都很随便,外甥是“舅
舅的耳巴架”,舅舅又是母亲的靠山,如惹了母亲生气,外甥就是舅舅的出气筒,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舅舅在外甥面前
称“老厉害”,怪倔强的外甥不敢在舅父面前撒野。弟兄分家,通常要由舅舅出面主持公道。外甥对舅父还有一年的孝服,姥
爷姥娘虽然亲,但是只尽孝不服孝。传说是因为“王莽赶刘秀”所致。刘秀是王莽的外孙,为夺江山,险遭王莽杀害,从此外
孙的孝服被赶掉了。舅父母灵前烧纸化钱,由外甥专司其职,叫“掂纸斗的”。过去舅舅一旦死了,如果没个外甥给“掂纸斗”,
还真算个缺陷。不过在外甥的心目中,妗子远远不如舅舅亲,妗子对外甥也往往不是真心喜欢。
姨父母
对母亲的姐妹书面叫姨母,姨妈,当面叫姨。对姨的丈夫叫姨父。本地不知什么原因当面不叫姨父而叫“大爷”或“叔”。
自称外甥。姨是娘的亲戚,不属家庭中的亲戚,也不按时走动。人说:“姨娘亲,蔓菁根,离了姨娘再不亲”。在“株连九族”
中也没有这一族。两家关系是两姐妹的丈夫称“连襟”、“一根檩”、“一条椽”;互呼“姐夫”、“妹夫”、“大姨子”、
“小姨子”,当面喊哥、弟、姐、妹。在封建社会限制两姐妹间来往走动,尤其是姐夫和小姨,见面只能一句话(来啦,走啦),
不能互相问候,更不能闲拉多扯。现在时代变了,再不受那些陈规陋习的拘束,姨娘亲也成了主要亲戚,甚至有的比别的亲戚
走动更频繁。
外祖父母
对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母,当面叫“姥爷”、“姥娘(姥姥)”,自称外孙。
姥爷姥娘家像是外孙的第二个家。来来去去都很随便。儿歌中说:“筛罗罗,打镗镗,蒸馍馍,看姥娘”。外孙(女)最
受姥爷姥娘的欢迎,“外孙是姥娘家的心头肉”,有点好东西自己不舍得吃也要给外孙(女)留着。虽然对姥爷姥娘不用服孝,
外孙和姥爷姥娘的关系还是非比寻常。因为姥娘疼外孙,还往往招致妗子(舅母)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