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私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186&run=13

旧时农村的学校叫私塾。《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些“塾”、“庠”、
“序”、“学”指的就是一级级的学校。“家有塾”也就是指家中办的学校,也叫“家塾”,是官宦人家(或村里的财主们)
自己请来“塾师”(教师)在自己家里开设书房,教自己的孩子学习。塾师的束修(工资)和教学费用,都由办学者负担。另
一种是乡村中大家聘请塾师,教大家的学生,塾师的束修和一切费用由大家分担,这样的学校叫“村塾”。家塾和村塾都非官
办,所以统称“私塾”。
官僚或财主自己办家塾倒好办些,一个村子要办村塾却不是件容易事。解放前是谁家的土地多,谁是村里“首户”,谁说
话才算数。要办学,“首户”不出面不行,当教师也得找个有钱有势靠得住的“东家”才能大胆教书。主持办学的人叫“学东”
或“学董”。学东必须热心教育,懂得教育,又必须自己能吃点亏,肯拿出点本钱来办学。首先由他出面聘来教师,组织起学
生。在交费问题上,富家孩子多拿些,穷家孩子少拿些,分别对待,量力而行,使想求学的孩子尽量入学。常言说:“修桥铺
路当时功,兴学行善多年德。”在村里操心办起了学校,也算积了大德。校舍问题,“学东”家有房子更好,老师吃住都方便。
如果没有,用村里的庙宇或祠堂当书屋,也是常有的事。还有的村里,大家出钱或兑砖兑瓦盖起专门的书屋,情况不一,只要
“学东”当的硬气,一切问题都好解决。
哪个村办起了学校,哪个村子就多一些有文化的人。“私塾”是要拿钱才能入学的。尽管穷孩子能优惠一点,但不能上学
的适龄儿童仍是多数。特别是女孩子,当时能上学的极少。一般人认为学文化就是为了当官做老爷,学少了或学不好,当不上
官还不如不学。女孩子将来长大了是人家的人,更不让上学,连以前的大户人家也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剥夺了女孩子
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落后,使很多人吃尽了苦头。有的村子无人识字,外面来封信,没人会看,往外寄封信,没人会写,年
关贴对联,也是跑到外村去求人,更不要说看书、看报的事了。甚而因为不识字上当受骗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私塾”很早就存在于中国大地上,一直到解放前夕,该地仍有私塾教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