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150&run=13

道教,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一作鹄鸣山,在今四
川崇庆境内).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亦称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老子五千文》(当时对《道德经》的称呼)、《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
典。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一时成了农民起义的旗帜。东晋时,葛洪于建武元年(317)撰《抱朴子内篇》,
整理并阐述了道术理论。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称新天师道;南方庐山道士陆修
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完成。唐宋两代,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都
归并于正一派中。在北方,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全真派,其徒丘处机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重视,
全真派遂盛极一时。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也有少数出家的),俗称“火居道士”
或“俗家道士”。信奉全真派的道士须出家。(摘自《辞海》)
道教认为:人死不能复生,佛教的“生死轮回”说纯属无稽之邪说。但他们都宣扬经过修炼能“长寿”成仙.为了追求“长
寿”、“成仙”,他们都纷纷脱离“红尘”,不问世事,不图富贵,与世无争,寻异草采灵药,炼仙丹、制妙药,不计时日,
不计年龄,不理发剃须,钻进深山老林修炼,期图成仙。不知有多少人被仙丹灵药戕害了生命。但是道教也确实给我们留下一
些有价值的东西,譬如,道教的内容有些还是值得肯定的。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有部分是道教内容,道教音乐也很出色,如
著名的《二泉映月》就是道教乐曲遗留下来的。道教的“导引”等对今天的体育也有一定启发,就是他们的“丹药”对敷外伤
也很有效。
在本地,入道教的人数甚少,道教也从不去宣传教义拉拢教徒,但其思想影响却不可小觑。追求“长生不老”的大有人在,
他们颂经书、吃长斋、仿道法、行善事,以求得长生甚而成仙。本地也信仰老子,称之为太上老君,把太上老君当作神来供奉。
过去有“三清观”、“老君堂”,现在本县还有村名叫“老君堂”的,太上老君还被尊为冶炼行的行业神。而继承并发展了老
子学说的庄周,一生中的主要活动都在东明。至今东明境内仍广泛流传着他在当地南华山著书及在当地濮水垂钓等等故事。因
而奉老庄思想为宗旨的道教在当地有一定影响也是很自然的(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