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7&rec=125&run=13

正月十五日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掛彩灯,放焰火,点火鞭,散灯盏。
传说,元宵节张灯始于汉代。当时正值佛教自印度传到中国,东汉明帝刘庄笃信佛教,提倡佛法,敕令在正月十五日点灯
敬佛,开了元宵节张灯之先河。隋唐时这一风俗已相当普遍,至宋朝更是盛况空前。每逢灯节,观灯者人山人海,通宵达旦,
热闹非凡。关于元宵张灯民间还有传说:汉武帝时有位宫女叫元宵,进宫几年,非常想念家中的年迈双亲。想到身居深宫不能
尽孝,她绝望地要投御井自杀。东方朔正巧看见了,就救了她,并答应帮她同父母团圆。于是,东方朔拟了四句偈语:“长安
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并暗中使人在街头传诵。武帝听到后吓得胆战心惊,问东方朔有何法可躲过此灾。
东方朔说:听说火神爱吃汤圆,宫内的元宵姑娘会做。可叫元宵赶快出宫教给大家,务必在正月十五前赶制一批汤圆,以便到
十五日敬奉火神。再传谕全城百姓,在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掛上灯笼,燃放鞭炮,远远望去,好象满城大火。这样必能瞒过
火神。武帝一听大喜,马上传旨照办。
正月十五这天晚上,闻听长安城张灯结彩,人们都纷纷进城观灯。元宵姑娘趁出宫教制汤圆的机会逃回家中和父母团聚。
汉武帝听说皇宫外十分热闹,就和大臣们一起穿便服出宫游玩,看到长安灯火辉煌,夜如白昼,满心高兴,也忘了什么天灾,
什么“元宵”,于是下旨每年正月十五各家都要做汤圆挂花灯,放焰火供火神。因为大家都知道做汤圆是元宵教会的,以后就
把汤圆叫成元宵,正月十五就叫起元宵节,这天张灯、放焰火的习俗也就形成了。
唐代诗人崔液有诗曰: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当时上元之夜,所有“宵禁”打开,不但普通老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帝后也微服出宫与民同乐,永居禁宫的嫔妃宫娥、王
室、贵胄,深锁闺阁的大家闺秀也要上街观看彩灯和各种娱乐游戏。御街闹市,灯楼灯棚林立,花灯千奇百艳,流光溢彩,灯
会彻夜不息。
民间的“灯节”虽不及帝都那样富丽豪华,却也是制作精巧、逼真、朴实、鲜艳。乡间的能工巧匠们,用草木扎出的圆形、
方形、扁形,扇形、桃形、桔形、八角形、六棱形的灯笼,再用彩纸剪的花样图案裱糊,千姿百态,赏心悦目,活灵活现的“走
马灯”更著称于世。这些都充分显示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当地农村有吃有喝的人家用黍面蒸制了多种多
样的面灯盏,穷苦人家刻制的萝卜灯、红薯灯,虽然古朴简陋,却也是光彩照人,别具一格。连这种灯也刻制不起的人家用胶
泥捏个窝,插上捻子,滴上猪牛油,这种胶泥灯比起那些华贵的灯来虽是一文不值,但到放灯之夜也同样灯明火亮。人们把这
些灯盏摆放到家门口,摆在用秫秸(高粱杆)扎制的高大的鏊山上(村村井台上都有扎制的鏊山灯),放到河边(放河灯),
送到坟墓前。登高望远,村里村外,漫山遍野,有如银河繁星,闪闪烁烁,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天上人间,都成了一个瑰丽
的世界。这虽不及今日城市霓虹灯多姿多彩,却也赏心悦目。
正月十五,每个家庭还大放烟花爆竹,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上把“起花”在院子里放一放。传说放“起花”能把家里的穷气
射出去,送到九霄云外,还能使福气穿破云霄从天而降。
每个家庭还要在自己家里散灯盏。
在主前要多送灯盏,多点蜡烛,叫花边灯,尽量使主前通宵灯明火亮。因为请祖宗过完了年和节,到十六日就要把他们送
回坟里去了。其他地方也都要放灯,如双门前,放“双沿灯”,单门前放“单沿灯”,大门前放“看家狗灯”,粮囤里放“刺
猬灯”,柜箱上放“元宝灯”,水缸里放扁嘴(鸭子)灯,院子里放“天鹅灯”等,就是鸡、狗窝前,茅屋里也都放上灯。如
果谁家没散灯盏,家里瞎灯灭火黑漆漆的,那就有可能被人认为是家中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