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东明县委 东明县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6&rec=260&run=13

中共东明县委 东明县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2014年2月2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
农业现代化,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1.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中央、省、市
农村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我国“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中发[2014]1号、鲁发[2014]
1号、菏发[2014]1号三个文件,对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改革发展作出安排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对
我市“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央、省委、市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们做好新
形势下“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
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按照“确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总要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探新路,努力实现农村改革有
新突破,农民增收有新亮点,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家庭承包制与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结合,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参与经营等共同发展
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土地、生产、销售、融资、担保、股份、服务等多种合作经济,鼓励农民合作社之间的再
联合、再合作,发展农民跨区域合作联合社,支持建立区域性产品协会、产业协会、行业协会。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开展
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确保今年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家。建立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部
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财政项目资金可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
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由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支持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
型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各行各业发展面向“三农”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和基层网点,推
动行业性服务组织向农业公司等经济实体发展,支持供销、邮政、烟草、农机、水利等行业组织和经济实体开展合作式、订单
式、托管式服务,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政府安排的涉农开发建设项目,要向所有符合条件的
基层服务组织放开。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稳妥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
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
放活经营权。鼓励农民以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托管等形式流转经营权,允许农民、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组织、农
业公司以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和贷款担保。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
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
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落实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
担保、转让试点,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落实被征地农民权益,除补偿农民被征收的集体土地外,还必须对农民的
住房、社保、就业给予合理保障,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
承包土地之外的集体各类资源性、经营性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搞好资源、资产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维护经营管理权和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
点,采取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在县、乡两级建立综合性产权交易平台,开展农村产权
流转和交易、资产评估、招投标、产权抵押贷款鉴证、农业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
4.做好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颁证工
作。加快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年底前50%以上的村、社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以农
民认可为标准,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鼓励采取
“图解+实测”和其他简便易行的土地测绘方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县乡财政预算。开展农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
工作。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对滩涂使用权、淡水水面养殖权、水利设施产权以及农村集体其他资源性、经营性资产,开
展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三、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5.着力发展粮食生产。把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十一连丰”,力
争实现“十一连增”。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扩大粮食高产创建规模,集成推广粮食增产模式,提高整乡连
片高产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吨粮乡镇。加强现代种业企业培育,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推广一批有突破性的高产、优质、多
抗新品种,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良种基地,高产创建田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做好闫谭、老谢寨引黄渠首闸除险加固工作,加快平原水库工程、洙赵新河扩大治理工程和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
积极推进雨洪资源利用,强化防汛抗旱薄弱环节治理,着力构筑输调水衔接、河湖库贯通、蓄排灌配套、调配控有效的现代水
网体系。继续搞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9万亩。重点解决黄河滩区
人畜饮水、生产用水、涝区排水问题。强化湿地保护和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区等生态脆弱区的恢复治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
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
效益。
6.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多措并举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规模农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抓好特色
畜牧业、高效林业、现代渔业园区,搞好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等地方畜禽良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农业综合产出
水平。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西(甜)瓜、蔬菜、水产、林下养殖、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发展高端、高质、
高效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推进农产品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着力抓好“十百千万工程”,推动牡丹产业化快速发展。培
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力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
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
设,与村镇合作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生产基地。创新产业化组织体系和经营体制,鼓励发展混
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企业,推动农民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产品、资金、商标、技术、设备等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农户以土
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合作制、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产业化经营体制。深入挖掘整合农业资源,重点
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推动乡村旅游实现新突破。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重点发展乡镇物流配送中心和直营连锁店,优化流通网络布局,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7.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以良种、良方、良法和节水、节肥、节药农业为重点,加大技术研发,加快成果转化,建立育繁
推一体化机制,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启动实施 耕地轮作、休耕、
深松、质量提升计划、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力度,争取用三年时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
到1.2%。健全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确定试点乡镇,总结经验,
逐步推开。通过招、考、引、聘等多种形式,为乡镇配备一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行动。加强
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建设,在每个行政村培养1—2名农民技术员,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发展涉农职业教育,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加快实施农机
化创新示范工程,推进大宗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快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
术体系。大力推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开展节水节肥节力工程示范,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强化农业灾害预警和应急专家服务工作。
四、全力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8.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完善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标准
化普及率。创造条件积极筹建一处县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抓好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防止污
染向农产品生产地蔓延。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健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的质量检测制度,引
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深入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力度,
开展畜禽规模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标准化生
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产品,鼓励成立行业(产品)质量联盟。建立农产品品牌工作推进机制和激励机
制,鼓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围绕主导产业和新特优产品创建区域品牌,打造优质安全农业示范区。
9.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实行农产品检测制度,健全农产品市场、超市、城市居民小区集
贸市场监督抽查制度,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杜绝药残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和包装标识制度,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建立生产档案,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
召回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审批、生产和经营管理,全面推行农药经营备案制度,对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深入开展对重点
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违法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瘦肉
精”、禁用兽药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杂店、小摊点的监管力度,集中整治非法渠道进货、
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食品及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等问题。
10.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队伍,加快推进县乡食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全程覆盖、运转高效的
监管格局。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强
化属地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
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守法经营、合法生产。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
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1.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编制完善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整治规划,推进以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和保留
村庄为主体的村镇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年每个乡镇办事处原则上都要建设1个新型农村社区,县要重点打
造1个高标准示范社区。中心城区以旧城改造为中心,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经营城市为手段,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着力
创建省级生态县;城郊和中心镇驻地以政府“零受益”和招商引资为资金来源,以“两个园区”建设为中心,以创建绿色环保
城镇为目标,着力创建省级生态村镇;一般乡 镇以土地增减挂钩为资金来源,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尽快创建市级文明村镇;
滩区乡镇以土地增减挂钩和滩区迁建扶持政策为资金来源,以黄河安澜、群众安全为目标,以中心村社区建设为中心,以合村
并点为手段,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今年完成新建农房5000户,改造危房500户。
加快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吸引周边村逐步向社区集聚。坚持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统筹规划、
同步建设,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同步配套,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就业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对以非农产业为主、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符合标准的农村新型社区,逐步纳入城镇化管理。对规划长期保留的村庄,重点搞好
服务功能完善,建设特色鲜明、优美宜居村落。坚决避免建筑程式化,标准格式化,形式一体化。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深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分批分片滚动推进,逐步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对国省道
沿线、重点风景区、农家乐乡村旅游集中地,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提高综合整治效果。启动农村社区废旧坑塘
治理,推进农村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和污水有序排放,争取年内乡镇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12.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 实施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
建设计划,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依法保障农村孩子平等接受教育。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实施城乡居民
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整合,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加大农村敬老
院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为城市居民
免费提供11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坚持农村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妥扎实有序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开展城乡计生公共
服务均等化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内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万人。积极推进区域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继
续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有序推进第二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继续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工程、电子商务助农工程、
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立完善涉农专业公共服务平台。
六、积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13.全面推行社区化服务。以农村新型社区为载体,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加快构建公共服务、经营性服务、互助
性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县乡党政机关各部门要将服务职能延伸到社区,各类公共服务项目和内容要统一纳入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与县行政服务大厅实现信息、审批、办理联网。支持金融、邮政、通讯、供销社等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
到农村社区设立网点,积极发展社区生产生活服务业,满足居民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将适合由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
项目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推动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服务。积极引导发展互助性公益服务,扩大志愿者队伍。
14.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巩固发展农村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深
化拓展“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工作,搞好村“两委”换届,加快形成建组织、育骨干、促发展、强服务、顺机制“五位一
体”的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建立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提升村干部“一定三有”
保障水平。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完善农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农村选举、议事、公开、述职、
问责机制,保障农村居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健全村规民约等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
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管。
15.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实施网格化联系群众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信息化工程、社会服务建设工程,构建以网格化
为基础、信息化共享为支撑、社会化服务为依托的治理机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诉求表达、
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农村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纠纷。深化农村平安建设,健全农
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体系,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安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6.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公共财政要把“三农”作为财政支出重点,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
障“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将农业作为财政科技投入优先领域。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落实和完善土
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完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用地补偿政策。大幅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开展财政涉
农资金整合试点,探索资金整合的新途径、新模式,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
改革,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拓宽“三农”投入渠道,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风险补
偿、税费减免的措施,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17.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立足我县农业比较优势,引导农民瞄准农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高
端高质高效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庭
工副业、商贸流通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搞好农民转移和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和
外出适应能力。落实研究制定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继续坚持“三位一
体”、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等有效举措,推动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18.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新增补贴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
综合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农作物、畜牧和林木良种补贴,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推行农民全价购机、按比例补贴的办法,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
益。
八、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
19.创新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紧紧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与时俱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取得突破。要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谋划好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落实好党
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要注重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序推进、务实操作,形成左右配合、上下联动、协
调统一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强化统筹协调、决策服务等职能。县直有关部门要深入研
究本系统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
20.狠抓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农村工作的科
学化水平。要善于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和做法,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
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做好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让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以身作则,
时时处处为群众作示范、当表率,让群众跟着走、一起干。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量化分解任务,扎实开展工作,抓好各项
任务的落实。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农村改革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汇聚起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努力开创全县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