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6&rec=242&run=1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义军 生于1955年6月,山东东明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国家武术六段,现任东明县武术协会副主席、东明县“
佛汉拳 ”协会主席,系东明县“佛汉拳”第六代传人。2011年11月李义军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12月被确定为国
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966年李义军师从付保兴、常义增习练掌拳。1968年拜东明县高村“佛汉拳”第五代宗师魏仁方、陈云汉、陈书贵为师。
1972年代表东明县参加菏泽地区武术比赛。根据多年练武实践,他研究印制了《佛汉拳谱》。2010年10月山东省电视台为东明
县“佛汉拳”制作宣传专题片播出。2011年2月李义军开始在小井镇后陈寨村建立东明县少林“佛汉拳”培训基地。同年4月他
带领众弟子筹集资金,为历代“佛汉拳”宗师树立纪念碑,全国多地及海外“佛汉拳”弟子前来参加揭碑仪式,并举行演武交
流会,大大提高了东明“佛汉拳”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多年来,李义军培养大批“佛汉拳”弟子,分布山东、河南、浙江
等6省20余县,有的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周魁生 生于1963年4月,高中文化,国家二级演员,现任东明县大平调剧团副团长,系“大平调”第六代传人,2009年
10月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周魁生参加东明县“大平调”剧团举办的“东明县戏曲培训班”,后来得到麒麟派
京剧大师卞玉林指导,1980年正式拜戏曲表演艺术家郭盛高为师,系统学习“大平调”唱腔和表演技能,成为大平调郭派绝艺
“呕腔”表演的唯一传承人。他主攻须生,主演的《百花亭》《困河东》《徐策跑城》等几十余个传统剧目,被群众誉为“红
牛”。
在表演中,周魁生注重创新,把川剧“变脸”吸收到《阴阳扇》剧目中,参与编导并主演了《考验》《好人二叔》《一张
彩票》等现代戏。2003年,齐鲁音像出版社录制发行他导演并主演的九部历史剧光盘。周魁生在演出比赛中曾多次获奖,2000
年1月在菏泽地区地方戏剧展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0年12月在菏泽地区首届戏剧擂台赛中荣获特别奖,2001年4月在山东省
戏曲青年演员会演中获二等奖,2001年5月在菏泽市首届戏曲节上荣获表演一等奖,2005年9月在菏泽市首届中青年戏曲演员大
赛上获一等奖,2007年9月在菏泽市“福彩杯”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2007年10月在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
比赛中被授予“中国戏曲红梅花”称号。他发表的《浅谈菏泽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漫谈地方戏曲亟待抢救与保护》论
文,分别获中国文史出版社一等奖、三等奖。2006年,参加山东省电视台《好戏连台》栏目举办的抗洪救灾公益演出,2004年
参加河南省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名家唱段公益演出,2008年参加菏泽市十七届人大代表会议公益性演出,2010年元宵节为东
明县广大群众公益演出。周魁生注重艺术传承,1992年大平调剧团招收60名学员,他悉心指导,为大平调艺术培养了新生力量。

吴从印 生于1966年12月,高中文化,国家三级演员,现任东明县大平调剧团副团长,系“大平调”第六代传人,2009
年10月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吴从印考入东明县“大平调”剧团,1982年师从国家一级演员、菏泽市著名戏曲表
演艺术家郭盛高(艺名小黑牛),主攻须生。在演唱生涯中,吴从印从京剧、越调中汲取精华,融入“大平调”传统技艺中,
形成唱腔高亢嘹亮,表演豪放稳健、准确到位,其既能熟练掌握《百花亭》《收姜维》《反徐州》等古装传统剧目,又能主演
《好人二叔》《狗蛋买爹》等现代戏,成为东明县“大平调”剧团一号须生.1995年11月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表演二等奖,2001
年4月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表演一等奖,2004年5月被菏泽市人民政府授予表演一等奖,2005年9月被菏泽市委宣传部授予全市地
方戏曲十大名演员之一,2007年8月被山东省文联授予表演一等奖。2003年3月主演的十余传统剧目,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刻录成
光盘在全国发行.吴从印多次参加公益演出和文化下乡活动,2004年参加河南省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名家唱段公益演出,2006
年参加山东省电视台《好戏连台》栏目举办的抗洪救灾公益演出,2008年参加菏泽市十七届人大代表会议公益性演出,2010年
元宵节为东明县广大群众公益演出。

陈洪元 生于1951年4月,山东省东明县人,现任东明县武术家协会副主席、东明县“佛汉拳”协会副主席,系东明县“佛
汉拳”第六代传人,2008年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3月被确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人。
1968年,陈洪元师从东明县高村“佛汉拳”第五代宗师,开始系统、完整地学习“佛汉拳”术,他演练的“佛汉拳”套路
大开大合,刚猛有力,散手动作快如风、疾似雨,发力迅猛,盘手功、铁爪功远近闻名。多年来,陈洪元和师弟李义军培养大
批“佛汉拳”弟子,分布全国各地,有的远到国外。其弟子张少林参加北京第二届“亚太武术交流大会”,获银牌。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保成 生于1956年6月,东明县大屯镇人,系“撅老四”第四代传人,2008年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保成家乡
龙山集村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艺术种类。他自幼喜爱民间艺术,后师从“撅老四”第三代传人李文选学习表演,
李保成在表演中融入民间戏曲、杂技、游戏等艺术,动作惊险刺激、幽默滑稽,语言采用当地方言,诙谐风趣,人物性格生动
鲜明,内容丰富多彩,风格淳朴 自然,充分体现劳动人民乐观向上、朴实勇敢的性格。李保成多次率领“撅老四”表演队参加
市、县民间艺术汇演,2003年参加菏泽市国际牡丹花会演出、荣获一等奖;2007年在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中,
撅老四作为表演项目进行展演。“撅老四”这种民间游艺在当地的影响不断增大,很受群众喜欢。

王友生 生于1922年5月,东明县大屯镇王菜园村人,系“羊抵头鼓舞”第三代传人,2008年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友生家王菜园村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他年轻时练就一副好身手,后随前辈学习“羊抵头鼓舞”,其表演动作迅捷,
姿态矫健,气势雄壮,把“鼓”的震撼激越和“舞”的雄强豪放完美结合。以王友生为代表的王菜园“羊抵头鼓舞”表演队多
次参加市、县民间艺术汇演,2003年参加菏泽市国际牡丹花会演出,获一等奖;2007年在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
中,“羊抵头鼓舞”作为表演项目进行展演。现在王友生培养20多名青年队员,已成为鼓队主力。2008年王友生又组织成立女子
“羊抵头鼓舞”队,现有队员30多人,已能独立演出。

王忠霞 女,生于1968年10月,初中文化 ,系“羊抵头鼓舞”第五代传人,2008年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羊抵头鼓舞”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身授,缺少文字记载,
民间以前的传承谱系已为历史湮灭,无据可考,现只在民间留传。王菜园女子“羊抵头鼓舞”队,2008年成立,现有队员30多
人。

郝春广 生于1946年3月,东明县武胜桥镇人,系“东明纸扎”第五代传人,2008年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纸扎是一门传统的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繁杂,一件完整的纸扎作品,要用几十道工序,所需材料多种多样,需
要纸扎者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常见的纸扎作品用于喜事或节庆的主要有灯笼、孔明灯、花篮、摇钱树等,用于丧事的主要有纸
人、小汽车、牛、马、电视机、楼、塔、幡等,可谓种类繁多;有的纸扎作美轮美奂,雅俗共赏,栩栩如生,艺术观赏性极高。
技艺传承主要是以师带徒、口传身授,郝春广29岁开始跟东明第四代传人江玉印学习纸扎,是江玉印的大徒弟,现在已成年过
花甲的老人,他现收有4个徒弟。

张怀生 生于1968年9月,东明县城关镇毛营村人,系东明纸扎第五代传人郝春广的大弟子。2008年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
承人。
张怀生自幼喜爱书法绘画,1988年拜郝春广为师,学习纸扎技艺。1992年出师回家,专业从事纸扎事业,现门下有六位弟
子。张怀生的纸扎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剪纸和绘画等艺术之长,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种类,其作品主要有表现节日喜庆
的“风筝”、“灯笼”,望子健康的“鸭子灯”,祈求丰收的“金鱼灯”,多种多样的“花鸟鱼虫”;还有用于丧葬祭祀的“
金童玉女”、“戏曲人物”、“门楼”、“牌坊”等,还创作了许多现代生活用品,如“汽车”、“电视机”、“电冰箱”、
“手饰盒”、“手机”等。他的纸扎作品不仅有强烈的民间风味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

孙朝彬 生于1938年9月,东明县大屯镇龙山集村人,其传承项目为“蓝印花布”,2010年10月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
人。
孙朝彬13岁师从其父孙建成,后从伯父学习刻版,系统掌握印花布的制作技艺,并又多次外出寻师学艺,研习制作多种漏
印凸印、彩印、制版、工具制作等技艺。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已能熟练掌握一套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并能印制彩印花布。其染
制的蓝印花布图案形象生动,结构简洁,朴实大方,寓意吉祥,地方特色浓郁。其作品有被面、垫被单、包袱、墙围子、床檐、
门帘、头巾、枕巾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07年在省、市民间工艺品展览以及省文博会上,其作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
中展出。

陈庆合 生于1943年6月,东明县城关镇人,现任吉利营村小曲子班班主,其传承项目“小曲子”,2010年10月被确定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庆合9岁师从陈善绪(艺名陈三县),学习“小曲子”唱法,现掌握一百多支曲牌和数十个曲目,能熟练演奏坠琴、扬琴、
古琴。他与师兄弟们在农闲和年节期间,常在自村演唱,有时还应邀到附近村子演出,因演出不收费,故有“清客戏”之称。
陈庆合在表演中以当地方言为主,表演轻松自如,唱腔淳朴自然,塑造人物性格生动鲜明,内容丰富多彩。因吉利营村地域偏僻,
受现代媒体的影响相对较少,所以能较完整地保留和传承“小曲子”的原始风貌,体现劳动人民乐观向上,勤劳朴实的性格。

邢银泉 生于1949年4月,高中文化,东明县城关镇人,现任东明县武术协会副会长、东明县“武术点穴法”协会名誉主
席,系“武术点穴法”第十六代传人,2013年10月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邢银泉的父亲是东明县梅花拳大师,他自幼受家庭薰陶,1955年拜梅花拳十五代传人王银起为师,1958年从十三代师袁孝
文习练点穴功法,1972年至东明县体委任武术教练,1991年被聘为东明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2005年退休,现在东明和
河南濮阳一带传习“武术点穴法”。
邢银全在前人“武术点穴法”基础上,研究和发明了气功通电疗法,丰富了“武术点穴法”的内容,并对“ 武术点穴法”
的技击、防身、治病、养生等方面有深刻的理论体悟,著有《九九还原养生功》一书。1996年6月其撰写的《邢氏疗法治疗慢性
脊柱疾患的机理初步探讨及疗效观察》论文,获菏泽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8年3月,荣获1997年度菏泽地区卫生系统优
质服务“百颗星”先进个人。

杨国军 生于1956年6月,东明县沙窝镇人,高中文化,现任东明县沙窝镇杨寨村村委主任,系“梅花拳”十六代传人,
2013年10月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杨国军自幼随祖父、父亲习练“梅花拳”,1967年又拜东明县城关镇段庄村“梅花拳”十五代传人范朝顺为师,学习拳术、
器械及功法。其武术动作准确到位,刚柔相济,尤其擅长九节鞭。现在杨国军经常带领同门弟子传道授业于冀、鲁、豫、皖等
地乡村,开武场、传文理,传承和振兴“梅花拳”术。

杨运良 生于1963年5月,初中文化,东明县沙窝镇杨寨村人,现任东明县沙窝乡杨寨行政村第一支部书记,系“梅花拳”
第十六代传承人,2013年10月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杨运良自幼酷爱武术,经常在本村拳场练习“梅花拳”,1977年师从“梅花拳 ”第十五代师范金良,学习“梅花拳”术、
器械及功法。其所习练的“梅花拳”术,步身相应,手法善变,发力迅疾刚劲,结构严谨。杨运良曾先后在洛阳体校、临汝县
体校、安徽省丰县体校任教。每到农闲季节,杨运良常组织村民和青少年习练“梅花拳”,其弟子黄四海现任莱芜市体校散打
主教练兼业务校长。

刘朝来 生于1973年1月,东明县东堡城村人,现工作在东堡城唢呐艺术团,其传承项目为“鲁西南鼓吹乐”,2013年10
月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刘朝来10岁跟随父亲学艺,14岁当领班,1998年开始创办唢呐班,至今收徒20余人。其演奏技艺全面,风格细腻,擅于即
兴发挥,能熟练演奏唢呐、笙、电子琴及部分打击乐器,最擅长“把攥子”演奏,模仿地方戏曲唱腔吐音清晰,形象逼真。其
多次参加省、市、县文艺汇演,1999年获庆祝建国50周年菏泽唢呐比赛二等奖,2000年在东明县首届唢呐大赛中获第一名,2001
年获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唢呐演奏二等奖,其在鲁西南地区及周边省、县颇有名气。

李 燕 女,生于1987年2月,东明县陆圈镇人,中专学历,现工作于东明县陆圈镇唢呐社,其传承项目为“鲁西南鼓吹
乐”,2013年10月被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燕10岁跟随爷爷李广福学习唢呐演奏,1998年至2000年在菏泽音乐学校学习唢呐,2004年与李广福创办菏泽市唢呐培训
中心,并招收学员80多名。其唢呐演奏华丽多彩,灵活跳跃,吐音清晰,婉转动听,得到“李家班”真传。其演奏2004年获菏
泽市第二届唢呐大赛一等奖,2013年获东明县唢呐大赛第一名,2013年获菏泽市鲁西南鼓吹乐大赛“十佳乐手”称号。

靳晓龙 生于1976年6月,山东省东明县城关镇人,本科学历,为“东明香肚”第七代传人,2013年10月确定为市级代表
性传承人。
“东明香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以家庭作坊形式进行生产,制作工艺独特,以父亲传儿子的方式进行传承。靳晓龙
自幼跟随父亲靳朝锁学习香肚制作技艺,2005年在东明靳记香肚老店的基础上成立靳记食品有限公司,占地3000平方米。在香
肚制做中,靳晓龙坚持所有原料和配方均采用传统工艺,配以现代加工设备,使东明香肚的生产规模化。1993年被评为“菏泽
市地方名吃”,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名优新特产品,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政府采购肉食行业首选品牌,2005年被菏泽市卫生局评
为安全卫生食品,2006年被菏泽市国际牡丹花会评为指定地方名吃,2007年被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山东省农村产品质量
和食品安全示范店,2009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菏泽市消费者满意单位和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