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焦园乡辖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3&rec=618&run=13

第十二节 焦园乡辖村

焦园 位于县城西南31.6公里。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李氏从巨野县迁来建村,因附近有一花椒园,故命村名椒
园,后演变成焦园。原为焦园乡政府驻地。村人亦农亦商。村有李、刘、郝等7姓,李姓人较多。
张营 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据村碑记载,该村始于春秋时期,由张氏建村,故名张营。为农业村。20世纪90年代后,为养
殖专业村。村有张、管、李等10姓,张姓人较多。
后黄集 位于县城西南36.3公里。元朝末年黄氏祖从湖北武昌府江夏县迁大黄庄建村;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黄氏
又从大黄庄迁来建村,并设有集市,故命村名后黄集。该村为中原油田油区。村有黄、赵、寨等17姓,黄姓人较多。
于楼 位于县城西南37公里。明永乐四年 (1406年),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于楼,(现村内无于姓)。该村
以农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为畜牧养殖专业村。村有李、陈、周等13姓,李、陈2姓人较多。
娄寨 位于县城西南37公里。明永乐四年(1406年),娄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娄寨。1950年后分成两村,依方
位命村名为南、北娄寨,村高跷队、纸扎工艺远近闻名。前娄寨有薛、叶、娄等13姓,娄姓人较多;后娄寨有娄、黄、胡等13
姓,黄姓人较多。
阎潭 位于县城西南32.6公里。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阎氏从山西太原迁来建村,因村旁有一水潭,便命村名阎家潭,
后演变为阎潭。2004年前,村民陆续搬到黄河大堤东居住,村名仍称阎潭。阎潭引黄闸在该村境。村有阎、李、张等11姓,阎
姓人较多。
南王庄 位于县城西南36公里。据村碑记载:王氏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 洞县迁来建村,因村北有一王庄,
故命村名南王庄。1987年,南王庄分成王东、王南、王西3个行政村。2000年,王南、王西两个行政村合并成王西行政村。20世
纪末,该村渔、牧业发展快。村有黄、杨、王等20姓,黄姓人较多。
甘堂 位于县城西南35.8公里。明永乐三年(1405年),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甘堂。该村以农业为主,畜
牧养殖户多。村有李、汪、高等34姓,李姓人较多。张庄位于县城西南36.8公里。明永乐三年(1405年),张氏从山西洪洞县
迁来建村,命村名张庄。原属南王庄行政村,1987年单独成立行政村,为避重名,改称南张庄。属农业村。村有李、刘、王等
8姓,李姓人较多。
大黄庄 位于县城西南34.2公里。据《黄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黄氏祖从湖北武昌府江夏县迁来建村,
命村名黄庄,明崇祯元年(1628年),因村西又建一村,名为小黄庄,该村改为大黄庄。明、清时有集市。属农业村。村有黄、
李、麻等8姓,黄姓人较多。
黄夹堤 位于县城西南33.8公里。据《黄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黄氏祖从湖北武昌府江夏县迁来建村,
因居住两堤之间,故命村名黄夹堤。该村黄家纸扎手艺有名。村有黄、王、李、孔等15姓,黄姓人较多。
郭堂 位于县城西南32.7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郭氏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郭堂。属农业村。
村有郭、赵、杜、连、薛5姓,郭姓人较多。
南朱口 位于县城西南33公里。据《朱氏家谱》记载:明天顺元年(1457年),朱氏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朱
口。为避县内村庄重名,1981年更名为南朱口。为农业村。村有朱、陈、周等17姓,朱姓人较多。
吕寨 位于县城西南31.4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吕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吕寨,后吕姓外迁,
村名沿用。为农业村。村有赵、李、张3姓,赵姓人较多。
胡寨 位于县城西南31.4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胡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胡寨。为农业村。20
世纪80年代后,村民从事木材加工营销的多。村有胡、王、陈、李4姓,陈姓人较多。
斜辛庄 位于县城西南38公里。为避黄河水患,1963年从辛庄迁到这里(原村已落河),仍用原村名。因该村紧靠黄河生
产堤,且顺堤而建,1981年更名为斜辛庄。村高跷队、李家纸扎远近闻名。村有李、崔、陈等25姓,李姓人较多。
王夹堤位于县城西南36.3公里。建于秦朝时期(约公元前221?207年)。由王氏建村, 因村东、西两边有堤,故命村名王
夹堤。因屡受河患,曾三次搬迁。民国二十六年迁现址,仍沿用原村名。20世纪末成养殖专业村。村有叶、王、陈等11姓,叶
姓人较多。
徐夹堤 位于县城西南34.7公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徐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当时居住在两堤之间,
故命村名徐夹堤。为农业村。村有徐、赵、崔等15姓,徐姓人较多。
温寨 位于县城西南32.3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温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温寨。解放前后温家
糖坊颇有名气。属农业村。村有温、梁、李等6姓,温姓人较多。
单寨 位于县城西南34.4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单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单寨。1968年因原村落河,
该村东迁0.5公里,即现址。村有撅老司、高跷队。村有王、单、李、黄、陈5姓,王姓人较多。
马厂 位于县城西南33.2公里。据传该地原是北宋穆桂英元帅的养马厂。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翟、肖两姓迁来建
村,便用马厂作村名。1968年,因原村落河,从马厂迁出两村,分别称二马厂、三马厂,老马厂即称一马厂。村委会驻一马厂。
2005年,马厂黄河浮桥建成。村有黄、肖、翟等9姓,黄、肖2姓人较多。
荆岗 位于县城西南32公里。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当时这里有一大沙岗,长满了荆棘灌木,故命村名荆
岗。1980年,荆岗分为荆东、荆西、荆南3个大队。1984年,改为荆东、荆西、荆南3个行政村。该村设有集市。村民亦农亦工
亦商。村有李、陶、黄等20姓,李姓人较多。
大王寨 位于县城西南30.7公里。王氏祖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由山西洪洞县大王庄迁来建村,为不忘故土遂取村名
大王寨。后因黄河泛滥又两次迁村。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王子郎迁此建村,仍沿用原村名。为农业村,90年代后村民搞
养殖的多。村有王、李、肖等20姓,王姓人较多。
汤庄 位于县城西南30.7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汤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汤庄。清道光元年(1821年)
部分户又在村南建村,南边的村称前汤庄,北边的村称后汤庄,村委会驻后汤庄。为农业村。村有汤、司、吴等14姓,汤姓人
较多。
石香炉 位于县城西南30.3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赵氏迁来建村,命村名赵庄。清康熙年间(1662~1722
年)赵姓有人在外居官,得了许多金子,让金银匠铸了个金香炉,为掩其“真相”外涂数层漆,运回赵庄置于庙内,后被南方
术士用石香炉换去,为记其事遂改村名为“石香炉”。1968年,更名为光明村。1981恢复石香炉村名。为农业村。20世纪90年
代初为养鸡专业村。村有张、石、王等12姓,张姓人较多。
南郑寨 位于县城西南30.2公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盘氏建村,命村名盘岗。后盘姓外迁,郑氏迁来,清
康熙年间(1662~1722年)改村名郑寨。1981年,为避县内村庄重名,更名为南郑寨。2004年,村民全部搬迁至堤东2号新村。
该村民间艺人郑法才的“吹糖人”远近闻名;郑传兴的扎纸、剪纸艺术精湛。村有郑、陈、闫等9姓,郑姓人较多。
大李庄 位于县城西南36公里。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从长垣县河东区海桥迁来建村,命
村名李庄。后因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在村南又建一村,称小李庄。原村名称大李庄。2004年,该村村民全部搬迁至堤东2号新
村。村有李、尹2姓,李姓人较多。
小李庄 位于县城西南29.5公里。东靠黄河大堤。据《李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六年(1667年),李氏从大李庄迁村南
建村,命村名小李庄。2004年,该村村民全部搬迁至堤东2号新村。2003年村养殖大户李百忠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见。村有李、
景、马、翟4姓,李姓人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