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沙窝乡辖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3&rec=617&run=13

第十一节 沙窝乡辖村

沙窝 在县城西南9.5公里。是乡政府驻地。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土质多沙,故命村名
为李沙窝。沙窝古庙会历史悠久,至今不衰。该村以农为主,2000年为苹果种植专业村。村有吴、任、李、张4姓,李姓人较多。
朱刘口 位于县城西南7.8公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本县柳里村,嘉靖二十五年,又南
迁到黄河渡口居住,命村名朱口;据《刘氏家谱》记载:“刘氏祖刘虎山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从濮阳小堳村迁来建
村,因当时这里是黄河故道渡口,故命村名刘口。”因朱口、刘口相距很近,形似一村,故称朱刘口。为农业村,村人麻绳、
纸扎手艺远近闻名。村有朱、刘、张、梅、李、秦6姓,朱姓人较多。
冯口 位于县城西南7.1公里。明嘉靖元年(1522年),冯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当时是黄河故道渡口,故命村名冯
口。属农业村,1990年后是养殖专业村。该村仅冯1姓。
杨桥 位于县城西南7公里。明宣德元年 (1426年),杨氏从河南怀庆府迁来建村。因当时村北有条河,杨家建了一座桥,
故命村名杨家桥, 后演变成杨桥。为农业村。村唢呐队远近闻名。村有杨、张、吴等9姓,杨姓人较多。
高墙 位于县城西南8.6公里。明洪武年间 (1368~1398年),赵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当时村南有一高岗,似墙,
故命村名高墙。为农业村。21世纪后,村民从事废品收购的渐多。村有赵、王、贾、李4姓,赵姓人较多。
柳里位于县城西南7.4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郭、夏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当时该地有一大片柳树林,故得村
名柳林,后演变成柳里。为农业村。村有陈、张、李等20姓,陈姓人较多。
土地张 位于县城西南9.4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朝里一官员下乡查访,路过
此地,适天降大雨,官员一行躲进村头一座土地庙里,并将湿衣脱下穿在土地爷塑像风晾,雨停后,衣帽怎么也脱不下,官员
便说:“这土地爷真灵,可称土地神之首, 就叫它‘土地长’吧。”从此村名就成了土地长,因张姓人丁兴旺,后逐渐演变成
土地张。该村以农为主;村有张、李、杨、赵、史、董6姓,张姓人较多。
南霍寨 位于县城西南11.2公里。明永乐十年(1412年),霍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霍寨。1981年更名为南霍
寨。20世纪90年代前,条编工艺闻名城乡。村有霍、苏、陈等10姓,霍、苏2姓人较多。
郭寨 位于县城西南13.3公里。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郭氏从县城西关迁来建村,命村名郭寨。现村内存明代郭氏祖
碑楼一座。该村以农为主;村有郭、王、李等10姓,郭姓人较多。
齐王集 位于县城西南10.5公里。据《程氏家谱》记载:“公元前475年,齐国王到民间巡视,路过此地,因有一阁,齐王
曾在阁内避暑,故称之为‘齐王阁’。”此说怕是讹传。明洪武元年(1368年),程氏从河南嵩县迁此建村,因后有集市,故
得村名齐王集。村民古今尚武。村有程、李、宗等21姓,程姓人较多。
李连庄 位于县城西南14.7公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李连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李连庄.清道光十年(1830
年),因黄河水患,该村东迁1公里。光绪三年(1877年)黄河西移,部分村民又迁回原处,为区分两个村名,按方位分别称东、
西李连庄。村委会驻东李连庄。该村以农为主;村有石、苏、王等7姓,石姓人较多。
程庄 位于县城西南13.7公里。据《程氏家谱》记载:“明万历初年(1573年),程氏从本县齐王集迁来建村,命村名程
庄。”该村以农为本,解放后编席业盛。村有程、林、杜等7姓,程姓人较多。
段庄 位于县城西南14.7公里。明正德五年(1510年),段氏从本县老竹林村迁来建村,命村名段庄。为农业村。村有段、
刘、朱等7姓,段姓人较多。
东谢寨 位于县城西南15.8公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谢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谢家寨。1926年因
避黄河水患,部分村民由堤西迁堤东居住,随分成两村,分别称东、西谢寨,村委会驻东谢寨。为农业村。村有刘、李、谢等
12姓,刘、李2姓人较多。
西马军营 在县城西南14.2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马氏随明成祖朱棣征北有功,故给地百亩,让其耕作,
建立家园,故命村名马军营。1981年,更名为西马军营。该村集会繁盛;有苏、刘、王等27姓,苏姓人较多。
北唐庄位于县城西南11.9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唐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唐庄。1981年,更名为北唐庄。
村人以农为本,进入21世纪,亦农亦商。村有唐、王、姚等8姓,唐姓人较多。
尚庄 位于县城西偏北6.2公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尚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尚庄。为农业村。村
有尚、刘、王等7姓,尚姓人较多。
李屯 位于县城西偏北5.3公里。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 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
命村名李屯。” 20世纪90年代后,村民亦农亦工。村有李、尚、史等7姓,李姓人较多。
朱屯 位于县城西偏南3.4公里。明洪武元年,朱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朱屯。后部分户东迁建村,该村按方位
改称西朱屯。1999年搬迁至堤东现址。2000年后,村民亦农亦工。村有朱、白2姓,朱姓人较多。
姜屯 位于县城西北3.3公里。据《姜氏家谱》记载:“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姜氏祖海山(十二世)次子桂福
从巨野县东姜庄迁来建村,命村名姜屯。”该村以农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养殖业发展较快。村有姜、王2姓,姜 姓人较多。
张寨 位于县城西4.2公里。明洪武年间 (1368~1398年),张氏从本县何屯迁来建村, 命村名张寨。1979~2001年该村为
张寨乡政府驻地。村民以农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亦农亦工亦商。村有张、霍、郝、高、朱5姓,张姓人较多。
八里寺 位于县城西4.2公里。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该村西北有唐朝修建
的‘曹米寺’(后改称开元寺),距县城8华里,故命村名八里寺。该处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起义的策源地。20 世纪90年
代后,经商、务工的村民渐多。村有周、王、张等9姓,周姓人较多。
北霍寨 位于县城西5.5公里。据《霍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霍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霍寨。”
1957年,因黄河水泛滥,村民迁大堤东居住。1960年部分村民又从堤东迁回,在原址东1公里处建村,仍称霍寨。堤东村称新霍
寨,堤西村叫老霍寨。1981年,老霍寨村更名为北霍寨。为农业村。村有霍、乔、聂等8姓,霍姓人较多。
西王寨 位于县城西5公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王寨;1961年,更名为西
王寨。为农业村。1985年始,该村为莲藕生产专业村。村有李、王、陈等12姓,李姓人较多。
杨寨 位于县城西偏南5.2公里。据《杨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十年(1377年),杨氏从山西洪洞县杨家庄迁来建村,命
村名杨寨。”村民古今有习武之风,以梅花拳著名。属农业村。村有杨、陈、贾等15姓,杨姓人较多。
蔡寨 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蔡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蔡寨。村坑塘面积大,90年代
后,养殖业发展快。村有蔡、赵、张、贾、周5姓,蔡姓人较多。
东堡城 位于县城西南6.8公里,清道光元年(1821年),为避水患,部分村民从堡城迁来建村,因位于堡城东,故命村名
东堡城。该村靠近长东黄河铁路大桥。为农业村。村喷呐班远近有名。村有刘、范、郑、张、贾、李6姓,刘姓人较多。
西堡城 位于县城西南7.7公里。据《刘氏家谱》记载:“该村原名云台集。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避水患,东明县城
从东明集迁此;明洪武十年(1377年)废.因该地是旧县城遗址,故改村名堡城,古有西东明集之称。清道光年间 (1821~1850
年),部分村民为避河患迁大堤东建村,以地理方位命村名东堡城,该村改名西堡城。”村内有建于南北朝梁代的景元寺,2004
年重建。村有刘、杨、武等12姓,刘姓人较多。
马集 位于县城西9.2公里,在黄河西滩。据《马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马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菏泽市
黄埋集马庄,其中一支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又从黄埋集马庄迁来建村,命村名马集,后因黄河水患,几经迁移,1961年迁
现址。”为农业村。村有马、冯、李、鲍4姓,马姓人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