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明集镇辖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3&rec=609&run=13

第三节 东明集镇辖村

东明集 位于县城南14.5公里。是镇政府驻地。据传,该村建于战国时期(村名不详),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年),因避
黄患迁东明县城于此,并修城寨,立四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因避水患,又迁县城于云台集(今本县西堡城),该处则改为
集镇,叫南东明集,后演变为东明集。该村汉、回两族混居;古今商业繁盛,村民亦农亦工亦商。东明集烧鸡、烧饼、壮馍、
馒头、胡辣汤县内有名。1990年,为菏泽地区小城镇建设示范村。村有李、张、高等55姓,李姓人较多。
卢寨 位于县城南偏东15.3公里。据《卢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卢氏祖士元从山西潞安府潞城县迁来建
村,命村名卢家寨,后演变成卢寨。”为农业村。2000年后,村民搞建筑的多。2005年后,为县富硒西瓜推广基地。村有卢、
孙、李等11姓,卢姓人较多。
刘庄 位于县城东南16.4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祖定基、元基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刘庄。解
放前,刘家四户地主庄园很大。属农业村。20世纪90年代后,村民种西瓜的多。村有刘、吴、文等25姓,刘姓人较多。
荆台集 位于县城南偏东17.7公里。据史料记载:该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田氏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大明
府长垣县东方“八亩台”(传为陈平墓地)处建村。在高台近处一棵大紫荆树下,有“三贤哭活紫荆树”传说。后人在台上建
了三贤庙,祭祀不绝,烟火不断, 人称该地为荆台。成为村庄后,就命村名为荆台村。后村内起了集市,村名演变成荆台集。
为农业村,村民种西瓜多。是有名的书画村。村北有荆台古文化遗址一处。村有任、赵、王等12姓。任姓人较多。
文寨 位于县城东南16.2公里。明永乐八年(1410年),文氏从山西吉山县崔凤庄迁来建村,命村名文家寨,后演变为文寨。
为农业村。村民尚武,以大洪拳出名。20世纪80年代,村妇文石花、文翠兰的剪纸有名。2000年后,种西瓜,搞养殖、 板材加
工、建筑的村民多。村有文、戴、郭等14姓,文、戴两姓人较多。
任老屯 位于县城东南15.2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任氏从山东青州府汾底县卧牛村迁来建村,命村名任老
人屯,后演变为任老屯。为农业村。村有任、胡、陈、袁4姓,任姓人较多。
王寨位 于县城南偏东14.4公里。据李、王二姓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祖彦宾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
命村名为李彦宾屯。明弘治七年(1494年),王氏又从本县李乔庄迁入。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因王氏有人在山西某州
任州判,故改村名为王州判寨。1950年又改为王寨。为农业村。20世纪80年代前,集市繁盛,经商的多。90年代末,村习武术
的多,以梅花拳出名。村有王、李、解等9姓,王姓人较多。
丁魏寨 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徐、丁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徐丁寨;后徐
姓绝,改村名丁寨;后魏姓人渐多。1981年更名为丁魏寨。村李家唢呐队、魏家纸扎有名。20世纪90年代后,村民种西瓜多。村
有李、王、魏、张4姓,魏姓人较多。
夏行 位于县城东南13.3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夏氏祖从山东青州府蒙沂县桃花村迁来建村,因当时村果树多而
成行,故命村名夏行。为农业村,20世纪90年代后,种西瓜多。村有夏、蔡、杨、王、刘5姓,夏姓人较多。
王行 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王氏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大王庄迁来建村,因当时果树多而成
行,遂命村名王行。解放前后,村民习武的多。1986年后,为鲁西黄牛养殖专业村。1994年后,为蔬菜专业村。村有王、郝、
孟、李4姓,王姓人较多。
樊贵屯 位于县城东南11.9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樊氏祖贵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命村名樊贵屯。属农
业村。1999年为菏泽地区“小康村”。村有徐、李、周等13姓,徐姓人较多。
井店 位于县城南9.6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井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命村名井店。为农业村。20世纪80年代
末,村民从商的渐多。2000年后,为有名的富裕村。村有柏、文、马等13姓,柏姓人较多。
小康村 位于县城南14公里。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贺氏临朝逃荒到这里建村,命村名贺庄,因东明集西有一郝庄,
故以方位称该村为北贺庄。属片村,包括北贺庄、李官营、柳元屯、柳元店、屈庄5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北贺庄。该村民古今尚
武,以习练大洪拳出名。为农业村,1989年后,为西瓜生产专业村。村有贺、闫、邢等14姓,贺姓人较多。
城子 位于县城南14.2公里。元末至明初(1271~1368年),杨氏建村,因离旧县城(今东明集)较近,故命村名杨城子;
后杨姓外迁, 卢姓迁入,村名变为城子村。21世纪初成富裕村。村有卢、王、周等17姓,卢姓人较多。
郝士廉 位于县城西南14.8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郝氏祖士廉从山西汾州府平遥县迁来建村,命村名郝士廉。2000
年后,村民搞建筑的多。村有沈、朱、周等7姓,沈姓人较多。
西郝庄 位于县城南15公里。明天顺八年(1464年),郝氏从郝士廉村迁郝家柴禾院建村,命村名郝庄,因该村北已有贺庄,
东明方言郝贺不分,为便区别,建国后根据方位改村名为西郝庄。属农业村。是有名的书画村。2000年后为养牛专业村。村有
郝、王、李等9姓,郝姓人较多。
袁长营 位于县城南16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郭氏祖随燕王征北有功,与其它35营同时封地在这里,令其耕垦,因
建村时袁姓为长官,又以营为团体,故命村名袁长营。为农业村。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前,村有集会,从商者多。20世纪90年
代后村民种西瓜多。村有郭、袁、赵等14姓,郭姓人较多。
段磨营 位于县城南16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段、张等5姓将士随燕王征北有功,封地于此,令其成家耕垦,因本
营为最后一营,长官姓段,故命村名段末营,后演变为段磨营。为农业村。20世纪90年代后为县绿化先进村。村有张、储、李
等7姓,张姓人较多。
大乔庄 位于县城南18.7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乔氏祖七政从山西洪洞县迁乔林寨, 后又迁这里建村,因附近有
三个乔庄,该村人口最多,故命村名大乔庄。村花棍队有名。村有乔、代2姓,乔姓人较多。
临河店 位于县城南偏西10.8公里。为原临河店乡政府驻地。相传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因当时该村前有一
黄河渡口(黄河故道),并开有住宿小店,故命村名临河店。2000年后,该村种西瓜多。村有胡、王、梁等11姓,胡姓人较多。
葛岗 位于县城南偏西11公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葛氏从山西平阳府迁来建村,因当时该地有一沙岗,故命村
名葛岗。1976年,分成东、西葛岗两个大队。属农业村,种西瓜多。2005年,东葛岗有王、刘、杨等12姓,王姓人较多;西葛岗
有郭、杨、杜等18姓,郭姓人较多。
胡屯 位于县城南偏西9.1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胡氏祖永贵从福建省林县迁来建村, 命村名胡屯。村人胡文房酷
爱文学,为中国作协会员。村有胡、刘、张、房、杨、郁6姓,胡姓人较多。
大屯 位于县城南8.3公里。据《赵氏家谱》和《戴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氏祖思诚、戴氏祖西彬
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 因当时村有许姓,故命村名许家屯,后村人增多,许姓绝,村名变为大屯。村人古今尚武,有戴、赵、
胡等17姓,戴姓人较多。
回民王庄 位于县城南偏西9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祖王脸从西藏回民居住区迁来建村,命村名王庄。是回族
聚集村,村民均信仰伊斯兰教。1981年更名为回民王庄。村中有座清真寺。90年代后为养牛、养羊专业村。2000年成富裕村。
村有徐、海、赵等17姓,徐、海两姓人较多。
邢庄 位于县城南10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邢氏祖国太从山西平遥县迁来建村,命村名邢庄。解放前后村染坊店远
近有名。20世纪90年代后村民习武的多,以习练大洪拳出名。村有邢、李、王等7姓,邢姓人较多。
东段庄 位于县城南11.5公里。明嘉靖元年(1522年),段氏祖庆筑从河南长垣县泽炭迁来建村,命村名段庄;1981年更
名为东段庄。解放前,胡家银匠铺远近有名。解放后,村种千亩枣树。20世纪80年代后,村种西瓜多。有“段庄三大宝,花生、
西瓜、大红枣”之说。村有段、郝、邢等9姓,段姓人较多。
周官营 位于县城南13公里。该村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是燕王征北时在这里安下的军户村,因首领姓周,故命
村名周官营。20世纪90年代前,是有名的编织充子、苇席专业村。村有袁、张、罗、沈4姓,袁姓人较多。
王官营 位于县城南12.3公里。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是燕王征北时在这里安下的军户村,因首领姓王,故命村名
王官营。为农业村。村有朱、沈、夏等17姓,沈姓人较多。
顺河集 位于县城南偏西14.4公里。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张氏祖治海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当时该地有一条河,
村庄顺河而建,并设有集市,故命村名顺河集。属农业村。1986年为养羊专业村。村有张、沈、王等10姓,张姓人较多。
戎庄 位于县城南偏西13.5公里。明正统初年(1436年),戎氏祖全修从河北张南府迁来建村,命村名戎庄。为农业村。
村有戎、尹、任、李4姓,戎姓人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