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明风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3&rec=572&run=13

第三节 文明风尚

为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1997年,县文明委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省率先开展“月评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好事”活
动。县委、县政府对这项活动特别重视,专门成立“月评精神文明十件好事”评委会,乡镇和县直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采集信
息,内容包括见义勇为、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救灾捐助、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能体现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的人和事。每月
底,评委会将本月来稿统计筛选鉴别真伪,评选出10件典型好事,县文明委下发文件通报表彰。县电台、电视台开辟“月评精
神文明十件好事”专栏,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每年底,县委、县政府对全年评出的“十件好事”进行表彰和奖励。这一活 动在
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2005年,该项活动成为东明县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影响大、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至年底,全县共推出好
人好事3200人(件),评选出各类英模人物及先进事迹560人(次),其中“众志成城战洪魔”等成为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
大事之一。《大众日报》、《菏泽日报》、《菏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给予报道。
移风易俗 1987年,在农村建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开展“崇尚文明,移风易俗”活动。1993~1996
年,继续推进殡葬改革,破除封建迷信,取缔非法宗教活动点。1997年3月,在全县集中开展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净化社会风气。
1998年国庆节期间,为120对青年举行 集体婚礼,至2000年,全县共为357对青年举 办集体婚礼。2001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
迷信场所进行三次清理整顿,清理封建迷信摊点、场所15处,扒掉村头小庙30余处。对从事封建迷信人员建立管理档案,进行
集中教育。2002年,县委下发《关于开展移风易俗,禁止红白事大操大办的规定》,成立县移风易俗纠察大队,设立举报电话,
狠刹婚丧事宜大操大办之风。2005年,县举办“发扬科学精神,破除愚昧迷信”图片展, 展示图片210幅,展出26场,受教育群
众6万人次。该年全县398个村民委员会、831个自然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村规民约。
见义勇为 东明民风淳朴,民性豪爽,见义勇为备受推崇。事例层出不穷,1995年5月,东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有25
个会员单位,筹集基金23万元。1996年,张寨乡计划生育专职人员侯志明、尹国备路遇车祸,不顾自己的一切,把3名受伤人员
送到医院抢救,脱险后才离开。1997年2月15日凌晨,县财政局内保员孙永坡与4名持刀盗窃分子搏斗,身负重伤。1998年10月
27日下午,县工商银行保卫科干部刘印领、李忠堂、王恒艳跳入2米多深坑塘,奋不顾身抢救出12名落水者。1999年11月12日,
张寨乡油坊寨村退伍军人张玉普跳入黄河救出落水老汉。2000年9月15日上午12时30分,县环境保护局职工陈广朋因救一个不慎
掉进储油罐的小女孩,献出了 24岁的年青生命。2001年2月8日,县二中教师孙红建夫妻冒着大雪,跳入2米多深的冰水中,抢
救出2名妇女儿童。
尊老爱幼 1986年以来,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三春集镇大营村农家妇女韩莲竹,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三年
如一日,精心侍候患病的公婆,受到人们称赞。县一中教师赵百顺为身患癌症的母亲治病,花费数万元,先后到北京、济南治
疗,无微不至照顾母亲生活,用一颗赤子之心延续了母亲生命,被人们誉为大孝子。菏泽高速公路管理处东明收费站的冯琰,
八年如一日,无私照顾没有任何关系的武胜桥乡龙王庙村孤寡老人,经常送衣送被,买药看病,被当地群众称为活雷锋。胡庄
乡纪庄村军人妻子纪翠阁数十年如一日,一边操持家务农活,一边用慈母之心, 精心照料痴呆儿子,默默支持丈夫孙高山在部
队服役,被部队评为模范军人妻子。小井乡鹁鸽王村村民王玉梅,尽心伺候雍痪在床的婆婆几十年,成为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扶贫帮困 扶贫帮困是县境人民的优良传统。1989年,县开始启动“春蕾计划”救助困难女童。1991年,全县273个机关、
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资48.56万元,粮票2.33万千克,衣物19万件,支援江淮和太湖地区抗洪救灾。1993年10月,全县人民捐
款捐物,支援滕州抗洪救灾。1994年9月,全县开展向贫困地区捐赠衣被活动,有2.1万人自愿捐赠衣被1.96万件、现金1.7万元,
支援本县320个行政村的4662个贫困户,1.32万人受益。1995年,东明县启动“希望工程”帮助困难学生。1998年8月,嫩江和
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全县人民积极行动,为灾区捐献棉被3.21万件,现金33.42万元,衣服8.54万件。2000年,全县1440
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2001年始,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救助特困中小学生
4923名。本县自启动春蕾计划、希望工程和国家法定“助残日”以来,至2005年,全县共结对救助困难女童931名;筹集希望工
程资金235万元,支助贫困生2125人;走访慰问残疾人8103人次,送慰问品、慰问金42.3万元。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是县内人民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得到大力彰扬。1991年,县棉纺纱厂女工唐青云在县
体委院内拾到一个内装驾驶证、工作证和1万多元存折、1000余元现金的钱包,想尽办法,交还失主。1997年3月,菜园集乡粮
所职工支建伟,拾到装有3000元现金和汽车转户手续、户口本、车牌的提包,经多方打听,交还失主。6月,城关中学学生张嫒
嫒拾到现金1554.7元,经学校多方查找,交还失主。12月,菜园集中学学生梁海霞拾到现金1270元和价值8000余元票据,交还
失主。1998年6月,王店乡农村信用社营业所张合明、王松林发现柜台上有现金5000元,经多方查找,交还失主。8月,大屯乡
政府司机张东升拾到内有发票、手机、信用卡、户口本、驾驶证、身份证、工作检查证的手提包,折合人民币21万余元,交还
失主。2000年10月,县邮政支局邮递员靳瑞生拾到一个内有7260元现金和订书单的提包,根据书单地址及时把钱物送到曹满城
小学。2001年6月,县供电局职工穆化军拾到一个内有身份证、名片、1000余元现金、3万余元存折、11万余元借据的提包,经
多方查找,交还失主。2003年3月,县工商银行信贷职工刘振甲捡到一个内有存款折、菜园集卫生院职工毕建国、支榜化拾到2万
元存会员卡、医疗保险卡、牡丹卡及4.8万元存款凭证的钱包,经多方联系,交还失主。2004年5月,菜园集卫生院职工毕建国、
支榜化拾到2万元存款折,经多方查找,交还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