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3&rec=509&run=13

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

一、中小学学制改革
1986年,中小学学制实行“五、三、三”制,即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均为三年。2002年,组织实施全县小学“五改六”
学制改革。即当年暑假后,原五年级的2/3优秀生直接升入初中,其余1/3学生与原四年级1/3的优秀生升入小学六年级,原四年
级余下的2/3学生升入五年级。2003年暑假后,完成小学学制改革。至2005年,全县中小学学制为小学六年,初中、高中仍为三
年。
二、教育教学改革
1986~1991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实行任命制。1992年,县政府出台《关于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决定》,
开始实施“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以下简称“三制”)改革。1993年,“三制”改革在东明一中、城关镇
一中、张寨中心校进行试点。1994年,三制改革在全县推行。2000年,县政府制定《东明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细则》,
以“校长选拨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学校“四制”改革开始实施。2001年,通过民
主推荐、竞选演讲、组织考察、社会监督等程序,两次公开选拨、聘用114名中学正副校长和乡镇教委主任。2003年,公开选拨
任用123名农村定点小学校长。县教育局与各级各类学校签订教育教学目标责任书,对教职工实行聘任制。2004年,县出台《关
于进一步深化东明县学校管理机制改革暂行办法》。教育教学“四制”改革更趋完善。2005年,县教育主管部门与各乡镇中学、
中心校、县属中小学校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在全市率先实行中小学校长末位淘汰管理制度。
三、教学实验与改革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全县基础教育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参与能力。1989年,推行单元目标教学法。1998年,部分学校探索单元达标教
学经验。2000年后,多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2002年,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经验,在部分学校推广。2003
年,在全县重点学校试行山东聊城杜郎口“三三六”(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预示、展示、反馈,预习交流、明确目标、
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自主教学模式和河北衡水中学先进教学方法,2004年,“三三六”模式在全县推
广。2005年,全县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素质教育成效明显。该年,全县中考成绩跃居全市第一位,高考录取人数大幅增加。
四、中小学课程改革
小学课程改革 1986~2003年,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音乐、美术、体育7门课程;三、四、
五年级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9门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辅设英语课。2004年,县政
府制定《东明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小学均按国家新课程标准进行设置。小学一、二年
级开设语文、数学、品德、生活、体育、艺术6门课程,三至六年级开设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社会、实践、体育、艺术
(音乐、美术)8门课程。城区及乡镇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增设英语和信息技术课。2005年,全县小学中高年级基本普及信息技
术课。
中学课程改革 1986年,高中阶段分文、理科。该年,初中课程开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12个课目。高中课程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
式。活动课程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必修课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和
劳动技术共11课目。选修课:一是单科性选修,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再是分科性选修,分文科、理科、外语、艺术、体育、
职业技术6类课程,高三年级开设。政治、语文、数学、体育、劳动在高中三个年级均为必修课。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
史、地理在高一、高二年级均为必修课。2003年, 初中、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初中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包括思想品
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艺术(音乐、美术)及综
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包括必修与选修课两部分。科目为语文与文学(语文、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思想
政治、历史)、科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
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2005年完成新课程改革。
五、招生考试改革
小学招生考试 1986年,6~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不需考试。小学升初中需参加全县统一组织的升学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
数学、常识。 1990年后,普及五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升级不需考试。
中学招生考试 中学招生考试分初中、高中招生考试和普通高考及大中专招生考试。
1986年,初中招生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各招生学校组织考试、阅卷、录取。1997年,按照就近入学、免试就学的原则,
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初中学习。之后初中招生考试取消。
1986年,高中招生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招生学校组织考试、阅卷、录取。1992年后,改由菏泽地区教育局统一命题,县
统一分配招生名额,招生学校自行组织考试、阅卷、录取,2006年后,改由市教育局统一阅卷、录取。
1986~1991年,普通高考由全国统一命题, 考试分文、理科。1992年后,普通高考由全国统一命题,采取“3+2”模式。2002
年后,高考采取3+X模式。2005年始,普通高考改由山东省自主命题。
1986~1992年,大、中专招生考试实行预选,预选合格者报名参加正式考试。1993年,取消高考预选。1995年,报考师范
院校考生进行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准报名考试。1997年,取消中专预选。1999年前,各高校根据考生成绩和考生志愿进行人工
录取。2003年始,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管理,远程网上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