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气象监测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3&rec=506&run=13

第六节 气象监测服务

一、机构
1986年,县气象局设观测组、农气组及预报组,有工作人员10人,1991年增设办公室、基础业务科、气象服务科。1997年
增设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2001年增设防雷中心。2005年,局设办公室、基础业务科、科技服务中心、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
防雷中心,有工作人员9人。
二、气象监测
气象观测 主要包括地面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观测。地面观测有器测和目测。器测包括气温、气压、温度、湿度、地温(
含0、5、10、15、20、40、80、160、320厘米深度温度)、风向、风速、降水、蒸发、日照时数、冻土、雪深、雪压等;目测
包括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等。1973年起,每天进行2时、8时、14时、20时4次定时观测记录。1981年后,改为8时、14时、
20时3次定时观察.农业气象观测主要是通过观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水分含量、各类气象灾害等,向全县农民提供农业气候
分析、作物生长期气象实况、气候评价、农时建议等服务,每年2~11月逢8日、18日、28日普查全县土壤墒情,并向市气象台
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发墒情报告。
雷电监测 1990年始,成立防雷电中心,每年3~10月雷电多发季节,对全县所有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对化工企业、油库、
炸药库、液化气站、加油站等单位每年进行两次检查。发现不合格防雷装置提出整改建议。对易受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
入的电源、信号系统等进行防雷设计和指导安装。2002年始,县将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纳入建设项目管理。2006
年建成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在县境内实施监测闪电活动,测出第一雷击发生的时间、地理位置、强度、极性等参数。利用参数
分析研究,预报灾害性天气活动,对保障电力、通讯、林业、军事系统安全及人民生产生活,降低危害发挥重要作用。
三、气象服务
气象预报 1986年始,县气象局开展气象有偿服务。1987年开通专业气象服务。1991年组建气象减灾警报接收网,在县乡
政府驻地、企事业单位、农村安装气象警报接受机,每天8时、16时30分及时播送气象信息。1995年12月,建立启动"121"电话
自动答询系统,向用户提供48小时天气服务。气象决策服务主要向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每周提供一期《气象服务周报》,每年
上报90份气候评价、春播预报及秋播预报。每年发布旬、月气象预报。遇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随时向县政府报告天气发展变
化情况,建议采取应对措施。公众气象服务主要通过广播、电视、"121"电话自动答询、互联网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
息。
人工增雨 1997年购置人工增雨装置,开始人工增雨服务。2001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0次,发射火箭40枚,有效缓解了
县域旱情。2002年,利用有利天气时机,先后进行3次人工增雨,县境旱情基本解除。至2005年,人工增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过
亿元。

第七节 地震监测与震害防御
机构 1976年2月县政府设地震办公室,1991年4月更名为地震局(正科级)。1993年,地震局更名为地震监测中心,隶属
县科委。2002年9月,地震监测中心从县科委析出,成立县地震局,内设办公室、监测预报科。2005年,地震局有工作人员8人。
地震监测 1969年12月设地震监测站,主要进行地形变化与水变化观测。1976年后,境内设20个地震观测点,其中骨干点
6个,宏观点14个。在骨干点安装土地电、土应力、土地磁监测仪及井水水位手测仪。1986年,根据山东省《关于调整地震监测
网点的通知》,对县内群测点进行调整,保留了陆圈中学、武胜桥中学、修防段、武胜桥乡花屯村4个骨干点和胡庄乡杨楼、高
林寨,大屯乡展营,武胜桥乡前张楼、卞寨小学5个观测点。该年,增设武胜桥中学、陆圈中学两处"〆"径迹观测点,1992年停
测。2005年,共设有地下流体(水位、水温)、流动地磁、重力场、地壳形变、测震等地表监测项目,其中重力场和地壳形变
为国家基本台站,测震为山东省强震网,流动地磁为局部加密台。

1986~2005年东明县及邻区震级≥3.0地震监测情况表
表13-1-3
┏━━━━━━━━━━━━━━━━━┯━━━━━━━━━━━━┯━━━━┯━━━━━━━┓
┃ 时间 │ 震中位置 │震级(ML│ 地点 ┃
┠───────────┬─────┼──────┬─────┤) │ ┃
┃ 日期 │ 时:分 │ 纬度 │ 经度 │ │ ┃
┠───────────┼─────┼──────┼─────┼────┼───────┨
┃ 1986年2月2日 │ 20:02 │ 35°17′ │115°18′ │ 3.2 │ 牡丹区吕陵镇 ┃
┠───────────┼─────┼──────┼─────┼────┼───────┨
┃ 1988年11月4日 │ 05:42 │ 35°35′ │115°24′ │ 3.4 │ 鄄城县董口乡 ┃
┠───────────┼─────┼──────┼─────┼────┼───────┨
┃ 1989年10月12日 │ 00:02 │ 35°20′ │115°18′ │ 3.2 │ 牡丹区高庄镇 ┃
┠───────────┼─────┼──────┼─────┼────┼───────┨
┃ 1990年2月20日 │ 19:49 │ 35°14′ │115°13′ │ 3.0 │ 东明陆圈镇 ┃
┠───────────┼─────┼──────┼─────┼────┼───────┨
┃ 1990年7月12日 │ 07:39 │ 35°20′ │115°22′ │ 3.0 │牡丹区万福办事┃
┃ │ │ │ │ │处 ┃
┠───────────┼─────┼──────┼─────┼────┼───────┨
┃ 1991年11月11日 │ 03:09 │ 35°01′ │115°03′ │ 3.2 │ 东明马头镇 ┃
┠───────────┼─────┼──────┼─────┼────┼───────┨
┃ 1993年12月3日 │ 03:49 │ 35°21′ │115°24′ │ 3.0 │ 牡丹区小留镇 ┃
┠───────────┼─────┼──────┼─────┼────┼───────┨
┃ 2001年7月6日 │ 06:51 │ 35°20′ │115°22′ │ 3.5 │牡丹区万福办事┃
┃ │ │ │ │ │处 ┃
┠───────────┼─────┼──────┼─────┼────┼───────┨
┃ 2001年11月26日 │ 13:31 │ 35°30′ │115°18′ │ 3.1 │ 濮阳县梨园乡 ┃
┠───────────┼─────┼──────┼─────┼────┼───────┨
┃ 2002年10月10日 │ 03:01 │ 35°41′ │115°31′ │ 3.0 │ 鄄城县旧城镇 ┃
┠───────────┼─────┼──────┼─────┼────┼───────┨
┃ 2003年6月23日 │ 02:25 │ 35°15′ │115°16′ │ 3.1 │ 牡丹区吕陵镇 ┃
┠───────────┼─────┼──────┼─────┼────┼───────┨
┃ 2003年6月28日 │ 14:51 │ 35°35′ │115°22′ │ 3.0 │濮阳、鄄城交界┃
┠───────────┼─────┼──────┼─────┼────┼───────┨
┃ 2004年8月5日 │ 02:58 │ 35°35′ │115°22′ │ 3.2 │濮阳、鄄城交界┃
┠───────────┼─────┼──────┼─────┼────┼───────┨
┃ 2004年8月5日 │ 21:29 │ 35°36′ │115°22′ │ 3.0 │濮阳、鄄城交界┃
┠───────────┼─────┼──────┼─────┼────┼───────┨
┃ 2004年11月19日 │ 00:47 │ 35°44′ │115°33′ │ 3.2 │鄄城、范县交界┃
┠───────────┼─────┼──────┼─────┼────┼───────┨
┃ 2005年4月27日 │ 10:26 │ 35°38′ │115°22′ │ 4.2 │濮阳、鄄城交界┃
┗━━━━━━━━━━━┷━━━━━┷━━━━━━┷━━━━━┷━━━━┷━━━━━━━┛

震害防御 1986年后,对境内重大建筑工程进行烈度复核。如黄河公路大桥、黄河铁路大桥、县石油化工二期工程、日东
高速公路等,按照抗震要求进行设计施工或改进。1990年,中国地震局出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识,东明县境50年内,
在一般场地土应力条件下,遭遇概率超过10%的地震烈度。菜园集、武胜桥、陆圈、城关、大屯、东明集、马头、小井8个乡镇
为7度区,三春集、刘楼、长兴集、焦园、沙窝等乡镇为6度区。一般民用建筑工程和城市规划,均引用该区划图进行抗震标准
设计建设。1992年,县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国家地震局发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东明县境地表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2002年县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破坏性地
震应急预案》,县政府制定《东明县防震减灾应急工作预案》,县直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应急分预案。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
能有组织、有步骤地指挥全县抗震救灾。2005年3月,县第二初中、第一实验小学被命名为"菏泽市地震科普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