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植树造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3&rec=196&run=13

第三节 植树造林

一、丰产林
1986~1989年,丰产林建设发展缓慢。1990年后,山东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在东明勘查设计,规划造林面积3333.4公顷,涉
及3个国营林场和8个乡镇。至1997年,争取项目资金239.5万元,省配套资金45.9万元,化肥410吨,完成第一期造林工程建设。
共营造丰产林2935公顷,其中,泡桐536公顷,刺槐1372公顷,毛白杨228公顷,意大利杨799公顷。1998~1999年,完成第二期
造林工程建设。共营造丰产林2000公顷,主要有中林46杨、1-107杨等。2001年2月,加大林业结构调整力度,巩固绿化成果,
全县丰产林迅速发展。该年营造丰产林3500公顷。2002年8月,集中建杨树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丰产林面积快速发展。至2005
年,全县有丰产林2.3万公顷。
二、防护林
防护林包括防风固沙林、护路护岸林和农田防护林。
防风固沙林 1986年,为封沙改土,全县4.8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栽植各类树木13万株,防风固沙效果明显好转。该年起,
防风固沙林由大面积栽植转向以国有林场、苗圃、乡(镇)办林场栽植为主。之后,每年“3.12”植树节期间,县六大家领导、
县乡机关、学校、大中型企业均组织人员到黄河大堤及其他指定地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991~2003年,年均义务植树20万株。
2004年,东明县被团中央、林业部、水利部评为“青少年黄河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组织县机关、企业干部
职工到刘楼镇义务植树26万株,该年全县防护林面积达到1600公顷。
护路护岸林 护路防护林主要在沿黄路、高海路、日东高速路、菏东公路、黄五路、备战路、春沙路、三庄路等8条东西公
路及106国道、西一级路、东兰公路、东一级路4条南北公路两侧, 树种以黑杨、欧美杨、易县毛白杨为主。1999年前, 境内绿
化较好的有东兰公路、106国道、菏东公路。2001年3月,菏泽市沿黄公路建设指挥部、市林业局下发《关于做好沿黄公路绿化
工作的实施方案》.11月,县政府下发《关于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意见》.全县绿色通道工程全面启动。2004年,黄河大堤防护
林建设完成,全县形成“五纵九横”的主要防护林网,绿色通道达230公里;主要树种有I-107杨、中林46杨和三倍体毛白杨;道
路两侧绿化带一般宽30~100米。护岸防护林分布于万福河、红卫河、南赵王河和洙赵新河沿岸,主要用金丝垂柳和自然垂柳绿
化。2005年,县境内各主要干道、河流两侧全部实现绿化。
农田防护林 1982年,开始建设农田防护林。1995年,完成品种更新。随着林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绿化权拍卖力度加大,全
县农田林网建设加快。2005年,农田林网化面积达到7.27万公顷。
1986~2005年东明县防护林面积表
表 4-3-2
┏━━━━━━┯━━━━━━━━━┯━━━━━┯━━━━━━━━━┯━━━━━┯━━━━━━━━━━┓
┃ 年度 │ 面积(公顷) │ 年度 │ 面积(公顷) │ 年度 │ 面积(公顷) ┃
┠──────┼─────────┼─────┼─────────┼─────┼──────────┨
┃ 1986 │ 133.3 │ 2000 │ 453.3 │ 2003 │ 1326.67 ┃
┠──────┼─────────┼─────┼─────────┼─────┼──────────┨
┃ 1990 │ 186.67 │ 2001 │ 740 │ 2004 │ 1326.67 ┃
┠──────┼─────────┼─────┼─────────┼─────┼──────────┨
┃ 1995 │ 200 │ 2002 │ 933.3 │ 2005 │ 1600 ┃
┗━━━━━━┷━━━━━━━━━┷━━━━━┷━━━━━━━━━┷━━━━━┷━━━━━━━━━━┛

三、农田林网
1986~1990年,为防风固沙,保护耕地,全县以刘楼、陆圈、大屯、东明集为重点,共营造农田林网4.2万公顷。1991~1994
年,主要林网树种柳树、小叶杨被黑杨和欧美杨取代。1995年,完成品种更新,农田林网逐步达到标准化。2001~2003年,对
农田林网进行完善补植。至2005年,全县农田林网面积7.27万公顷,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
四、农林间作
1986年,全县主要以桐粮间作为主。陆圈、武胜桥、大屯、马头、东明集、城关等乡镇开展较好。东明集段庄及镇办林场
有少量枣粮间作。该年,全县桐粮间作面积1.5万公顷。1990年达到3.8万公顷。1991年,泡桐速生丰产项目获省林业厅科技推
广二等奖。该年,巴基斯坦国家林业研究所专家来东明考察桐粮间作。1993年夏,东明遭受特大涝灾,大部分桐树被淹死,再
加泡桐丛枝病、大袋蛾等病虫害大发生,桐粮间作面积大幅度减少.1995年,全县桐粮间作面积1.67万公顷.2000年,仅有1466.67
公顷。该年后农林间作转向以杨树为主。至2005年,全县桐粮间作仅186.67公顷,杨粮间作发展到5333.3公顷。
五、村旁植树
东明农村自古就有在房前屋后及庭院植树的习惯。1986年,村旁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主要有榆树、剌槐、泡桐、柳树、
椿树、楝树等。1990年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美化庭院,改种经济树木,树种有桃、杏、葡萄、核桃、枣、石榴、
柿、苹果、梨、山楂等。在乡村外围,以榆树、剌槐、柳树、泡桐、杨树为主。1993年,泡桐丛枝病、榆兰金花虫等危害严重,
榆树、剌槐等生产周期长、经济价值低的乡土树种被杂交杨、黑杨、毛白杨取代。2003年,建设乡(镇)、村绿化工程。全县
统一规划,统一购置树种,绿化水平得到提高。2005年,全县四旁植树1210万株,总蓄积量16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