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林木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98&run=13

一、护林队伍
1950年, 始以村为单位选配护林员,全县有182人,至1960年,社队固定护林员
增加到251人, 护林人员由县主管单位统一管理,建立联防护林片,划分护管范围。
1977年1月,召开首次护林员代表会,自1536名护林员中选出与会代表及模范155人。
1978年,各林场配备护林专干,全县护林人员发展到1816人。1979年,县设立护林委
员会,下设办公室。林业局设保卫股,各乡镇建立绿化委员会,村建立绿化领导小组、
固定专职护林员。1983年,各乡(镇)先后建立路、林、水管理站22个。1985年,全
县有护林网长99人,护林员2534人。
二、管理规定
1950年~1957年,群众在房前屋后村旁隙地栽树、种条,属自种自有。沙荒地成
片造林,采用由国家投资种苗,群众出劳力,劳资作价入股,收益比例分成(国三、
民七)的办法,进行管理。
农业合作化后,实行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社员个人在住宅或生产队
指定地点种植的树林归已所有。1963年,对国营、集体和个人的树木进行确权发证。
1966年,全县林地保有面积发展到16万余亩。
1978年,由于林业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林木管理一度出现混乱。1981年,落实
并完善了林业生产责任制,社、村加强了林木管理。并用三年时间进行第二次林木确
认发证, 至1983年5月结束。全县共发林权证100114份,其中集体513份,个人99841
份, 确权树木886万株。1984年,进一步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
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林业生产走向了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

东明县植树造林统计表
┏━━━━━┯━━━━━━━━━━━━━━━━━━━━━━━━━━━━━━━━┯━━━━━━━━━┯━━━━━┯━━━━━━┯━━━━━┯━━━━━┓
┃ 年度 │ 当年造林面积(万亩) │ 当年育苗面积 │当年桐粮间│当年枣粮间作│当年条粮间│当年四旁植┃
┃ ├────┬─────┬────┬─────┬────┬─────┤ (万亩) │作面积(万│面积(万亩)│作面积 │树 ┃
┃ │ 合计 │ 其中: │ 用材林 │ 经济林 │ 防护林 │ 其他林 │ │亩) │ │ (万亩) │ (万棵) ┃
┃ │ │ 国营 │ │ │ │ │ │ │ │ │ ┃
┠─────┼────┼─────┼────┼─────┼────┼─────┼─────────┼─────┼──────┼─────┼─────┨
┃ 1949 │ 0.15 │ │ 0.08 │ 0.04 │ 0.03 │ │ 0.02 │ │ │ │ 142 ┃
┠─────┼────┼─────┼────┼─────┼────┼─────┼─────────┼─────┼──────┼─────┼─────┨
┃ 1953 │ 1.36 │ │ 0.80 │ 0.12 │ 0.44 │ │ 0.03 │ │ │ │ 155 ┃
┠─────┼────┼─────┼────┼─────┼────┼─────┼─────────┼─────┼──────┼─────┼─────┨
┃ 1956 │ 2.03 │ │ 0.64 │ 0.30 │ 1.09 │ │ 0.08 │ │ │ │ 164 ┃
┠─────┼────┼─────┼────┼─────┼────┼─────┼─────────┼─────┼──────┼─────┼─────┨
┃ 1959 │ 2.94 │ │ 1.15 │ 0.94 │ 0.85 │ │ 0.02 │ │ │ │ 158 ┃
┠─────┼────┼─────┼────┼─────┼────┼─────┼─────────┼─────┼──────┼─────┼─────┨
┃ 1962 │ 1.06 │ 0.19 │ 0.12 │ 0.13 │ 0.54 │ 0.08 │ 0.08 │ │ │ │ 90 ┃
┠─────┼────┼─────┼────┼─────┼────┼─────┼─────────┼─────┼──────┼─────┼─────┨
┃ 1965 │ 8.10 │ 0.68 │ 5.80 │ 1.39 │ 0.29 │ 0.04 │ 0.93 │ │ │ │ 402 ┃
┠─────┼────┼─────┼────┼─────┼────┼─────┼─────────┼─────┼──────┼─────┼─────┨
┃ 1968 │ 1.65 │ │ 0.78 │ 0.53 │ 0.34 │ │ 0.24 │ 1.06 │ 0.13 │ 0.31 │ 428 ┃
┠─────┼────┼─────┼────┼─────┼────┼─────┼─────────┼─────┼──────┼─────┼─────┨
┃ 1971 │ 1.28 │ │ 0.46 │ 0.32 │ 0.50 │ │ 0.34 │ 0.91 │ │ │ 274 ┃
┠─────┼────┼─────┼────┼─────┼────┼─────┼─────────┼─────┼──────┼─────┼─────┨
┃ 1974 │ 0.65 │ 0.06 │ 0.50 │ 0.10 │ 0.05 │ │ 1.20 │ 1.00 │ 0.20 │ │ 600 ┃
┠─────┼────┼─────┼────┼─────┼────┼─────┼─────────┼─────┼──────┼─────┼─────┨
┃ 1978 │ 2.77 │ 0.02 │ 1.75 │ 0.64 │ 0.38 │ │ 1.77 │ 11.82 │ 0.65 │ │ 673 ┃
┠─────┼────┼─────┼────┼─────┼────┼─────┼─────────┼─────┼──────┼─────┼─────┨
┃ 1980 │ 3.16 │ 0.02 │ 2.60 │ 0.37 │ 0.16 │ 0.03 │ 2.27 │ 3.27 │ │ │ 413 ┃
┠─────┼────┼─────┼────┼─────┼────┼─────┼─────────┼─────┼──────┼─────┼─────┨
┃ 1982 │ 1.87 │ 0.12 │ 1.25 │ 0.15 │ 0.26 │ │ 0.72 │ 0.80 │ │ │ 160.36 ┃
┠─────┼────┼─────┼────┼─────┼────┼─────┼─────────┼─────┼──────┼─────┼─────┨
┃ 1985 │ 3.54 │ 0.17 │ 1.41 │ 1.45 │ 0.26 │ │ 0.94 │ 22.57 │ │ │ 585 ┃
┗━━━━━┷━━━━┷━━━━━┷━━━━┷━━━━━┷━━━━┷━━━━━┷━━━━━━━━━┷━━━━━┷━━━━━━┷━━━━━┷━━━━━┛

三、林木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建国前,本县林木病害较少。建国后,随着引进树种的增多。树木病害相应增多。
1985年调查,有泡桐丛枝病、毛白杨霉污病等40余种病害(见表),以泡桐丛枝病害
最为严重。县内4至10年生泡桐,有丛枝病的株数占总数的56.35%。感染指数21.92%。
对此病的防治方法,一是春分前后环剥病枝皮,秋分前后修除烧毁;二是在7、8月的
生长旺季修除病枝并烧毁。二法效果明显。但不能根除。毛白杨锈病,1965年~1976
年,在本县危害较为严重,其防治方法是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打300倍石硫合剂或1:
1: 200的波尔多液。 对杨树的褐斑病采用代森锌、代森铵防治,对泡桐黑豆病采取
500倍退菌特喷雾防治。
桑林的萎缩病目前尚无防治的好办法,若发现病株,只有刨掉,然后对土地进行
药物和日光消毒。

东明县林木主要病害名录
┏━━━━┯━━━━━━━━━━━━━━━━━━━━━━━━━━━━━━━━━━━━━━┓
┃树木名称│病害名称 ┃
┠────┼──────────────────────────────────────┨
┃ 杨树 │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腐烂病、立腐病 ┃
┠────┼──────────────────────────────────────┨
┃ 毛白杨 │霉污病、锈病、褐斑病 ┃
┠────┼──────────────────────────────────────┨
┃ 泡桐 │丛枝病、黑豆病、褐斑病 ┃
┠────┼──────────────────────────────────────┨
┃ 刺槐 │叶斑病、霉污病 ┃
┠────┼──────────────────────────────────────┨
┃ 榆树 │叶斑病、腐烂病 ┃
┠────┼──────────────────────────────────────┨
┃ 楝树 │叶斑病、黄化病 ┃
┠────┼──────────────────────────────────────┨
┃ 柳树 │叶斑病 ┃
┠────┼──────────────────────────────────────┨
┃ 桑树 │叶斑病、宿叶病、黄化病、柴纹羽 ┃
┠────┼──────────────────────────────────────┨
┃ 枣树 │叶斑病、枣疯病 ┃
┠────┼──────────────────────────────────────┨
┃ 核桃 │枝枯病、褐斑病 ┃
┠────┼──────────────────────────────────────┨
┃ 柿树 │叶斑病、柿角斑病、腐烂病、霉污病 ┃
┠────┼──────────────────────────────────────┨
┃ 山楂 │叶斑病 ┃
┠────┼──────────────────────────────────────┨
┃ 怪柳 │ 叶斑病 ┃
┠────┼──────────────────────────────────────┨
┃ 花椒 │叶斑病 ┃
┠────┼──────────────────────────────────────┨
┃ 水杉 │叶斑病 ┃
┠────┼──────────────────────────────────────┨
┃ 栾树 │叶斑病 ┃
┠────┼──────────────────────────────────────┨
┃ 软枣 │叶斑病 ┃
┠────┼──────────────────────────────────────┨
┃ 木瓜 │叶斑病 ┃
┠────┼──────────────────────────────────────┨
┃ 木槿 │叶斑病 ┃
┠────┼──────────────────────────────────────┨
┃ 棉槐 │叶斑病 ┃
┠────┼──────────────────────────────────────┨
┃ 白腊 │叶斑病 ┃
┠────┼──────────────────────────────────────┨
┃ 柏树 │叶斑病 ┃
┠────┼──────────────────────────────────────┨
┃ 枫树 │叶斑病 ┃
┗━━━━┷━━━━━━━━━━━━━━━━━━━━━━━━━━━━━━━━━━━━━━┛

2、虫害防治
东明树木虫害防治工作,是1970年开始进行的,在此以前,县内树木虫害较少,
不大重视虫害的防治,一旦虫害发生,也是听其自然。
随着树种的引进和木材的进口,树木虫害逐渐增多,杨尺蠖、榆蓝金花虫、大袋
蛾,在东明历史上,从未有过,1970年后,成了危害树木最为严重的害虫。1983年,
对全县树木进行虫害普查,共查明主要害虫109种,害虫天敌22种。
杨尺蠖 一年一代,春季危害树木,主食欧美杂交杨叶。1970年,在本县发生,
虫害面积2.6万亩, 1973年、1974年,爆发成灾,叶片全部被吃光。1975年,山东民
航局派飞机来本县防治, 飞机作业94架次, 防治面积2.6万亩,杀虫率98%。1976~
1985年,此虫均有发生,但未成灾。
榆蓝金花虫 一年一代至三代,专食榆树叶,1972年开始发生。1975年有危害,
1979年全县成灾,早期叶片被食一空。1980年,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防治榆蓝金花虫,
采取“乐果” 涂环,人工捕打,“呋喃丹”埋根,防治面积达98%,害虫死亡率达90
以上,自此危害程度逐年减轻,1984年后,由于防治放松,个别地方发生成灾,危害
较为严重。
大袋蛾 一年一代,主食泡桐叶,亦食其它树叶和农作物叶。1972年开始发生,
1979年发生面积8万亩, 1980年, 东明集镇卢寨村3000亩农桐间作林成灾。 1981~
1983年, 胡庄、 东明集、鱼沃、大屯、武胜等乡镇较为严重,其它乡镇均有发生。
1984年, 全县成灾面积12万亩,当年采取药物防治和冬春摘除的办法,共防治9.9万
亩, 摘除大袋蛾1万余公斤,因其繁殖力强,天敌少,药械少,防治较为困难,但年
巧遇冬旱, 深冬最低气温-12℃,加之是年是大发生,大袋蛾幼虫食量不足,几乎全
被冻死。1985年,危害基本消除。
桑天牛 2~3年一代,成虫危害桑树,幼虫蛀食树干,毛白杨、榆树受危害亦较
严重。 1980年,5年生毛白杨百分之百受害,株平均有2.7只,7年生毛白杨受害株达
70%,株平均2.8只,严重危害树木的生长和木材质量。1982年,采用八种药物重点防
治,以磷化铅效果最好,将磷化铅化水堵孔,幼虫死亡率达100%。
四、果树病虫害
1、虫害
本县果树害虫有: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蛀螟、梨实蜂、李
实蜂、李小食心虫、柿蒂虫;山楂红蜘蛛、苜蓿红蜘蛛;顶梢卷叶蛾、黑星类蛾、远
东卷叶蛾、苹果梢夜蛾;梨二杈蚜、桃蚜、桃粉蚜、桃瘤蚜、苹果黄蚜、石榴蚜;桑
天牛、红颈天牛、苹果枝条天牛、云纹天牛、星天牛、葡萄虎天牛、梨董蜂、梨瘤蛾、
大青叶蝉、梨潜皮蛾、豹纹木蠹娥;舟形毛虫、梨星毛虫、金毛虫;黄刺娥;梨圆蚧、
朝鲜球坚蚧、桑白蚧;金纹细蛾、旋纹潜叶蛾;枣尺蠖、杨尺蠖;梨木虱、葡萄二星
叶蝉、梨花网蝽、一点斑中蝉、蚱蝉;东方金龟子、苹毛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玫瑰
巾夜蛾、鸟嘴壶夜蛾、旋目夜蛾、枯叶夜蛾、毛翅夜等60余种。
2、病害
本县果树病害有50余种:
苹果病害 斑点落叶病、圆斑病、灰斑病、褐斑病、圆斑根腐病、轮斑病、白粉
病、缺素病(小叶病、缩果病、黄叶病)、锈病、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青霉病、
红腐病、霉污病、腐烂病、干腐病、紫纹羽病、白绢病、根朽病、银叶病、生理病害
(红玉斑点病、苦痘病、虎皮病)、病毒病害(花叶病、锈果病)。
梨病害 黑星病、褐斑病、顶腐病、腐烂病、锈病、黑斑病、白粉病。
葡萄病害 黑豆病、白腐病、房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根癌病、毛毡
病。
桃病害 细菌穿孔病、桃流胶病、褐腐病、疮痂病、炭疽病。
柿病害 角斑病、炭疽病、圆斑病。
杏病害 杏疔病。
核桃病害 炭疽病、腐烂病。
枣病害 锈病。
五、果树病虫害防治
建国前,东明果树病虫害较少,防治工作不被重视,一旦发生病虫害,也是听其
自然。
建国后,随着果树树种的引进和检疫工作上的失误,在引进树种的同时,也引进
了一些原来没有的病虫害,果树病虫害不断增多,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也就成为一个
新的课题。
60年代,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特别是治虫方面,多采用广谱性杀虫剂,大量杀
伤了天敌,害虫日益增多。为防治虫害,逐年提高农药的浓度,增加打药次数。70年
代后期,果树专业人员根据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制定推广了以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为中心的人工、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尽量不使用剧毒农药,限制
使用广谱性杀虫剂,提倡使用不杀天敌的化学农药和石灰、硫磺合剂,逐步推广植物
诱杀措施,强调抓准防治关键时期和打药质量。上述综合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保护了
自然天敌,对某些害虫控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危害比较严重的梨潜皮蛾、旋纹潜叶
蛾和金纹细蛾等害虫被其天敌寄生的寄生率达34~92%, 不专门打药防治,也造不成
危害。果园最大的害虫之一山楂红蜘蛛,在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前,一年打药5—7遍,
有时仍造成较大危害,采用综合措施后,一年仅打药1~2遍,即可控制在不造成危害
的程度。苹果园一年打2~4遍杀虫剂即可控制害虫危害;对于危害杏、桃、李、梨、
苹果比较严重的食心虫、桃蛀螟,采用了以植物诱杀为主的防治措施,在果园内集中
种植少量园葱和向日葵,利用桃蛀螟成虫喜在园葱花球和向日葵花盘上产卵的习性,
诱集大量成虫产卵,再对园葱花球和向日葵花盘喷药,杀死孵化之幼虫,效果很好。
1984年,东明集镇林场,采取此法,梨上的桃蛀螟虫果率仅0.4%。对于危害仁果类果
树枝干的桑天牛,采用了果园少量种植桑杈(百亩1~2株)集中诱扑桑天牛成虫的措
施,可大量减少成虫在果树上的产卵量,既节省挖卵和堵蛀洞的用工,又减少对果树
的危害。
梨小食心虫危害较重的苹果、 梨园,在园内分散栽植4~10株桃树,诱引越冬代
和一代成虫,在桃树上产卵,集中消灭,效果甚佳。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后,本县每年防治病虫的打药次数,一般比兄弟县少2~3次,
减少了对环境和果品的污染,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1978年荣获地区“防止食品污染,
保障人民健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