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畜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90&run=13

一、饲养
本县人民历来都注重牛、羊、驴、骡、马、猪、禽、兔的饲养,这是传统的重要
家庭副业。
1949年,全县有大牲畜4.83万头,羊2.61万只。1952年,大牲畜发展到4.40万头,
生猪发展到5.20万头, 羊下降到1万只。 1955年, 农业实现合作化,大牲畜猛增到
6.26万头,而生猪因个体户养猪减少,存养量降至1.16万头。至1957年,羊存养量增
加到6.38万只,比建国时增加两倍。在此期间,全县家禽一直稳定在46~60万只。
1959年,大牲畜由个体饲养改为集体饲养,由于缺乏饲草,精料不足和饲养管理
不当,存养量下降到3.18万头。每头牲畜平均负担耕地50亩。受“五风”错误和自然
灾害的影响,至1962年底,大牲畜只剩2.43万头,猪1.87万头,家禽仅20.3万只,只
有食草家畜——羊回升到6.80万只。
1963年,大牲畜实行分槽饲养,兽医人员实行包槽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疫
灭病,才使畜牧生产相对稳定下来,猪存养存还有所回升,大牲畜保持在2万头左右,
羊4.5万只,家禽类30万只。
1966~1976年,由于缺乏政策引导,畜牧业在徘徊中缓步发展,大牲畜饲养量在
2.6万头、猪8万头、羊9万只左右,家禽也只有20万只左右。
1979年后,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完善,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为
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比较多的饲养,调动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到1985年,
全县大牲畜达到5.5万头, 其中牛2.06万头、马5251匹,驴2.49万头、骡4204头。猪
7.6万头,羊6.24万只,家兔5.38万只。家禽83.58万只,其中鸡80.22万只。
二、品种改良
建国前,畜禽配种、繁殖多顺其自然,野交乱配比较严重,畜禽品质低劣。
建国后,畜禽品种改良工作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和发展逐步开展起来。1959
年,县配种站开展马、驴、牛、猪的人工授精,畜群的品质得到显著提高。但在绵羊
的改良上带有盲目性,使本地的小尾寒羊濒临绝迹。
牛 1950年以后,相继引进了南阳牛、秦川牛、蒙古牛。1958年,从湖北引进水
牛。1985年,饲养的品种多为鲁西黄牛。鲁西黄牛是在本地牛的基础上,经纯种繁育、
提纯复壮培育出来的役、肉兼用型地方良种。经过35年的选育,现已基本消灭了原来
高辕型和抓地虎型,绝大部分是中间型。牛群质量、体尺等指标都比较稳定。此品种,
具有耐粗饲、易管理、使役性能好、肉质佳美等特点。
驴 1950年后,引进泌阳种驴和本地驴杂交,后又用德州驴和本地驴杂交,经过
数代的改良,现在饲养的大都是德州驴的后代。1979年后,小型驴增加较快,其中有
从南方引进的山杠子驴,使驴的群体质量有所降低。
骡 它具有耐粗饲,抗病能力强,耐力强的特点,又兼备马和驴的双重特性,体
质健壮、寿命长。建国后,本县农民特别喜爱饲养,饲养的品种,绝大部分是在当地
繁养的。
马 1956年,引进大批伊犁马,1972年后,相继从四川、云南、内蒙古引进一些
川马和少量蒙古马。1985年,全县所养的马,基本上是伊犁马、蒙古马和本地马的杂
交品种。
猪 建国初期,主要品种是曹州黑,它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多胎
多仔(两年5胎, 每胎1216头)等优点。但生长较慢。1958年后,相继引进内江猪、
新金猪、约克猪、巴克夏、长白猪等种猪,并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后代生长速度、
体尺、成年体重都有显著提高,深受群众欢迎。但脂肪含量高。1984年,从湖北引进
瘦肉型猪,品种有大约克夏、丹麦长白、杜洛克三个品种共35头,对本地猪进行杂交
改良。1985年,县内大部分是内江猪与东北猪的杂交种。小部分是瘦肉型猪的杂交种。
山羊 本县饲养的山羊,均为青山羊和奶山羊。建国后,对本地山羊以纯种繁育
为主,品种较纯。山羊板皮和猾子皮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要畜产品之一。
绵羊 1964年以前,本县饲养的均为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小尾寒羊具有个体大、
产肉量高、肉质优美、多胎多仔、适应性强等特点。是黄河下游最好的绵羊地方良种。
但产毛量低且粗。1956年,我县被河南省定为小尾寒羊生产基地县。1965年以来,由
于片面追求产毛量和羊毛细度,先后14次引进美利奴、考利代、高加索、波尔华斯等
细毛羊种进行杂交, 经过8年时间,小尾寒羊已基本绝迹。1985年,本县饲养的全部
是改良羊,羊毛细度达到80支以上,产毛量6公斤左右。
鸡 建国前,县内养鸡主要是本地品种,群众称之为柴鸡,它适应性强。但个体
小,产蛋少。建国后,先后引进了崂山黑、九斤黄、澳洲黑、来航、固始黄、郑州红
等品种。济南红、京白二系、京白三系、星杂五七九。1985年,县内所养鸡的年产蛋
量,一般每只6~7公斤。
鸭、鹅 本县饲养鸭、鹅数量较少,主要是本地麻鸭、杂交鹅、草鹅等。
兔 建国初期,本县饲养的多是白色、灰色短毛皮、肉兼用兔。1966年后,引进
部分安哥拉长毛兔,1980年,又引进西德长毛兔。1985年,安哥拉和西德长毛兔是饲
养的主要品种。
三、疫病防治
建国前,本县畜禽疫病防治,全靠偏方、土法和民间兽医治疗,疗效甚微。而猪
瘟、猪丹毒、鸡新城疫、马鼻疽、腺疫、牛羊疥癣、炭疽、气肿疽、牛肺疫、狂犬病、
牛恶性卡他热等恶性传染病又时常发生,每遇畜禽疫病发生,死亡率甚高。
1956年前,对畜禽的疫病防治虽然也采取了保槽措施,但效果不佳,发病比较频
繁,1956年,猪瘟发病率达60%以上,猪丹毒发病率在2.4%,死亡率达90%以上。1958
年,建立县兽医站和公社兽医站,开始对猪瘟、猪丹毒和其他传染病进行免疫预防注
射和治疗,并加强对出入境畜禽的检疫和防疫,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了马鼻疽、炭疽、
气肿疽、牛肺疫、牛恶性卡他热、狂犬病等。1960年,县内自制兔化猪瘟疫苗对全县
存养猪群注射防疫, 免疫效果较好,保护率达85%。1964年以后,对不慎传入的一些
畜禽传染病,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防治,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消灭。1982年,部分乡
镇进行大牲畜保槽和小畜禽防疫技术承包,效果甚佳。1983年在全县推广后,畜禽防
疫质量,密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防疫密度,猪由原来的70%以下,提高到90%以上;家
禽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有效地控制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禽霍乱、兔瘟
等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使东明县从过去的防疫落后县跃入全区的先进行列。
对畜禽普通病的治疗,建国后,兽医治疗新技术和中西兽医结合的综合医疗措施,
在全县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治愈率显著提高。到1985年,已基本攻破了对便秘、牛
前胃疾病、破伤风、消化不良、跛行、心肺疾病、中毒病等疑难病的治疗,使畜禽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