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总理谈话记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335&run=13

赵紫阳总理谈话记录(根据回忆整理)

1981年1月7日下午1点半,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河南省第一书记段君毅,东明县
委书记王玉德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东明县三春公社贾寨大队。下车后,赵总理先后
同三春公社党委书记艾东修、副书记王书庆、靳庆和、贾寨大队党支部书记贾世才等
一一握手。然后,共同走进贾世才屋里。公社党委书记艾东修说:“世才同志,今天
总理来到你家,可是料想不到的呀!”贾世才说:“真是盼望不到。”赵总理再次同
贾世才握手后,坐在小板凳上,赵总理平易近人,又说又笑。
他面向贾世才说:“谈谈你大队的情况吧。”
贾世才汇报了本大队人口、土地等基本情况。
赵总理接着询问:“你家几口人,几个劳力?”
贾世才回答:“9口人,两个劳力,大儿在公社窑厂,二儿在国营林场。”
“家里有几辆自行车?”
“三辆。”
“几块手表?”
“三块。”
赵总理又问:“有缝纫机吗?”
贾世才说:“有,一部。”
“几部收音机?”
“两部,一部大的,一部小的。”
赵总理又问:“你家今年收入多少粮食?”
“收入4000斤小麦。7000斤大豆,还有3000斤红芋。2000斤花生。”
赵总理问:“收入多少现金?”
“今年收入4000多元,去年,除盖了三间瓦房还剩1000多元,现在银行还存4000
多元。”
赵总理问:“象你这样的户,全大队能有多少?”
贾世才说:“能占30%左右。”
赵总理问:“你大队最穷的社员家庭收入啥样?”
贾世才说:“麦季每人能收入300多斤小麦,秋季每人能收入400多斤大豆,还有
花生,红芋等收入。”
县委书记王玉德插话说:“三春公社在全县属于好社,贾寨大队在三春属于上中
等大队。”
赵总理笑着说:“全县都象贾寨大队这样,就不得了啦!”
接着,赵总理问:“象这样的水平,还能再提高吗?”
贾世才回答: “能,还能增产。现在小麦才200多斤,以后搞到三四百斤问题不
大。”
赵总理问:“今年全大队粮食总产多少?”
贾世才回答:“100多万斤。”
“去年呢?”
“80多万斤。”
赵总理问:“过去,哪一年的产量最高啊?”
贾世才回答:“1956年。”
赵总理问:“前几年粮食产量为啥不高啊?”
贾世才回答:“大呼隆干活效率不高,有的队长到处跑。社员干活半晌还走不到
地理,生产队种花生,连种子也留不住。”
赵总理又问:“你们怎样搞的生产责任制呀?”
贾世才说:“我们搞的是土地包干到户,土地都分到各户种了,一年每亩地提留
10斤粮食。两块钱。”
赵总理问:“抽这些粮。钱用到哪里呀?”
贾世才说:“公积金、办公费、民兵训练。民办教师补助,现在俺大队正在搞民
兵训练,就是用这些开支的。”
赵总理问:“你大队有几个当兵的呀?”
贾世才回答:“有10多个。”
赵总理问:“今年征兵,好征不好征?”
贾世才说:“好征,俺大队每年都去一个。”
赵总理问:“当兵的安心不安心,待遇怎样解决?”
贾世才说:“当兵的走后,他那一份土地不抽,还归他家耕种,生活再有困难照
顾,”
赵总理问:“当兵走后,家里土地谁来耕种呀?”
贾世才说:“是去当兵的,家里劳力都多,家里活还有人干。”
当谈到民办教师待遇时,贾世才对赵总理说:“俺队民办教师的待遇是这样搞的:
上级发的工资归自己所有,家中昭常分一份土地,可收千把斤粮食。另外,每人每年
再给600斤粮食。”
赵总理听后说:“这样,待遇不低呀!比公立教师还高。看来,啥事都可以翻过
来。”
停了停赵总理接着又说:“群众手中有东西了,就好办啦,不会亏待教师。”
赵总理又问贾世才:“你认为生产责任制好不好?”
贾世才说:“我看是好。”
赵总理接着又问:“有不足的地方吗?”
贾世才说:“不多。”
赵总理笑笑又问:“不足的地方不多,有多少?在哪儿?”
贾世才说:“集体活动时,不好组织。”
贾世才对赵总理说:“俺大队粮食增产,引黄灌淤起了很大作用。”
赵总理问:“你大队啥时开始灌淤的?”
贾世才说:“78年。”
县委书记王玉德插话说:“灌淤改变了生产条件,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干部群众积
极性。”
赵总理笑着说:“那是灌淤加责任制等于大翻身啦!”
贾世才汇报之后,赵总理说:“公社再谈一下吧!”
公社党委书记艾东修汇报说:“三春公社过去是个穷社,南沙北碱中间洼。1976
年遭遇水灾, 1977年灌淤时淹了一部分庄稼,粮食总产都是在500多万斤,一年就吃
国家统销粮500多万斤,今年粮食总产可达1500多万斤。”
赵总理说:“粮食产量增长两倍,增产幅度不算小。”
赵总理接着问:“你们公社啥时实行的生产责任制?”
艾东修答:“79年。”
赵总理问:“当时,你们的思想通不通?”
艾东修回答:“开始,思想上有点不通。认为方向道路不对。杨占大队土地分得
最早,我们还批评过他们呢!后来看到上头政策松动了,我们也松动了。”
赵总理又问:“你们批的时候,认为生产责任制好不好?”
艾东修回答:“批的时候也觉得生产责任制好,能增产。当时总觉得方向道路有
问题,上级又没有文件,不敢放手搞。现在看来,土地分得晚的队受损失了。大营大
队灌淤比贾寨早,开始基础比贾寨好,但大营土地没有分,现在又不如贾寨了。有的
队收麦时遇上阴雨天。霉烂一部分。秋季大豆又赶上虫灾,集体耕种的没有土地包到
户的治虫及时,减了一部分产。”
赵总理听后笑了起来,说:“真有意思。”
停了一停赵总理又问:“这样搞,有不好的地方吗?”
艾东修说:“这样搞、大多数社员群众都觉得好,有的国家职工干部和大队生产
队干部觉得有点不好,就是集体出工不好组织,条件差的队集体提留不好收。”
艾东修在汇报生产责任制时说:“实行生产责任制,粮食能增产,俺这个公社,
东明县就适合这样搞。”
赵总理说:“适合这样搞,就这样搞吗!”
艾东修说:“俺公社大部分大队已灌了淤,现在只剩新兴集、白庄还未灌淤,粮
食产量较低,但他们大搞付业生产,现在仅新兴西一个大队就有砖瓦窑20来个,每年
可收入20多万元。”
赵总理问:“是集体搞的,还是个人搞的?”
艾东修说:“是联户搞的,几户合起来一块搞。”
艾东修继续说:“新兴西有的社员说:别看灌淤的大队收入那么多钱,到头来还
得送到我们手里(指到新兴西大队买砖瓦)。”
赵总理笑着说:“各打各的优势吗。”
谈话共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充满着亲切热情的气氛。
临走时,赵总理一边走,一边笑着说:“灌淤加责任制等于大翻身。”
赵总理上车走时,又同公社大队干部一一握手告别。
材料座谈人:公社党委书记艾东修
副书记 王书庆
靳庆和
贾寨大队支书 贾世才
副支书、大队长:李德功
公社武装部副部长 彭合民

一九八一年一月八日

赵总理同冯口大队社员亲切交谈
(县委办公室根据在场同志回忆整理)

1981年1月7日下午3时许, 赵紫阳总理一行赴东明县在沙窝公社冯口大队油房口
村临时下车,同部分群众进行了亲切交谈。
赵总理进村后,到了二队社员冯增云家中,首先询问了在冯家玩的邻居郭秀芝:
今年生活如何?还要不要吃统销粮?郭秀芝回答:今年比去年强,有碗糊涂喝了,不
吃统销粮也能过得去。接着,赵总理询间了冯增云家有几口人,承包几亩地,收入怎
样,生活好不好,冯增云一一作了回答。
赵总理问:“今年生活怎样?”
冯增云答:“今年比去年强,地都分了。”
“每人分多少?”
“一亩半。”
赵总理问:“这个法中吗?”
冯增云答:“这个法中。”
“这个法咋中啊?”
“这样地一分,干活都积极啦。”
赵总理问:“过去咋样呀?”
冯增云答:“过去不中,年年不分任啥。”
“过去为啥不中啊?”
“打的粮食都叫干部毁坏了(指挥霍浪费了),社员干一年,分不到多少东西。”
赵总理笑了笑说:“是个问题。”接着问:“群众有啥要求呀?”
“想要化肥。”
“这里有化肥供应吗?”
冯增云答:“没有,比白头小虫(即白头麻雀)还少哩!”
“给你化肥有钱买吗?”
“有钱买。给多少要多少。”
赵总理问:“你这里还有啥困难吗?”
冯增云答:“俺这儿光棍汉多,娶媳妇难。”
“你有媳妇吗?”
冯增云答:“我有,又指着旁边几个青年社员说:“他几个都有没有。”那几个
社员笑着说:“俺都是光棍汉。”
赵总理说:“以后生产搞好了,媳妇就好找啦。”
冯增云说:“那也不好找,没有吃商品粮的好找。”
赵总理笑了笑,接着问:“农业生产咋能搞好啊?”
冯增云答:“只要这个法(指包干到户)不变,社员再把副业搞好,农业就上去
了。”
这时,闻讯而来的社员越聚越多。赵总理向大家亲切致意,并笑着同冯增云握手告别。
冯增云亲热地拉了拉赵总理的衣服说:“老同志,回去千万说一声,这个法可别变,
叫俺搞上几年,日子就好过啦。”赵总理笑着回答:“你们认为这个办法好,可以多
搞几年嘛!”
赵总理离村登车后,高兴地对县委书记王玉德同志说:“贫穷落后队现在也变了,
过去见面要统销粮。现在见了要化肥,找媳妇。”
赵总理视察冯口后,社员们从县里证实来的是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人人欢欣鼓舞,
个个喜笑颜开,新闻轰动全村,一时成了舆论中心。有的社员激动地说:“开天辟地
到如今。宰相第一次到咱村,真是大喜事呀!”还有的社员说:“总理都说啦。农业
责任制看来还得搞几年咧,情好好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