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风俗习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306&run=13

一、衣食住行
(一)服饰
衣服 清末至民国初年,冬天,男子大部分内穿对襟汗褂,外穿大襟长棉袄,腰
间束一条又宽又长的布腰带,较富有者于长袍外罩以马褂;下身穿胖腿大腰棉裤,扎
腿带。乡间劳动者,为便于干活,一部分人喜欢穿一夹裤,外罩一条有裤腿无裤裆的
棉套裤,俗称“叉裤”。夏季,较富有的人家大都穿对襟汗褂或大襟长衫,下着大腰
单裤;劳动者大都上穿对襟或坎肩,下着单裤或短裤。妇女,冬季上身多穿宽袖云边,
大襟右衽棉袄,下身多穿裤管镶滚云边棉裤,围百折秀花裙。劳动妇女则以上衣下裤
为主要形式。夏季,在样式上与冬季基本相同,只有单棉之别。
民国期间,冬天老年人的衣着仍沿袭清末式样。青年男子则上穿对襟便衣袄,下
穿立档棉裤,不扎裤腿,夏天,男子多穿长短袖棉布对襟汗褂;如遇礼节性活动,则
外罩长衫,劳动时,则上穿坎肩,下穿短裤。妇女,冬季上穿大襟紧身棉袄,下穿胖
腿大腰棉裤,扎腿带。夏季,衣着样式基本相同,只有单棉之分。
建国后,男、女服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冬季男装,工商界、政学界大都穿中山服、
学生服棉袄,外穿对襟两侧有兜毛领棉大衣。乡间农民穿对襟小袄和中山服棉衣,也
有穿棉大衣的。 到60年代城乡服装渐趋一致,男子多穿军干部服。这种衣服,上衣4
个兜,开在衫内,外边加盖,穿着大方实用。裤子在两侧置兜,有的还在裤子后右侧
设一兜。此外,部分人还着小大衣,其衣领大,宽敞,比大衣短,故称小大衣,穿着
方便。这种冬季衣着直到70年代仍是十分流行。80年代又逐渐改为中山服。冬日,一
般内穿秋衣、绒衣或毛衣,再着便衣小袄,外罩中山装,遇寒冷天气外加毛领大衣或
毛呢大衣。此外,茄克、登山服等时装也相当流行。
夏季,城镇市民和干部,外穿仿绸、府绸衬衣,内穿汗衫或背心,下穿长胖腿单
裤,后改为短胖腿,又改为瘦长裤腿。80年代喇叭裤在城镇青年中曾风行一时,后普
遍改为筒子裤,40岁以上年龄则穿下窄上宽的长裤腿。西装,也开始流行。
建国初期,冬季城镇妇女穿对襟棉袄,外套列宁服,乡间妇女穿中式花棉袄(即
大襟右衽)、花棉裤。夏、秋穿花布衫,蓝单裤。60年代又改穿蓝色衣、裤。70年代
后,农村基本赶上了城镇妇女的服装。冬季内穿秋衣、毛衣、便衣小袄,外罩样式新
颖的对襟袄罩,遇寒冷天气着棉大衣或呢大衣。夏季,穿对襟长袖、短袖衬衫、西式
偏开长裤,有的则穿裙子。80年代穿着更加考究,上穿各式鲜艳衬衫,下穿裙子或笔
挺的直筒裤,也有穿连衣裙或旗袍的。
建国前到50年代,衣饰用料大都用自织的土布。对于机制布,民间称为“洋布”,
一般人家很少穿用。农村妇女将棉花纺成细线,然后织成白布,大都用石榴皮、橡壳
煮成黑色(建国前才有了煮黑),或用槐蓝、青靛土法染成纯蓝色或带有各式图案的
蓝色印花,夏季则用黄胶泥染成土色。少妇和少女则用各种颜料染制成各色线子,织
成各种花纹的土布,花样新颖别致,名目繁多,坚固耐久。70年代以来,除被称作鲁
锦的自织土布和白棉布做被面与被里外,穿衣基本用上了机制布料,比较流行的有蓝
哔叽、花哔叽、花格线呢、的确良、锦纶、花达呢、涤卡等化纤布,少数也有穿毛混
纺,毛哔叽、毛呢衣料的,衣服颜色也在向鲜艳发展。各种服饰多姿多样。

印花蓝布图

冠戴 建国前东明的帽子多种多样。男子戴的有马虎帽、风帽、毡帽、帽垫、皮
帽、礼帽等,夏季有笠帽、草帽等。男人春秋冬季多戴帽垫。这种帽子系六块黑布合
成瓜棱形圆顶,有平顶的有尖顶的,上边用丝梗结一枣形圆疙瘩。富有人家和赶时髦
的青年多戴礼帽。青年人冬季戴一对耳暖或耳烘防止耳朵受冻,有钱的则围一毛线围
脖,有的戴皮帽。中老年人还戴猴帽,这种帽是用毛线织成,热时折起来,风雪天往
下一放,只露两只眼睛,很实用。壮年和老年帽垫外套马虎帽,冷时将两边耳巴放下
用以护耳和脸,热时将耳巴收起。有的老人戴长尾巴风帽。夏天农民多戴草帽、笠帽
以遮阳和避雨。
年轻的姑娘和媳妇,一年四季头上都顶一块艳丽的头巾。这种头巾一般是妇女们
自己动手精心染织而成,各种花纹图案竞相比美,壮年和老年妇女戴有两个帮的小帽,
帽额前缀着帽花。老年妇女只缀前面一个花,天冷时外蒙黑手帕。壮年妇女两个帮上
各缀一花,天冷时外蒙方头巾。少数也戴风帽。
儿童冬天多戴有尾巴的风帽。这种风帽整个帽芯和尾巴用丝线绣出各种花鸟图案,
前边饰以金、银、铜、铁打制的虎头、娃娃、有的是寿星和八仙,后边尾巴上缀四个
小铃铛,一蹦一跳或一摇哗啦哗啦作响。夏天戴亮帽,只有一个帽圈,额前用各色绸
缎或花布缝制成莲花瓣或虎头。春秋戴小“洋帽”。这种冠戴一直延续到60年代。
建国后,冬季男子戴护耳解放帽。皮帽或栽绒火车头帽,春秋戴鸭舌帽和解放军
帽;妇女春秋冬只蒙棉、毛线或纺制头布,形状有方的、有长的,有三角的,也有不
少妇女戴“风雪帽”、“筒子帽”。色调根据年龄而定,青年色泽鲜艳,花红柳绿,
中老年则以蓝、黑色为基调。现在有的女青年冬天戴拉绒帽,夏季则戴一遮阳小帽。
儿童冬季改戴有各种动物形状的帽子,兔耳帽、虎头帽、狗头帽、小猴帽和虎头披风
等。春秋则戴有沿的小“洋帽”。
鞋袜 清末东明民间,男子主要以布鞋为主。有软帮、硬帮,多为圆口黑色。鞋
底用棉线绳密缝细纳,有薄底,有厚底,十分结实。民国初期,劳动人民穿一种土色
( 鞋,前边有一往上翻的鞋尖,实纳帮子,结实耐用。老年人穿二道眉鞋,建国后
穿圆口鞋,底子分千层底、双层底、褙子底,鞋帮有实纳的,有不纳的,实用方便。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穿机制鞋的越来越多,解放鞋、塑料鞋、球鞋等是人们最喜欢
穿的。70年代以来,夏天,塑料凉鞋、合成革凉鞋和皮凉鞋是男女老幼脚上的主要穿
着。
儿童鞋样式很多,有虎头鞋、猫头鞋、狗头鞋等,其制作栩栩如生,十分形象。
冬天,大多以棉靴御寒。清朝是沿用靴形式,深筒高靿,民国间短靿深帮,中间
加套棉絮;内有鞋里,密纳厚底、底子里边敷一层棉花,前脸有缝制结实的履鼻,高
高隆起,还有气眼穿带子的,从脚颈一面开口的等,多用黑色厚实布料。70年代以来
穿机制大头鞋和皮棉鞋的逐渐增多,妇女穿高跟皮棉鞋。另有一种冬季草鞋,是东明
地方手工造,鞋底采用桐木或树根刻制,按脚的大小在底子周围钻上眼,用竹钉钉上
筷头粗细的麻绳,再用苇缨拧制而成。其型为靴,美观大方,在风雪天气,防潮、保
温,男女老幼,都喜欢穿。80年代已不多见。
袜子变化较慢。清朝至民国期间大部分是棉布长筒白袜。有棉的、夹的、单的,
建国后, 逐渐被机制袜取代。 50年代穿长筒棉线袜,下边缝有布底。后改为短筒袜
(俗称袜头)。60年代后期开始穿尼龙袜,冬天穿毛袜、线袜等。仍以短筒袜为主。
清末民初由于妇女缠足,多穿弓鞋。用条长布带把脚紧紧束裹起来,裹的前尖后
宽,套以睡鞋(俗称换鞋),外穿浅脸绣花鞋。建国后,放了足,去掉了睡鞋,穿机
制袜子,但仍穿花鞋,一直沿续到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花鞋已不常见。70年代以来,
妇女多穿尼龙袜子。夏季由于穿裙子,也有穿过膝袜子的。青年妇女穿鞋,无论皮鞋、
布鞋、棉鞋、凉鞋,都喜欢穿高跟、半高跟的。
(二)饮食
东明人民素以谷类为主食。建国前,地主吃白馍,富农吃花卷,一般劳动人民则
吃杂面窝窝头,俗称“馍”。早饭,一般做高梁面、玉米糁糊涂,有的喝小米稀饭;
午饭,一般以杂面条为主,或吃馍、菜;晚饭,以面汤为主,俗称“喝汤”。贫苦人
家则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终年不得温饱。建国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又增加了
红薯主粮,把红薯切片晒干磨成面,用红薯面做糊涂,蒸窝窝。80年代以小麦为主粮,
馍、饭大都用白面,俗称“一块面”。
农村吃饭习惯,一般是一日三餐,大部分人拿着馍,端着饭菜到街上凑人场。吃
着饭,啦家常,说新闻,交流生产与生活经验。夏季在树荫。春秋冬在街中向阳处。
唯有严冬大雪封门,则全家围着锅台吃饭。70年代,家家增添饭桌、小凳,一家人围
在一起吃。但有的总觉不习惯,仍然串饭场。
节日或请客,东明习惯事先将鸡、鸭、猪、羊、牛肉等,先红烧后,装碗蒸制备
用,或随蒸随用,俗称碗头或扣碗。
在农村,婚丧喜庆大事,都要宴请宾客。清代到民国时期,事前由主人发出请帖,
如结婚时的祝媒人、谢月老、丧事的请礼相、祝大宾等,席面较好,8个酒菜、8个行
菜、8个饭菜。俗称“三八”。建国前,一般丧事待客每桌是一个压桌凉菜盘(酒菜)、
一壶酒。饭菜9个碗,以4荤为主,两个酥肉、两个红肉,其他配杂烩、丸子和蔬菜,
每人7个或8个馒头,也有6个4个的。俗称“数子馍”,吃不了捎回家。70年代后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待客改为每桌8个盘,9个碗,1瓶酒,1盒烟。80年代每桌改为
两瓶酒、两盒烟,烟酒质量也逐步提高,由过去地产“名流酒”改为蒸酒白干,或外
地名酒。喜庆事则上升为高档酒、烟。近几年请客宴席,逐步升级,从机关干部到农
村群众,如遇红白喜事,请客答礼,大操大办,竞相比阔,动辄花费上千以至数千元,
形成了不正之风。
(三)住房
建国前, 修房盖屋,农村多数以3间安门,左右开窗。以北屋为主房,俗称“堂
屋”。有东西配房,名“簸箕井院”;如盖有南屋称“四合院”。长辈住主房,晚辈
住配房。建国后,儿女一结婚就要分家,住宅趋于分散。大多数一家是三间堂屋,一
间厨屋,四合院与簸箕井院,已不常见。
过去农村中房屋结构,一般是青砖作墙基,上边垒土坯,有的垛上墙。三间房子
两架梁,一门二窗,五路檩,檩上织秫杆把,青瓦盖顶,俗名“瓦屋”。富裕户则外
墙用砖,里墙用坯,俗谓“里生外熟”,封山窝檐。地主、富农则是全部用砖,名为
混砖垛“。木料结构为重梁起架,方椽八砖或用苇笆,青瓦盖顶,方砖铺地,屋脊山
墙上边,五脊六兽,封山窝檐,小五封(五层)或大五封(七层)。少数大地主或官
僚家庭则是楼房大院(有平楼、屋楼,一般两层),前后过厅,五门相照。贫苦雇农
佃户,则是土基土墙,麦秸苫顶,名为“草屋土棚”。屋里黝暗,狭窄,往往数口之
家居住一室。
建国后,群众住房条件日益改善,从6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修房盖屋,越来越多,
越盖越好,大部分是青砖(或红砖)白灰、混砖到顶,水泥构缝,梁檩加长,椽子苇
笆,青瓦(或红机瓦)盖顶,水泥铺地,玻璃窗外加钢筋,房屋高大,宽敞明亮。那
些茅屋柴扉篱笆小院,已经少见。
(四)交通
东明运输车辆,清末与民国初,多是四轮大车、两轮大车、手推独轮车,这有个
别的轿式马车,(四轮大车俗称“太平车”,有铁脚和木脚两种。两轮大车俗称“马
车”。手推独轮车俗称“小车”或“红车子”。轿式马车俗称轿车,专供代步)。民
国20年前后,自行车进入东明,少数人用以代步。1932年(民国21年),人力胶轮车
在东明开始营运。
建国后,太平车和木轮马车逐渐淘汰,代之以马车(胶轮)、手推车代之以胶轮
车和架车。农村生产、运输主要靠马车、胶轮车、架车。50年代末,农村有少量自行
车用以代步。架车套上毛驴,主要搞生产,也可代步。70年代,自行车、架车渐多。
80年代,交通运输工具迅速发展,自行车成了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部分人有了拖拉
机、三轮车、轻骑、摩托。1986年新菏铁路通车后,外出探亲、旅游更加方便。
二、婚丧嫁娶
嫁娶 东明过去民间的婚姻制度,多为娃娃媒,三四岁时即行订亲。其过程是:
1、媒人说合,双方父母同意。俗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先问恳,后传启。
男恳女允帖为十二折全红贴,长七寸五、宽三寸五,贴面有签,外加封套。“传启”
仍同问恳样式,但为正式纳聘。男家为女家购买首饰和彩礼,女家为男家回压文具或
钱。 建国后已基本停办。只用一次恳帖,即为订婚契约。3、男冠女笄,双方家长议
妥完婚,男家向女家索取年瘐,俗称抄年命。去时拿一红单贴,女家把女的生时八字
写到贴上。 男家根据抄回的生时请人看好(即选择结婚吉日)。4、吉期选好后,把
对新娘的要求和禁忌等写在贴上,一式两份,一份送到女方,俗谓“送好”;另一份
男方留存作新娘到门使用,俗谓“婚书单”。结婚吉期选好后,由男方发启,请女方
家长商议祝媒人,谢月老日期,一般由男家下请贴摆宴,女家作陪,时间大部选在结
婚前几天。 此项,建国后多不实行。整个结婚过程一般是:(1)结婚头天晚上,女
方举行装箱宴,凡给女方赠送礼品的女眷都请来,一面为新娘送行,一面为新娘装箱
柜,门上贴大红出闺对联。旧时陪送的嫁妆,一般是五件,一柜一橱,一箱一橱,一
个抽屉桌,富有的八件,另加一张方桌,两把陡椅。地主和资本家陪送很多嫁妆,贫、
佃农陪送不起嫁妆的只有一个包袱。男方在结婚头一天下午,门上贴大红迎亲喜联,
晚上由哥或儿女双全的其他男人铺床。 晚辈男童压床。(2)结婚之日,新郎披绸簪
花,男方抬着两顶轿,一顶新郎乘坐,一顶由陪公压座。迎亲至女家,由陪公领着新
郎先谢祖先,即拜岳父岳母,谢养育(新娘)之恩,后谢花红,新娘冠戴,鼓乐鸣奏,
至新娘上轿,新郎亦告辞。点三眼枪,放鞭炮,花轿进西出东,偕同而归。新娘家跟
随四个送客(弟兄与亲眷)护送新娘的花轿。男方另有车辆由娶送女婆与护送新娘客
人乘坐。(3)陪嫁妆奁,走在轿前,先期到家。(4)花轿路过村镇,有亲眷、友朋
拦轿摆架(糕点与酒),新郎即下轿到亲友家吃贺酒。辞时留一谢帖和一请帖。(5)
花轿到门,先围着花轿放鞭炮一圈,然后由娶女婆打开轿帘,送女婆搀扶新娘下轿,
一般用红毡或蓝布铺地,新娘走其上,至院内天地桌前,新郎新娘男西女东面北叩头,
名为拜天地。 (6)拜完天地,把新娘搀入洞房行合卺礼,俗谓“夫妇喝交心酒”。
(7) 成婚后三天,新妇拜公婆、尊长,以及其他亲属,受拜者须封拜礼钱。然后由
新郎偕同新娘到女家拜见亲族,俗称“回门”。
使不起轿的,迎亲时则在太平车上扎席庵。两头吊布帘,车前挂红彩绸,新郎不
亲自去迎娶,按照上述程序,把新娘接回来,行结婚礼。甚贫者,常带一贫家幼女至
家抚养,名曰童养媳,至宜婚年龄,即拜天地结成夫妻。
结婚谓之大喜,民国时期,东明的习惯是:结婚的第二天早晨,亲戚邻居都到男
家来“道喜”。把祖先木主请出,放于中间桌上,道喜的先向主前叩头,然后向尊长
叩头,道过喜后,主人请客人喝酒。客人买的礼品主人接收了,就设宴请客。如不接
收,喝过喜酒即行告辞。建国后,此俗已经废除。但女家如果给新娘“送饭”(送饺
子、馒头,富有之家送全席,带着厨师),就附带道喜,如不送饭,就专去道喜,附
带送饭。
建国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废除包办婚姻,同时男
女丧偶,再嫁再娶,均不为社会所岐视。喜事新办,蔚然成风,男女相偕,去当地政
府登记,领到结婚证书,即为合法夫妻。婚礼仪式不断更新。1958年始有男女双方办
理登记手续后,便一起回家,不举行婚礼便成夫妻的形式。60年代,喜事新办,又有
新的形式,一般是女方由三、五位伙伴陪同去其婆家,男方则在路上敲锣打鼓迎接,
到家后,举行结婚仪式。70年代,有的公社,规定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元旦、春节
等节日为结婚日,结婚男女由机关领导或民政助理员,主持举行集体婚礼。80年代县
城内男女青年采用旅行结婚方式的日渐增多。但在农村索要彩礼的陋习又有抬头。
80年代,农村男婚女嫁的形式,基本仍沿用旧俗,但所不同的是,男女成年以后
才说亲,女方向男方索要高额的名目繁多的彩礼。
证婚法 1、提媒,媒人先到女家介绍男方的门户、人缘、生活经济等情况。女方
家长先相一下女婿, 俗称“亮男不亮女”。2、小见面,家长同意后,再叫男女双方
对相一下,这时如果女方同意,男方即给女方一份见面礼,少者一二百元,多者五六
百元。 3、大见面,男女及双方父母、伯叔。婶嫂与媒人等在一起互相相看。女方由
婶、嫂作参谋购买订婚彩礼衣物、鞋袜等,男方跟着付款。衣物买齐后,由男方在饭
店摆宴, 宴请媒人和女方亲眷,议订下帖日期。4、换帖。男方再买一些衣料,写好
恳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写允帖,回一身衣料或几元钱,交给媒人带回男家,即
为订婚。
结婚 1、抄年命。选择嫁娶吉日,送好,随着送好,再给女方送一些彩礼。2、
登记。结婚前,男女双方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在临登记时,女方再买一些衣料
鞋袜和用具, 由男方付款。3、迎娶。男家一般用两辆汽车,前边小车新娘乘坐,后
边大车拉嫁妆兼随行人员乘坐。4、摆喜宴,喝喜酒。结婚前,男方亲友乡邻送礼品,
迎娶时女方须由亲眷护送新娘,结婚当天男家大摆喜宴,敬请来宾,表示感谢;结婚
两天女方娘家送饭贺喜。
要彩礼的原因有二:一是,女方经济不富裕,趁女儿出嫁之机,求得一笔收入。
也有些人家要彩礼是为了自己儿子订亲时用,只好通过嫁女时索要彩礼这一渠道。有
的姑娘说:“不趁结婚多要一些彩礼,结婚后一分开家,什么都得不到了”。话虽自
私,但实际是经济贫困的原因。二是,女儿出嫁意味着父母得不到女儿的赡养,想通
过索要彩礼作补偿。男方处于娶不到媳妇就有“绝后”的担心和恐惧,只有采取妥协
的办法,迁就对方。那些付出较高代价娶媳妇的人家,自己女儿出嫁时又如法炮制。
如此循环,形成了不正之风。
丧葬
封建社会,对于丧葬礼节非常重视。深受孝道影响的群众,对先人的丧事总是怀
着虔诚的心情,尽力而为。否则,就是对先人的不孝。民国时期,曾经对葬礼中的繁
文缛节,进行过取缔。建国后,虽然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但至1985年仍沿袭旧的
封建礼节思间丧葬过程如下:
初丧 父母死后,按照死者的岁数,用纸若干张(如60岁用纸60张)扎成纸钱,
绑到柳杆上竖立门外,俗称“纸骨朵”,然后备棺入殓,只盖棺不加扣。
成服 灵柩(在床为尸,在棺为柩)停放灵堂,外搭灵棚。孝子、孝妇、孝侄、
孝孙等换上孝服、孝帽、孝鞋,以礼成服。
通丧 分头向亲友发出讣告,亲友第二天上午即奔走吊孝,孝客同孝子一齐到土
地庙报庙压魂。午饭后,孝子与孝客议定殡葬日期,灵柩一般在家停放3—7天。
开吊 殡葬的前一天晚上,作乐演礼祭奠,客先奠,孝子后祭,名为与亡灵送路。
祭奠完毕,子女近亲等在大门外摆设祭桌,烧“纸骨朵”。其程序是子女手持“纸骨
朵”转三圈,然后烧掉,举哀返回灵堂。
出殡的上午,备好灵舆与纸俑,俗称社火。纸人、纸马、轿车、金山、银山、摇
钱树、四座房、大旌楼等等,名目繁多,门前柳杆上用色纸剪成象古代旌旗形式,中
间写亡者姓讳和岁数,名为引魂幡。
亲友街坊凡来吊孝祭奠者,都拿着祭品祭礼,祭品包括香、烛、纸码、鞭炮之类;
祭礼包括锦幛、供品或干礼(钱)之类。祭后,由主人宴请宾客。
出殡 午宴席散,孝子和母舅至亲等同到灵堂开棺向死者遗体告别,孝子孝妇给
死者净面,然后盖棺加扣,俗谓“封口”。孝子举哀,接着笙乐前奏,义杠行灵柩于
灵舆,孝客前行,灵舆就道,直向墓穴。
安葬 灵舆到达坟地,义杠行灵柩于坑内。墓穴一般是东南向(头朝西北、脚向
东南),灵柩在坑内定好方向,树魂幡于柩后,孝客进行“墓祭礼”,领众者“破士”,
然后义杠封埋焚烧社火,孝子谢义杠,葬礼结束。贫穷者不拘礼节,席卷箔裹软埋了
事。
三天后,孝子须到新坟亲自圆坟,接着孝子孝妇身穿孝服到外祖父家去谢孝。逢
七到坟上烧纸,俗称“五七”,“十七”。另逢“百天”、“周年”、“二年”,至
亲家客与孝子同上坟祭奠。如七数日期,恰和夏历每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日相遇,
俗为“犯七”,必须用五色纸糊五色旗,按照岁数,一岁一个,插在坟上以避“天狗
扒尸”。
三周年 孝子守孝三年服满,须将先人亡灵敬请至家(亦有在坟上搭棚的),进
行大祭。过去三年时家祭点主,请礼相、祝大宾的习俗,已废除。现今孝子孝客进行
依次祭奠,其他亲友乡邻,亦各拿祭品、奠礼前来祭奠,事主待客,最后一次谢奠,
孝子换服。
节日祭奠 每逢旧历年除夕,将已故先人亡灵从坟上请回家过春节,谓之“请主”。
正月初一五更拜年时先拜主,然后上供、焚香、行礼。正月十五日灯节,要向已亡先
人坟上送灯,并放鞭炮,烟火。正月十六日年节已过,即将祖谱收起珍藏。清朝节要
向已亡先人坟上压纸扫墓。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都上坟烧钱落纸。
建国后,旧礼俗得到改造,迷信活动基本制止。悼念死者,采用送花圈,开追悼
会的方法,亲友志哀左臂戴黑纱,悼词介绍死者生平事迹,以褒为主。1976年,党和
政府大力提倡尸体火化,改土葬为火葬,丧事从简。1980年后,干部、职工死后火化
已形成风气。
三、喜庆禁忌
喜庆
生育 生了儿女谓之喜。婚后夫妇生第一个孩子,都要庆贺。由于重男轻女思想
严重,生男称大喜,生女称小喜。不管男女,落地三天均给外婆家及亲友送“喜面”。
婴儿出生九天之内,外婆家和各亲友,邻居,都拿着礼品前来祝贺,俗谓“做九”。
也叫“送粥米”。客人所拿的礼品主要是红糖、米、面、鸡蛋、衣料、小孩衣服、鞋
帽。外婆家还要送被子、褥子等。在送礼时有的抬着大喜盒、有的提篮子,主人设宴
招待。客人返家时,主人把礼品全部留下,然后在客人的礼器中再放一份“喜面”和
几个喜馒头或喜鸡蛋,作为回礼。
如果头胎是女孩,以后再生了男孩,还要照此办理一次。头胎是男孩,以后不再
办理。
婴儿长到3周岁时(男孩四周岁) ,生日那天,要大庆一次,谓之“做生”。其
隆重程度和做九差不多,但客人所拿的礼品,主要是儿童衣物、布块、鞋帽和食品。
主人摆宴请客,表示答谢。
祝寿 老人寿辰,为之庆寿,这种庆贺活动在民间相当流行,有时60岁就要庆寿。
清朝,民国及建国前后,东明是66岁才开始祝寿。所以,在民俗中有这样的谚语“六
十六割块肉”。这主要是对已出嫁的女儿而言。父母66岁生日时,女儿要为他们送肉,
肉的数量,清朝时是买66个制钱的肉,民国时期,改为66两,后又演变为6斤6两。送
来的肉只准过生日的老人吃,以后每年按岁数增加。后来打破自已吃的规矩,全家都
可以吃。送肉的数量也打破规矩。儿子的主要任务是招待庆寿的姐妹们。70周岁或80
周岁进行大庆,大庆时,亲友、邻居都来祝贺。送寿联、寿屏、寿幛或器皿。拿的礼
品,以甜食为主,寿糕、寿桃、寿酒等。是日“寿星”穿戴整齐,坐于堂屋正中,来
客分批叩首礼拜,表示祝贺,贺毕由儿子款待客人。
禁忌
古时的禁忌名目繁多,男女婚姻,开始提亲先问属相,如大相不合,再美满的婚
姻,也要就此搁下。
结婚时禁忌更多。按照女方的属相,先选大利月(两个月),小利月(两个月),
其余都要禁忌。在这四个月份里,再选黄道吉日。所禁忌的有:黑道日、月忌日、四
离日、 四绝日、红煞日、重哀日、鬼哭日等等。娶女客、 送女客要禁忌三个属相。
这些禁忌,建国前普遍流行,建国后部分人还在沿袭。
修房盖屋,也要选择黄道吉日。动工时间,禁忌黑道日,月忌日。人们如果闯了
太岁、三煞,备好料物,也要停止修盖;如果非盖不可,也要等他们出走时间,迅速
盖起来。房子盖好后,屋脊上修个小楼,称道“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如果屋山
冲对大路或胡同,要写上“泰山石敢当”。
邻居相处,如果两家平行居住,盖房子时,居下首的,不能高于上首人家的房子;
如果前后居住,前边的房子不能高于后边的房子,不这样谓之压运。旧社会往往因此
闹得邻居不和。
生育子女,也有许多禁忌。闺女不能在娘家生孩子,产妇不满一个月,禁止到邻
居家去, 也不准走亲戚, 如果违犯了,据说就是污染了邻居、亲戚家的宅子,俗称
“扑宅子”,必须由产妇家人给他们祭宅神。产妇满一个月时,娘家要把母子请走,
谓之“请满月”,禁忌送满月。为孩子起名,禁忌重先人和父母等人的字。
旧社会连走路也要选择吉日。人们出外长途旅行,要选三、六九,禁忌初五、十
四、二十三。至1985年少数人仍在沿之。
死者之子百日内不准剃头,三年内忌穿黑鞋,春节忌贴红对联。下午忌看病人。
用完砂锅(药锅)忌送,谁用谁拿。
七月忌拆被褥,避拆散夫妻。
春节忌说不吉利的话,初一五更忌打水和泼水。
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能用剪刀。忌泡馍,怕招雨淋头。
正月十五灯节,出嫁闺女不能在娘家看灯。
三月初三,出嫁的闺女必须回到婆家,“在娘家过三月三,死了丈夫塌了天。”
此外,各行各业也都有本行的禁忌,大多是禁忌说不吉利的话。由于禁忌繁多,
贻误很多大事。
四、时令节日
传统节日
春节 俗称“过年”或“年下”,是个最古老最隆重的传达室统节日。腊月二十
九或三十日,黎明起焚香、摆供、敬神、贴对联,中午吃饺子,放鞭炮,晚上称“除
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喝“辞岁酒”。有的青少年欢聚畅谈,彻夜不眠守岁。农历
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这天早晨三、四点钟,人们就起床,谓之起五更。换上新衣服,
家庭主妇摆供、点烛、焚香、叩头礼拜、祭奠神主,再下水饺,放鞭炮。饭后先拜家
中老人,再拜邻舍长辈,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也有三十晚上发的)。并将备好的栗
子、核桃、枣、花生之类的干果发给孩子。这一天男女都不干活。
初二日,开始走亲访友。
初五日,俗称“破五”。“破”者,拜年结束之意。据传说,这一天是“五谷神”
的生日,中午要吃饺子,各种面粉都掺一点,以五谷庆“五谷神”的生日,祈来年五
谷丰登。
无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霄节,亦称“灯节”。和春节一样,中午吃饺子,
晚上各家门前散放各种灯盏(旧时多用黍面做成),有刺猬、狗、鸡、蛇、鸭等多种
样式,水缸里、锅台上、粮屯里、井旁、鸡窝等地方都要放灯盏(后来用蜡烛代替)。
儿童们手提各式各样的灯笼,互相观赏。富有人家买些烟火,在大街上燃放。士女也
四出观赏灯盏和烟火。各种游艺节目也走向街头,进行表演,热闹非凡。1983年后,
政府很重视群众艺术的复兴和发展,每逢正月十五、十六日有组织地举办民间艺术节
目表演,在县城五四路举办大规模灯会,搭彩门、放烟火、打礼花,人山人海,盛况
非凡。
十六日早晨,起五更“游百名”。男女老少四处出动,见庙宇、水井、大树等,
都要围着转一圈,叩个头,谓之清殃除病。接着,到十字路口,许多人围在一起,烤
火消灾。最后到野地去拔豆茬,边拔边说:“正月十六拔豆茬,金子银子往家爬”。
拾柴禾、折柏枝,拿回家里,放到锅台上,谓之招财进宝,然后吃饺子,娱乐一天,
表示年节全部结束。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谓之“龙抬头”。惊蛰已过,蛰虫始振,家家在场里,院
内用草木灰“围仓”,期望当年“五谷丰登”。房子周围也用灰围起来,防止五毒出
洞。这一天家家吃粘糕,地主要请佃户吃或做好粘糕送给佃户,说是吃了粘糕犁地不
打犁铧。解放后已废除。
清明节 也称寒食节,又为闭鬼节。早饭后,上坟扫墓烧纸钱。建国后,干部、
职工、学生,拜扫烈士陵墓,缅怀革命先烈,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节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五节。早晨各家门前插艾,表示驱邪,纪念屈原之意。
人们多食粽子,现在仍有食粽子习惯,多数以改善生活代替。
六月初一 俗称“小年下”。麦收夏种完毕,部分水果已摘收,用改善生活庆贺
丰收。初二,妇女开始走娘家探亲,俗谓“送馒头篮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谓中秋节。城乡人民相当重视,节前,亲友间馈赠月饼、
烧鸡、瓜果、酒肉等。晚上用月饼、瓜果、毛豆角等食品献给月亮,谓之圆月。圆月
后,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饼、毛豆和水果,谓之赏月。
十月初一 传谓寒衣节,亦称“放鬼日”,人们要到坟上烧纸送钱。
冬至 俗称交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开始“数九”,家家吃饺子,有“不
吃饺子要冻坏耳朵”之说。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习惯用黍米、枣、豆等熬粥,称为腊八粥。有的用
刀砍破枣树皮,把枣米抹在刀口上,祝曰:“吃了腊八饭、结枣连成串”,期望来年
枣子丰收。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打扫厨房,祭灶君。是日,各家用高粱秸扎制一小
马,谷秸为草,麦麸为料,以备灶君骑马升天。晚饭后,于灶前供“祭灶糖”,燃烛
焚香,鸣放鞭炮。同时,用“祭灶糖”粘在灶君嘴上,然后将灶君的画像从墙上揭下
来,与扎马一起焚烧,并向灶君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到十二月三十
日再贴上灶君新画像,以待初一五更下界归位,故多以“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为灶君对联。此俗,建国后渐废,大扫除之习仍存。自当天起,洗刷灶具,打扫房间,
蒸馍,煮肉,制作春节用的各种食品。
新节日
新节日皆指公历,多为有革命纪念意义的节日。不同的节日在东明有形式不同的
庆祝活动。新年是公历元旦,俗称阳历年,放假一天。是日,机关举行庆祝活动,干
部、职工家庭多团聚会餐。“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各单位妇女放假一天,妇
女集会或举行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各机关学校放假一天,插
彩旗,出板报、办专栏,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五四”青年节,这天各单位团员青年
开展出板报、办专栏,演文艺节目等庆祝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全县名乡镇小
学多举行文体活动,出板报、办专栏、演出文艺节目进行庆祝。“七一”中国共产党
诞生日,党群团体举行纪念活动。“八一”建军节,举行军民联欢。“十一”国庆节,
各单位放假二天,庆祝活动较其他节日隆重,党政机关,工厂企业张灯结彩,或集会
庆祝,或文艺联欢。
五、陋习流弊
占卜星相 旧社会由于劳动人民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较深,致使看风水,查八字,
算流年等活动相当普遍,人民蒙受很大危害。清朝期间,看风水的“阴阳先生”是一
项专门职业。那时丧葬习俗要选墓地风水,称为看阴宅,住宅要选好“向口”,称为
看阳宅。风水先(儿)往往使那些迷信较深的人,受骗上当,造成人力和财产的浪费。
建国后,此俗渐废。
求佛拜神 解放前,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理解,误认为一切都有上帝主宰,遇天
灾人祸只有求神灵保佑。因此,各家都敬玉皇大帝、灶君、财神爷,各村都有庙宇。
富有人家吃斋念佛,朝山拜顶,请僧道,信巫婆,花去很多钱财而不惜。穷苦人家,
则是烧香磕头,求菩萨保佑。过去有一户老地主,家有良田数顷,住着楼房瓦舍,但
是妻子生了一个儿子七岁死亡,以后再也不孕,家里除佣人外,就只有夫妇和老娘三
口人。他们盼子心切,老娘和妻子吃斋念佛,信奉佛教“西华堂”,经常请僧道诵经。
1937年春,有一巫婆到他家里,说他一百天能把他儿子叫活,全家信以为真,于是巫
婆受到了优厚的待遇,除款待外,穿衣花钱,任其所取。每天妻子和巫婆到儿子坟上,
烧上香,围着坟头,口喊名字转三圈,无论刮风下雨,照样办理。一直叫到百天期满,
坟上高搭彩棚,为儿子做了新衣,请了很多人刨坟,结果打开棺材,一堆骨髅,污臭
难闻,人皆掩鼻而去。回家去找巫婆,巫婆已经杳无踪迹了。建国后,随着文化科学
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逐渐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缠足 东明妇女缠足年代已很久远。建国前,六、七岁的女孩即开始以棉布紧缠
双足,人为地造成畸形,至十四、五岁,足型又尖又小,名曰“三寸金莲”,缠的脚
越小越被人称赞。如不缠足,则被人讥之为“大脚板”而受到社会的责难,甚至影响
本人婚姻命运。这一陋俗对妇女危害很大,本来很好的天足,把脚指头裹得趴到脚心
里,使全身重力压到上面,站立不稳,步履艰难,有的失去了劳动能力,痛苦终身。
辛亥革命后,才开始放足,但由于传统习俗的束缚,在乡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建国后,才根除了缠足的陋俗。
赌博吸毒 近百年来,东明流传的赌博种类,主要是牌九、纸牌、麻将、骰子、
宝盒等。旧社会平时少数赌棍日夜聚赌,较大的村庄,差不多都有赌场。村上唱戏时,
戏台后边即为赌场。一般劳动人民,农闲时打骨牌,摸纸牌,输赢较少,以娱乐为主。
那些赌棍们为赌博,有倾家荡产的,有家破人亡的,成为一种恶劣的陋习。建国后,
政府明令禁止,这种陋习基本革除。但从“文大革命”以后,麻将成为主要赌具;摸
纸牌的“八丁”、“对擂”、“别棍”又在少数人中兴起;少数村庄,牌九博又死灰
复燃;也有用“扑克”牌聚赌的。
吸毒是旧社会中一种恶习。建国前除国民政府官员和那些流氓恶棍外,劳动人民
很少吸鸦片。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查禁,吸毒彻底禁绝。
丧葬旧习 佛教传播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天道循环”等宿命论,
表现在丧葬上,流弊很深。人死之后脚下要用麻捆住,谓之“绊脚绳”,据说是怕死
者串门子。给死者更换衣服后,入棺时,身下要放九个钱,钱要摆成龙形。口中放一
枚钱,谓之“噙口钱”。左手里放一包麸子,说是亡魂走到“阴间”蚂蚁山,撒给它
们,就不被咬坏身体了;右手放一个面饼为打狗饼,说是亡魂路过“恶狗庄”,把饼
子扔给它,就不被狗咬了。父母死了,把门神的脸用白纸贴上,谓之“丁忧”。丁忧
期间,三年不贴门神。棺材上边放一撮秆草,用五色线缠住,谓之“隐身草”。如此
等等。不一而足。
嫁娶中的流弊 嫁娶时,新媳妇下轿(车)。两脚不准沾地,必须踏到布上,据
说是不让新妇过早“得地”。这是轻视妇女的表现。在走到香案前的路上,放一马鞍
子,如果新媳妇正在“经期”,必须踏过马鞍子。香案上边放着一斗粮食,里边插着
一杆秤,秤上挂着一面铜镜,说是照一下新媳妇的心是好是坏,称一下新媳妇的心是
否公平。新房床下要撒一些枣和花生,谓之早生贵子。晚上新房要放一盏长明灯,新
媳妇不准睡觉,在床上坐到天明,说是坐一夜,一顷地。这些弊端,建国后已逐渐废
止。
时令节日中的弊端 除夕夜间,要用芝麻杆撤在院子里,谓之“撒祟”。传说中
是,姜太公的夫人死后封为茅神,为“祟祸”,新春佳节不让她进家。大门里边要放
一横棍,说是“绊财棍”。正月十六“游百名”,有病的人把钱扔到井边、树旁,让
别人拾去,谓之“卖病”,实际是损人利已的心理行为。腊月二十三,所有在外边的
人必须回到家里,否则,家里就免除祭灶。
六、东明回族的风俗
婚姻 回族青年的婚姻习俗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汉族婚姻的影响。
婚姻一般经三个阶段,即压贴(订婚),要好(择婚期),结婚(举行结婚仪式)。
回族青年订婚时,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男方要向女方赠送彩礼,“要好”时再送一
次彩礼,定下结婚日期。彩礼和嫁妆的多少,根据男女双方的经济条件而定。
回族的结婚日期,一般选在“盘缠”(星期四,回族的礼拜六),“主麻”(星
期五,回族的星期日),他们认为这是最喜庆的日子。结婚的前一天,回族男女双方,
必须到清真寺沐浴净身,有的在自已家里沐浴。否则,阿訇不予主持仪式。结婚的当
天,须请阿訇主持仪式。结婚仪式俗称上头,阿訇先问其父母有否口唤(即允许否),
再问媒人是否交过聘礼,最后问新郎新娘是否同意,俟对方都作了肯定答复之后,阿
訇念(写)伊扎布“(俗称配婚经),新郎跪下听经,念完即取出身边备置的大枣、
花生、粮果等。往新郎、新娘身上撒去,俗称撒“喜枣”。此时,观礼的众人弯腰去
拾“喜枣”,新郎新娘同入洞房,仪式结束。接着设宴款待宾客。若是汉女嫁给回男,
汉女一般随男方生活习惯。
建国后,回族青年结婚时,须先到政府登记后,方按上述程序办理。
丧葬 回族的丧葬仪式是按伊斯兰教规定操办的。病人垂危时,其亲眷要请阿訇
给病人念“讨白”(即忏悔经),并向病人要“口唤”,意指临终不忘主圣,坚定宗
教信仰。人死后称亡人,尸体叫埋体,先由二师傅,五师傅为亡人用净水洗身(沐浴),
然后用白布裹身(穿克番),将埋体放入“塔布”内(清真寺特制的经匣,类似棺材,
活底。)上盖白布,停放三天,其间亲友都去吊孝。送殡时由阿訇主持仪式,先将塔
布“移至室外,头北脚南,面部向西。然后举行转经仪式,即由亡人的亲友和一些宗
教人员站成一个圆圈,点燃清香,一人挨一人依次传递,按照计算出的圈数传完为止,
故转经也叫传经。接着举行站“哲那则”(即殡礼)的仪式,阿訇诵经祈祷,念“安
拉圣大”词三遍,仪式完毕,抬埋体出门。至坟地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从塔布内
抬出,轻抬慢放入坑内(坑为南北向,长六尺,宽二尺,深三尺许,有的用砖砌成桥
眼形)。放好后将头带、腰带、脚带都解开,面孔露出,再将香料全部撒于埋体上,
即封土垒坟。坟为长方形,大方坟上再堆小方坟,呈“回”字形。阿訇跪在坟的北面
诵经祈祷,亡人的亲属跪在坟两边接“赌阿”。念完经,众人同阿訇回家圆经,坐席
待客,丧礼即告完毕。在葬礼七天内,由家人每天太阳将落时去看坟,至太阳全落时
为止。
亡人死后第七天,对月、四十天,百天、周年要纪念(做事),三年隆重纪念。
有的在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还要举行纪念仪式。
节庆
1、 礼拜日。 主要有五时礼、 聚礼、会礼三种形式。穆斯林都必守五时乃玛兹
(即每日五个时辰礼拜)。每日五次礼拜为晨礼(东方微明至朝阳初露)、晌礼(正
午太阳稍西至投影为原物两倍)、晡礼(晌礼下殿片刻至日落前)、昏礼(夕阳没至
红气消)、宵礼(红气消入白气至微明)。除五时礼外,平时七天一次聚礼称礼主麻。
节日礼拜称会礼。会礼、聚礼和五时乃玛兹的拜数,都有不同的规定,清真寺里的阿
訇对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和日常活动,起组织领导作用。
2、宗教节日,主要有三个:开斋节、宰牲节、圣祭节。
开斋节 (教历十月初一)是全世界穆斯林最大的节日之一。每逢这一天,穆斯
林都要到清真寺沐浴,用美香,着洁美的衣服。然后去清真寺参加会礼仪式。尔后要
互祝节日快乐。一般的家里都炸油香,备有佳宴请宾朋,有的向生活困难者发放“开
斋捐”(救济穷人)。政府规定,所有穆斯林职工,开斋节放假一天。同时供给一定
数量平价肉食和食油。
宰牲节 (教历12月10日)亦称“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同为伊斯兰教的两大节
日,也是朝觐者参加活动的最后一天。穆斯林每逢此日,沐浴盛装,举行会礼,互相
拜会;宰杀牛、羊,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圣纪节 (教历3月12日) 俗称“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
德生平事迹等。
饮食 东明回族的饮食习俗与外地回民差异不大。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副
食为牛、羊肉。与其他民族的饮食差异主要表现在肉食方面,大致有以下特点:
1、 禁忌的肉食。不吃不反刍的家畜和野兽肉(猪肉仅是禁食的一种);不吃不
带鳞鳃的鱼类;不吃不带嗉的禽类;不吃一切自死动物及其血液,形态奇怪、同类相
食的凶猛禽兽也均在禁食之列。
2、 可食肉类。主要是牛、羊、骆驼、鸡、鸭、鹅、鱼肉等。所食动物必须由阿
訇师傅宰(下刀),否则不能食用。
3、 饮食以清洁为准则。《古兰经》认为禁食的禽畜之肉均为不洁之物。回族经
营的饮食摊点、饭店均以悬挂“清真教门”汤瓶壶牌为标志,经营食品中禁售一切禁
忌食物。
服饰
东明回族因长期与汉族相处,所以服饰几乎和汉族相同,只是在举行宗教活动或
过宗教节日时,男子戴白色或黑白无沿帽,已婚妇女戴黑、白纱盖头,姑娘戴深绿色
盖头(包头)。回族对待颜色有一个特点,即喜“绿”爱“白”。绿色象征和平,白
色象征无瑕。
热情好客,团结互助等,也是回族的习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