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戏 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242&run=13

一、剧种
本县流行的剧种多属梆子声腔,有:山东梆子、河南梆子、大油梆、枣梆。另有
地方小戏两夹弦。
“山东梆子” 又称“高梆”。唱腔高亢激昂,音乐性强,节奏鲜明,且流派纵
横,风格迥异。本县的高调梆子属于“曹州梆”。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东明县
有了第一个高调梆草台班—西三义堂班。
“河南梆子” 即豫剧。同“山东梆子”是孪生姐妹,但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东
明处于豫、鲁接壤地带。“河南梆子”与“山东梆子”在这里“会流”,致使“河南
梆子”兼有“山东梆子”的艺术特点,二者有时又浑然一体,形成独具东明特色的高
调梆子。
“大油梆” 即大平调。由于它的定弦、唱腔比当地流行的其他梆子都低,故名
平调。因使用的梆子特大(长约二尺),故又名“大油梆”。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大扇”(大钹、大铙各一对),两杆号(双尖子号),一听就是“大平调”。本
县的“大油梆”系由河南省的“滑县大梆”、“陈州大油梆”演变而来。从解放后发
现的滑县大梆戏在清朝顺治年间的演出合同看,大油梆戏至迟在清初已成为东明流行
的剧种。
“枣梆” 因其以枣木梆子击节而定名。它脱胎于山西上党梆子,剧本唱词的韵
脚,仍旧保持着浓重的山西方言特色。艺术风格粗犷、豪迈。50年代,裴子岩村业余
枣梆剧团在东明城乡较为有名。
“两夹弦” 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四胡(四弦胡琴),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
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是在鲁西南一带的民间小调“花鼓丁香”的基础上演变而成。
最初演唱时,只有两三个人,多在庙会集镇上流动演唱。演出形式主要是“坐板头”
(清唱)或“打地摊”(简单化装演唱)。以后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不断丰富提高,
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的剧种。
二、剧团
豫剧团 其前身是东明集的“高调玩会班”。1948年,成立东明剧社,1949年,
定名为新光剧团,1955年,纳入国家艺术团体,1960年,东明县人民委员会命名其为
东明县豫剧团。1968年,剧团撤销,演员下放到工厂和农村。1979年,恢复县豫剧团。
1985年,有演、职员48人。30余年中,该团在艺术上不断革新和发展,移植、整理、
改编、创作了一批剧目,主极《反阳河》、《抄杜府》、《洛阳桥》、《西厢记》、
《探井》、《何巧娘》、《八件衣》、《刘胡兰》、《老碱庄》、《王高寨之战》等。
主要演员马凌云在东明观众中颇有名气,培养了一批文艺新秀。在舞台和银幕上崭露
头角和张月荣、朱巧云,都是从这个剧团培养出来的演员。
大平调剧团 大平调剧团源于1928年打地摊唱的“玩会班”。演员寥寥无几,唯
一家当就是一套弦鼓梆锣。后在盐贩头头支二刚的支持下,置买了不足一独轮车的服
装道具,正式登台演出。这个剧团活动于黄河两岸广大农村,影响颇大。后归属晋冀
鲁豫文工团,演员曾深入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为解放军指战员演出。1953年,命名
为东明县大平调剧团。1956年,整理的传统剧目《战洛阳》,荣获河南省首届地方戏
会演剧本、导演、演员一等奖。戏剧家田汉对扮演敬德的演员申德高(艺名花脸五)
说:“看了你的演出,如同在古战场上看到了活敬德。”申德高接受田汉的建议,把
艺名“花脸五”改成“花脸虎”。
1959年9月25日,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在河南军区礼堂
观看了申德高演出的《战洛阳》。
1964年,该团创作的剧目《平鹰坟》,荣获山东省文化局、菏泽专署文化局创作、
演出奖。 该团巡回演出3个省,场场满座。许多兄弟剧团移植演出。1965年,文化部
领导同志在泰安观看了演出,给予高度评价。1968年12月,剧团撤销。演员下放到工
厂、农村。1975年10月,剧团恢复。1977—1983年,该团创作的剧目《万紫千红》、
《帝京行》、《闹瓜园》、《乡下女》连续获得地区创作、演出奖。山东省文化局命
名东明县大平调剧团为“文艺工作先进集体” 。1985年2月,东明县大平调剧团赴京
演出, 著名戏剧马少波、 歌词作家乔羽观看了演出,并为该团题词,赞扬音乐唱腔
“玉润珠圆”。
两夹弦剧团 其前身是大鱼沃的两夹弦草堂班。始于1930年,班主黄二润,演员
10余人,主要演员是黄二润的妻子“大薄扇”(艺名)。他的女儿黄云芝在鲁西南农
村颇有影响。1949年,艺名“三蚂蜂”的张素云又在两夹弦舞台上红极一时,有“三
蚂蜂、上舞台、四面八方人都来,台子下边挤掉鞋”的说法。
1950年,两夹弦剧团命名为新民剧团。1955年,纳入国家艺术团体。1956年,河
南省首届地方戏汇演,该剧团演出的《货郎翻箱》荣获剧本改编三等奖、演出三等奖、
导演二等奖,张素云个人荣获演员一等奖。1956年11月,两夹弦剧团调往开封地区。
京剧团 1972年初, 在“样板戏”的影响下,县从上海聘请6名京剧教师,将县
豫剧团改为东明县京剧团。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
山》等“样板戏”。1975年10月撤销。
建国前, 全县有各类戏剧保持在30个左右,人员300余名。1985年有业余剧团20
个,演出水平较好的业余剧团有:焦园豫剧团、刘楼豫剧团、鱼沃大平调剧团、城子
大平调剧团、苏集豫剧团。
三、曲艺
曲艺队 1958年,县建立曲艺队,队员17人。1965年,在县城内建曲艺厅一座。
1968年底,曲艺队解散。1974年秋,曲艺队恢复,后改唱化装坠子。主要演员有孙殿
坤、李巧云。1980年解散。
业余曲艺 建国初期, 全县共有曲艺人员110人,农闲季节,走村串乡演出。曲
艺人员均经县登记编组。
1967年,县文化馆举办盲艺人训练班,教排一些现代曲目。1978年,对全县的业
余曲艺人员进行重新登记,分编为4个曲艺队,23个曲艺组,并发放了演出证。
全县的曲艺种类有:河南坠子、琴书、皮影戏、大鼓书、快板书、评书、铁板书、
花鼓丁香等。演出的主要曲目有:《大红袍》、《小红袍》、《水漫金山》、《包公
案》、《西游记》、《平原枪声》、《智取威虎山》等。